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562发布日期:2019-01-18 19:3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



背景技术:

电子镇流器是指采用电子技术驱动电光源,使之产生所需照明的电子设备。与之对应的是电感式镇流器,现代日光灯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镇流器,轻便小巧,甚至可以将电子镇流器与灯管等集成在一起,同时,电子镇流器通常可以兼具启辉器功能,故此又可省去单独的启辉器。电子镇流器还可以具有更多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提高电流频率或者电流波形改善或消除日光灯的闪烁现象;也可通过电源逆变过程使得日光灯可以使用直流电源,传统电感式整流器的一些缺点使它正在被日益发展成熟的电子镇流器所取代。

原有LED灯管在使用时,会受到电网中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并且在电压出现高低变化时出现照明不良现象,另外镇流器安装时接线端子需要逐个连接,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LED灯管在使用时,会受到电网中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并且在电压出现高低变化时出现照明不良现象,另外镇流器安装时接线端子需要逐个连接,较为费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包括镇流器盒体、连接端子座以及安装在所述镇流器盒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镇流器盒体的两端均固定有所述连接端子座,所述连接端子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压板,所述连接压板的底部设有端子连接压座,所述端子连接压座与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触点配合,所述连接端子座的上方还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连接端子座并与所述连接压板传动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电磁干扰抑制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和高频震荡模块,所述电磁干扰抑制模块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高频震荡模块。

优选的,所述镇流器盒体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耳,所述安装座耳上具有螺栓槽,所述镇流器盒体的两端靠近连接端子座处设有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端子连接压座呈U形,所述端子连接压座的底面具有滚花纹,所述端子连接压座固定在所述连接压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连接压板螺纹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采用L6562系列芯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子座采用header4H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磁干扰抑制模块中的多级滤波及抗浪涌电路抑制电网对电子镇流器、电子整流器对电网的互相干扰,并能实现一般浪涌条件下的自我保护,并使其整体符合国家3C认证的相关要求;

2.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中采用A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电压为AC165V-265V 两种状态均能稳定输出,且实现高功率因数,增加利用率减少电网负担;

3.通过高频震荡模块中多级配合校调解决负载变化带来的不稳定,降低了市场上很多电子镇流器在安装兼容型LED灯管时出现闪烁(抖动)、工作一段时间功率下降、上电延迟启动,启动后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正常功率等的相关问题的出现;

4.通过固定螺栓可以控制四个端子连接压座同时下压,完成对连接端子的固定,加快了线缆连接的速度,便于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镇流器盒体;11、安装座耳;12、贯穿孔;2、连接端子座;21、固定螺栓;22、连接压板;23、端子连接压座;3、电路板;301、连接触点;31、电磁干扰抑制模块;32、功率因数校正模块;33、高频震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兼容LED灯管电子镇流器,包括镇流器盒体1、连接端子座2以及安装在镇流器盒体1内部的电路板3,镇流器盒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端子座2,连接端子座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压板22,连接压板22的底部设有端子连接压座23,端子连接压座23与电路板3上的连接触点301配合,连接端子座2的上方还设有固定螺栓21,固定螺栓21贯穿连接端子座2并与连接压板22传动连接,电路板3包括电磁干扰抑制模块31、功率因数校正模块32和高频震荡模块33,电磁干扰抑制模块31连接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32的输入端,功率因数校正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有高频震荡模块33。

本实施例中,装置分为三个模块,第一部分电磁干扰抑制模块31采用EMI传导干扰抑制电路,并加入抗浪涌保护;第二部分A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IC输入输出状态分析重新设计升压电感及外围电路以达到兼容两种状态(兼容型LED灯管及传统荧光灯管)工作下的稳定输出及高功率因数(AC220V条件下>0.9)的实现;第三部分高频震荡电路,通过重新设计、校调磁环参数以及开关管负反馈电路,增加输出耦合电路,最终实现两种状态下的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镇流器盒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耳11,安装座耳11上具有螺栓槽,所述镇流器盒体1的两端靠近连接端子座2处设有贯穿孔12。

本实施例中,镇流器盒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耳11,安装座耳11上具有螺栓槽,方便完成对镇流器盒体1的固定,所述镇流器盒体1的两端靠近连接端子座2处设有贯穿孔12,贯穿孔12方便镇流器的对流通风,利于镇流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散去,从而提升镇流器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端子连接压座23呈U形,端子连接压座23的底面具有滚花纹,端子连接压座23固定在连接压板22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端子连接压座23呈U形,端子连接压座23的底面具有滚花纹,端子连接压座23固定在连接压板22的底面,可以提高端子连接压座23与导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保证连接的可靠,并且通过连接压板22可以同时带动四个端子连接压座23进行上下的运动。

进一步的,固定螺栓21与连接端子座2转动连接,固定螺栓21与连接压板22螺纹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21与连接端子座2转动连接,固定螺栓21与连接压板22螺纹传动连接,通过转动固定螺栓21实现带动连接端子座2在螺栓杆的轴向进行传动,从而带动端子连接压座23进行上下的运动。

进一步的,电路板3采用L6562系列芯片。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采用L6562d芯片,L6562d芯片通过1号引脚:vo--SNs, PFC输出电压经分压取样后,加到该脚,用于对PFC输出电压的稳压控制;2号引脚:COMP,从1脚进入的取样电压,在芯片内部经误差放大器反相放大后,送到2脚,2脚外接的RC网络,对误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频率补偿,使稳压控制环路工作稳定,3号引脚:MULTIN,交流电网的电压,经全波整流和分压取样后,加到该脚,用于进行PFC输出稳压的前馈控制,当电网输入电压突然高、低变化时,前馈控制,可很好的稳定PFC输出电压,4号引脚:cCs,PFc开关管过流检测输入端,当开关管过流时,该脚输入电压会升高,引发过流保护动作,关断PFc开关管,5号引脚:ZCD, PFC储能电感电流过零点检测输入端,6号引脚:GND,接地,7号引脚: DRV, 输出驱动脉冲,加到PFc开关管c极,8号引脚:vCC,供电脚。

进一步的,连接端子座2采用header4H接头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座2采用header4H接头连接,可以在装置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四个信号线缆,用于完成电路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装置第一部分电磁干扰抑制模块31采用EMI传导干扰抑制电路,并加入抗浪涌保护,多级滤波及抗浪涌电路抑制电网对电子镇流器、电子整流器对电网的互相干扰,并能实现一般浪涌条件下的自我保护,并使其整体符合国家3C认证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IC输入输出状态分析重新设计升压电感及外围电路以达到兼容两种状态(兼容型LED灯管及传统荧光灯管)工作下的稳定输出及高功率因数(AC220V条件下>0.9)的实现,增加利用率减少电网负担;第三部分高频震荡电路,通过重新设计、校调磁环参数以及开关管负反馈电路,增加输出耦合电路,最终实现两种状态下的稳定工作,降低了市场上很多电子镇流器在安装兼容型LED灯管时出现闪烁(抖动)、工作一段时间功率下降、上电延迟启动,启动后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正常功率等的相关问题的出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要是在整流器与输出电容器之间串联有源功率控制器,使AC/ DC 变换器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为同频同相的正弦波,从而功率因数接近1 ,且输出电压稳定,升压型APFC预调整器电路中主要有两个控制环(外部电压控制环和内部电流控制环)和一个乘法器,乘法器为内部电流控制回路提供参考电流ISET,用以控制变换器经过整流的输入电流,使电路的输入电流保持正弦波形状,并维持输出电压UO恒定,乘法器的两路输入IVM1、IVM2参与ISET的运算,IVM1是变换器输入电流振幅参考值,来自外部电压控制环中误差放大器的输出;IVM2是经过整流的输入电流参考波形,可直接取自整流后的输入电压,变换器中电流控制环具有较高的控制速率,而起决定作用的电压控制环控制速率较低,输入电流平均值的大小由内环控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