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515发布日期:2019-03-02 02:0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园林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夜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要求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灯融入园林环境整体设计中,不仅可延长人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城市活力,减少阴暗消极场所,有助于城市的安全防卫工作,还能营造适宜的氛围,增强植物配置、景点和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园林景观灯是现代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园林工程质量及观赏性建设的不断提高,对景观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景观灯除了具有园林美化的功效外,追求实用及多功能,也是景观灯的发展趋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293962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园林照明设备,包括顶部设有照明灯的灯杆,灯杆上的支杆与灭蚊灯连接,灭蚊灯内设有灭蚊装置的灯罩,灭蚊装置由经线机构和纬线机构组成,经线机构包括通过连杆同轴连接的上、下圆盘,连杆外部缠绕设有紫外光灯带,上、下圆盘的边沿通过数根轴向延伸并张紧的第一金属丝连接纬线机构包括连接板。定位板和数根沿连接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金属丝,第二金属丝中部弯曲且两端穿过定位板上预留的孔径后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通过限位构件与定位板连接。但是现有园林照明装置利用市电进行供电,不能有效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游客在园林中游玩时,经常遇到手机没电关机,缺少相应的临时应急充电插口,照明设备不能利用仿生态景观,与景观协调搭配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园林照明装置利用市电进行供电,不能有效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游客在园林中游玩时,经常遇到手机没电关机,缺少相应的临时应急充电插口,照明设备不能利用仿生态景观,与景观协调搭配的问题。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花盆,立柱,水管,喷头,集水箱,电磁阀,加强板,基座,摆放台,太阳能板,支架,光伏控制器,蓄电池,湿度控制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usb接口,所述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加强板采用四个,均匀焊接在立柱与基座的连接部位;所述摆放台采用环形,焊接在立柱上,并且位于基座的上方;所述花盆采用多个,均匀设置在摆放台的上方;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花盆的土壤中;所述水管采用环形,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侧部,并且位于花盆的上方,水管上方开设水槽;所述喷头采用多个,焊接在水管的侧部;所述集水箱焊接在立柱的侧部,并且位于水管的水槽上方;所述电磁阀通过螺纹固定在集水箱的出水口处;所述照明灯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侧部,并且位于集水箱的上方;所述支架采用四个,均匀焊接在立柱的顶端;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所述光伏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内部顶端;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在光伏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湿度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蓄电池的下方;所述usb接口嵌装在立柱的侧部,位于摆放台的下方。

所述光伏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相连;所述光伏控制器选用ghgn-ss48v-60a型;所述太阳能板选用ghgn-brx-18v200wk型;所述蓄电池选用bt-12300型,太阳能板通过光伏控制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由蓄电池向设备进行供电,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环保节能。

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磁阀,照明灯,湿度控制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相连,蓄电池与照明灯之间串联有开关;所述湿度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磁阀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电磁阀选用不锈钢304dn08-24v型;所述湿度控制器选用西法hc-05b型;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选用zz-s-gth-c型,集水箱能收集雨水,蓄电池给照明灯,电磁阀,湿度控制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供电,通过湿度控制器设定相应的湿度值h1和h2,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1时,湿度控制器驱使电磁阀打开,集水箱向水管供水,通过喷头对花盆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2时,湿度控制器驱使电磁阀关闭,照明设备整体呈树形,又有花盆进行衬托,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所述usb接口设置有防尘盖;所述usb接口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当游客在园林内游玩遇到手机没电时,设置于立柱上的usb接口可供游客进行临时应急充电,防尘盖能有效防止水和灰尘进入usb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太阳能板和光伏控制器的设置,太阳能板通过光伏控制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由蓄电池向设备进行供电,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环保节能。

2.本发明的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花盆的设置,集水箱能收集雨水,蓄电池给照明灯,电磁阀,湿度控制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供电,通过湿度控制器设定相应的湿度值h1和h2,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1时,湿度控制器驱使电磁阀打开,集水箱向水管供水,

通过喷头对花盆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2时,湿度控制器驱使电磁阀关闭,照明设备整体呈树形,又有花盆进行衬托,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3.本发明的usb接口的设置,当游客在园林内游玩遇到手机没电时,设置于立柱上的usb接口可供游客进行临时应急充电,防尘盖能有效防止水和灰尘进入usb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照明灯,2-花盆,3-立柱,4-水管,5-喷头,6-集水箱,7-电磁阀,8-加强板,9-基座,10-摆放台,11-太阳能板,12-支架,13-光伏控制器,14-蓄电池,15-湿度控制器,16-土壤湿度传感器,17-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1,花盆2,立柱3,水管4,喷头5,集水箱6,电磁阀7,加强板8,基座9,摆放台10,太阳能板11,支架12,光伏控制器13,蓄电池14,湿度控制器15,土壤湿度传感器16和usb接口17,所述立柱3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9的上方;所述加强板8采用四个,均匀焊接在立柱3与基座9的连接部位;所述摆放台10采用环形,焊接在立柱3上,并且位于基座9的上方;所述花盆2采用多个,均匀设置在摆放台10的上方;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16设置在花盆2的土壤中;所述水管4采用环形,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3的侧部,并且位于花盆2的上方,水管4上方开设水槽;所述喷头5采用多个,焊接在水管4的侧部;所述集水箱6焊接在立柱3的侧部,并且位于水管4的水槽上方;所述电磁阀7通过螺纹固定在集水箱6的出水口处;所述照明灯1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3的侧部,并且位于集水箱6的上方;所述支架12采用四个,均匀焊接在立柱3的顶端;所述太阳能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2的顶端;所述光伏控制器13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3的内部顶端;所述蓄电池14通过螺栓固定在光伏控制器13的下方;所述湿度控制器15通过螺栓固定在蓄电池14的下方;所述usb接口17嵌装在立柱3的侧部,位于摆放台10的下方。

所述光伏控制器13通过导线分别与太阳能板11和蓄电池14相连;所述光伏控制器13选用ghgn-ss48v-60a型;所述太阳能板11选用ghgn-brx-18v200wk型;所述蓄电池14选用bt-12300型,太阳能板11通过光伏控制器1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4内,由蓄电池14向设备进行供电,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环保节能。

所述蓄电池14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磁阀7,照明灯1,湿度控制器15和土壤湿度传感器16相连,蓄电池14与照明灯1之间串联有开关;所述湿度控制器15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磁阀7和土壤湿度传感器16相连;所述电磁阀7选用不锈钢304dn08-24v型;所述湿度控制器15选用西法hc-05b型;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16选用zz-s-gth-c型,集水箱6能收集雨水,蓄电池14给照明灯1,电磁阀7,湿度控制器15,土壤湿度传感器16等供电,通过湿度控制器15设定相应的湿度值h1和h2,当土壤湿度传感器16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1时,湿度控制器15驱使电磁阀7打开,集水箱6向水管4供水,通过喷头5对花盆2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传感器16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2时,湿度控制器15驱使电磁阀7关闭,对摆放台10上的花盆2进行浇水,照明设备整体呈树形,又有花盆2进行衬托,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所述usb接口17设置有防尘盖;所述usb接口1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相连,当游客在园林内游玩遇到手机没电时,设置于立柱3上的usb接口17可供游客进行临时应急充电,防尘盖能有效防止水和灰尘进入usb接口17。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太阳能板11通过光伏控制器1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4内,由蓄电池14向设备进行供电,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环保节能,集水箱6能收集雨水,蓄电池14给照明灯1,电磁阀7,湿度控制器15,土壤湿度传感器16等供电,通过湿度控制器15设定相应的湿度值h1和h2,当土壤湿度传感器16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1时,湿度控制器15驱使电磁阀7打开,集水箱6向水管4供水,通过喷头5对花盆2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传感器16感应到的湿度值为h2时,湿度控制器15驱使电磁阀7关闭,照明设备整体呈树形,又有花盆2进行衬托,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当游客在园林内游玩遇到手机没电时,设置于立柱3上的usb接口17可供游客进行临时应急充电,防尘盖能有效防止水和灰尘进入usb接口17。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