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7056发布日期:2020-04-24 21:2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目前以阵列排布光源模组,多颗二极管通过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关系连接组成模组,电源通过模组表面电气端子接入发光二极管,实现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石英或有机硅胶透镜紫外发光二极管,透镜为平面或为圆弧形,同时在光源模组正面用石英玻璃透镜把光源模组和外部隔离,主要目的是保护发光二极管,预防环境灰尘或化学品挥发物附着在模组发光二极管表面,且防止环境中的水汽凝结在模块电路接入端子,造成短路等电气故障。

如图1所示,在常用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a波段(365-400nm),石英玻璃片透过率约为92%左右,如图2和如3所示,现在的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结构使得有相当比例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紫外光从空气和石英玻璃片的界面反射回来照射回到发光二极管表面,会明显提高发光二极管表面温度。发光二极管的核心使用条件为结温,结温越高,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越低,结温随着驱动电流、环境温度、封装热阻的提高而提高。可见,现有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加装石英玻璃透镜,不仅降低了光源辐射强度,而且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环境温度和结温,造成发光二极管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辐射强度,并降低发光二极管的环境温度和结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如下内容:

包括底座和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紧贴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围绕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所述面盖包括竖直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和反光部,所述竖直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和所述反光部依次连接,所述竖直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光源模组固定连接;所述面盖与所述底座和光源模组共同围绕成容纳空间,电气接入端子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竖直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平行,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底座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α,0°<α<90°。

优选的,在所述反光部的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镀膜有反射层材料。

优选的,在所述光源模组上还设置有反射板,在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过所述反射板上相应的通孔,所述反射板紧贴所述光源模组的上表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两个连接部的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的表面。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轮廓呈“v”型。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反光部表面的法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β,β<90°。

优选的,所述反射板面朝光源发射的一侧镀膜有反射层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面盖,并且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两个面盖之间,所以在发光二极管的上方没有石英玻璃片,紫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不会受到石英玻璃片的反射而损失,紫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受到反射部的反射后,能够提升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辐射强度;两个所述面盖均包括竖直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和反光部,所述竖直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和所述反光部依次连接,所述竖直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光源模组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面盖均与所述底座和光源模组共同围绕成容纳空间,电气接入端子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能够保护接线端子,防止环境中的水汽凝结在接线端子上而造成的短路等电器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石英玻璃片不同波长透过率曲线;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剖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外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实施例一中带平面透镜的光源结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实施例一中带弧面透镜的光源结构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实施例二中带平面透镜的光源结构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实施例二中带弧面透镜的光源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底座;2、面盖;3、光源模组;4、紫外发光二极管;5、电气接入端子;6、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底座1和光源模组3,所述光源模组3紧贴所述底座1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发光二极管4,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还包括面盖2,所述面盖围绕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矩形,所以所述面盖也为矩形,所述面盖包括竖直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和反光部,所述竖直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和反光部依次连接,所述竖直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光源模组3固定连接,所述面盖2与所述底座和光源模组共同围绕成容纳空间,电气接入端子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能够保护接线端子,防止环境中的水汽凝结在接线端子上而造成的短路等电器故障。所述竖直连接部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底座1平行;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为平面透镜,如图5所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为弧面透镜,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反光部的反射,能够提升二极管发光光源的辐射强度,由于没有石英玻璃,所以也降低了发光二极管的环境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反光部与所述底座1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α,0°<α<90°,根据发光二极管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该角度α的具体的值。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反光部的反射能力,可以在所述反光部的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镀膜有反射层材料,所述反射层材料可以为多层氧化物等反射层结构。所述镀膜一般使用真空镀膜工艺,针对uv-led的反射层结构一般是sio2/tio2/zro2/tao2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在所述光源模组上还设置有反射板,如图6和图7所示,在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过所述反射板上相应的通孔,所述反射板紧贴所述光源模组的上表面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面朝光源发射的一侧镀膜有反射层材料,所述反射层材料可以为多层氧化物等反射层结构;所述镀膜一般使用真空镀膜工艺,针对uv-led的反射层结构一般是sio2/tio2/zro2/tao2等。光源模组3的上方不再安装石英玻璃透镜,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板6的反射,能够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辐射强度。为更进一步地提升光源的辐射强度,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两个连接部的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的表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在所述光源模组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的轮廓呈“v”型。所述凹槽的表面的法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β,β<90°,从发光二极管发出来的光经过反光部的反射后再经过凹槽的反射,能够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辐射强度,所述凹槽可以设计为围绕在发光二极管聚集区域的周围,发光二极管聚集区域周围的凹槽呈现纵横交错的排布方式,在所述凹槽的上表面镀膜有反射层材料,以更进一步地提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辐射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