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0749发布日期:2020-06-02 20:0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顶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吸顶灯。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

现有的吸顶灯具其在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配合,一人托举吸顶灯且使吸顶灯的安装孔对准天花板上的螺丝孔,另一人通过螺丝进行紧固,因此常规的吸顶灯无法进行单人安装作业。另外,吸顶灯在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爬高作业,而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双手托举灯具,而且需要仰视观察灯具上的安装孔是否与天花板上的螺丝孔对齐,因此操作困难,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在爬高过程中长久处于仰视状态将会使人失去平衡感,容易使操作人员从脚手架上跌落,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单人即可完成作业、无需长时间托举、结合吸顶灯与风扇双重功能的风扇吸顶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吸顶灯,兼具吸顶灯与风扇的双重功能,采用旋转卡接的装卸形式,单人即可完成装卸作业,装卸过程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吸顶灯,包括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下部的风扇部和发光部,所述连接部上部在周向包围安装盘,所述连接部上部的内周设有挂钩,所述安装盘的外周设有用以与所述挂钩旋转卡接的卡块,所述卡块的第一段设有用以供所述挂钩上升后沿圆周单向滑入的导入槽,所述卡块的第二段设有用以实现所述挂钩滑入后防松脱的挂槽。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第二段的高度低于所述卡块的第一段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盘周侧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的弹性卡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挂钩设有与所述弹性卡紧机构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第二段中部对应所述弹性卡紧机构的位置设有定位筋。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紧机构位于靠近所述挂槽一侧的所述安装盘周侧,以实现当所述挂钩在所述挂槽处止挡时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紧机构包括盖板、弹簧以及顶出圆球,所述安装盘设有安装腔,所述弹簧套设所述顶出圆球并通过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安装腔中。

优选地,所述挂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挂钩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上部内侧的同一圆周,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所述挂钩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卡块均匀布置在所述安装盘的同一圆周。

优选地,所述挂钩的数量与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三个,相邻的所述挂钩之间的夹角为120°。

优选地,所述安装盘的下表面设有快速接线器母座,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设有用以套入所述快速接线器母座的快速接线器公座。

优选地,所述快速接线器母座的周侧设有多个上墙螺丝孔,所述上墙螺丝孔贯穿所述安装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快速接线器母座的周侧设有一个安全绳挂孔,所述安全绳挂孔为沉孔。

优选地,所述发光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环形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壳体的环形腔内的发光体,所述风扇部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壳体的环形开口内的风扇。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吸顶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下部设有风扇部和发光部,连接部的上部设有安装盘,连接部在周向包围安装盘,连接部的上部内周设有挂钩,安装盘的外周设有用以与挂钩旋转卡接的卡块,卡块的第一段设有导入槽,卡块的第二段设有挂槽,安装盘周侧设有弹性卡紧机构,该风扇吸顶灯通过连接部在下部连接并固定分别用以实现发光和加速空气流动的发光部和风扇部,通过在连接部的上部设置安装盘以实现在屋顶的固定,通过挂钩和卡块的旋转卡接以实现连接部与安装盘的可拆卸固定,在连接部与安装盘的固定过程中,操作人员将连接部对准安装盘后,将连接部向上抬起并单向转动,挂钩上升后由卡块第一段的导入槽沿圆周单向滑入卡块,挂钩滑入卡块后操作人员放松连接部,挂钩下降并与卡块接触,卡块第二段的挂槽止挡挂钩反向滑出,以此实现防止松脱的作用,弹性卡紧机构使得连接部与安装盘之间为弹性连接,以此实现减震缓冲保证动平衡的作用,综上,该风扇吸顶灯兼具吸顶灯与风扇的双重功能,采用旋转卡接的装卸形式,单人即可完成装卸作业,装卸过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吸顶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吸顶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安装应用示意图。

其中:

1-风扇部、2-发光部、3-连接部、31-快速接线器公座、32-挂钩、321-凹槽、33-环形壳体、4-安装盘、41-上墙螺丝孔、42-安全绳挂孔、43-快速接线器母座、44-导入槽、45-挂槽、46-弹性卡紧机构、461-盖板、462-弹簧、463-顶出圆球、4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吸顶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吸顶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盘的安装应用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吸顶灯包括风扇部1、发光部2、连接部3和安装盘4,风扇部1和发光部2设于连接部3的下部,安装盘4设于连接部3的上部,安装盘4固定在屋顶并向连接部3提供支撑作用,风扇部1和发光部2由连接部3提供支撑作用并分别用以实现加速空气流动和发光的作用。其中,连接部3的上部在周向包围安装盘4,连接部3的上部内周设有挂钩32,安装盘4的外周设有与挂钩32旋转卡接的卡块47,卡块47的第一段设有导入槽44,卡块47的第二段设有挂槽45。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向上抬起安装并将安装盘4在周向包围,转动连接部3,挂钩32上升后在卡块47的第一段处沿圆周单向滑入导入槽44,挂钩32滑入后无需继续抬起,向下放松连接部3,连接部3下降,卡块47支撑挂钩32,反向转动连接部3,挂钩32在卡块47第二段处受到挂槽45的止挡而受到卡块47的限制实现滑入后防松脱。通过采用挂钩32与卡块47旋转卡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部3与安装盘4的安装方式为旋转式可拆卸连接以替代螺纹固定连接,安装与拆卸的过程方便便捷,单个操作人员即可实现。在挂钩32与卡块47旋转卡接后,挂槽45提供定位与止挡,避免挂钩32滑出,以此防止连接部3与安装盘4的安装松脱。

其中,挂钩32与卡块47的组合形式作为该风扇吸顶灯连接部分的卡扣机构,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并且还具有防松脱的效果。其中,卡块47的第二段的高度低于卡块47的第一段的高度,使得由卡块47的第一段滑入的挂钩32在卡块47的第二段处高度下降并受到水平止挡,实现防松脱的效果。

除此以外,安装盘4的周侧设有与连接部3相配合的弹性卡紧机构46,弹性卡紧机构46作为固定在安装盘4周侧的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触头与连接部3的上部内周接触,使得连接部3与安装盘4之间为弹性连接,对连接部3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以保证动平衡的同时,更进一步的限制连接部3在周向上的自由度,提高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挂钩32与卡块47的配合精度要求。

具体而言,挂钩32设有与弹性卡紧机构47相配合的凹槽321,在挂钩32沿卡块47由第一段滑至第二段处后,弹性卡紧机构47的弹性触头收缩后伸出并在凹槽321中抵紧挂钩32,弹性卡紧机构47在该风扇吸顶灯中起到进一步定位安装的作用,并且还具有减震避震的效果。

其中,卡块47的第二段中部对应弹性卡紧机构46的位置设有定位筋,定位筋起到定位安装并向卡块47提供稳定支撑的作用,使得挂钩32在卡块47的第二段实现卡扣机构的定位安装的同时,弹性卡紧机构46同步提供定位安装的作用。

在该风扇吸顶灯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举起并将连接部3与安装盘4对准,使得连接部3能够包围并套住安装盘4,在举起连接部3后,连接部3上部内周的挂钩32上升,上升后的挂钩32进入卡块47第一段的导入槽44,此时挂钩32高于卡块47;操作人员单向旋转连接部3,使得挂钩32沿圆周由导入槽44单向滑入卡块47的上侧;在旋转到头后,操作人员放松连接部3,连接部3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挂钩32下降后与卡块47紧密接触,卡块47第二段的挂槽45止挡挂钩32以防止反向滑出也即防止朝向滑入位置滑出,此时,卡块47的第二段低于卡块47的第一段,使得卡块47的第二段处的挂钩32只有在抬起后才能由卡块47的第一段滑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光部2包括与连接部3连接的环形壳体33,环形壳体33的中部为向下的环形开口,环形壳体33具有环形腔。其中,环形壳体33可全部采用全透明材料制成以保证光照效果,也可在作为主要光照面的下侧和周侧采用全透明材料,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体设置在环形腔中,风扇部1包括设置在环形开口内的风扇。示例性的,发光体具体为led灯,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和安全环保的优点,与此类似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类型的发光体,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点包括至少三点,第一,作为卡扣机构的挂钩32与卡块47以旋转卡接的方式实现定位安装;第二,挂槽45止挡挂钩32实现防松脱;第三,弹性卡紧机构46通过挂钩32以弹性抵紧的方式实现定位安装和减震缓冲,不仅解决了现有吸顶灯装卸不便的问题,而且针对风扇转动过程中振动以及容易松脱的问题,采用挂槽45的止挡以防止松脱、采用弹性卡紧机构46的缓冲以保证动平衡,解决了上述问题。

示例性的,弹性卡紧机构46包括盖板461、弹簧462以及顶出圆球463,安装盘4设有安装腔,弹簧462套设顶出圆球463并通过盖板461固定在安装腔中。

除此以外,弹性卡紧机构46位于靠近挂槽45一侧的安装盘4周侧,也即挂钩32的安装到位位置,以实现当挂钩32在挂槽45处止挡时安装盘4与连接部3弹性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挂钩32滑入卡块47后,在旋转到位后会接触弹性卡紧机构46的顶出圆球463,顶出圆球463收缩并发出咔嚓声,实现到位反馈。其中,顶出圆球463在挂钩32中间的凹槽321中限制定位,在挂钩32与挂槽45限位的基础上,该凹槽321进一步限制了风扇吸顶灯在周向的自由度,减少了周向上的晃动,使得安装盘4与连接部3的连接更稳定和更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顶出圆球463通过弹簧462实现弹性运动,顶出圆球463由安装盘4的周侧伸出并与连接部3的上部内周接触,在连接部3晃动或震动时,顶出圆球463沿轴向弹性运动以实现缓冲的效果。

除此以外,安装盘4的下表面设有快速接线器母座43,连接部3的上表面设有用以套入快速接线器母座43的快速接线器公座31。具体而言,快速接线器母座43与快速接线器公座31分别设置在安装盘4和连接部3的中心位置以保证安装盘4与连接部3旋转卡接后的良好接触。

除此以外,快速接线器母座43的周侧设有多个上墙螺丝孔41,上墙螺丝孔41贯穿安装盘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快速接线器母座43的周侧设有一个安全绳挂孔42,安全绳挂孔42为沉孔。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风扇吸顶灯的实用性以及美观性,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形状的上墙螺丝孔41对称布置在安装盘4,安全绳挂孔42也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形状与尺寸。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挂钩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挂钩32均匀布置在连接部3上部内侧的同一圆周,卡块47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挂钩32的数量相同,多个卡块47均匀布置在安装盘4的同一圆周。与此类似的,也可设置多个弹性卡紧机构46,弹性卡紧机构46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与挂钩32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连接部3与安装盘4的安装时,抬起并转动连接部3,挂钩32与卡块47一一对应并旋转卡接,多个且均匀的布置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防止松脱以及保证动平衡的效果。

示例性的,挂钩32的数量与卡块47的数量均为三个,相邻的挂钩32之间的夹角为120°。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只是一种具体数量的设置方式,对于其他数量例如两个、四个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为了更清晰的说明该风扇吸顶灯,现给出其安装方法。

第一步,从上墙螺丝孔41位置打入螺丝让安装盘4固定在屋顶天花板;第二步,取出市电线,接入快速接线器母座43;第三步,连接部3对准安装盘4后向上推入,然后顺时针旋转,挂钩32与卡块47旋转卡接到位后顶出圆球463发出反馈,完成安装;第四步,通电;第五步,如需拆下,断电后先托高连接部3,再逆时针旋转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吸顶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