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工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6101发布日期:2019-09-06 21: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工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工矿灯。



背景技术:

常见的LED工矿灯,主要存在光学、散热、结构成本的问题,具体为:

1、通常采用固定式透镜,无法实现光学发光角度的调节;

2、主要采用压铸铝散热器和冲压铝散热器进行散热;压铸铝散热器通常带散热鳍片,模具加工难,材料使用多;冲压铝散热器通常的做法是在冲压铝板上铆接冲压散热鳍片,铆接的工艺成本较高,产品不良率高;

3、压铸铝散热器和冲压铝散热器使用的材料多,工艺复杂,制造的成本较高,无价格优势。

现有技术提供了调节出光角度的灯具,通过旋转透镜的结构实现发光角度60°~90°的调节,但旋转透镜在旋转过程中是通过发光面的高度差来实现发光角度的变化,但高度的改变会影响光效,降低光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多种发光角度且保证光学效果的超薄工矿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薄工矿灯,包括驱动组件、散热灯罩、光源板、调光透镜,光源板设置于散热灯罩内,驱动组件设置于散热灯罩外;调光透镜罩设于光源板,并与散热灯罩转动连接;转动调光透镜,改变调光透镜的透镜组与光源板的光源组之间的重合区域,调节出光角度。

作为优选,散热灯罩包括安装板、包围壁,光源板与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安装板的内侧面与外侧面。

作为优选,调光透镜设置至少两个朝向散热灯罩延伸的挂装卡扣,挂装卡扣沿调光透镜的径向设置;散热灯罩开设与挂装卡扣对应的转动槽,挂装卡扣穿设于转动槽,与安装板形成卡接,实现调光透镜与散热灯罩的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挂装卡扣的一侧设置凸起的卡块,另一侧设置有沿挂装卡扣方向延伸的定位凸筋;转动槽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定位凸筋的定位口。

作为优选,定位口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凸块夹持形成。

作为优选,安装板、光源板、调光透镜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的位置与驱动组件相对。

作为优选,调光透镜的外沿与第三散热孔的边沿分别设置朝向散热灯罩延伸的外挡壁、内挡壁,外挡壁与内挡壁在调光透镜朝向光源板的一面围成容纳腔,调光透镜罩设于光源板时,光源板位于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散热盖,安装于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的位置;散热盖的面板为镂空结构,散热盖的外沿设置有朝向散热灯罩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穿过第三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后,卡装于第一散热孔的边沿上方;散热盖的外壁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限位环,限位环承托调光透镜。

作为优选,光源板上设置若干光源组,光源组沿径向呈放射状设置,相邻光源组之间朝向光源板的中心与边沿错开。

作为优选,调光透镜设置若干透镜组,透镜组与光源组对应设置,沿径向呈放射状,相邻透镜组之间朝向调光透镜的中心与边沿错开;

或者,透镜组的若干透镜单元沿调光透镜的中心至边沿排列,每个透镜单元或每几个透镜单元为一列,依次朝向一侧依次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薄工矿灯,采用散热材料加工制成散热灯罩,散热灯罩同时实现灯罩与散热件的功能,不需要设置独立的散热件即可达到散热要求,进而简化结构组件,大大减薄整灯的体积,不仅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包括降低物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规则错致排列的光源组配合不同样式的透镜组,能够灵活地匹配不同产品的实施需求,能够兼容多种功率和光通光效等需求,以一个产品实现多个不同照明效果的传统产品的功能;而且有利于LED的混光,能够改善光斑形状,避免出现雪花状光斑,影响被照环境的照度均匀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4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处于配光角度为60°的透视仰视图(未示出散热灯罩);

图7是实施例一处于配光角度为90°的透视仰视图(未示出散热灯罩);

图8是实施例一处于配光角度为120°的透视仰视图(未示出散热灯罩);

图9是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是驱动组件,11是吊环,20是散热灯罩,21是安装板,22是包围壁,23是转动槽,231是定位口,232是定位凸块,24是第一散热孔,30是光源板,31是光源组,32是第二散热孔,40是调光透镜,41是透镜组,411是透镜单元,42是挂装卡扣,421是卡块,422是定位凸筋,43是外挡壁,44是内挡壁,45是第三散热孔,50是散热盖,51是面板,511是镂空通气口,52是连接臂,521是卡接块,53是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照明效果不佳等不足,提供一种超薄工矿灯,以散热灯罩代替散热件,简化结构,实现小型化;并且通过转动调光透镜,改变调光透镜的透镜组与光源板的光源组之间的重合区域,调节出光角度,以实现多种照明效果的调节。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薄工矿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驱动组件10、散热灯罩20、光源板30、调光透镜40,光源板30设置于散热灯罩20内,驱动组件10设置于散热灯罩20外。所述的散热灯罩20选用导热材料制成,包括一体结构的安装板21、包围壁22,包围壁22即围绕安装板21的边沿设置,形成喇叭口形状的灯罩。光源板30与驱动组件10分别设置于安装板21的内侧面与外侧面。本实施例中,散热灯罩20为圆形铝板经旋压模具旋转成型,厚度为0.5mm到4mm,直径为200mm到500mm,高度为20mm到100mm,可以实现50W到200W的散热性能,散热灯罩20表面涂覆高辐射率散热漆,能够实现比没有喷漆的铝件的散热性能提高30%左右。其中,150W散热灯罩20的质量为0.5kg左右。

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光源板30通过螺丝固定于散热灯罩20内,并与散热灯罩20贴合,以利于热量传导至散热灯罩20,并通过散热灯罩20进行散热。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包覆于驱动机构外的外壳,外壳设置有若干散热鳍,促进驱动机构的散热。驱动组件10通过螺丝锁固于散热灯罩20上的螺母,进而驱动组件10与散热灯罩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更利于通风散热。为了方便挂装,驱动组件10上设置有吊环11。

调光透镜40罩设于光源板30,并与散热灯罩20转动连接;转动调光透镜40,改变调光透镜40的透镜组41与光源板30的光源组31之间的重合区域,调节出光角度。本实用新型基于透镜组41对光源的折射或反射的作用,设置相对于散热灯罩20可在水平面进行转动的调光透镜40,通过转动调光透镜40,透镜组41与光源组31之间的不同面积的重合区域,则对应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即被透镜组41覆盖的部分光源,光线经透镜的折射或反射再出射,不被透镜组41覆盖的部分光源,光线直接进行照射。转动调光透镜40即可调节折射光与直射光的比例,最终达到需要的照明效果。

所述的调光透镜40设置至少两个朝向散热灯罩20延伸的挂装卡扣42,挂装卡扣42沿调光透镜40的径向设置;散热灯罩20开设与挂装卡扣42对应的转动槽23,挂装卡扣42穿设于转动槽23,与安装板21形成卡接,实现调光透镜40与散热灯罩20的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调光透镜40的边沿均布三个挂装卡扣42,对应的,散热灯罩20均布开设三道转动槽23。理论上,转动槽23也可以设置为完成的一个周圈,则调光透镜40可实现一个方向的循环转动。调光透镜40以其中心为轴进行转动,则转动槽23必然设置为挂装卡扣42的转动轨迹相一致的弧形槽,三道转动槽23以散热灯罩20的中心为轴旋转对称设置。

挂装卡扣42的一侧设置凸起的卡块421,用于限位卡装于安装板21的外侧面,实现调光透镜40的挂装。挂装卡扣42的另一侧设置有沿挂装卡扣42方向延伸的定位凸筋422,转动槽2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定位凸筋422的定位口231。当转动调光透镜40至定位凸筋422进入定位口231,定位口231对定位凸筋422形成左右限位,使得调光透镜40在该角度的定位更稳固,可实施为特定的照明角度档位。定位口231的数量与位置可根据具体实施需求进行设置。理论上,挂装卡扣42在转动槽23内的转动调节为无级调节,定位口231与定位凸筋422的设置,可作为常用的若干角度选择,使用时能够更明确地知晓所选择的照明效果。

本实施例中,定位口231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凸块232夹持形成。定位凸块232凸出于转动槽23的侧壁,定位凸筋422挤压并越过两个定位凸块232的第一个时,即可进入定位口231内,并在两个定位凸块232的顶抵限位下,实现稳固定位。当需要往下一个角度档位进行调节时,则继续转动调光透镜40,使定位凸筋422挤压并越过两个定位凸块232的第二个,直至下一个定位口231。

为了在中间位置形成气流通道,以利于空气流通,促进散热,所述的安装板21、光源板30、调光透镜40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的位置与驱动组件10相对。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分别开设于安装板21、光源板30、调光透镜40的中心,驱动组件10正对安装板21的中心。

为了保护光源板30,避免灰尘或蚊虫进入,影响光源板30的发光,调光透镜40的外沿与第三散热孔45的边沿分别设置朝向散热灯罩20延伸的外挡壁43、内挡壁44,外挡壁43与内挡壁44在调光透镜40朝向光源板30的一面围成容纳腔,调光透镜40罩设于光源板30时,光源板30位于容纳腔内。通过外挡壁43、内挡壁44包围于光源板30的外沿与第二散热孔32的边沿之外,则容纳腔完整地覆盖光源板30,能够有地防止灰尘或蚊虫进入。

为了进一步防尘防虫,并且平衡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散热盖50,散热盖50安装于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的位置。散热盖50的面板51为镂空结构,本实施例中,镂空通气口511开设于散热盖50的面板51的边沿。镂空结构保证气体流通,面板51一方面通过物理遮挡,防止蚊虫飞入,另一方面,通过对光线的遮挡,降低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的亮度,防止蚊虫由于趋光性而被吸引至第一散热孔24、第二散热孔32、第三散热孔45内。

散热盖50的安装结构为:散热盖50的外沿设置有朝向散热灯罩20延伸的连接臂52,连接臂52穿过第三散热孔45、第二散热孔32、第一散热孔24后,通过凸出的卡接块521挂装于第一散热孔24的边沿上方,与散热灯罩20形成卡装。

为了进一步稳固调光透镜40的安装强度,散热盖50的外壁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限位环53,限位环53承托调光透镜40。当散热盖50扣装于散热灯罩20时,限位坏顶抵于调光透镜40的下方,对调光透镜40形成承托,将调光透镜40压紧于散热灯罩20。

为了实现不同出光角度调节,光源板30上设置若干光源组31,光源组31不完全覆盖光源板30,光源组31沿径向呈放射状设置,相邻光源组31之间朝向光源板30的中心与边沿错开。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相邻的光源组31大致覆盖光源板30的一半宽度,并以一内一外交错设置于光源板30。每个光源组31包括若干LED芯片或灯珠,LED芯片或灯珠呈多行多列,每行呈弧线排列,则每个光源组31形成扇面阵列。

对应于不同的照明效果,光源组31可以设置不同的排列布局,调光透镜40的透镜组41也可以设置不同的结构。

如图5所示,调光透镜40设置若干透镜组41,透镜组41与光源组31对应设置,沿径向呈放射状,相邻透镜组41之间朝向调光透镜40的中心与边沿错开。本实施例中,相邻的透镜组41大致覆盖调光透镜40的一半宽度,并以一内一外交错设置于调光透镜40。每个透镜组41包括若干透镜单元411,透镜单元411呈一列多行布局,每个透镜单元411为对应于光源排列的弧形透镜,则每个透镜组41形成与光源组31形状对应的扇面。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光源组31、透镜组41的弧度均为30°,透镜组41恰好能够全部覆盖光源组31,整灯的配光角度为60°。如图7所示,当逆时针转动调光透镜4022°,透镜组41覆盖光源组31的一部分区域,该区域的光线经透镜单元411的折射或反射,形成折射光并朝外射出;另一部分区域的光线进行直射,整灯的配光角度为90°。如图8所示,继续逆时针转动调光透镜40至30°,光源组31恰好全部不被透镜组41覆盖,所有光线进行直射,整灯的配光角度为12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透镜单元411的排列不同。本实施例中,透镜组41的若干透镜单元411沿调光透镜40的中心至边沿排列,每个透镜单元411或每几个透镜单元411为一列,依次朝向一侧依次错开。本实施例中,每个透镜组41的结构相同,呈旋转对称设置。如图9所示,每个透镜单元411依次朝向一侧依次错开;如图10所示,每两个透镜单元411为一列,每组依次朝向一侧依次错开。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