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3047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面光源模组是照明装置,例如吸顶灯、汽车射灯等领域常用的光源模组。led面光源模组内通常会在线路板上安装规则排列的多个单颗led灯珠,用于提供照明装置所需的面光源。

随着led(lightemittingdiode)技术的不断完善,单颗led灯珠的光效和光通量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单颗led灯珠为点光源,为了将点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通常需要增大单颗led灯珠的密度;如此则会导致面光源模组的成本增加。

另外,由于单颗led灯珠的表面出光为lambertian分布,如果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出光曲面距离面光源模组太近,则会导致出光曲面显示光斑;为了解决光斑问题,常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照明装置的出光曲面与面光源模组之间的距离,如此则会导致照明装置的尺寸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一种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包括led面光源模组、及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对应设置的出光面板,所述led面光源模组的每一led灯珠均封装于一个光学透镜内,所述光学透镜包括散射出光曲面、及与所述散射出光曲面的边缘垂直连接的遮光环面,所述遮光环面环绕所述散射出光曲面设置;led灯珠的光线从所述光学透镜的散射出光曲面射出,设定所述光学透镜的散光角度为α,遮光环面的高度为h,led灯珠与所述遮光环面的距离为l,则有:设定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min,所述出光面板不出现光斑时,所述出光面板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之间的垂直高度最小值为hmin,则有:

优选地,所述led面光源模组的led灯珠集成于铝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散射出光曲面整体为半球面。

优选地,所述光学透镜为轴对称的旋转实体,其中,所述散射出光曲面包括第一上曲面和第二上曲面,所述第一上曲面和第二上曲面相连接,且关于所述光学透镜的轴线对称,从而利用所述光学透镜将所述led灯珠发出的点光源光线转换成面光源光线;所述遮光环面为与所述光学透镜的底面垂直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上曲面和第二上曲面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光学透镜的中心位置内还设有腔体,所述led灯珠容纳于所述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中,所述led面光源模组的每一led灯珠均封装于一个光学透镜内,所述光学透镜包括散射出光曲面、及与所述散射出光曲面的边缘垂直连接的遮光环面,从而使得所述led面光源模组的散射角度可调节,进而使得所述出光面板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之间的垂直高度可调节;

所述光学透镜的应用,还可以降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内led灯珠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成本,且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提供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led面光源模组中led灯珠和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二提供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led面光源模组中led灯珠和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可以是吸顶灯、条形灯等照明灯具,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所述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包括led面光源模组10、及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对应设置的出光面板20。可选择地,所述出光面板20可以是亚克力面板等合适的透光面板,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包括基板11、led灯珠12及光学透镜13,多个所述led灯珠12集成于所述基板11表面,每一led灯珠12均封装于一个光学透镜13内。

所述光学透镜13包括散射出光曲面101、及与所述散射出光曲面101的边缘垂直连接的遮光环面102,所述遮光环面102环绕所述散射出光曲面10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出光曲面101整体为半球面。而且,所述光学透镜13底面的中心位置内还设有腔体103,所述led灯珠12容纳于所述腔体103内。

所述led灯珠12的光线从所述光学透镜13的散射出光曲面101射出;光线透过所述散射出光曲面101后形成光束,而且光束的直径随着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的距离增加而变大。

应当理解,如果调整所述出光面板20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之间的距离,如果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12形成的光束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不重叠,则会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形成两个光斑;反之,如果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12形成的光束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重叠,则不会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形成光斑。

基于上述描述,对每一所述光学透镜13而言,设定所述光学透镜13的散光角度为α,所述遮光环面102的高度为h,所述led灯珠12的中心与所述遮光环面102的距离为l,则有:

而且,设定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min,所述出光面板20不出现光斑时,所述出光面板20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之间的垂直高度最小值为hmin,则有: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出光面板20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之间的高度高于hmin,则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不会出现所述led灯珠12产生的光斑;如果所述出光面板20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之间的高度小于hmin,则在所述出光面板20上会出现所述led灯珠12产生的光斑。

应当理解,如果通过调节所述光学透镜13的散光角度α,可以实现对所述出光面板20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之间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使得灯具的厚度可调。

例如,以吸顶灯为例,如果所述光学透镜13的散光角度α合适,则可以获得相对于常规吸顶灯的厚度更薄的吸顶灯产品。

而且,所述光学透镜13的应用,还可以降低所述led面光源模组10内led灯珠12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成本,且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提供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使用面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

所述光学透镜213为轴对称的旋转实体,其中,

所述散射出光曲面2101包括第一上曲面21011和第二上曲面21012,所述第一上曲面21011和第二上曲面21012相连接,且关于所述光学透镜213的轴线对称,从而利用所述光学透镜213将所述led灯珠212发出的点光源光线转换成面光源光线;

所述遮光环面2102为与所述光学透镜213的底面垂直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上曲面21011和第二上曲面21012的边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