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线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2328发布日期:2019-07-24 09:5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线性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LED线性灯,一般采用扳动左右转块、弹簧、螺丝、固定座、旋转块支架、垫片等配件的固定方式,物料较多,成本高,组装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灯,包括上灯体、下灯体、卡簧座、卡簧座推板、外推板,所述卡簧座、卡簧座推板、外推板安装于下灯体内,然后由卡簧座推板紧紧扣住上灯体,卡簧座推板的活动原理是靠小推板向内挤压,使得它的扣位缩小,这时上灯体顺利和下灯体吻合,此时松开小推板,卡簧座回弹紧紧扣到上灯体,完成装配。

一种LED线性灯,包括卡簧座、卡簧座推板、外推板、下灯体和上灯体;

所述卡簧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板,每个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灯体卡和部,所述下灯体卡和部的结构特点如下:其包括三个平板,分别为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三平板,其中,第一平板与侧板的夹角为159 ±3%度,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的夹角为155±3%度,第三平板和侧板的夹角为90度;第二平板靠近第一平板的位置设置下灯体卡和部的最高点,第三平板抵触在下灯体上,侧板和下灯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卡簧座两端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与所述侧板平行,限位滑轨是相对于卡簧座的底板凸出设置的限位部件,卡簧座推板相对于卡簧座滑动的时候,沿着该限位滑轨限制的直线轨道滑动;

卡簧座的底板上设有弹性受力部,所述弹性受力部上设有第四平板、第五平板、第六平板,第四平板与卡簧座的底板夹角为96±3%度,第四平板与第五平板之间由圆弧面平滑过渡,第四平板与第五平板的夹角为30± 3%度,第五平板与第六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至150度之间,第五平板与第六平板的连接处为卡簧座推板的施力部分;

卡簧座推板包括顶部、腰部、外推板接触部及底部;

顶部设有第七平板、第八平板、第九平板,所述第七平板、第八平板、第九平板之间均为圆弧面平滑过渡,第七平板与第八平板之间的夹角为50 ±3%度,第八平板与第九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至150度之间;

腰部设有第十平板和第十一平板,第七平板、第十平板和第十一平板依次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第十平板和第十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51± 3%度,第七平板与第十平板之间的过渡圆弧面用来卡接上灯体的端部;

外推板接触部设置在腰部和底部之间,外推板接触部与底部的主平面垂直,外推板接触部上设有长方形的缺口,此缺口与外推板配合,使卡簧座推板受力向卡簧座方向运动,再推动卡簧座的弹性受力部向内侧运动;

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滑轨,所述滑动滑轨与所述外推板接触部垂直,滑动滑轨为底部上的两个弯折部分,滑动滑轨沿着限位滑轨的内部滑动;

外推板包括外推板主体和手推部,外推板主体与手推部垂直设置,外推板主体远离手推部的一端的两侧设有侧缺口,两个矩形缺口中部设有中间缺口,所述中间缺口出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外推板主体成13±3%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设有加强筋,为凸出设置的最长限度的加强筋,这里的最长限度是指在侧板上设置的尽可能长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四平板与第五平板连接处的中部挖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板与侧板的夹角为159±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的夹角为 155±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平板与卡簧座的底板夹角为 96±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平板与第五平板的夹角为30 ±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七平板与第八平板之间的夹角为50±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十平板和第十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51±1%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与外推板主体成13±1%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LED线性灯采用卡簧座、卡簧座推板、小推板不但安装方便,稳固性高,而且成本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线性灯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是图1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线性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图;

图8至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卡簧座100、卡簧座推板200、外推板300 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7是本实用新型卡簧座100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是本实用新型卡簧座推板200结构示意图;

图20和图21是本实用新型外推板300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LED线性灯,包括卡簧座100、卡簧座推板200、外推板300、下灯体400、上灯体500。

所述卡簧座1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板102,每个侧板10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灯体卡和部101所述下灯体卡和部101的结构特点如下:其包括三个平板,分别为第一平板1011、第二平板1012、第三平板1013,其中,第一平板1011和侧板102的夹角为159度,第一平板1011、第二平板1012的夹角为155度,第三平板1013和侧板102的夹角为90度。第二平板1012靠近第一平板1011的位置设置下灯体卡和部101的最高点,用来卡和下灯体400,第三平板1013抵触在下灯体400上,侧板102和下灯体400的长度方向垂直,侧板102设有加强筋,为凸出设置的最长限度的加强筋,这里的最长限度是指在侧板102上设置的尽可能长的凸起。

卡簧座100两端设有限位滑轨103,所述限位滑轨103与所述侧板102 平行,优选两者为一体式设计,限位滑轨103是相对于卡簧座100的底板凸出设置的限位部件,使卡簧座推板200相对于卡簧座100滑动的时候,沿着该限位滑轨103限制的直线轨道滑动。

卡簧座100的底板上设有弹性受力部104,所述弹性受力部104上设有第四平板1041、第五平板1042、第六平板1043,第四平板1041与卡簧座100的底板夹角为96度,第四平板1041与第五平板1042之间由圆弧面平滑过渡,第四平板1041与第五平板1042的夹角为30度,第四平板1041 与第五平板1042连接处的中部挖空设置,增加弹性受力部104的弹性,第五平板1042与第六平板104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至150度之间,第五平板1042与第六平板1043的连接处为卡簧座推板200的施力部分,此连接处受力后,两个弹性受力部104均向内侧移动。

卡簧座推板200包括顶部201、腰部202、外推板接触部203及底部 204。

顶部201设有第七平板2011、第八平板2012、第九平板2013,所述第七平板2011、第八平板2012、第九平板2013之间均为圆弧面平滑过渡,第七平板2011与第八平板2012之间的夹角为50度,第八平板2012与第九平板201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至150度之间。

腰部202设有第十平板2021和第十一平板2022,第七平板2011、第十平板2021和第十一平板2022依次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连接,第十平板 2021和第十一平板2022之间的夹角为51度,第七平板2011与第十平板 2021之间的过渡圆弧面用来卡接上灯体500的端部。

外推板接触部203设置在腰部202和底部204之间,外推板接触部203 与底部204的主平面垂直,外推板接触部203上设有长方形的缺口2031。此缺口2031与外推板300配合,使卡簧座推板200受力向卡簧座100方向运动,再推动卡簧座100的弹性受力部104向内侧运动。

底部204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滑轨2041,所述滑动滑轨2041与所述外推板接触部203垂直,滑动滑轨2041为底部204上的两个弯折部分,滑动滑轨2041沿着限位滑轨103的内部滑动。

外推板300包括外推板主体301和手推部302,外推板主体301与手推部302垂直设置,外推板主体301远离手推部302的一端的两侧设有侧缺口303,两个矩形缺口中部设有中间缺口304,所述中间缺口304出设有弹片305,所述弹片305与外推板主体301成13度角。

线性灯配件说明:

1.M4*8螺丝1用于固定透镜2和铝基板3到上灯体500;图1中,1*10的含义如下,1代表M4*8螺丝1中的1,*10中的10代表有10个M4*8螺丝,下同;

2.透镜堵头4与透镜2连接;

3.下灯体堵头5与下灯体400连接,下灯体堵头5倒扣扣到下灯体400;

4.M3*12螺丝6用于对插件公头7和对插件母头8,配M3螺母9;

5.M3*8螺丝9用于固定端子座A10到上灯体500到槽位上;

6.连接件11用于两盏灯之间的连接,固定再上灯体500槽位上;

7.电源扣12把电源13扣到下灯体400卡槽中,取代螺丝固定方式;

8.电源插头座14可把电源插头15固定到下灯体400的卡槽中,取代螺丝固定方式;

9.电源插座扣16可把电源插座17固定到上灯体500卡槽中,取代螺丝拱顶方式;

10.M3*6螺丝18用于固定端子座B19到下灯体400卡槽中;

11.吊绳卡扣20装在上灯体500背部卡槽中,用于吊绳的安装;

12.端盖21用于上灯体500和下灯体400装配后堵住端口;

13.卡簧座100卡在下灯体400的卡槽中,卡簧座推板200放在卡簧座 100背部活动槽中,外推板300穿过下灯体400的方形槽,然后镶进卡簧座推板200的装配孔,此时外推板300的弹片往上翘起,无法再次脱落,起到相连接的作用,这时把两边的小推板向内按到相应位置,就可以把下灯体装到上灯体,手松开后,上灯体和下灯体就完成装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