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167发布日期:2020-05-22 21:26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传统路灯由人工或定时控制开关,使路灯在白天关闭夜晚开启。

但现有路灯无法根据环境亮度调整自身亮度,无论周围亮度如何始终保持一定亮度,当周围环境亮度较高而无需照明时路灯开启并保持高输出照明造成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其优点是:路灯点亮后根据实际环境亮度对路灯亮度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了电能浪费,环保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包括内置控制器和无级变压器的灯杆和设置在灯杆顶部的灯泡,所述灯杆底部设有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与灯杆内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灯杆内的控制器与灯杆内的无级变压器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亮度传感器设置在灯杆底部,从而使亮度传感器所测照度接近路面亮度,较为准确的测量反映路灯与环境亮度的综合照度,灯杆内的控制器将亮度传感器所测照度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实际照度小于预设值时,灯杆内的控制器通过控制无级变压器逐渐提升电压从而逐步提升路灯自身亮度,当实际照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则控制无级变压器逐步降低电压从而降低路灯自身亮度,使路灯照射范围内的照度水平趋于预设值,从而在保证了照明质量的同时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亮度传感器外罩设有透明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侧与灯杆铰接,另一侧设有第一锁环,所述灯杆上设有第二锁环,所述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中穿设有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明的防护罩对亮度传感器进行保护,减少亮度传感器由于外界因素损坏的可能性,防护罩可绕铰接点转动翻开,便于工作人员对亮度传感器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杆上设有声控开关,所述灯杆上设有时间开关,所述灯杆旁道路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并联在路灯电路中并与时间开关串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夜间连通的时间开关,使路灯电路定时与电源连通,通过设置并联的声控开关和触控开关,使路灯在无人或无车经过时保持关闭状态,进一步减少了电能的浪费,触控开关设置在扶手上,行人经过通过触碰扶手,容易触发触控开关点亮路灯,提升了装置的环保节能效果且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杆上位于灯泡的上方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内设反光架,所述反光架包括若干反光镜片,所述反光镜片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灯罩连接且沿长度方向贯穿反光镜片,若干所述反光镜片沿灯罩周向分布在灯罩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光架将原本照射到灯罩上的光线反射到路面上,从而在路灯亮度一定的情况下提升了路灯的照射范围内的照度,配合亮度传感器的反馈调节,进一步提升了节能效果,同时当出现大雾等天气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出现时,在路灯调节范围到达最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灯罩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灯罩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朝向地面且设有第一摩擦轮,所述支撑杆远离灯罩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一摩擦轮,第一摩擦轮带动第二摩擦轮从而使各个反光镜片转动,从而通过调整反光镜片的反射角度调整照明加强的范围,当反光镜片与底面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地面时照明加强的范围最小且亮度增幅最高,当位于各个反光镜片反光面上几何中心的垂线指向灯罩边缘时,照明范围最大且亮度增幅最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反光镜片角度,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镜片设为等腰梯形,所述反光镜片等腰梯形的底边朝向灯罩侧壁,所述光镜片等腰梯形的中线与支撑杆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反光镜片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高效的利用空间,在各个反光镜片运动不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况下增大了反光镜片的面积,提升了反光镜片的反光能力,从而提升了反光架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罩周向内侧壁设有反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反光效果,进一步提升路灯照射范围内的照度,配合亮度传感器的反馈工作提升了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杆上设有透明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罩设在灯罩开口处,所述密封罩内侧与外侧隔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罩使灯泡及反光架与外界隔绝,减少了由于环境湿度上升导致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之间摩擦力减小造成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减少了昆虫进入灯罩对装置工作产生影响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在灯杆底端亮度传感对路灯电路进行负反馈调节,使路灯工作时位于照射范围内的照度始终向趋于预设值水平调节,从而当环境亮度水平较高时减少路灯功率以节约能耗,当环境亮度低时提升路灯功率时亮度达到预设值水平且不高于预设值水平,节能环保的同时减少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反光架高效利用路灯光线,提升了照明效果并配合亮度传感器的负反馈调节节约电能,且在恶劣天气等能见度较低环境下提升路灯亮度,提升了装置的节能环保性能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亮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灯罩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反光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杆;11、亮度传感器;111、防护罩;112、第一锁环;113、第二锁环;114、锁杆;12、声控开关;13、时间开关;2、灯泡;3、扶手;31、触控开关;4、灯罩;41、反光架;411、反光镜片;412、支撑杆;413、第二摩擦轮;42、电机;421、第一摩擦轮;43、反光层;5、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调节路灯亮度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灯杆1和设置在灯杆1顶部的灯泡2(如图4),灯杆1内设有控制器,灯杆1靠近底端靠近底面位置上设有亮度传感器11(如图3),通过靠近地面的亮度传感器11探测路灯照射范围内地面附近的照度,当照度高于预设值时,灯杆1内的控制器调节无级变压器降低灯泡2的电压,使灯泡2的亮度减弱,当照度低于预设值时,灯杆1内的控制器调节无级变压器使灯泡2的电压升高,此时灯泡2亮度提高,从而路灯照射范围内的照度始终趋于预设值,从而减少了由于路灯照射使照射范围内的照度超过必要水平(预设值)而造成电能浪费的情况,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同时减少了环境照度过高造成光污染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路灯旁的道路两侧设有扶手3,扶手3上设有触控开关31,灯杆1上设有声控开关12和时间开关13,触控开关31和声控开关12并联且与时间开关13串联,时间开关13设置为夜间连通,当有车辆或行人经过时,声控开关12接收到声音信号并连通电源,使路灯开始工作,行人经过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触发声控开关12时,通过触摸扶手3容易触发触控开关31点亮路灯,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亮度传感器11外设有透明的防护罩111,防护罩111一侧与灯杆1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一锁环112,灯杆1上设有与第一锁环112相适应的第二锁环113,第一锁环112与第二锁环113内穿设有锁杆114,通过防护罩111减少了位置较低的亮度传感器11由于外界因素损坏的情况,提升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灯杆1上端位于灯泡2上方固设有顶罩4,灯罩4为空心圆台形,灯泡2位于灯罩4空腔内,灯罩4空腔内设有反光架41,反光架41包括若干个沿灯罩4内壁周向均匀分布反光镜片411,反光镜片411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顶边朝向灯罩4球心,长边朝向灯罩4内侧壁方向,镜片上传设有支撑杆412,支撑杆412与镜片的等腰梯形中线重合。支撑架一端与灯罩4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轮413(如图6);

如图6和图7所示,灯罩4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2,电机42的电机42轴朝向底面且与地面垂直,电机42的电机42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轮421,第一摩擦轮421与第二摩擦轮413相互抵触。反光架41将原本照射到灯罩4上的光线反射到路面上,从而在路灯亮度一定的情况下提升了路灯的照射范围内的照度,配合亮度传感器11的反馈调节,进一步提升了节能效果,同时当出现大雾等天气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出现时,在路灯调节范围到达最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提升了路灯照射范围内照度的调节范围,电机42带动反光镜片411以支撑杆412为轴线发生翻转或倾斜,当反光镜片411与底面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地面时照明加强的范围最小且亮度增幅最高,当位于各个反光镜片411反光面上几何中心的垂线指向灯罩4边缘时,照明范围最大且亮度增幅最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反光镜片411角度,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如图6所示,灯罩4内侧壁上设有反光层43,进一步提升了反光效果,配合亮度传感器11提升节能效果,灯杆1上固定连接有透明密封罩5,密封罩5罩设在灯罩4开口处将灯罩4内外隔绝,减少了天气原因对装置的影响,并减少昆虫进入灯罩4对装置工作的影响,提升了装置的可靠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