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166发布日期:2019-04-03 00:4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橱柜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灯。



背景技术:

橱柜灯是一种与橱柜结合使用的室内照明灯具,其设计、安装会受到橱柜形状及 设置位置的制约。

现有橱柜灯结构简单,无论是LED灯还是卤素灯都包括一个或几个灯具主 体通过电线和驱动电源连接至电源插头,驱动电源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当同时包括多个灯具主体时,需要使用接线盒将多个灯具主体连接在一处,再 通过电线和驱动电源连接至电源插头。

现有结构的缺陷是:1.灯具加工完成后其形状既已固定,使用者无法根据喜好来改变灯具的形状;2. 灯具普遍结构简单,光源会直接照射进入人眼,出现眩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灯,所述夹灯可扩展能力强,能够配合多种部件起到防眩目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夹灯,所述夹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侧立于所述底座两侧,且底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包围形成一灯槽,灯槽的底面安装有灯带;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包括固定底部和夹持端部, 固定底部的下端与底座相连, 夹持端部连在固定底部的上端,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固定底部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相间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夹持端部各自向内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各自固定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道限位筋。

进一步地,所述夹灯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盖设于灯槽槽口上;所述灯罩包括灯罩本体,在灯罩本体的下表面形成两道限位部,两道限位部分别与两个夹持端部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分别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为第一限位沿,限位槽外侧为第二限位沿,所述夹持端部与所述限位槽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灯还包括夹持罩,所述夹持罩设于灯槽槽口上,所述夹持罩包括拱状的夹持罩本体,所述夹持罩本体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连接沿,所述连接沿的内表面形状与夹持端部外表面形状吻合,夹持罩本体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夹持沿,夹持罩本体以及位于夹持罩本体两侧的夹持沿围城一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槽口宽度由槽底向上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柔光板的一侧设于所述夹持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夹持端部均具有弹性。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广泛,功能扩展范围较广,具备较好的防眩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 壳体,110. 底座,120. 第一固定板,130. 第二固定板,2. 灯带,3. 灯槽, 410. 固定底部,420. 夹持端部,510. 第一限位板,520. 第二限位板,6. 限位筋,7. 灯罩,710. 灯罩本体,8. 限位部,810. 限位槽,820. 第一限位沿,830. 第二限位沿,9. 夹持罩,910. 夹持罩本体,920. 连接沿,930. 夹持沿,10. 夹持槽,11.柔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所述夹灯包括以下几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夹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连为一体的条状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分别侧立于所述底座110两侧,且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包围形成一长条形的灯槽3,LED灯带2安装在灯槽3的底面。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均包括固定底部410和夹持端部420, 固定底部410的下端与底座110相连, 夹持端部420连在固定底部410的上端,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固定底部410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所述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之间相间隔,从而避免遮挡住位于灯槽3的底面的灯带2发射的灯光。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夹持端部420各自向内弯曲,并具有弹性;第一限位板510、第二限位板520、以及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夹持端部420形成一夹持限位空间,柔光板11的一侧能够卡入所述夹持限位空间中,起到防炫目作用;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能够与卡入夹持限位空间中的柔光板11一侧边缘接触,起到限位作用,各自向内弯曲夹持端部420能够紧贴柔光板11两面,起到夹持作用,防止脱落。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各自固定底部410的外表面上设有多道限位筋6,当夹灯内嵌时,所述限位筋6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所述夹灯发生移位。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夹灯包括壳体1和灯罩7。

所述壳体1包括连为一体的条状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分别侧立于所述底座110两侧,且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包围形成一长条形的灯槽3,LED灯带2安装在灯槽3的底面。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均包括相连的固定底部410和夹持端部420, 固定底部410的下端与底座110相连, 夹持端部420连在固定底部410的上端,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固定底部410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所述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之间相间隔,从而避免遮挡住位于灯槽3的底面的灯带2发射的灯光。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夹持端部420各自向内弯曲,并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各自固定底部410的外表面上设有多道限位筋6,当夹灯内嵌时,所述限位筋6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所述夹灯发生移位。

所述灯罩7盖设于灯槽3槽口上,所述灯罩7包括条状的灯罩本体710,在灯罩本体710的下表面形成两道限位部8,两道限位部8分别与两个夹持端部420相对应,使得夹持端部420分别卡入对应的限位部8中,从而实现灯罩7的安装。为了使得灯罩7安装的位置稳固,避免发生移位,所述限位部8分别包括限位槽810,所述限位槽810内侧为第一限位沿820,限位槽810外侧为第二限位沿830,所述夹持端部420与第一限位沿820与第二限位沿830形成的限位槽810相啮合。所述灯罩7能够使得光线均匀,起到防眩目的作用。

第三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夹灯包括壳体1和夹持罩9。

所述壳体1包括连为一体的条状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分别侧立于所述底座110两侧,且底座110、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包围形成一长条形的灯槽3,LED灯带2安装在灯槽3的底面。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均包括相连的固定底部410和夹持端部420, 固定底部410的下端与底座110相连, 夹持端部420连在固定底部410的上端,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固定底部410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所述第一限位板510和第二限位板520之间相间隔,从而避免遮挡住位于灯槽3的底面的灯带2发射的灯光。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的夹持端部420各自向内弯曲,并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固定板120和第二固定板130各自固定底部410的外表面上设有多道限位筋6,当夹灯内嵌时,所述限位筋6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所述夹灯发生移位。

所述夹持罩9设于灯槽3槽口上,所述夹持罩9包括拱状的夹持罩本体910,所述夹持罩本体910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连接沿920,所述连接沿920的内表面形状与夹持端部420外表面形状吻合,从而夹持罩9的连接沿920能够安装在夹持端部420外侧。所述夹持罩本体910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夹持沿930,夹持罩本体910以及位于夹持罩本体910两侧的夹持沿930围城一夹持槽10,所述夹持槽10的槽口宽度由槽底向上逐渐变窄,所述夹持槽10能够牢固地夹持住柔光板11。所述夹持罩9不仅能够使得光线均匀,还能够用于夹持柔光板11,起到柔光防眩目的作用。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性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广泛,功能扩展范围较广。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