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5607发布日期:2020-05-06 23:2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



背景技术:

吊扇灯,全称装饰吊扇灯,是灯和吊扇的完美结合,既具灯的装饰性,又具风扇的实用性,古典和现代完美体现,为室内装修首选,它的造型和颜色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吊扇灯在具有照明功能的前提下,兼具了吊扇的作用,吊扇在工作时,通过扇叶旋转,带动室内气流流动,为吊扇下方范围内提供风力,期间,吊扇上方的气流处于负压状态,即该部分的空气是由上向下流动的,因此该部分可以设置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经过净化会后的气体,向扇叶方向流动,继而流向整个室内,为室内的空气提供一定能力的净化作用,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室内,例如餐厅、超市等,现阶段带有净化功能的吊扇灯,进风出风的速率以及风量较小,净化能力差,另外存在进风范围和出风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能力强,操作方便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包括吊杆,所述吊杆上设置有电扇组件和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位于所述电扇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扇组件上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扇组件上方的净化筒,所述净化筒与所述吊杆同轴设置,所述净化筒上端开口,所述净化筒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安装有净化滤芯组件,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净化筒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出风口外侧包覆有出风滤网,所述净化筒的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侧壁进风口,所述侧壁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净化筒的开口处安装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置有顶部进风孔。

在使用时,将吊扇等组装好,进行安装,启动电扇组件,室内的气流流动加快,电扇组件的上方会产生负压,此时,净化筒内的排风扇动作,使得净化筒内的气体从上向下流动,进而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从侧壁进风空和顶部进风孔进入到净化筒内,增加了进风的范围,多个放线均匀进风,进入净化筒内后经过净化滤芯组件的过滤和净化后,经过排风扇进入到隔板下方的腔室,并在排风扇的驱动下从出风口排出,完成净化,在出风时,出风口的设置比较为均匀,可以做周向出风的动作,并且在出风后经过了出风滤网的缓冲和分流,使得出风更加的稳定,可以随着电扇组件产生的负压向下运动,达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净化滤芯组件包括滤网安装框架和筒状滤网,所述滤网安装框架包括轴线竖向设置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竖向的滤网外侧挡杆,所述圆环的内侧面向上均匀设置有滤网内侧档杆,所述滤网外侧档杆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的端部均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通过插接机构与所述滤网外侧档杆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连接,所述筒状滤网安装在所述滤网外侧档杆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之间。

这样,筒状滤网安装在滤网外侧挡板和滤网内侧挡板之间,并在两者的固定作用下,进行稳定的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孔,所述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孔正对所述滤网内侧档杆设置,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外侧档杆安装孔,所述滤网外侧档杆安装孔正对所述滤网外侧档杆设置。

这样,滤网内侧档杆和滤网外侧档杆分别插入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块和滤网外侧档杆安装孔内,卡接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筒盖上方竖向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与挡板固定连接。

这样,在电扇不使用的时候,避免净化筒落灰,而影响净化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滤网安装框架的圆环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与所述圆环的外侧壁贴合,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净化筒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这样,限位块可以将滤网安装框架在净化筒内的位置进行限定,既保障了筒状滤网与进风口具有一定的距离,又避免滤网安装框架在净化筒内晃动。

作为优化,所述电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杆上的罩体,所述罩体下方设置有自转式电扇电机,所述自转式电扇电机转动安装在所述吊杆上,所述自转式电扇电机下方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周向设置有扇叶。

这样,可以实现电扇的单独转动,而不影响净化筒的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净化筒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罩体的顶部。

这样,可以为净化筒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支撑,保障其使用效果,避免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净化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净化滤芯组件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吊扇灯,包括吊杆1,所述吊杆1上设置有电扇组件2和照明组件3,所述照明组件3位于所述电扇组件2的下方,所述电扇组件2上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扇组件2上方的净化筒4,所述净化筒4与所述吊杆1同轴设置,所述净化筒4上端开口,所述净化筒4内水平设置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上表面安装有净化滤芯组件,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安装有排风扇42,所述净化筒4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出风口43,所述出风口43位于所述隔板41的下方,所述出风口43外侧包覆有出风滤网44,所述净化筒4的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侧壁进风口45,所述侧壁进风口45设置在所述隔板41的上方,所述净化筒4的开口处安装有筒盖40,所述筒盖40上设置有顶部进风孔46。

在使用时,将吊扇等组装好,进行安装,启动电扇组件,室内的气流流动加快,电扇组件的上方会产生负压,此时,净化筒内的排风扇动作,使得净化筒内的气体从上向下流动,进而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从侧壁进风空和顶部进风孔进入到净化筒内,增加了进风的范围,多个放线均匀进风,进入净化筒内后经过净化滤芯组件的过滤和净化后,经过排风扇进入到隔板下方的腔室,并在排风扇的驱动下从出风口排出,完成净化,在出风时,出风口的设置比较为均匀,可以做周向出风的动作,并且在出风后经过了出风滤网的缓冲和分流,使得出风更加的稳定,可以随着电扇组件产生的负压向下运动,达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具体的,排风扇为台达公司的afb1224ghe排风扇,体积小,占用空间少,风力大。

具体的,所述照明组件为现阶段通用照明灯,适配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滤芯组件包括滤网安装框架和筒状滤网47,所述滤网安装框架包括轴线竖向设置的圆环48,所述圆环48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竖向的滤网外侧挡杆49,所述圆环48的内侧面向上均匀设置有滤网内侧档杆5,所述滤网外侧档杆49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5的端部均与顶板51连接,所述顶板51通过插接机构与所述滤网外侧档杆49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5连接,所述筒状滤网47安装在所述滤网外侧档杆49和所述滤网内侧档杆5之间。

这样,筒状滤网安装在滤网外侧挡板和滤网内侧挡板之间,并在两者的固定作用下,进行稳定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51上的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孔52,所述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孔52正对所述滤网内侧档杆5设置,所述顶板51上还设置有外侧档杆安装孔53,所述滤网外侧档杆安装孔53正对所述滤网外侧档杆49设置。

这样,滤网内侧档杆和滤网外侧档杆分别插入滤网内侧档杆安装块和滤网外侧档杆安装孔内,卡接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盖40上方竖向设置有支杆54,所述支杆54的端部与挡板55固定连接。

这样,在电扇不使用的时候,避免净化筒落灰,而影响净化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安装框架的圆环48外侧设置有限位块56,所述限位块56的内侧壁与所述圆环48的外侧壁贴合,所述限位块56的外侧壁与所述净化筒4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这样,限位块可以将滤网安装框架在净化筒内的位置进行限定,既保障了筒状滤网与进风口具有一定的距离,又避免滤网安装框架在净化筒内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杆1上的罩体11,所述罩体11下方设置有自转式电扇电机12,所述自转式电扇电机12转动安装在所述吊杆1上,所述自转式电扇电机12下方安装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周向设置有扇叶14。

这样,可以实现电扇的单独转动,而不影响净化筒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筒4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罩体11的顶部。

这样,可以为净化筒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支撑,保障其使用效果,避免跌落。具体的,净化筒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铆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