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8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387发布日期:2019-05-07 21:1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T8管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T8管灯。



背景技术:

T8灯管是荧光灯(或称日光灯、光管、荧光管)的一种,直径为1英寸,约25毫米,属于气体放电灯的一种,它使用电力在氩或氖气中激活水银蒸气,形成等离子并发出短波紫外线,令磷质发出可见的荧光以照明,一般的荧光管以玻璃制造,在两端装有插口以连接电源及固定荧光管的位置,与电灯泡不同,荧光管必须设有镇流器(又称为“安定器”),与启辉器配合产生让气体发生电离的瞬间高压,一些新型的荧光灯,采用与传统荧光灯不同的电离方法,不必使用镇流器和启辉器,大大节省电能并缩小体积,令它可以使用在传统灯泡的灯头插座上,又称“节能灯”或“悭电胆”。

但是现在照明灯中的灯管发射出去的光线四处分散,不能将光线聚集在一起提供更好的照明度,一般地下室中的灯管附近会有较多的蚊虫,蚊虫对照明灯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照明灯中的灯管是玻璃制作而成的,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很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损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T8管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8管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8管灯,包括灯架、Ⅰ段聚光组件、反射板、固定板、弧形区、反射涂料、Ⅱ段聚光组件、耳板、驱蚊组件、网兜、香茅醛颗粒、灯管、防护组件、第一固定条、防护条、第二固定条和定位孔,所述灯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Ⅰ段聚光组件,且灯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Ⅱ段聚光组件,所述灯架前表面的两端位置处均加工有一个耳板,且灯架的前表面靠近两个耳板之间位置处固接有驱蚊组件,所述灯架的前表面靠近驱蚊组件前方位置处设置有灯管,所述灯管的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Ⅰ段聚光组件包括反射板、固定板、弧形区以及反射涂料,所述Ⅰ段聚光组件的内部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反射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弧形区,所述弧形区的前表面粘接有反射涂料,所述Ⅰ段聚光组件的内部结构与Ⅱ段聚光组件的内部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蚊组件包括网兜以及香茅醛颗粒,所述驱蚊组件的内部安装有网兜,所述网兜的内部填充有香茅醛颗粒,所述香茅醛颗粒的直径大小为7至9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条、防护条、第二固定条以及定位孔,所述防护组件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且第一固定条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固定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通过防护条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护条呈半圆形结构设计,且防护条为一种PVC塑料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架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锁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Ⅰ段聚光组件和Ⅱ段聚光组件的设计,可以将灯管照射出来的光线聚拢起来进行反射,避免了光线的分散,提供了良好的光照强度;驱蚊组件的设计,其中香茅醛颗粒的气味可以驱逐蚊虫,避免了飞虫聚集在灯管的四周;防护组件的设计,可以为灯管提供一个保护作用,避免了受到外力碰撞而损坏,延长了T8管灯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T8管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T8管灯中Ⅰ段聚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架;2、Ⅰ段聚光组件;21、反射板;22、固定板;23、弧形区;24、反射涂料;3、Ⅱ段聚光组件;4、耳板;5、驱蚊组件;51、网兜;52、香茅醛颗粒;6、灯管;7、防护组件;71、第一固定条;72、防护条;73、第二固定条;7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T8管灯,包括灯架1、Ⅰ段聚光组件2、反射板21、固定板22、弧形区23、反射涂料24、Ⅱ段聚光组件3、耳板4、驱蚊组件5、网兜51、香茅醛颗粒52、灯管6、防护组件7、第一固定条71、防护条72、第二固定条73和定位孔74,灯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Ⅰ段聚光组件2,且灯架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Ⅱ段聚光组件3,灯架1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孔74相匹配的螺纹孔,定位孔7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锁定螺栓,灯架1前表面的两端位置处均加工有一个耳板4,且灯架1的前表面靠近两个耳板4之间位置处固接有驱蚊组件5,灯架1的前表面靠近驱蚊组件5前方位置处设置有灯管6,灯管6的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7。

Ⅰ段聚光组件2包括反射板21、固定板22、弧形区23以及反射涂料24,Ⅰ段聚光组件2的内部安装有反射板21,反射板2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2,且反射板21的前表面设置有弧形区23,弧形区23的前表面粘接有反射涂料24,Ⅰ段聚光组件2的内部结构与Ⅱ段聚光组件3的内部结构相同,Ⅰ段聚光组件2和Ⅱ段聚光组件3的设计,可以将灯管6照射出来的光线聚拢起来进行反射,避免了光线的分散,提供了良好的光照强度。

驱蚊组件5包括网兜51以及香茅醛颗粒52,驱蚊组件5的内部安装有网兜51,网兜51的内部填充有香茅醛颗粒52,香茅醛颗粒52的直径大小为7至9毫米,驱蚊组件5的设计,其中香茅醛颗粒52的气味可以驱逐蚊虫,避免了飞虫聚集在灯管6的四周。

防护组件7包括第一固定条71、防护条72、第二固定条73以及定位孔74,防护组件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条71,第一固定条7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74,且第一固定条71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护条72,防护条72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固定条73,第一固定条71与第二固定条73通过防护条72连接在一起,防护条72呈半圆形结构设计,且防护条72为一种PVC塑料材质的构件,防护组件7的设计,可以为灯管6提供一个保护作用,避免了受到外力碰撞而损坏,延长了T8管灯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使用锁定螺栓分别将Ⅰ段聚光组件2和Ⅱ段聚光组件3固定在灯架1的上下两侧,灯管6发射出光线,从两侧逸散而出的光线则直接照射到反射板21上的弧形区23内,被其中的反射涂料24所反射,光线先聚拢而后发射而出,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较为有效的增强光照强度,方便了使用者;然后,使用者将香茅醛颗粒52放置在网兜51的内部,由灯管6发射光线而产生的高温对香茅醛颗粒52进行加热,使得香茅醛颗粒52缓慢挥发,发出的气味可以赶走附着在灯管6附近的蚊虫,在香茅醛颗粒52挥发完之后,使用者隔一段时间进行放置,这样的设计方式具备良好的驱蚊效果,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其次,使用者将灯管6安装在灯架1的前方,由于第一固定条71与第二固定条73通过防护条72固定在一起,构成一个防护组件7,其中防护条72是塑料制成的,并不会影响灯管6的照射,使用者将其对准灯架1的前方,使用锁定螺栓穿过定位孔74,对两者进行固定,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为灯管6提供一个防护作用,避免了受到意外碰撞而损坏,延长了其使用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