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0478发布日期:2019-05-17 22:1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照明装置已不仅仅局限于照明功能,调光变彩、无线遥控、感应等功能陆续的被加载到照明装置上。

在现有技术中,照明装置通常通过彩色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实现彩光功能。

然而,在实现彩光功能时,彩色led产生的光线混合不均会导致在出光面上形成色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目前照明装置在实现彩光功能时出光面存在色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外光学罩,发光模块及内光学罩;

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外光学罩相连形成内腔;

所述发光模块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的第一照明区域;

所述内光学罩设于所述内腔中,且覆盖在所述第一照明区域上;

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内光学罩和所述外光学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模块还包括:第二照明区域,所述第二照明区域设有至少一种色温的白色光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照明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天线;

所述第一照明区域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垂直方向在所述内光学罩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天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到所述内光学罩的靠近所述外光学罩的一侧的内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的多个彩色光源呈环状布置,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照明区域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内光学罩的中心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发光模块相连;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发光模块远离所述外光学罩的一侧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组件为铝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散热组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天线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及所述发光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光学罩的远离所述外光学罩的一侧的内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灯头;

所述灯头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灯头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灯头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外光学罩,发光模块及内光学罩;壳体的一端与外光学罩相连形成内腔;发光模块设于内腔中,发光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的第一照明区域;内光学罩设于内腔中,且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上;第一照明区域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内光学罩和外光学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彩色光源所在的第一照明区域上设置内光学罩,使不同颜色的光线先经过内光学罩扩散后再透过外光学罩,通过内光学罩的扩散使不同颜色的光线混合更加均匀,进而消除在出光面上的色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发光模块的俯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图5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发光模块的俯视图;

图7为图5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

200:外光学罩;

300:发光模块;

310:第一照明区域;

311:第一通孔;

320:第二照明区域;

400:内光学罩;

410:第二通孔;

500:天线;

600:散热组件;

610:第三通孔;

700:通信模块;

800:控制模块;

900:电源模块;

1000: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至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00,外光学罩200,发光模块300及内光学罩400。

所述壳体100的一端与所述外光学罩200相连形成内腔。

所述发光模块300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发光模块300包括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的第一照明区域310。

所述内光学罩400设于所述内腔中,且覆盖在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上。

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内光学罩400和所述外光学罩200。

在本实施例中,内光学罩400为对光线具备扩散效果的光罩。内光学罩400可以采用对光线具备扩散作用的材质构成,通过扩散作用有助于打散光通量,使光线均匀分布。内光学罩400的材质可以为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材质、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等,在此不作限定。

例如,内光学罩400可以为光扩散板。光扩散板在制作的板材中添加特殊光分散剂,在保证光线高透过率的前提下,能够改变入射光线的射出角度,使光线到达有效发光面时发生折射和散射,从而获得良好的光扩散效果。

外光学罩200可以采用对光线具备扩散作用的材质构成。外光学罩200和内光学罩400可以为同一材质,也可以为不同的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壳体100与外光学罩200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卡扣方式、螺纹方式、粘贴方式、焊接方式等将壳体100与外光学罩200连接在一起。壳体100和外光学罩200相连后形成内腔。

发光模块300为由光源及相关电路组成的模块。发光模块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照明区域310。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内设有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其中,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可以是能够产生两种颜色光线的一个光源,如封装有至少两种颜色灯珠的一个光源;也可以是多个光源,每个光源能够产生一种颜色的光线,在此不作限定。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的彩色光源,可以为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也可以为卤素光源、荧光灯、氙气光源等,在此不作限定。第一照明区域310可以仅包含彩色光源,也可以包含彩色光源和白色光源。其中,若第一照明区域310包含白色光源,则可以通过调节白色光源的亮度及个数,来调节第一照明区域310发出的光线亮度及光线颜色。

彩色光源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均匀布置,具体布置形状在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的彩色光源可以呈一个或多个环状进行布置,也可以按照五角星、矩形、多边形等形状或图案进行布置。

内光学罩400和发光模块300均设于内腔中。发光模块300可以连接于壳体100或外光学罩200上。内光学罩400可以与发光模块300连接,也可以与外光学罩200或壳体100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可以将发光模块300与壳体100固定相连,将内光学罩400通过卡扣、螺栓、粘贴等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发光模块300上。这样在发光模块300内的电路或光源出现故障时,能够方便用户拆下外光学罩200和内光学罩400,对发光模块300进行检修或更换。

内光学罩400覆盖于发光模块300的第一照明区域310上,用于对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扩散,使光线更加均匀。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首先经过内光学罩400,再经过外光学罩200照射到外界。光线在经过内光学罩400时,内光学罩400对光线进行一次扩散,使得到达外光学罩200的光线更加均匀,再经过外光学罩200进行再次扩散,从而保证出光面的光线均匀,消除出光面的色差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00,外光学罩200,发光模块300及内光学罩400;壳体100的一端与外光学罩200相连形成内腔;发光模块300设于内腔中,发光模块300包括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的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光学罩400设于内腔中,且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310上;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内光学罩400和外光学罩20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彩色光源所在的第一照明区域310上设置内光学罩400,使不同颜色的光线先经过内光学罩400扩散后再透过外光学罩200,通过内光学罩400的扩散使不同颜色的光线混合更加均匀,进而消除在出光面上的色差。

可选地,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的彩色光源包括三原色中至少一种颜色的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的光源由红绿蓝三原色至少一种颜色的光源组成,通过对各颜色对应的光源数目或光源亮度进行调整,能够调节混合后的光线颜色,调节照明装置的彩色效果。

相对于一种单一颜色的彩色光源照明,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照明区域310设置多个三原色光源,再利用内光学罩400将三原色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合,既能够实现更多样的彩色照明效果,又能保证出光面光线均匀,没有色差。

参照图3及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模块300还包括:第二照明区域320,所述第二照明区域320设有至少一种色温的白色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300包括两个区域:第一照明区域310和第二照明区域320。其中,第一照明区域310设有彩色光源,用于发出彩色光线;第二照明区域320设有白色光源,用于发出白色光线。第二照明区域320的白色光源能够起到对照明亮度调节的作用。内光学罩400可以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和第二照明区域320上,也可以仅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310上,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内光学罩400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310上,第二照明区域320在内光学罩400的覆盖范围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照明区域310位于内光学罩400下,第一照明区域310的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先经过内光学罩400再到达外光学罩200。第二照明区域320在内光学罩400外,第二照明区域320的白色光源直接到达外光学罩200。

内光学罩400对透过的光线进行扩散,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光能量,降低光的亮度。本实施例中第二照明区域320的白色光源主要用于调节光罩亮度。将第二照明区域320的白色光源置于内光学罩400外,能够避免内光学罩400对白色光源亮度的削弱。

参照图3及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照明区域320位于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照明区域320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外部进行布置,在此不对第一照明区域及第二照明区域的具体布置位置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二照明区域320环绕第一照明区域310布置。第二照明区域320环绕第一照明区域310的四周进行布置。例如,若第一照明区域310为圆形区域,则第二照明区域320可以布置为环绕该圆形区域的环状区域。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照明区域320可以与第一照明区域310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以与第一照明区域310不在同一平面,在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照明区域310可以位于一个虚拟圆柱的底面位置,第二照明区域320可以布置于该虚拟圆柱的侧面,环绕第一照明区域310所在的底面一圈构成环状。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照明区域320环绕第一照明区域310布置,能够使由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的透过内光学罩400的彩色光线,与第二照明区域320内白色光源发出的白色光线混合更加均匀,保证出光面亮度和颜色的均匀。

图5至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至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天线500;

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1,沿所述第一通孔311的垂直方向在所述内光学罩400上设有第二通孔410,所述天线5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410,并延伸到所述内光学罩400的靠近所述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500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无线信号。发光模块300的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开设有第一通孔311,沿该第一通孔311的垂直方向在内光学罩400上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10。天线50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410,并且延伸到内光学罩400的靠近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为具备无线遥控功能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可以通过天线500接收遥控装置发送的无线控制信号来调节工作状态,和/或通过天线500将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遥控装置。其中,工作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光模块300中各个光源是亮还是灭。

对于传统的照明装置,天线500位于外光学罩200与壳体100所形成的内腔中,发光模块300的光源发出的光线会受到天线500的遮挡上,导致在出光面上形成暗区。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设有覆盖于第一照明区域310的内光学罩400,并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及内光学罩400的相应位置开设供天线500穿过的通孔。由于内光学罩400对光线的扩散作用,延伸到内光学罩400靠近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内的这部分天线500对光线的遮挡会大大降低,进而避免由于天线500遮挡造成的出光面上的暗区问题。

参照图6及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的多个彩色光源呈环状布置,所述第一通孔311设置在所述第一照明区域310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通孔410设置在所述内光学罩400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1设置在第一照明区域310的中心位置,多个彩色光源呈环状布置在第一照明区域310内,环绕中心位置进行布置。第二通孔410设置在内光学罩400的中心位置。第一照明区域310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照明区域320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通孔311设于第一照明区域310的中心位置,第二通孔410设于内光学罩400的中心位置,将第一照明区域310的彩色光源呈环状环绕第一通孔311进行布置,能够使穿过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410的天线500位于第一照明区域310的彩色光源的中心,并且位于内光学罩400的中心,这样能够使到达天线500各个方向上的光线更加均匀,进一步避免由天线500遮挡造成的色差和暗区问题。

参照图5及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组件600,所述散热组件600与所述发光模块300相连;所述散热组件600与所述发光模块300远离所述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600为用于对发光模块300进行散热的组件。散热组件600与发光模块300相连接,散热组件600可以通过不可拆卸方式或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于发光模块300。散热组件600与发光模块300远离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相贴合。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与发光模块300相贴合的散热组件600,能够对发光模块300中光源在发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作用;将散热组件600设置于发光模块300远离外光学罩200的一侧,能够避免散热组件600对光源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组件600为铝盖。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600为铝盖,散热组件600可以通过粘贴或螺栓等方式与散热模块连接。通过铝良好的导热性对发光模块300进行散热,防止发光模块300因温度过高不能正常工作,延长照明装置的寿命。

参照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信模块700;所述散热组件60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610,所述天线500穿过所述第三通孔610与所述通信模块7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700用于对天线500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相应的传输数据或者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通过天线500向外界传播。通信模块700设于内光学罩400远离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中。散热组件60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610。天线500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光学罩400靠近外光学罩200一侧的内腔中,天线50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10、第一通孔311及第三通孔610后与通信模块700相连。

参照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800和电源模块900;

所述控制模块800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700和所述发光模块300连接,所述电源模块900为所述控制模块800、所述通信模块700及所述发光模块300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800,所述通信模块700和所述电源模块900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光学罩400的远离所述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500可以感应遥控装置发送的无线控制信号,将无线控制信号传导到通信模块700。通信模块700对无线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再将得到的遥控装置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控制模块800。控制模块800可以按照控制指令对发光模块300中光源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或控制。例如,控制模块800可以按照控制指令将一个或多个光源由灭切换到亮,或者将一个或多个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等。

控制模块800可以将发光模块300中光源的工作状态信息传输给通信模块700,通信模块700在将工作状态信息转换为无线通信信号,通过天线500将该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给遥控装置,以便将工作状态信息通过遥控装置显示给用户查看。

控制模块800分别与通信模块700和发光模块300相连。电源模块900为控制模块800、通信模块700及发光模块300供电。控制模块800,通信模块700和电源模块900均固定于内光学罩400的远离外光学罩200的一侧的内腔中。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模块800、通信模块700、天线500的设置,能够使照明装置能够实现遥控功能,便于用户远程无线遥控照明装置,查看照明装置的工作状态或者控制照明装置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

参照图5及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灯头1000;

所述灯头1000与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灯头1000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900,所述灯头1000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一端与外光学罩200相连形成内腔,另一端与灯头1000相连。灯头1000的一端与电源模块900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电源模块900可以包括可充电的电源单元和/或将外部电源转换为照明装置工作所需电源的电源转换单元。在灯头1000连接外部电源时,可以由外部电源为照明装置供电;在灯头1000未连接外部电源时,可以由可充电的电源单元为照明装置供电,通过两种供电方式结合,使照明装置在外界停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照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00,外光学罩200,发光模块300及内光学罩400;壳体100的一端与外光学罩200相连形成内腔;发光模块300设于内腔中,发光模块300包括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光源的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光学罩400设于内腔中,且覆盖在第一照明区域310上;第一照明区域310内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内光学罩400和外光学罩20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彩色光源所在的第一照明区域310上设置内光学罩400,使不同颜色的光线先经过内光学罩400扩散后再透过外光学罩200,通过内光学罩400的扩散使不同颜色的光线混合更加均匀,进而消除在出光面上的色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