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线盒安装结构以及具有接线盒的光源模组工矿灯。
背景技术:
工矿灯是一种大功率照明装置。部分工矿灯采用两层结构以增加散热效率,具体的,下层为照明灯头部件,上层为电气部件,两层结构外部均设置有散热装置。同一款产品出口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需要不同输入输出功率以及照明参数的规格要求。例如:一部分客户输入的110V交流电压,而部分客户输入的是220V交流电压,且交流频率也可能不同。作为制造企业来说,如果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分别开发出不同的电气部件,而工矿灯的结构以及其他参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生产组装的难度,常会因为出口不同的地区或者国家造成产品规格的混淆,产品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安装结构以及具有接线盒的光源模组工矿灯,旨在通过在相同规格的一个工矿灯产品上可更换安装匹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接线盒来解决生产组装的难度增加以及产品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安装结构,固定于灯体上,用于安装接线盒, 安装结构包括:
位于灯体外侧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固定于灯体上,包括第一端、自第一端延伸,并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伸出固定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灯体侧壁上,伸出固定端自第一端延伸形成,且与第二端相对,伸出固定端伸出第二端,并位于第二端上方;
位于灯体外侧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连接端以及安装固定端,安装固定端自连接端延伸形成,连接端固定于伸出固定端,安装固定端位于第一端上方,且安装固定端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安装固定端上设置有固定孔,接线盒通过固定孔固定于安装固定端。
进一步地,第一端上设置有两个固定位,第二端上设置有两个卡紧位,两个卡紧位于两个固定位相对。
进一步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接触端,接触端与灯体侧壁接触,接触端通过螺丝固定于灯体侧壁上。
进一步地,伸出固定端与安装固定端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对的螺丝孔,接线盒通过螺丝固定于螺丝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接线盒的光源模组工矿灯,光源模组工矿灯包括:
照明灯头部件,该照明灯头部件包括散热器以及光源模组,散热器包围于光源模组外围,用于对光源模组散热,散热器具有以光源模组为中心,垂直于光源模组的发光方向周向延伸形成外侧壁;
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固定于照明灯头部件上方,驱动部件用于对照明灯头部件提供电能;
上述的接线盒安装结构,接线盒安装结构固定于外侧壁;
接线盒,接线盒安装于接线盒安装结构上,接线盒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输入端接入外接电源,输出端接入驱动部件。
进一步地,接线盒具有多个规格,每个光源模组工矿灯上安装的接线盒不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自外侧壁向光源模组延伸形成的多个散热鳍,相邻两个散热鳍之间设置有空隙;接线盒安装结构的第一端上的两个固定位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空隙内,并挂于外侧壁的上边缘;接线盒安装结构的第二端上的两个卡紧位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空隙内,并卡固与外侧壁的下边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接线盒的光源模组工矿灯通过接线盒安装结构将接线盒可拆卸的安装于照明灯头部件的散热器外侧壁上,并通过接线盒接入外部电源,再将接线盒输出端连接至驱动部件,利用连接不同规格的接线盒适应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输入电压的要求,从而通过在相同规格的一个工矿灯产品上可更换安装匹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接线盒来解决生产组装的难度增加以及产品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接线盒的光源模组工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盒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接线盒40的光源模组12工矿灯100,光源模组12工矿灯100包括:
1、照明灯头部件10,该照明灯头部件10包括散热器11以及光源模组12,散热器11包围于光源模组12外围,用于对光源模组12散热,散热器11具有以光源模组12为中心,垂直于光源模组12的发光方向周向延伸形成外侧壁111。
其中,散热器11包括自外侧壁111向光源模组12延伸形成的多个散热鳍112,相邻两个散热鳍112之间设置有空隙113。
2、驱动部件20,驱动部件20固定于照明灯头部件10上方,驱动部件20用于对照明灯头部件10提供电能。
3、如图2,接线盒40安装结构30,接线盒40安装结构30固定于外侧壁111。
具体的,该接线盒40安装结构30包括:位于灯体外侧的第一支架31,如图3,第一支架31固定于灯体上,包括第一端311、自第一端311延伸,并与第一端311相对的第二端312以及伸出固定端313,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分别连接于灯体侧壁上,伸出固定端313自第一端311延伸形成,且与第二端312相对,伸出固定端313伸出第二端312,并位于第二端312上方;
位于灯体外侧的第二支架32,如图4,第二支架32包括连接端321以及安装固定端322,安装固定端322自连接端321延伸形成,连接端321固定于伸出固定端313,安装固定端322位于第一端311上方,且安装固定端322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安装固定端322上设置有固定孔3221,接线盒40通过固定孔3221固定于安装固定端322。
进一步地,第一端31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位3111,第二端312上设置有两个卡紧位3121,两个卡紧位3121于两个固定位3111相对。
其中,两个固定位3111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空隙113内,并挂于外侧壁111的上边缘;两个卡紧位3121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空隙113内,并卡固与外侧壁111的下边缘。
进一步地,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之间设置有接触端314,接触端314与灯体侧壁接触,接触端314通过螺丝固定于灯体侧壁上。
进一步地,伸出固定端313与安装固定端322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对的螺丝孔3131,接线盒40通过螺丝固定于螺丝孔3131的位置。
4、接线盒40,接线盒40安装于接线盒40安装结构30上,接线盒40包括输入端41与输出端42,输入端41接入外接电源,输出端42接入驱动部件20。
其中,接线盒40具有多个规格,每个光源模组12工矿灯100上安装的接线盒40不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接线盒40的光源模组12工矿灯100通过接线盒40安装结构30将接线盒40可拆卸的安装于照明灯头部件10的散热器11外侧壁111上,并通过接线盒40接入外部电源,再将接线盒40输出端42连接至驱动部件20,利用连接不同规格的接线盒40适应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输入电压的要求,从而通过在相同规格的一个工矿灯100产品上可更换安装匹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接线盒40来解决生产组装的难度增加以及产品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