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7-195148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光源、向光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和收容电源电路的细长的电源收容部的照明器具。在电源收容部之上在长度方向上相离地配置有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第一卡止部具有与电源电路电连接的受电端子、和第一卡止板。受电端子及第一卡止板能够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第二卡止部具有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二卡止板。通过第一卡止板及受电端子与第一杆联动地旋转90度,第一卡止板被卡止在照明管道(lightingduct)(配线管道)的槽部,受电端子被连接到照明管道的供电电极。通过第二卡止板与第二杆联动地旋转90度,第二卡止板被卡止在照明管道的槽部。
日本特开2017-195148号公报所记载的照明器具中,在向配线管道安装时,需要独立地操作第一杆和第二杆来使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旋转90度,使第一卡止部电连接及机械连接到配线管道,使第二卡止部机械连接到配线管道。由此,向配线管道安装的施工作业变得复杂,并且施工作业的作业时间变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照明器具构成为,具备光源部、和连接于光源部的电源部,光源部具有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外部的电连接的导通断开状态的第一旋转体,电源部具有通过旋转进行向被安装部的拆装的第二旋转体,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以被连结的方式连接于操作部,通过对操作部的操作,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同时旋转。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电源部包括电源收容部、和收容于所述电源收容部的电源电路,所述第一旋转体及所述第二旋转体分别配置在所述电源收容部的上侧,并且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电源收容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厚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卡止部,并且包括旋转的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旋转体在厚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二卡止部,并且包括旋转的第二板部,所述操作部具有能够在所述电源收容部的上侧移动的细长板状的臂,所述臂在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相同一侧的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及所述第二卡止部卡止的两个第三卡止部。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电源收容部是细长的箱状,所述第一旋转体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电源收容部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旋转体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电源收容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
此外,也可以是,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无关地,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不会比所述电源收容部的宽度方向两端更向外侧露出。
此外,也可以是,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无关地,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不会比所述电源收容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和所述电源收容部的长度方向第一端部侧的侧面中的任何一方更向外侧露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照明器具,向配线管道安装的施工作业变得简单,并且能够缩短施工作业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照明器具和安装照明器具的配线管道的结构图。
图3是从图1中取下灯具单元而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正上方观察的图。
图5是从图3取出操作部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配线管道中关于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从图4取出操作部、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而表示的图。
图8是在操作了操作部以将照明器具安装于配线管道的状态中与图7对应的图。
图9是从上方观察比较例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由于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参照的图是示意性地记载,所以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应该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在以下的说明中,具体的形状、材料、数量等是用于使本公开容易理解的示例,且能够根据照明器具的规格适当地变更。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于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照明器具10的立体图。图2是照明器具10和安装照明器具10的配线管道100的结构图。图3是从图1中取下灯具单元13而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从图3的正上方观察的图。另外,在图1、图3~图8中,将沿构成照明器具10的电源收容部31的水平方向的长度方向设为x,将与x方向垂直且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表示为y、z。y方向是沿电源收容部31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方向,z方向是铅直方向。
如图1、图2所示,照明器具10具备光源部12、电源部30和操作杆50。操作杆50相当于操作部。
照明器具10例如是安装在配置于房间的上部的配线管道100(图2、图6)的下侧的器具,被作为聚光灯(spotlight)使用。照明器具也可以作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照明器具。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将照明器具10安装在配线管道100的状态下,将照明器具10的铅直上方侧设为“上”,将铅直下方侧设为“下”。配线管道100相当于照明器具10的被安装部。
如后所述,构成光源部12的第一旋转体20与构成电源部30的第二旋转体40以被连结的方式连接于操作杆50。并且,照明器具10构成为,通过操作杆50被操作从而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同时旋转。由此,如后述那样,将照明器具10向配线管道100安装(图2)的施工作业变得简单,并且能够缩短施工作业的作业时间。
【光源部】
光源单元12包括灯具单元13和第一旋转体20。灯具单元13包括灯具主体14和支承部19。灯具主体14在作为筒状部件的罩(shade)15的内部配置有光源主体16(图2)、旋转支承部件(未图示)、反射部件(未图示)、透镜部17、光控制部件18等。旋转支承部件被安装为相对于后述的支承部件19能够旋转。由此,灯具主体14能够相对于支承部19调整光源主体16的光轴的方向。
支承部19以将灯具主体14相对于电源收容部31悬挂的方式被安装在后述的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图1的左下端部)。支承部19是沿大致铅直方向(z方向)延伸地配置的细长的筒状部件,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插入孔。该插入孔供插入从电源电路39(图2)向光源主体16供给电力的电线19a(图2)。形成支承部19的材料没有限定,例如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
光源主体16是射出规定的光的发光模块。发光模块例如是在矩形基板的侧面安装有发光元件的cob(chiponboard)型的模块。发光元件例如是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中优选的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元件例如被包含荧光体的封固层封固。光源主体16例如通过荧光体将发光元件的蓝色光的一部分转换为更长波长的光,与蓝色光的剩余的一部分进行混色从而射出白色光。光源主体16被固定在罩15的内部,其光轴在图1的状态下平行于x轴方向。
基板例如是陶瓷基板、树脂基板、或金属基底基板等。基板的平面视形状不限于矩形,也可以是六边形或八边形等的多边形或圆形等。在基板上形成金属布线(未示出),例如将多个led电连接。从电源电路39经由电线19a(图2)向基板的金属布线供给电力。
发光模块也可以是在基板上安装有封装型led的smd(surfacemounteddevice)型模块。
反射部件是控制来自光源主体16的光的配光的部件。反射部件是具有供光源主体16的光轴贯通的开口的筒状部件,在反射部件的内表面使来自光源主体16的光朝向透镜部17反射。反射部件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白色树脂材料形成。
透镜部17是供来自光源主体16的光入射的透光性的部分。透镜部17也可以具有对通过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并射出的功能。例如,透镜部17是菲涅尔透镜。透镜部17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树脂材料形成。透镜部17也可以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形成。透镜部17也可以具有光扩散结构。
光控制部件18是在透镜部17的光射出面侧所配置的筒状部件,被配置在光源主体16的光轴的周围。光控制部件18被安装在罩15的开口部。光控制部件18覆盖罩15的内表面中的从透镜部17的光射出面附近到罩15的开口部的端部附近为止的部分,削减在罩15的内部的射出光的通过区域。光控制部件18的内表面是黑色的强光抑制面。由此,罩15的开口部的端部附近的强光被抑制。光控制部件18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脂等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旋转体20可旋转地支承于后述的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图3、图4的右端部)。具体而言,第一旋转体20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于电源收容部31的第一端部的轴部21、和被固定于轴部21的旋转单元23。轴部21沿着铅直方向(z方向)而配置,具有从上侧插入至旋转单元23的截面矩形的中心孔(未图示)的轴承部22、和从固定于电源收容部31的部件的下侧螺钉连接于轴承部22的螺钉(未图示)。轴承部22具有截面大致矩形的筒部(未图示)、和被结合于筒部的上端的头部22a。轴承部22由树脂等形成。
旋转单元23具有单元主体24、和两个受电端子29。单元主体24具有上述的中心孔(未图示),在外周面形成有2个第一板部25、及第一圆板部27。两个受电端子29分别形成为截面l字形,对于单元主体24的中心孔,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离地卡止而被固定。单元主体24例如由树脂等形成。受电端子29由铜等金属板形成。
轴承部22的筒部相对于单元主体24不能旋转地被插入至单元主体24的中心孔中。在这种状态下,两个受电端子29的板部29a从单元主体24的圆筒状外周面的180度相位不同的两个位置向相互相反侧突出。各受电端子29的与板部29a相反侧的端部被连接在构成后述的电源部30的电源电路39(图2)。
两个第一板部25在两个受电端子29的板部29a的下侧从单元主体24的圆筒状外周面的180°相位不同的两个位置向相反侧突出。第一圆板部27在两个第一板部25的下侧从单元主体24的圆筒状外周面以相对于单元主体24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由此,第一旋转体20以铅直方向(z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电源收容部31。在该状态下,第一圆板部27、第一板部25以及受电端子29的板部29a被配置在比电源收容部31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进而,如图3所示,在第一圆板部27的周向的一部分中,沿着与第一旋转体20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28。贯通孔28相当于第一卡止部。在贯通孔28中,后述的操作杆50被卡止在第一圆板部27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图3的下侧面)侧的端部开口。
包括第一板部25在内第一旋转体20能够以沿图1、图3、图4的z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在90度的旋转角的范围内旋转。第一旋转体20从图1、图3、图4的状态旋转90度,从而能够使各第一板部25卡止在后述的配线管道100的槽部110(图6)。在此状态下,各受电端子29被电连接于配线管道100的供电电极109(图6)。由此,第一旋转体20通过旋转来切换与位于照明器具10的外部的配线管道100的电连接的接通断开状态。
【电源部】
接着说明电源部30。电源部30包括电源收容部31、电源电路39(图2)和第二旋转体40。电源收容部31具有有底筒状且上端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细长的箱状的容器部32、和将容器部32的开口堵塞的顶板33。容器部32例如由铝等金属或树脂形成。当照明器具10被安装在配线管道100(图6)时,顶板33与配线管道100对置。后述的第二旋转体40被安装于顶板33。顶板33例如由铁等金属材料形成。
电源电路39被收容在电源收容部31。电源电路39是向光源主体16供给电力的电路。具体而言,电源电路39具有电路基板、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容器、电阻元件等多个元件。如图2所示,电源电路39经由电线34连接于受电端子29。在照明器具10被安装在配线管道100的状态下,电源电路39经由配线管道100、第一旋转体20的受电端子29等被供给来自商用电源等的外部电源的交流电力。电源电路39通过将该被供给的电力进行整流、平滑等从而转换为规定电平的直流电力。电源电路39经由电线19a连接在灯具单元13的光源主体16。由此,电源电路39所生成的直流电力经由电线19a被供给至光源主体16。
如图3、图4所示,第二旋转体40在顶板33中,可旋转地支承于位于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部分。具体而言,第二旋转体40具有被可旋转地支承于顶板33的轴部41、和被固定于轴部41的旋转单元43。轴部41沿铅直方向(z方向)而配置,具有从上侧插入到旋转单元43的中心孔(未图示)的螺栓42、和在顶板33的下侧接合于螺栓42的螺母(未图示)。
旋转单元43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筒部44、结合在筒部44的上端部的大致矩形板状的第二板部45、从筒部44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圆板部46。第二圆板部46在第二板部45的下侧从筒部44的外周面以相对于筒部44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由此,第二旋转体40可旋转地支承于电源收容部31。在该状态下,第二圆板部46及第二板部45配置在比电源收容部31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进而,如图3所示,在第二圆板部46的周向的一部分中,沿与第二旋转体40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7。贯通孔47相当于第二卡止部。在贯通孔47中,后述的操作杆50被卡止在第二圆板部46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图3的下侧面)侧的端部开口。从第一圆板部27的旋转中心到作为第一卡止部的贯通孔28为止的距离(旋转半径)、与从第二圆板部46的旋转中心到作为第二卡止部的贯通孔47为止的距离(旋转半径)相同。
包括第二板部45在内第二旋转体40能够以沿图1、图3、图4的z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在90度的旋转角的范围内旋转。第二旋转体40从图1、图3、图4的状态旋转90度,从而能够将第二板部45卡止在后述的配线管道100的槽部110(图6)。由此,第二旋转体40通过旋转进行照明器具10的向配线管道100的拆装。
【操作杆】
图5是从图3取出操作杆50而示出的立体图。如图1、图3、图4所示,操作杆50是配置于电源收容部31的顶板33的上侧的细长板状的部件,以将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连结的方式而连接于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各自。具体而言,操作杆50具有:细长板状的臂51;以及抓握部53,在臂51之中的从电源收容部31的与第一旋转体20相反侧的第二端部的长度方向侧面突出的端部弯曲为直角而成;操作杆50整体为截面l字形。
进而,如图5所示,臂51在第一旋转体20侧的第一端部和长度方向中间部的、作为与第1板部25及第2板部45相同侧的面的上表面中,在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两个圆柱状的突部52。突部52相当于第三卡止部。操作杆50例如由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或金属形成。
如图3所示,操作杆50的臂51被配置在第一旋转体20的第一圆板部27的下侧和第二旋转体40的第二圆板部46的下侧。操作杆50的两个突部52(图5)分别被卡止在第一圆板部27的贯通孔28和第二圆板部46的贯通孔47。由此,第一旋转体20和第二旋转体40以被连结的方式连接于操作杆50。臂51能够在电源收容部31的上侧向与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x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的两侧移动。并且,照明器具10构成为,通过操作杆50以向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的方式被操作,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同时旋转。
进而,操作杆50构成为,与操作杆50的操作无关地,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会比电源收容部31的宽度方向(y方向)两端和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x方向)第1端侧的侧面(图3的右侧面)中的任何一方更向外侧露出。
【配线管道】
图6是在配线管道100中关于相对于长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图。配线管道100形成为沿x方向延伸。配线管道100在下端具有沿长度方向形成的管道开口部101。配线管道100在下端的宽度方向(y方向)两侧具有向内的凸缘部102。在配线管道100的比管道开口部101靠内侧形成槽部110。
具体而言,配线管道100包括截面为具有大致直角的角部的c字形的管道主体103、和覆盖管道主体103的绝缘部件104。管道主体103由铝等金属形成。绝缘部件104由树脂材料形成。绝缘部件104具有两个突部105。两个突部105从在管道主体103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对置的两个内表面的垂直方向(z方向)中间部突出。在各突部105的前端形成凹部106。在凹部106的内侧保持供电电极109。供电电极109是在后述的第一旋转体20的受电端子29被连接的状态下,向照明器具10供给交流电力的电极对。供电电极109例如由铜等金属形成。在配线管道100中,在凸缘部102与突部105之间形成分别卡止图3、图4所示的第一旋转体20的第一板部25和第二旋转体40的第二板部45的槽部110。
【照明器具10向配线管道的安装方法】
图7是从图4中将操作杆50、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取出而表示的图。图8是在操作了操作杆50以将照明器具10安装在配线管道100(图6)的状态中与图7对应的图。
在将照明器具10向配线管道100安装时,首先为使操作杆50沿着图7中的箭头α方向移动以使得成为与图1、图3、图4相同的状态的状态。此时,进行安装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抓握操作杆50的抓握部53而进行操作。在此状态下,成为第一旋转体20的第一板部25与第二旋转体40的第二板部45的长度方向与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x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另外,成为第一旋转体20的受电端子29的板部29a的长度方向也与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从配线管道100的管道开口部101(图6)向配线管道100的内侧插入第一旋转体20的第一板部25及第二旋转体40的第二板部45。此时,第一旋转体20的受电端子29也被配置在配线管道100的内侧。在该状态下,使操作杆50沿图8的箭头β方向移动,从而第一旋转体20和第二旋转体40以各自的中心轴为中心,从图7所示的状态旋转90度,成为图8所示的状态。此时,作业人员也能够抓握操作杆50的握住部53而进行操作。由此,第一板部25和第二板部45成为与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x方向)大致正交的状态,第一板部25和第二板部45被插入至配线管道100的槽部110。因此,第一板部25和第二板部45被卡止于配线管道100。此外,在该状态下,第一旋转体20的受电端子29也如图8所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旋转了90度。由此,受电端子29与图6所示的供电电极109连接,因此成为能够从配线管道100向照明器具10供给电力的状态。
【效果】
根据上述的照明器具10,使照明器具10靠近配线管道100,仅通过操作操作杆50而第一旋转体20以及第二旋转体40同时旋转90度,从而能够将照明器具10安装于配线管道100。由此,将照明器具10向配线管道100安装的施工作业变得简单,并且能够缩短施工作业的作业时间。
进而,操作杆50具有能够在电源收容部31的上侧移动的细长板状的臂51,臂51在与第一圆板部27及第二圆板部46相同侧的表面中,具有卡止于贯通孔28、47的两个突部52。由此,能够不使零件数量过多且容易地实现能够同时操作第一旋转体20及第二旋转体40的结构。
此外,构成为,电源收容部31为细长的箱状,操作杆50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操作杆50的操作无关地,不会比电源收容部31的宽度方向两端和电源收容部31的长度方向第一端部侧的侧面中的任何一方更向外侧露出。由此,能够改善照明器具10的外观。
另外,在上述图1~图8的结构中,第一圆板部27的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圆板部46的第二卡止部也可以不是贯通孔,而是在操作杆50侧开口的凹部。另外,也能够将第一圆板部27的第一卡止部作为从第一圆板部27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第一突部,并且,将第二圆板部46的第二卡止部作为从第二圆板部46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第二突部。此时,操作杆的第三卡止部设为分别与第一突部及第二突部卡止的两个孔部。两个孔部可以是贯通孔,也可以是在与第一圆板部及第二圆板部相同一侧开口的凹部。第一圆板部及第二圆板部也可以是矩形的板部等。
【比较例】
图9是从上方观察比较例的照明器具10a的立体图。比较例的照明器具10a与图1~图8的照明器具10不同,其没有设置将第一旋转体20a和第二旋转体40a连结的操作杆。由此,第一旋转体20a和第二旋转体40a没有以同时旋转的方式被连结。第一旋转体20a与第一杆60联动地旋转。相对于第二旋转体40a的轴部41a,在第二板部45的下侧,固定着独立于第一旋转体20a的第二杆61。第二旋转体40a与第二杆61联动地旋转。在这样的比较例中,在将照明器具10a向配线管道安装时,需要使第一旋转体20a和第二旋转体40a分别独立地旋转。由此,使得在配线管道上安装照明器具10a的施工作业变得复杂,并且施工作业的作业时间变长。根据图1~图8的结构,能够消除这样的不方便。
【其他例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包含led等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作为光源部的情况,但是光源部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作为其他例子,光源部也可以使用led灯泡、白炽灯泡等各种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