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明装吸顶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研制成功及其反光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高亮度LED开始进入照明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LED灯具,LED吸顶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所,且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LED吸顶灯。然而,对于现有的LED吸顶灯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安装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明装吸顶灯,该新式明装吸顶灯结构设计新颖、拆装方便快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明装吸顶灯,包括有呈圆筒形状且竖向布置的安装筒体,安装筒体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形状的筒体容置腔,筒体容置腔的上端部装设有固定顶盖组件,筒体容置腔的下端部装设有LED灯体组件;
固定顶盖组件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顶盖主体,顶盖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下竖向延伸的顶盖安装凸起,各顶盖安装凸起的下端部分别装设有顶盖弹性件;筒体容置腔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顶盖弹性件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上端凹槽,各顶盖弹性件分别抵卡于安装筒体的筒体上端凹槽内;
LED灯体组件包括有嵌装于筒体容置腔下端部的灯体外壳,灯体外壳包括有下端灯体,下端灯体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灯体透光通孔,下端灯体的上端部于灯体透光通孔的上端开口处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上端散热器,上端散热器下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COB光源,COB光源的下端侧装设有透镜,灯体透光通孔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透镜设置有灯体挡肩,透镜的下端部伸入至下端灯体的灯体透光通孔内且透镜下端部的边缘搭放于灯体挡肩的上表面;下端灯体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灯体卡持扣舌,各灯体卡持扣舌分别与下端灯体为一体结构,筒体容置腔内壁的下端部对应灯体卡持扣舌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下端凹槽,各灯体卡持扣舌分别扣卡于安装筒体的筒体下端凹槽内。
其中,各所述顶盖弹性件分别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弹性件固定部、设置于弹性件固定部的下端边缘且朝上弯曲延伸的弹性件卡持部,各顶盖弹性件的弹性件固定部分别通过铆钉铆固于相应的所述顶盖安装凸起,各顶盖弹性件的弹性件卡持部分别抵卡于所述安装筒体的筒体上端凹槽内。
其中,所述上端散热器为铝散热器,上端散热器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的散热鳍片。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的上端面螺装有电源固定片,电源固定片的上表面装设有与所述COB光源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源。
其中,各所述顶盖安装凸起分别与所述顶盖主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明装吸顶灯,其包括有呈圆筒形状且竖向布置的安装筒体,安装筒体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形状的筒体容置腔,筒体容置腔的上端部装设有固定顶盖组件,筒体容置腔的下端部装设有LED灯体组件;固定顶盖组件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顶盖主体,顶盖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下竖向延伸的顶盖安装凸起,各顶盖安装凸起的下端部分别装设有顶盖弹性件;筒体容置腔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顶盖弹性件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上端凹槽,各顶盖弹性件分别抵卡于安装筒体的筒体上端凹槽内;LED灯体组件包括有嵌装于筒体容置腔下端部的灯体外壳,灯体外壳包括有下端灯体,下端灯体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灯体透光通孔,下端灯体的上端部于灯体透光通孔的上端开口处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上端散热器,上端散热器下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COB光源,COB光源的下端侧装设有透镜,灯体透光通孔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透镜设置有灯体挡肩,透镜的下端部伸入至下端灯体的灯体透光通孔内且透镜下端部的边缘搭放于灯体挡肩的上表面;下端灯体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灯体卡持扣舌,各灯体卡持扣舌分别与下端灯体为一体结构,筒体容置腔内壁的下端部对应灯体卡持扣舌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下端凹槽,各灯体卡持扣舌分别扣卡于安装筒体的筒体下端凹槽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拆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安装筒体 11——筒体容置腔
12——筒体上端凹槽 13——筒体下端凹槽
2——固定顶盖组件 21——顶盖主体
211——顶盖安装凸起 22——顶盖弹性件
221——弹性件固定部 222——弹性件卡持部
23——铆钉 3——LED灯体组件
31——下端灯体 311——灯体透光通孔
312——灯体挡肩 313——灯体卡持扣舌
32——上端散热器 321——散热鳍片
33——COB光源 34——透镜
35——电源固定片 36——驱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式明装吸顶灯,包括有呈圆筒形状且竖向布置的安装筒体1,安装筒体1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形状的筒体容置腔11,筒体容置腔11的上端部装设有固定顶盖组件2,筒体容置腔11的下端部装设有LED灯体组件3。
其中,固定顶盖组件2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顶盖主体21,顶盖主体21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下竖向延伸的顶盖安装凸起211,各顶盖安装凸起211的下端部分别装设有顶盖弹性件22;筒体容置腔11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顶盖弹性件22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上端凹槽12,各顶盖弹性件22分别抵卡于安装筒体1的筒体上端凹槽12内。优选的,各顶盖安装凸起211分别与顶盖主体21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LED灯体组件3包括有嵌装于筒体容置腔11下端部的灯体外壳,灯体外壳包括有下端灯体31,下端灯体31的内部成型有上下完全贯穿的灯体透光通孔311,下端灯体31的上端部于灯体透光通孔311的上端开口处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上端散热器32,上端散热器32下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有COB光源33,COB光源33的下端侧装设有透镜34,灯体透光通孔311内壁的上端部对应透镜34设置有灯体挡肩312,透镜34的下端部伸入至下端灯体31的灯体透光通孔311内且透镜34下端部的边缘搭放于灯体挡肩312的上表面;下端灯体31设置有至少三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灯体卡持扣舌313,各灯体卡持扣舌313分别与下端灯体31为一体结构,筒体容置腔11内壁的下端部对应灯体卡持扣舌313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筒体下端凹槽13,各灯体卡持扣舌313分别扣卡于安装筒体1的筒体下端凹槽13内。
需进一步指出,各顶盖弹性件22分别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弹性件固定部221、设置于弹性件固定部221的下端边缘且朝上弯曲延伸的弹性件卡持部222,各顶盖弹性件22的弹性件固定部221分别通过铆钉23铆固于相应的顶盖安装凸起211,各顶盖弹性件22的弹性件卡持部222分别抵卡于安装筒体1的筒体上端凹槽12内。
需进一步解释,上端散热器32为铝散热器,上端散热器32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的散热鳍片321;另外,散热鳍片321的上端面螺装有电源固定片35,电源固定片35的上表面装设有与COB光源33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源36。
在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主体21安装固定于天花板位置,且顶盖主体21开设有供电源线通过的穿线孔;在将安装筒体1与固定顶盖组件2实现连接的过程中,朝上移动安装筒体1并使得各顶盖弹性件22分别伸入至筒体容置腔11内,当安装筒体1上移至一定位置时,各顶盖弹性件22的弹性件卡持部222插入至安装筒体1的筒体上端凹槽12内,且各弹性件卡持部222弹性抵压于筒体上端凹槽12内,即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各顶盖弹性件22的弹性件卡持部222与筒体上端凹槽12抵卡作用实现安装筒体1与固定顶盖组件2连接;在将LED灯体组件3安装于安装筒体1的过程中,将LED灯体组件3从下往上插入至筒体容置腔11内,当LED灯体组件3上移至一定位置时,下端灯体31的各灯体卡持扣舌313分别扣卡于安装筒体1的筒体下端凹槽13内,即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各灯体卡持扣舌313与筒体下端凹槽13扣卡连接实现LED灯体组件3与安装筒体1装配。
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进行拆装维护时,工作人员只需朝下拉动安装筒体1并使得各顶盖弹性件22从筒体上端凹槽12退出即可,且只需朝下拉动LED灯具组件并使得各灯体卡持扣舌313从筒体下端凹槽13退出即可。
还有就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LED灯体组件3而言,经顶盖主体21的穿线孔而伸入至筒体容置腔11内的电源线与驱动电源36电性连接,驱动电源36通过相应的导线与COB光源33电性连接。工作时,COB光源33通电后所发出的光线经由透镜34而朝下透射出来,且光线最终经由下端灯体31的灯体透光通孔311朝下透射出来;需指出的是,在COB光源33通电发光的过程中,透镜34能够使得COB光源33光斑均匀。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拆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