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7198发布日期:2018-11-24 10:5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光源装置、具有所述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于所述面光源装置中的光束控制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节能和小型化为目的,正在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也称为“led”)作为照明用的光源。并且,正在使用将led和对从led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透镜)组合而成的发光装置,来代替荧光灯或卤素灯等。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中,正在使用将该发光装置配置为网格状的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10的结构的俯视图。在该图中,省略了配置于跟前的光学片(漫射板等)。如该图所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10具有:支撑板20;多个电路基板30,固定在支撑板20上;多个发光二极管40,安装于多个电路基板30上;反射片50,配置于支撑板20和多个电路基板30上,且具有设置于与多个发光二极管40对应的位置的多个孔52;多个透镜60,配置于多个发光二极管40的每一个的上方;以及光学片(省略图示),配置于多个透镜60的上方。反射片50的孔52的直径比透镜60的主体的直径更大,透镜60固定于经由反射片50的孔52而露出的电路基板30上。另外,透镜60具有从外周部向外侧突出的凸部62。该凸部62形成为,超过孔52的边缘而能够与反射片50的一部分对置。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10中,由于透镜60的凸部62位于反射片50的上方,因此可抑制反射片50从支撑板20上脱离的情况。

与不具有凸部62的透镜60相比,具有凸部62的透镜60易于产生辉度不均。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10中,通过以凸部62朝向各种方向的方式配置多个透镜60,来减少凸部62所引起的辉度不均。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以凸部62朝向支撑板20的四个边中的最近的边的方式,对多个透镜60进行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多个将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与光束控制部件(透镜)组合而成的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中,可考虑使用通过射出成型制造的树脂部件来作为光束控制部件。在如此通过射出成型来制造光束控制部件的情况下,在光束控制部件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会残留浇口痕(例如浇口残留)。这样的浇口痕无法使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内的光向适当的方向射出,因此会成为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中产生辉度不均(暗部)的原因。

作为面光源装置中减少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的方法,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以浇口痕朝向各种方向的方式配置多个光束控制部件。然而,该方法通过将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上的、由浇口痕引起的暗部的位置不规则地进行配置,而仅使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不显眼。因此,该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若不实际地尝试配置多个光束控制部件,则难以预测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上的辉度分布的具体分布。例如,基于多个光束控制部件的浇口痕的朝向,反而甚至有可能使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进一步变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光源装置,该面光源装置包括具有浇口痕的光束控制部件,且能与面光源装置内的光束控制部件的朝向无关地抑制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上的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于该面光源装置中的光束控制部件。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基板;至少一个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和光束控制部件,以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其中心轴重合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上方,且用于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以及漫射板,配置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上方,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漫射并透射,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面,是以与所述中心轴交叉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侧的凹部的内表面;出射面,以与所述中心轴交叉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漫射板侧;浇口痕,配置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在所述发光装置中,在将所述中心轴设为基准轴,且将与所述中心轴正交的规定的方向设为0°来定义水平角φ的情况下,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形成为,使得假设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不具有所述浇口痕的状态下使光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时的、所述漫射板上的照度分布具有如下的各向异性,即,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的方向上,与除此以外的方向相比光到达更远处,所述浇口痕配置为,其水平角φ的范围包含所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部件,被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照射。

另外,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采用由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特定的结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即使具有光束控制部件浇口痕,也能够抑制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暗部)的产生。因此,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发光面上的辉度不均以及显示面上的照度不均分别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a、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a、图3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a~图5d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6a、图6b是表示包括不具有浇口痕的光束控制部件的面光源装置中的光路的示意图。

图7a是表示包括不具有浇口痕的光束控制部件的面光源装置中的、从一个发光装置射出的光照射漫射板的内表面的情况下的漫射板的内表面处的照度分布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浇口痕的位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图8a是表示比较例1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8b是表示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8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9a是表示图8b及图8c中的f-f线上的照度的曲线图,图9b是表示图8b及图8c中的g-g线上的照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代表例,对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的、将发光装置配置为网格状的面光源装置进行说明。该面光源装置能够通过与被照射来自面光源装置的光的显示部件(例如液晶面板)组合,作为显示装置来使用。

(面光源装置以及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2~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b是主视图。图3a是图2b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图3b是图2a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图4是面光源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表示图3a所示的c-c线的剖面。

如图2a、图2b、图3a、图3b以及图4所示,面光源装置100具有:壳体110、多个基板120、多个发光装置200、漫射板130。

壳体110是长方体形状的中空体,具有相互平行且对置的底板112和顶板114。底板112的内表面作为漫射反射面发挥其功能。在壳体110的顶板114设置有开口部。漫射板130以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作为面光源装置100的发光面发挥其功能。发光面的大小例如为约400mm×约700mm。

多个基板120相互平行地且以规定的间隔固定于壳体110的底板112上。另外,在一个基板120上,将多个发光装置200以规定的间隔安装成一列。其结果,多个发光装置200在底板112上配置为网格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中x方向上延伸的四个基板120沿着y方向排列。另外,在各个基板120上,八个发光装置200沿着x方向排列。其结果,32个发光装置200配置为大致正方形网格状。此外,也可以配置较大的一个基板120,来代替配置多个基板120。在该情况下,多个发光装置200在一个基板120上配置为网格状。

多个发光装置200分别具有发光元件210和光束控制部件220。发光元件210为面光源装置100的光源,安装于基板120上。发光元件210例如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等的发光二极管(led)。

光束控制部件220为透镜,固定于基板120上。光束控制部件220控制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配光,使该光的行进方向在漫射板130的面方向上扩散。光束控制部件220以其中心轴ca与发光元件210的光轴oa重合的方式,配置于发光元件210的上方(参照图4)。后述的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为旋转对称(入射面222为圆对称,出射面226为四次对称),且该旋转轴与发光元件210的光轴oa重合。在本说明书中,将该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的旋转轴称为“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中心轴ca”。另外,“发光元件210的光轴oa”是指,来自发光元件210的立体的出射光束的中心的光线。

光束控制部件220通过射出成型形成。因此,在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浇口痕227。对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材料,只要是能够通过射出成型进行成型、且能够使所希望的波长的光通过的透光性树脂即可,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作为透光性树脂的例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以及环氧树脂(ep)。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的主要特征在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结构。因此,对光束控制部件220另行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装置200以各自所具有的浇口痕227朝向同一方向(图中的a方向)的方式配置。

漫射板130为具有光漫射性的板状部件,使来自发光装置210的出射光漫射并透射。漫射板130在多个发光装置200的上方配置为与基板120大致平行。通常,漫射板130与液晶面板等被照射部件(显示部件)的大小大致相同。例如,漫射板13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ms)等透光性树脂形成。为了赋予光漫射性,在漫射板130的表面形成有细微的凹凸,或在漫射板130的内部分散有珠粒等光散射体。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100中,从各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被光束控制部件220以照射漫射板130的大范围的方式扩散。如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220的配光特性在沿着发光装置210的排列网格的方向(x方向和y方向)上、与在排列网格的对角线方向(a方向和b方向)上不同,因此漫射板130的内表面被大致均匀地照射。从各光束控制部件220到达漫射板130的光被漫射并在漫射板130透射。其结果,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100能够均匀地照射面状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等显示部件)。

(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图5a~图5d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220的结构的图。图5a是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俯视图,图5b是仰视图,图5c是后视图,图5d是图5a所示的d-d线的剖面图。

如图5a~图5d所示,光束控制部件220具有:配置于基板120侧的凹部221的内表面即入射面222;背面223;多个支脚部224;多个顶出梢痕225;配置于漫射板130侧的出射面226;以及配置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的浇口痕227。

凹部221以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中心轴ca(发光元件210的光轴oa)交叉的方式配置于基板120侧(背侧)。凹部221的内表面作为入射面222发挥其功能。即,入射面222配置为与中心轴ca(光轴oa)相交。入射面222对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中的大部分的光控制其行进方向,并且使其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内部。入射面222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中心轴ca相交,且以中心轴ca为旋转轴旋转对称。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射面222为圆对称。

背面223是位于基板120侧,且从凹部221的开口缘部向与中心轴ca正交的方向(径向)延伸的平面。上述的凹部221形成于该背面223的中央部。

多个支脚部224是从背面223向基板120侧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多个支脚部224相对于发光元件210将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对于支脚部224的高度,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为1mm左右。对于支脚部224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即可,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从稳定地支撑光束控制部件220的观点来看,优选支脚部224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束控制部件220具有三个支脚部224。另外,从减少射出成型时产生的缺陷的观点来看,优选支脚部224配置为,相对于通过中心轴ca和浇口痕227的与中心轴ca平行的虚拟平面对称。

多个顶出梢痕225是在射出成型后的脱模时被顶出梢按压从而在背面223形成的痕迹。对于顶出梢痕225的大小和数量,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可考虑脱模时的变形等来适当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顶出梢痕225形成于背面223。另外,从减少射出成型时产生的缺陷的观点来看,优选被顶出梢按压的部位(即顶出梢痕225的位置)配置为,相对于通过中心轴ca和浇口痕227的与中心轴ca平行的虚拟平面对称。

出射面226在光束控制部件220的漫射板130侧(表侧)以与中心轴ca交叉的方式配置。出射面226对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220内的光控制其行进方向,并且使其向外部射出。出射面226是其外缘为大致n边形的n次对称的(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其外缘为大致四边形的四次对称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含中心轴ca和大致n边形的任意边的中点的剖面(例如图5a所示的d-d线的剖面)称为“第一剖面”,将包含中心轴ca和大致n边形的任意角的剖面(例如图5a所示的e-e线的剖面)称为“第二剖面”。

出射面226包括:位于以中心轴ca为中心的规定范围中的第一出射面226a;以及在第一出射面226a的周围连续形成的第二出射面226b。

第一出射面226a是相对于漫射板130呈凹状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剖面中的第一出射面226a的曲率与第二剖面中的第一出射面226a的曲率相同。

第二出射面226b是位于第一出射面226a的周围的、向漫射板130凸起的平滑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剖面中的第二出射面226b的曲率比第一剖面中的第二出射面226b的曲率小。通过如此将与大致n边形的各个角对应的部分的曲率设为比与大致n边形的各边对应的部分的曲率小,能够使从与各个角对应的部分射出的光比从与各边对应的部分射出的光向更远处行进。其结果,从一个发光装置200射出的光以大致n边形状对漫射板130的内表面进行照射。

另外,第二出射面226b在与中心轴ca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比第二出射面226b的外缘更向外侧突出的延伸部226c。通过如此设置延伸部226c,使得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中相对于光轴oa的角度较大的光也能够用作对漫射板130进行照明的光。

图6a、图6b是表示具有发光装置200’的面光源装置中的光路的示意图,该发光装置200’包括不具有浇口痕227的光束控制部件220’来代替光束控制部件220。在这些图中,为了表示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对光的控制,示出了具有发光装置200’的面光源装置中的光路,该发光装置200’包括不具有浇口痕227的光束控制部件200’。光束控制部件220’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不同点仅在于是否具有浇口痕227。图6a示出第一剖面中的光路,图6b示出第二剖面中的光路。此外,在图6a、图6b中省略了发光元件210和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剖面线。另外,图6a、图6b所示的表示光路的光线,示出了出射角度(铅垂角θ)以5°为单位从5°到80°为止的各光线。

如图6a、图6b所示,在第一剖面和第二剖面中,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射出角度比较小的光被光束控制部件220’控制为,扩散并朝向漫射板130的内表面的中心轴ca附近的区域。由此,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射出角度比较小的光不会使发光装置200’的正上方产生过度明亮的部分,而均匀地照射发光装置200’的正上方部分。另一方面,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射出角度较大的光被光束控制部件220’控制为,聚光并朝向远离漫射板130的内表面的中心轴ca的区域。由此,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射出角度较大的光朝向应被每个发光装置200’的出射光照射的区域的端部。此时,以使由来自彼此相邻的两个发光装置200’的出射光所照射的被照射区域的端部之间相互重叠,从而使各被照射区域的端部的明亮度与中央部的明亮度成为相同程度的方式,对从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出射角度较大的光的聚光度进行调整。

图7a是表示从包括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发光装置200’射出的光的、在漫射板130的内表面处的照度分布的图。在该图中同样地,为了表示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对光的控制,示出了关于发光装置200’的照度分布,该发光装置200’包括不具有浇口痕227的光束控制部件200’。如该图所示,上述从包括具有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的光束控制部件200’的发光装置200’射出的光以大致四边形状对漫射板130的内表面进行照射。

在此,将各个发光装置200,200’中的水平角φ定义为:将中心轴ca设为基准轴,且将与中心轴ca正交的y轴的方向设为0°,而顺时针地增大的角度。在y轴方向上φ=0°,在x轴方向上φ=90°。如上所述,在从一个发光装置200’射出的光以大致n边形状照射漫射板130的内表面的情况下,漫射板130的内表面处的照度分布具有如下的各向异性,即,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的方向(具体而言为与大致n边形状的各个角对应的方向)上,与除此以外的方向相比光到达更远处。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漫射板130的内表面处的照度分布具有如下的各向异性,即,在φ=45°的方向(b的方向)、φ=135°的方向(a的方向)、φ=225°的方向以及φ=315°的方向上,与除此以外的方向相比光到达更远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中,入射面222为圆对称,相对于此,出射面226是其外缘为大致四边形的四次对称的。包括该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发光装置200(在光束控制部件220不具有浇口痕227的状态下)以大致四边形状照射漫射板130的内表面。即,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形成为,使得假设在光束控制部件220不具有浇口痕227的状态下使光从发光装置200射出时的、漫射板130上的照度分布具有如下的各向异性,即,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的方向上,与除此以外的方向相比光到达更远处。

浇口痕227是在通过射出成型来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时,形成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的树脂注入痕迹。在射出成型时的浇口方式中,存在直接浇口方式、侧浇口方式、针点浇口方式等各种方式,但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通过浇口部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侧面连接的侧浇口方式形成。

浇口痕227可以是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突出的浇口残留,也可以是通过以不产生浇口残留的方式进行浇口切割,从而形成于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大致相同面上的浇口切断部位。另外,对于浇口痕227的位置,只要在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上即可,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浇口痕227也可以形成于出射面226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另外,在光束控制部件220还具有从出射面226的外缘向与中心轴c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的情况下,浇口痕227也可以形成于凸缘部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口痕227是从出射面226的外周部突出的浇口残留。

如上所述,入射面222和出射面226形成为,使得假设在光束控制部件220不具有浇口痕227的状态下使光从发光装置200射出时的、漫射板130上的照度分布具有如下的各向异性,即,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如图7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为φ=45°、135°、225°以及315°)的方向上,与除此以外的方向相比光到达更远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中,浇口痕227在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周部,以浇口痕227的水平角φ的范围包含所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φ=45°、135°、225°以及315°)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b所示,以包含φ=135°的方式配置浇口痕227。

若从其他观点来进行说明,则也可以说,出射面226的形状是其外缘为大致n边形的n次对称的(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浇口痕227的水平角φ的范围包含与大致n边形的任意一个角对应的水平角φ。这样,在出射面226的外缘为大致n边形的n次对称的情况下,在出射面226上形成将中心轴ca与大致n边形的各个角连上的棱线,在包含该棱线的方向(水平角φ)上,光被一定程度地聚光,从而到达远处。在包含棱线的部分的与棱线正交的剖面中,棱线的部分可以是明确的角,也可以是带有圆度的曲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射面226的形状是其外缘为大致四边形的四次对称的,浇口痕227的水平角φ的范围包含与所述大致四边形的一个角对应的水平角φ(φ=135°)。

上述那样地配置浇口痕227意味着将浇口痕227配置于以下方向,即,在具有由发光装置200(200’)带来的各向异性的照度分布中以与其他方向(水平角φ)相比光到达更远处的方式使光射出的方向(所述规定的水平角φ)。浇口痕227无法适当地控制光的行进方向,因此在配置有浇口痕227的方向上易于产生暗部。然而,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浇口痕227,能够使浇口痕227所引起的暗部的产生变得不显眼。

在出射面226的形状为n次对称、且其外缘为大致n边形的情况下,可以将与各个角对应的水平角φ表示为φ1~φn。对于能够使由浇口痕227引起的暗部的产生变得不显眼的发光装置200,在将多个发光装置200排列配置于面光源装置100的底面上时,其效果显著。可以将面光源装置100中的多个发光装置200的优选的配置表述为:“发光装置200a中的与配置有浇口痕227的水平角φn对应的出射面226的外缘的角,和与该发光装置200a相邻的发光装置200b中的与未配置浇口痕227的水平角φ1~φn-1对应的出射面226的外缘的角相向的配置”。即,优选为,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发光装置200之间,以出射面226的外缘的角相向、但浇口痕227彼此不相向的方式,配置多个发光装置200。

(仿真)

对使用了上述的光束控制部件220的面光源装置100的漫射板130的内表面的照度分布进行了仿真。在本仿真中,在将16个发光装置200配置为正方形网格状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点亮了全部的发光装置200。此外,作为比较,对使用了未形成浇口痕的光束控制部件的面光源装置(以下也称为“比较例1的面光源装置”)、以及使用了在φ=180°的方向上形成有浇口痕的光束控制部件(浇口痕的水平角φ的范围完全未包含所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规定的水平角φ)的面光源装置(以下也称为“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也同样地进行了仿真。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的发光装置200的配置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的配置相同。

图8a是表示比较例1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8b是表示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图8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的照度分布的仿真结果的图。在这些图中,“+”符号表示发光装置的位置。

另外,图9a是表示图8b和图8c中的f-f线上的照度的曲线图,图9b是表示图8b和图8c中的g-g线上的照度的曲线图。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的照度,虚线表示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中的照度。

在比较例1的面光源装置(无浇口痕)中,在相对于各个发光装置位于φ=45°(b方向)、135°(a方向)、225°、315°的方向的区域产生了明部b(参照图8a)。这被认为是由于各个发光装置以大致四边形状对漫射板130的内表面进行照射,而大致四边形状的被照射区域的角的部分发生了重叠。另一方面,如图8b和图9a所示,在比较例2的面光源装置(在φ=180°的方向上有浇口痕)中,在从各个发光装置观察而位于φ=45°(b方向)、135°(a方向)、225°、315°的方向的区域产生了明部b(参照图8b和图9b(虚线)),此外,在从各个发光装置观察而位于φ=180°的方向的区域产生了暗部d(参照图9a(虚线))。这被认为是由于设置了浇口痕227来代替出射面226的一部分,从而在浇口痕227的部分无法适当地控制光的行进方向。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在φ=135°的方向上有浇口痕)中,在从各个发光装置200观察而位于φ=180°的方向的区域未产生暗部d(参照图9a(实线)),且在相对于各个发光装置200而位于φ=45°(b方向)、135°(a方向)、225°、315°的方向的区域所产生的明部b的照度降低(参照图9b(实线)),改善了照度不均。这被认为是由于易于在n边形状的被照射区域的角部形成的明部与易于由浇口痕227引起而形成的暗部相互抵消。如上所述,由于浇口痕227配置于与所述规定的水平角φ(本实施方式中为φ=45°、135°、225°、315°)中的任意一个对应的位置,因此包含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发光装置200能够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朝向无关地,单独地抑制由浇口痕227引起的辉度不均。

(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100使用了将浇口痕227形成于规定的方向的光束控制部件220,因此能够与光束控制部件220的朝向无关地抑制由浇口痕引起的辉度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220中,出射面226的外缘形成为大致四边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出射面的外缘也可以是如液滴形那样仅在一个水平角φ的方向上具有角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同样地,只要利用在角的方向上易于产生明部的特性,通过在与角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浇口痕来缓和由浇口痕引起的暗部即可。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6年3月3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068400号的优先权。将该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记载的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说明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例如能够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或普通照明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光源装置

20支撑板

30电路基板

40发光二极管

50反射片

52孔

60透镜

62凸部

100面光源装置

110壳体

112底板

114顶板

120基板

130漫射板

200、200’发光装置

210发光元件

220、220’光束控制部件

221凹部

222入射面

223背面

224支脚部

225顶出梢痕

226出射面

226a第一出射面

226b第二出射面

226c延伸部

227浇口痕

ca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

oa发光元件的光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