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0345发布日期:2020-02-07 21:5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市场上传统的此类led面板灯,款式同质化严重,较浪费材料,组成零部件多,市面上一般有6个主要部件(外框、光源pcb板、扩散板、导光板、反光纸、背板)组成,主要部件过多,成本高,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复杂,而且导光板对生产条件极其严格,不能有手印、灰尘等,且在连接背板和外框时,一般都是采用螺丝连接或通过安装专门的连接件进行连接,组装时不方便、效率低,而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面板灯,主要部件少,有效降低成本,且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化组装,有效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顶部向外延伸设有外边缘,所述底盘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光源板、扩散板以及外框,所述光源板并排粘贴在内腔体内,所述光源板上焊接有灯珠贴片,所述灯珠贴片上罩有透镜,所述外框背面中间设有与底盘的外边缘相配合的凸起框,所述扩散板通过凸起框卡设在底盘的内腔体顶部,且所述外框与底盘是由凸起框与外边缘通过冲压模式合为一体从而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腔体上设有过线孔。

进一步,所述内腔体底部设有复数个横竖井序有秩的凹槽,所述光源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光源板之间通过并联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led面板灯主要部件少,成本低,同时底盘和外框利用冲压模式连接,便于自动化组装,有效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底盘11、内腔体12、外边缘

13、过线孔14、凹槽2、光源板

21、灯珠贴片22、透镜3、扩散板

4、外框41、凸起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上设有内腔体11,所述内腔体11顶部向外延伸设有外边缘12,所述底盘1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光源板2、扩散板3以及外框4,所述光源板2并排粘贴在内腔体11内,所述光源板2上焊接有灯珠贴片21,所述灯珠贴片21上罩有透镜22,透镜22通过白胶粘贴罩在灯珠贴片21上,致使点光能够均分发散开,所述外框4背面中间设有与底盘1的外边缘12相配合的凸起框41,所述扩散板3通过凸起框41限制在外框4内,然后随着外框4与底盘1的连接而固定在底盘1的内腔体11顶部,外框4与底盘1是由凸起框41与外边缘12通过冲压模式合为一体从而固定连接,便于自动化组装,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后期光源板2接入电源,所述内腔体11上设有过线孔13。

为使灯光均匀发射,光源板2排列也要均匀有秩的粘贴在内腔体11底部,所述内腔体11底部设有复数个横竖井序有秩的凹槽14,所述光源板2可选择性全部设置在横向或竖向的凹槽14内,且光源板2之间通过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原理是利用光源板2贴灯珠贴片21通过透镜22扩散,再通过底盘1发射,最后通过扩散板3发光,致使发射出的灯光能均匀照射出来。同时生产过程中,从灯珠贴片21到加透镜22,是可以通过圈自动贴片机生产,贴好的光源板2可通过全自动打胶机贴到底盘1上,再通过人工焊线后,底盘1和外框4通过冲压模式可做到自动化组装,不用打螺丝,便于批量生产,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led面板灯主要部件少,成本低,同时底盘和外框利用冲压模式连接,便于自动化组装,有效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