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9114发布日期:2020-08-11 21:3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感应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感应灯。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灯具作为人们常用的电器;

现有的智能感应灯在进行安装时,安装板与感应灯设备之间卡接,卡接后需要进行维护时,非专业人员无法实现快速且方便的拆装操作,易导致感应灯设备的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灯,解决了感应灯本体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包括:感应灯本体;pir传感器和光敏二极管,所述pir传感器和所述光敏二极管均设置于所述感应灯本体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灯,包括:所述的感应灯本体、pir感应器和光敏二极管,所述智能感应灯还包括:

连接块和安装板;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杆和调节件,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并且伸缩杆的底部贯穿所述调节件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调节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延伸至所述调节件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通过滑动轴与所述调节件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的底部位于所述调节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并且调节杆的右端贯穿所述安装架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滑动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壁的顶部和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并且移动板的左侧位于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灯,当需要将感应灯本体从安装板上拆下时,只需要将连接块向安装架的内部推动,当连接块的顶部与定位板的弧形面接触后,两侧的定位板被挤入两侧的第一定位槽的内部,当第二定位槽移动至定位板的位置上时,定位板卡入第二定位槽的内部,感应灯本体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上,使得感应灯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敏二极管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模拟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感应灯本体,2、pir传感器,3、光敏二极管,4、连接块,5、安装板,6、安装架,7、连接装置,71、伸缩杆,72、调节件,73、活动板,74、第一缓冲弹簧,75、连接块,8、定位装置,81、第一定位槽,82、第二定位槽,83、调节杆,84、拉环,85、移动板,86、第二缓冲弹簧,87、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光敏二极管的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模拟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感应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一种智能感应灯包括:感应灯本体1;pir传感器2和光敏二极管3,所述pir传感器2和所述光敏二极管3均设置于所述感应灯本体1的表面上,pir传感器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在红外线的辐射下产生电荷,辐射情况的变化,即热量的变化会导致电荷的变化,而传感器集成了高灵敏度pet元件,用于感知这些变化,传感器具有一个内置的光学滤波器,能够将检测到的辐射限制在人体辐射7~14um波长的红外光,人体红外光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到pir传感器2窗口,当传感器检测到信息转化成电信号,再经ic的ad检测发出控制指令,比如控制灯等,光敏二极管3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3中称为暗电流,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利用这光暗特性,光敏电阻和光敏二极管3根据静态电流及成本考量,选其中之一,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利用这光暗特性,工程师用来做需要或不需要的识别控制,这样的电子技术应用在感应灯等产品上,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人体红外光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到pir传感器2窗口,当传感器检测到信息转化成电信号,再经ic的ad检测发出控制指令,比如控制灯等,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利用这光暗特性,电子技术应用在感应灯等产品上,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人体红外光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到pir传感器2窗口,当传感器检测到信息转化成电信号,再经ic的ad检测发出控制指令,比如控制灯等,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利用这光暗特性,电子技术应用在感应灯等产品上,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所述智能感应灯还包括:连接块4和安装板5;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连接装置7,所述连接装置7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位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定位装置8,所述定位装置8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的两侧。

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伸缩杆71和调节件72,所述伸缩杆71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位于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固定连接,并且伸缩杆71的底部贯穿所述调节件72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调节件72的内部。

所述伸缩杆71延伸至所述调节件7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3,所述活动板73的两侧均通过滑动轴与所述调节件72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73的底部位于所述调节件7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74。

所述调节件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5,所述连接块75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表面与连接块4的表面相适配。

所述定位装置8包括第一定位槽81和第二定位槽82,所述第一定位槽81开设于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槽82开设于所述连接块4的两侧,所述安装架6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杆83,所述调节杆8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4,并且调节杆83的右端贯穿所述安装架6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

所述调节杆83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槽8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6,所述移动板76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滑动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81内壁的顶部和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并且移动板76的左侧位于所述调节杆8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86,所述移动板7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7,安装架6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定位装置8,并且两侧的定位装置8的结构相同,连接块4上开设的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二定位槽82,并且两个定位槽82分别与两个定位装置8相适配,定位板87的顶部为弧形的结构,当需要将感应灯本体1从安装架6上拆下时,只需要将两侧的拉环84同步向外拉动,拉环84可以带动两侧的调节杆83同步向外移动,并且调节杆83带动两侧的移动板85同步向外移动,移动板85同步带动定位板87向远离第二定位槽82的内部移动,当定位板87完全脱离第二定位槽82的内部时,连接块4可以从安装架6的内部向下拉动,从而方便将感应灯本体1的拆卸,当需要将感应灯本体1从安装板5上拆下时,只需要将连接块4向安装架6的内部推动,当连接块4的顶部与定位板87的弧形面接触后,两侧的定位板87被挤入两侧的第一定位槽81的内部,当第二定位槽82移动至定位板87的位置上时,定位板87卡入第二定位槽82的内部,感应灯本体1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5上,使得感应灯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当需要将感应灯本体1从安装板5上拆下时,只需要将连接块4向安装架6的内部推动,当连接块4的顶部与定位板87的弧形面接触后,两侧的定位板87被挤入两侧的第一定位槽81的内部,当第二定位槽82移动至定位板87的位置上时,定位板87卡入第二定位槽82的内部,感应灯本体1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5上,使得感应灯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智能感应灯也可以不包括所述的pir感应器及光敏二极管,所述智能感应灯所组成的元件,仅需满足使得感应灯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