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3186发布日期:2019-12-17 21:4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结构,具体公开了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



背景技术:

在照明领域中,光源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光源用于提供初始的照明光线,但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光源的作用也仅仅是提供初始的照明光线,单独的光源无法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在不同的场合、相同场合的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的照明需求,为达到对应的照明要求,照明模组都会将光源配合透镜使用,从而对光线进行调节,使最终的出射光线接近所需的照明需求。现有技术中,对于一般的照明模组,大部分厂商都采用凸透镜作为盖体设置于光源的出光面一侧,虽然能够减少部分能量损失,但往往会导致配光中心亮度过高,四周亮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能够有效提高配光的均匀度,且能够有效避免光能损失,能量利用率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包括透镜座,透镜座的底部设有接插脚,透镜座上同轴心设有的凸透镜,凸透镜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置光空腔,置光空腔还贯穿透镜座的中心,置光空腔的腔面为非球面结构,凸透镜的底面还设有若干导光网点,凸透镜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凹陷的光扩散部。

进一步的,接插脚的底部设有弹性凹槽,弹性凹槽的深度为h,接插脚的长度为l,0.4l≤h≤0.7l。

进一步的,透镜座和凸透镜为一体成型结构,导光网点为激光内雕导光点。

进一步的,光扩散部包括若干微透镜单元,微透镜单元为凹透镜单元。

进一步的,透镜座的面积为s,光扩散部在透镜座上投影的面积为p,0.15s≤p≤0.3s。

进一步的,置光空腔在透镜座上投影的面积为q,q=p。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设置罩盖式的凸透镜主体结构,能够有效保护光源,还能够提高能量的收集,且在透镜接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导光结构,能够对与水平面接近平行的光线进行导向调节,可进一步避免光线从不需要配光的角度出射,从而有效减少光能损失,能量利用率高,此外,凸透镜主体顶部的光扩散部能够发散该处光线,能够有效提高配光的均匀度,符合大部分场合的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透镜座10、接插脚11、弹性凹槽111、凸透镜20、置光空腔21、导光网点22、光扩散部23、微透镜单元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基础实施例公开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如图1、2所示,包括透镜座10,透镜座10为扁平的圆柱结构,透镜座10的底部设有接插脚11,接插脚11与透镜座10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接插脚11至少设置有三个,能够有效提高透镜于pcb板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透镜座10上同轴心设有的凸透镜20,透镜座10和凸透镜20均为pmma制成的光学透镜结构,即凸透镜20的中心轴和透镜座10的中心轴共线,凸透镜20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置光空腔21,光源设置在置光空腔21内,光源一般使用led灯珠,置光空腔21还贯穿透镜座10的中心,置光空腔21的腔面为非球面结构,能够针对不同位置的光线实现不同程度的折射,使凸透镜20内的折射光线符合设计需求,凸透镜20的底面还设有若干导光网点22,光源工作时,有少部分光会往光源的四周以与法线成接近直角的角度发射出去,这些光线到达导光网点22并被导至朝向凸透镜20的上方出射,能够避免光线沿两侧接近水平出射,能够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适用于单侧配光的照明模组,如,对于陷入天花内的吸顶灯,光源沿接近水平四周出射的光只会给天花内部进行照明,是对光能的浪费,凸透镜20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凹陷的光扩散部23,由于光源有部分光线沿法线出射,因而不会被折射而改变方向,此外,凸透镜20还具有聚光的作用,即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置光空腔21进入凸透镜20时已被折射扩散,但任有部分光会到达凸透镜20的中心上方,与本来就未被折射的光线重叠,导致该中心区域的亮度过高,光扩散部23能够有效对从该处出射的光线实现折射扩散,可有效降低中心区域的亮度并提高中心周围区域的亮度,可有效提高照明透镜配光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设置罩盖式的凸透镜主体结构,能够有效保护光源,还能够提高能量的收集,且在透镜接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导光结构,能够对与水平面接近平行的光线进行导向调节,可进一步避免光线从不需要配光的角度出射,从而有效减少光能损失,能量利用率高,此外,凸透镜主体顶部的光扩散部能够发散该处光线,能够有效提高配光的均匀度,符合大部分场合的照明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接插脚11的底部设有一字型的弹性凹槽111,弹性凹槽111的深度为h,接插脚11的长度为l,0.4l≤h≤0.7l,弹性凹槽111能够使接插脚11更方便地插入安装于pcb板上,连接结构稳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座10和凸透镜20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注塑制作,且能够确保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导光网点22为激光内雕导光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扩散部23包括若干微透镜单元231,微透镜单元231为凹透镜单元,设置多个小型的凹透镜用于光扩散,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扩散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凸透镜20的厚度,适用于当下对器件轻薄化设计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座10的面积为s,光扩散部23在透镜座10上投影的面积为p,0.15s≤p≤0.3s,在确保光扩散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因光扩散部23过大而导致中心亮度不足的问题出现。

基于上述实施例,置光空腔21在透镜座10上投影的面积为q,q=p,能够有效提高配光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