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1909发布日期:2020-03-10 10: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普遍的混光、混色方案是采用一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一根光源端导光棒或一对复眼透镜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能够收缩光线的发散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混光、混色,光源端导光棒通常是细长型的光学器件,其横截面可以是任何形状,使得光线在其中以全反射的方式传播,因为通常光源端导光棒的光线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大小不同,有时候形状也会不同,在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201721357695.4的文件中提供了一个并列或串联设置的两个发光晶体,在该种情况下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会导致提取的光线混光、混色的效果非常差,为了增加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应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光线提取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能够先通过第一聚光器进行光线提取、混光、混色、聚光后再由第二聚光器进行混光、混色、聚光,起到良好的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使得第二聚光器输出的光线在照射区域内有均匀的光强分布并且颜色一致,同时还能保持较小的光学扩展量和较高的光效,架构简单小巧,便于使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包括光线提取器,所述光线提取器设置于照明发光装置的内部,所述照明发光装置内部设有发光晶体,所述光线提取器连接于所述发光晶体的一端用于提取所述发光晶体射出的光线并进行混光、混色、聚光后射出,其中,所述光线提取器包括第一聚光器与第二聚光器,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两端分别为与所述发光晶体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聚光器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二聚光器面向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入端,所述第二聚光器的另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无光学接触,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背离于所述第一聚光器的一侧并列或串联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发光晶体。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聚光器在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之间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入端或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所述第二聚光器在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之间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或所述第二光线输出端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之间设有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无光学接触,所述光学器件的两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光线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三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设有聚光器端导光棒,所述聚光器端导光棒两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聚光器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聚光器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出端。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第四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第四光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之间设有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无光学接触,所述光学器件的两端分别为与所述第四光线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线输入端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出端,所述第三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所述发光晶体与所述第一聚光器之间设有光源端导光棒。

上述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其中,光线提取器还包括光源端导光棒与聚光器端导光棒或光源端导光棒与光学器件或聚光器端导光棒与光学器件或光源端导光棒与聚光器端导光棒与光学器件,所述光源端导光棒设置于所述发光晶体与所述第一聚光器之间,所述聚光器端导光棒设置于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所述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聚光器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或所述聚光器端导光棒与所述第二聚光器之间,所述聚光器端导光棒两端分别为第四光线输入端与第四光线输出端。

依据上述本发明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提供的技术方案效果是:能够先通过第一聚光器进行光线提取、混光、混色、聚光后再由第二聚光器进行混光、混色、聚光,起到良好的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使得第二聚光器输出的光线在照射区域内有均匀的光强分布并且颜色一致,同时还能保持较小的光学扩展量和较高的光效,架构简单小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源的近场分布图;

图3为光源的远场分布图;

图4为圆形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混光、混色后的近场分布图;

图5为圆形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混光、混色后的远场分布图;

图6为光线提取器混光、混色后的近场分布图;

图7为光线提取器混光、混色后的远场分布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第一聚光器101、第一光线输入端102、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第二聚光器104、第二光线输入端105、第二光线输出端106、发光晶体107、光学器件201、聚光器端导光棒301、第四光线输入端302、第四光线输出端303、光源端导光棒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目的是先通过第一聚光器进行光线提取、混光、混色、聚光后再由第二聚光器进行混光、混色、聚光,起到良好的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使得第二聚光器输出的光线在照射区域内有均匀的光强分布并且颜色一致,同时还能保持较小的光学扩展量和较高的光效,架构简单小巧,便于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包括光线提取器,光线提取器设置于照明发光装置的内部,照明发光装置内部设有发光晶体107,光线提取器连接于发光晶体107的一端用于提取发光晶体107射出的光线并进行混光、混色、聚光后射出,其中,光线提取器包括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第一聚光器101的两端分别为与发光晶体107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入端102、与第二聚光器104连接的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第二聚光器104面向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的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入端105,第二聚光器104的另一端为第二光线输出端106,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无光学接触,第一光线输入端102背离于第一聚光器101的一侧并列设置有两个发光晶体107,在使用时,本光线提取器能够使用在任何一种或多种固态光源中进行混光、混色、聚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光线输入端102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第二光线输入端105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第二光线输出端106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光线输入端102的截面与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第二光线输入端105的截面与第二光线输出端106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聚光器101在第一光线输入端102与第一光线输出端103之间的截面与第一光线输入端102或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第二聚光器104在第二光线输入端105与第二光线输出端106之间的截面与第二光线输入端105或第二光线输出端106的截面一致或不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光线输出端103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第一聚光器101主要是把光线从发光晶体107中尽可能的提取出来,并收缩这些光线的发散角,使得这些光线不会在第一聚光器101的第一光线输出端103处发生全反射而能够从第一光线输出端103处射出,实现光线的混色、混光。

如图2-7所示,使用两个并列设置的发光晶体进行测试,图2表示的是两个并列设置的发光晶体107光源的近场分布,图3表示的是两个并列设置的发光晶体107光源的远场分布,图4表示的是使用一个圆形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后混光、混色的近场分布,图5表示的是使用一个圆形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后混光、混色的远场分布,图6表示的是使用本专利光线提取器后混光、混色的近场分布,图7表示的是使用本专利光线提取器后混光、混色的远场分布,明显看出本专利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具有更好的混光、混色、聚光效果。

第二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第一光线输出端103与第二光线输入端之间设有光学器件201,光学器件2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无光学接触,光学器件201的两端分别为与第一光线输出端103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入端、与第二光线输入端105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出端,第三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

第三实施例:

如图9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光线输入端102背离于第一聚光器101的一侧串联设置有两个发光晶体107。

第四实施例:

如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设有聚光器端导光棒301,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两端分别为与第一聚光器101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入端302、与第二聚光器104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出端303,第四光线输出端303的端面为非抛光面,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为导光棒。

第五实施例:

如图11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设有聚光器端导光棒301,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两端分别为与第一聚光器101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入端302、与第二聚光器104连接的第四光线输出端303,第四光线输出端303与第二光线输入端105之间设有光学器件201,光学器件2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无光学接触,光学器件201的两端分别为与第四光线输出端303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入端、与第二光线输入端105连接的第三光线输出端,第三光线输出端的端面为非抛光面,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为导光棒。

第六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发光晶体107与第一聚光器101之间设有光源端导光棒401,光源端导光棒401为导光棒。

第七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采用的光线提取器还包括光源端导光棒401与聚光器端导光棒301或光源端导光棒401与光学器件201或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与光学器件201或光源端导光棒401与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与光学器件201,光源端导光棒401设置于发光晶体与第一聚光器101之间,聚光器端导光棒301设置于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光学器件201设置于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或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当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未设有聚光器端导光棒301时光学器件201设置于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当第一聚光器1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设有聚光器端导光棒301时光学器件201设置于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与第二聚光器104之间,聚光器端导光棒301两端分别为第四光线输入端302与第四光线输出端303,光源端导光棒401、聚光器端导光棒301、光学器件201能够两两分别连接于光线提取器,还能够三个同时连接于光线提取器。

综上,本发明的一种照明用混光混色聚光光线提取器,能够先通过第一聚光器进行光线提取、混光、混色、聚光后再由第二聚光器进行混光、混色、聚光,起到良好的混光、混色、聚光的效果,使得第二聚光器输出的光线在照射区域内有均匀的光强分布并且颜色一致,同时还能保持较小的光学扩展量和较高的光效,架构简单小巧,便于使用。

以上对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