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128发布日期:2019-09-20 22:0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



背景技术:

夜灯主要用于人们起夜时进行临时照明,或者晚上睡觉时,其发出微光,从而既不影响睡眠又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照明效果。

目前的夜灯主要采用插电或插电充电的方式,插电方式会造成额外布线,从增加安装成本且不美观;插电充电的方式主要需要额外的充电器,而且一旦忘记充电就会严重影响使用,不适合目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其能够进行无线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包括充电底座、底座,充电底座通过插头与电网连接导电,充电底座进电发出无线充电信号;

底座内部为中空的电气腔,电气腔内安装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充电底座发出的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此信号转换成电流,并对电池进行充电;电池为夜灯灯珠供电;

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部固定有线管,线管内部为中空的内管,导线一端与开关的接出端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管后与接电柱导电连接,接电柱固定在接线座上,接线座固定在支撑柱上;

所述导线还为夜灯灯珠供电,夜灯灯珠固定在线管外壁上;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插接柱插接装配,插接柱固定在横板一端上,横板另一端上安装有灯板;

所述插接柱上设置有与接电柱插接装配的接电孔,接电柱与电缆一端导电连接,电缆另一端与灯板的光源导电连接;

所述插接柱上还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设置在插接柱外壁一周上,且环槽与插接销一端卡合装配。

优选地,夜灯灯珠外部罩有透明罩,透明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罩固定在支撑柱上。

优选地,插接销另一端穿过支撑柱后与动力销装配固定,所述动力销两端分别装入第一驱动槽、第二驱动槽内;

所述第一驱动槽、第二驱动槽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环、第二驱动环上,所述第一驱动环、第二驱动环分别套装在支撑柱外壁上,且所述插接销可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环、第二驱动环上分别设置有凸环、凹槽,凸环、凹槽卡合装配,且螺钉穿过凸环后与第二驱动环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槽、第二驱动槽结构一样,第一驱动槽由锁紧端向解锁端与第一驱动环轴线的垂直间距逐渐增加。

优选地,电气腔内还安装有人体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

充放电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其中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接入端与接收器的出电端导电连接,充放电电路的放电接出端分别与开关的接入端、继电器的静触点、MCU的接电端、人体接近传感器的接电端、光线传感器的接电端导电连接;

继电器,其常开触点与夜灯灯珠的接电端导电连接,用于控制夜灯灯珠电流的通断,继电器的控制端与MCU的第一信号端通讯连接;

MCU,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且进行参数计算,MCU的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分别与人体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端、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讯连接;

所述开关安装在底座上,且开关的接出端与灯板上的光源导电连接,开关用于控制光源电流的通断。

优选地,夜灯灯珠、光源均采用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可以避免使用者忘记充电的情况,且每次使用完后直接将底座放置在充电底座上就行,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拆卸横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台灯和夜灯的功能,十分方便,也符合目前市场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1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电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无线充电的夜灯,包括充电底座100、底座210,充电底座100通过插头110与电网连接导电,从而使得充电底座100进电发出无线充电信号;

底座210内部为中空的电气腔211,电气腔211内安装有人体接近传感器430、光线传感器450、接收器410、电池420、主板440,所述接收器410用于接收充电底座100发出的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此信号转换成电流;

所述主板440上设置有:

充放电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其中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接入端与接收器的出电端导电连接,充放电电路的放电接出端分别与开关的接入端、继电器的静触点、MCU的接电端、人体接近传感器的接电端、光线传感器的接电端导电连接,从而为它们供电。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及充放电电路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具有无线充电手机的相应功能部分。

继电器,其常开触点与夜灯灯珠310的接电端导电连接,用于控制夜灯灯珠310电流的通断,也就是夜灯灯珠310是否发光上,继电器的控制端与MCU的第一信号端通讯连接;

MCU,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且进行参数计算,MCU的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分别与人体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端、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讯连接;

所述开关460安装在底座210上,且开关460的接出端与灯板320上的光源导电连接,开关460用于控制光源电流的通断也就是光源是否发光。本实施例中,夜灯灯珠、光源均采用LED灯珠。

所述底座210上固定有支撑柱220,所述支撑柱220内部固定有线管230,线管230内部为中空的内管231,导线330一端与开关460的接出端导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管后与接电柱610导电连接,接电柱610固定在接线座620上,接线座620固定在支撑柱220上;

所述导线330还为夜灯灯珠供电,夜灯灯珠固定在线管230外壁上,且夜灯灯珠外部罩有透明罩260,透明罩26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用于将夜灯灯珠的光散发至外部。

所述透明罩260固定在支撑柱220上,且支撑柱220顶部设置有插接槽221,所述插接槽221与插接柱250插接装配,插接柱250固定在横板240一端上,横板240另一端上安装有灯板320;

所述插接柱250上设置有与接电柱610插接装配的接电孔252,接电孔252与电缆340一端导电连接,电缆340另一端与光源导电连接;

所述插接柱250上还设置有环槽251,所述环槽251设置在插接柱250外壁一周上,且环槽251与插接销540一端卡合装配,插接销540另一端穿过支撑柱220后与动力销541装配固定,所述动力销541两端分别装入第一驱动槽512、第二驱动槽522内;

所述第一驱动槽512、第二驱动槽522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环510、第二驱动环520上,所述第一驱动环510、第二驱动环520分别套装在支撑柱220外壁上,且所述插接销540可轴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环510、第二驱动环520上分别设置有凸环511、凹槽521,凸环511、凹槽521卡合装配,且螺钉530穿过凸环511后与第二驱动环52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槽512、第二驱动槽522结构一样,其均由一端向另一端、由第一驱动环轴线向外壁逐渐倾斜延伸,即第一驱动槽512由锁紧端5121向解锁端5122与第一驱动环510轴线的垂直间距逐渐增加。

当锁紧端5121与动力销541装配时,为图1-图3状态,此时,插接柱与插接槽221插接装配,且通过插接销540插入环槽,使得插接柱无法取出插接槽。

当需要取出插接柱时,通过外力将第一驱动环510、第二驱动环520同步转动,直到解锁端5122与动力销541装配即可。此时,第一驱动槽512、第二驱动槽522将插接销拉出环槽,从而可以取出插接柱。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进行功能的变换。图1状态时,可以作为台灯使用。而取出插接柱后,就作为夜灯使用。从而进行功能集成,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使用时,人体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接近,而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当外部光线变暗且达到在MCU中的预设值时,MCU判断可以开启夜灯(夜灯灯珠通电),但是此时并不开启夜灯。直到人体接近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接近,且达到MCU中设置在接近范围时,MCU判断可以开启夜灯。此时,MCU控制继电器闭合,常开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导电,夜灯灯珠通电发光,从而进行夜间照明,起到夜灯效果。这种技术是现有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具有光感和人体感应的过道灯的相关技术。

在图1状态时,可以通过触发开关使得光源通电,从而使得灯板发光,此时作为台灯使用。

底座放置在充电底座上时,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然后转变为电流输送至充放电电路,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使用者忘记充电的情况,且每次使用完后直接将底座放置在充电底座上就行,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