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402发布日期:2019-09-13 22:5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检测光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面阵光源比较单一,只能检测物体某一特征,而不能同时检测物体多个特征,所以使用场合比较单一,很难实现检测效果,检测效率低。传统面阵光源的视觉效果不理想,在比较特殊的使用场合中,得到的图像比较模糊,图像处理比较难,由于面阵光源的几何特性,从而造成了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性,检测的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解决现有面阵光源检测项目单一,检测效率低,以及检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其包括侧部导光装置和设于侧部导光装置后端的直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及设于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前端的第二侧部导光装置;所述直射发光装置位于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后端。

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与第二侧部导光装置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的直径小于第二侧部导光装置的直径。

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于第一底座内设有第一侧光源,所述第一侧光源通过沿圆周均匀设于第一底座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块,固定于第一底座内,于第一固定块外周设有第一周圈。

所述第一底座中部设有第一通光孔,于第一通光孔前部边缘对应设有第一偏光镜固定槽,于该第一偏光镜固定槽内设有第一偏光镜,该第一偏光镜通过第一偏光镜压圈固定于第一底座中部。

所述第二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二底座,于第二底座内设有第二侧光源,所述第二侧光源通过沿圆周均匀设于第二底座上的多个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二底座内,于第二固定块外周设有第二周圈。

所述第二底座中部设有第二通光孔,于第二通光孔前部边缘对应设有第二偏光镜固定槽,于该第二偏光镜固定槽内设有第二偏光镜,该第二偏光镜通过第二偏光镜压圈固定于第二底座中部。

所述第二偏光镜中部设有第三通光孔。

所述第二周圈前端边缘设有第三偏光镜固定槽,于该第三偏光镜固定槽内设有第三偏光镜,所述第三偏光镜通过第三偏光镜压圈固定于第二周圈前端。

所述第三偏光镜中部设有第四通光孔。

所述直射发光装置为直射光源板。

所述直射光源板上集成有蓝色光源、红外850光源、红色光源、白色(2800K)光源和白色(4100K)光源。

所述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包括白色(2800K)光源和红外940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直射光源与侧光源相结合,侧光源代替平面同轴装置,而直射光源代替AOI装置,并增加了减反光的偏光镜,有利于检测高反光物体表面,通过设置不同颜色及不同种类的光源,并可根据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他颜色的光,可以实现被测物多个特征的检测,检测范围广,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直射发光装置 2.第一底座 3.第一侧光源

4.第一固定块 5.第一周圈 6.第一通光孔 7.第一偏光镜

8.第一偏光镜压圈 9.第二底座 10.第二侧光源

11.第二固定块 12.第二周圈 13.第二通光孔

14.第二偏光镜 15.第二偏光镜压圈 16.第三通光孔

17.第三偏光镜 18.第三偏光镜压圈 19.第四通光孔

20.第一偏光镜固定槽 21.第二偏光镜固定槽

22.第三偏光镜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面阵的组合式光源,其包括侧部导光装置和设于侧部导光装置后端的直射发光装置1,其中,所述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及设于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前端的第二侧部导光装置;所述直射发光装置1位于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后端。

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与第二侧部导光装置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的直径小于第二侧部导光装置的直径。

所述第一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2,于第一底座2内设有第一侧光源3,所述第一侧光源3通过沿圆周均匀设于第一底座2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块4,固定于第一底座2内,于第一固定块4外周设有第一周圈5。

所述第一底座2中部设有第一通光孔6,于第一通光孔6前部边缘对应设有第一偏光镜固定槽20,于该第一偏光镜固定槽20内设有第一偏光镜7,该第一偏光镜7通过第一偏光镜压圈8固定于第一底座2中部。

所述第二侧部导光装置包括第二底座9,于第二底座9内设有第二侧光源10,所述第二侧光源10通过沿圆周均匀设于第二底座9上的多个第二固定块11,固定于第二底座9内,于第二固定块11外周设有第二周圈12。

所述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11内壁设有斜面。

所述第一侧光源3和第二侧光源10呈漏斗状,其前端开口直径大于后端开口直径。

所述第二底座9中部设有第二通光孔13,于第二通光孔13前部边缘对应设有第二偏光镜固定槽21,于该第二偏光镜固定槽21内设有第二偏光镜14,该第二偏光镜14通过第二偏光镜压圈15固定于第二底座9中部。

所述第二偏光镜14中部设有第三通光孔16。

所述第二周圈12前端边缘设有第三偏光镜固定槽22,于该第三偏光镜固定槽22内设有第三偏光镜17,所述第三偏光镜17通过第三偏光镜压圈18固定于第二周圈12前端。

所述第三偏光镜17中部设有第四通光孔19。

所述第一通光孔6、第三通光孔16和第四通光孔19直径相同。

所述直射发光装置1为直射光源板。

所述直射光源板上集成有蓝色光源、红外850光源、红色光源、白色(2800K)光源和白色(4100K)光源。所述蓝色光源、红外850光源、红色光源、白色(2800K)光源和白色(4100K)光源通过阵列形式排列集成于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侧光源3和第二侧光源10包括白色(2800K)光源和红外940光源。所述白色(2800K)光源和红外940光源通过阵列形式排列集成于电路板上。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其他实施例,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