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591发布日期:2018-12-18 21:2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灯一般都是连接市电的,需要布设电源线,无法独立使用,安装灵活性欠佳,且不节能。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节能的太阳能路灯,但是现有的太阳能路灯与灯体的组合结构无法拆卸,体积大,不便于包装、运输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包括灯体、太阳能板、U形支架和挑臂,所述灯体上设有太阳能控制盒、红外感应器和开关;所述太阳能控制盒内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灯体设有LED光源,且灯体后端设有C形固定箍和太阳能板固定件,通过螺丝将C形固定箍和太阳能固定件固定在灯体后端,同时C形固定箍将挑臂锁固连接在灯体后端;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件上通过一螺丝组件连接U形支架中部,所述太阳能板铰接于U形支架两端;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有母端子线,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有公端子,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控制器通过母端子线和公端子连接,太阳能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红外感应器和LED光源,所述开关连接在LED光源与太阳能控制器之间。

所述太阳能灯配有遥控器,遥控器与红外感应器红外通信,所述遥控器上设有调亮按键、调暗按键、复位按键和开关按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灯能够自由拆装,且应用灵活,包装、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新型带臂组合式太阳能灯,包括灯体1、太阳能板2、U形支架3和挑臂4,所述灯体1上设有太阳能控制盒5、红外感应器6和开关7;所述太阳能控制盒5内设有太阳能控制器8和蓄电池9;所述灯体1设有LED光源10,且灯体1后端设有C形固定箍11和太阳能板固定件12,通过螺丝将C形固定箍11和太阳能固定件12固定在灯体后端,同时C形固定箍11将挑臂4锁固连接在灯体1后端;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件12上通过一螺丝组件13连接U形支架3中部,所述太阳能板2铰接于U形支架3两端;所述太阳能板2连接有母端子线14,太阳能控制器8连接有公端子15,太阳能板2和太阳能控制器8通过母端子线14和公端子15连接,太阳能控制器8连接蓄电池9、红外感应器6和LED光源10,所述开关7连接在LED光源10与太阳能控制器8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灯体1和太阳能板2可以分开安装,灯体1安装在室内,太阳能板2安装在室外(如:屋顶)。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太阳能板发电经太阳能控制器给蓄电池充电储能。

根据天气的变化该产品提供长明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1、全天阳光充足时只要有5小时有效的阳光照射该产品,该产品就能提供通宵照明。

2、如果天气遇半阴半晴天、阴天、雨天则该产品提供长明的时间有所不同,但该产品因天气的原因不能提供通宵照明的情况下,当长亮模式结束后智能系统会自动进行纯感应模式。

3、系统内定照明模式:夜幕降临后系统会自动启动照明,没人经过时灯具只提供35%亮度照明,当有人经过进入感应区时灯具马上提供100%亮度照明,如果电池电量充足时系统会以长亮的模式提供通宵照明,如果因天气的原因蓄电不足的情况下,智能系统会自动分配长亮时间的长度,长亮模式结束后智能系统会自动切换进行纯感应模式(即:没有人经过时该产品不提供照明,但一旦有人经过智能系统会马上自动启动提供照明,当行人离开后半分钟系统会自动熄灯进入待机状态。)这样确保每晚上只要有人经过进入感应区域该产品都能提供照明。

所述太阳能灯配有遥控器16,遥控器16与红外感应器6红外通信,所述遥控器16上设有调亮按键16-1、调暗按键16-2、复位按键16-3和开关按键16-4。系统在亮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调亮或调暗按键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调节(调节范围1-100%),当调节好合适的亮度后松开按键系统会自动锁定当前调好的亮度连续亮2小时,2小时后又自动恢复系统设定的照明模式照明。如果需要提前结束经遥控设置的照明模式请按遥控器上的复位键,系统就会恢复系统设定照明模式照明。当该产品的电量使用到低于60%时遥控器上的按键只有开关按键可以操作,其他的三个功能键都不予使用。(注:如果在白天光线充足的环境里太阳能板不遮挡的情况下使用遥控器打开系统亮灯,亮灯后30秒钟左右系统又会自动关闭灯光进入待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灯适合城镇道路、乡村道路、庭院、养殖场使用,用螺丝直接安装在房屋外墙壁、阳台或柱子上即可使用,安装位置请确保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线,不用接任何线路安装非常简单方便,最佳安装高度5米以下。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