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3944发布日期:2019-11-25 21: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安装的投光灯有两种,一种通过凸型密封圈密封,支架锁螺丝方式垂直或水平安装在墙体或地面上的,一种通过感应型探头或开关面板直接接线连接投光灯具安装在墙体或地面上。

现有投光灯具有以下缺点:(1)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凸型密封圈防水的投光灯,其灯具内部结构容易渗透水雾。通过日晒雨淋,热胀冷缩,灯具内部凝露形成水珠,灯具内部积水,导致灯具损坏;(2)工程安装时,感应探头或开关面板与投光灯接线安装时,其接线复杂,安装成本高,且无法便捷的连接固定灯具上;(3)投光灯从一个个并联于一个回路接线,感应型探头或开关面板只有通电和断电功能,导致投光灯无半亮功能,耗费用电。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锯齿密封圈将灯具内部型腔与外部环境隔离,有效解决灯具内部结构渗水形成的积水而导致灯具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包括灯体后盖和紧固于灯体后盖的灯体面盖,所述灯体后盖至灯体面盖之间依次设有发光组件、反光杯、玻璃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紧固于灯体后盖内的光源板、电源和雷达感应模块,所述光源板、电源和雷达感应模块通过灌封胶灌封;所述光源板上安装有透镜;所述反光杯上安装有雷达感应探头;所述雷达感应探头分别连接雷达感应模块和电源;所述玻璃板通过u型锯齿密封圈压紧于灯体后盖,所述u型锯齿密封圈一侧同时将反光杯锁定于灯体后盖。

优选地,所述u型锯齿密封圈的剖面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套住灯体后盖,所述u型结构底部为锯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不等高,内侧略低;所述u型结构内侧将反光杯锁定于灯体后盖。

优选地,所述投光灯还设有用于将电源线锁紧密封在灯体后盖的防水接头。

优选地,所述灯体后盖与灯体面盖通过沉头螺丝锁紧。

优选地,所述光源板、电源和雷达感应模块通过盘头螺丝锁紧在灯体后盖。

优选地,所述玻璃板为钢化玻璃。

优选地,所述灌封胶为抗uv耐候硅橡胶。

优选地,所述灯体后盖安装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在灯体后盖的支架条、与支架条滑动卡接的钳型支架、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于钳型支架的l型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硅橡胶把电源、雷达电路模块、光源板分别灌封到底盖中达到内部防水效果;采用u型锯齿密封圈将灯具内部型腔与外部环境隔离,有效解决灯具内部结构渗水形成的积水而导致灯具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把感应探头嵌装固定在反光杯上,其接线连接在雷达感应模块上,雷达感应模块连接到电源上,解决灯具与感应探头或开关面板接线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专业电路方案设计,把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模块内置于灯体,感应探头在无信号触发时输出低电平触发电源把投光灯点亮其达到半亮功能。当感应探头通过信号触发输出高电平导通电源把投光灯点亮达到全亮功能。

本实用新型把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模块内置于灯体,其感应投光灯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其整体成本比外置感应开关串接投光灯的整体成本更低,工程安装时接线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采用支架条、钳型支架、l型支架,支架条与钳型支架可以实现便捷安装的效果,钳型支架与l型支架的旋转设计使得投光灯旋转角度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锯齿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5:一种一体化雷达感应防水投光灯,包括灯体后盖1和紧固于灯体后盖1的灯体面盖2,灯体后盖1至灯体面盖2之间依次设有发光组件、反光杯3、玻璃板4。发光组件包括紧固于灯体后盖1内的光源板5、电源6和雷达感应模块7。光源板5、电源6和雷达感应模块7通过灌封胶8灌封。光源板5上安装有透镜9。反光杯3上安装有雷达感应探头10。雷达感应探头10分别连接雷达感应模块7和电源6。玻璃板4通过u型锯齿密封圈11压紧于灯体后盖1,该u型锯齿密封圈11的一侧同时将反光杯3锁定于灯体后盖1。

如图2-3所示,u型锯齿密封圈11的剖面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套住灯体后盖1,该u型结构底部为锯齿状结构。该u型结构的两侧不等高,内侧略低。u型结构内侧将反光杯3锁定于灯体后盖1。

本实用新型的投光灯还设有用于将电源线锁紧密封在灯体后盖1的防水接头12。

灯体后盖1与灯体面盖2通过沉头螺丝13锁紧。

光源板5、电源6和雷达感应模块7通过盘头螺丝14锁紧在灯体后盖1。

玻璃板4优选为钢化玻璃。灌封胶8优选为抗uv耐候硅橡胶。

灯体后盖1安装有支架组件15,支架组件15包括通过螺丝16固定在灯体后盖1的支架条17、与支架条17滑动卡接的钳型支架18、通过螺栓19与螺母20固定于钳型支架18的l型支架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硅橡胶把电源、雷达电路模块、光源板分别灌封到底盖中达到内部防水效果;采用u型锯齿密封圈将灯具内部型腔与外部环境隔离,有效解决灯具内部结构渗水形成的积水而导致灯具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把感应探头嵌装固定在反光杯上,其接线连接在雷达感应模块上,雷达感应模块连接到电源上,解决灯具与感应探头或开关面板接线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专业电路方案设计,把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模块内置于灯体,感应探头在无信号触发时输出低电平触发电源把投光灯点亮其达到半亮功能。当感应探头通过信号触发输出高电平导通电源把投光灯点亮达到全亮功能。

本实用新型把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模块内置于灯体,其感应投光灯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其整体成本比外置感应开关串接投光灯的整体成本更低,工程安装时接线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采用支架条、钳型支架、l型支架,支架条与钳型支架可以实现便捷安装的效果,钳型支架与l型支架的旋转设计使得投光灯旋转角度更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