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5532发布日期:2020-04-28 21:08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



背景技术:

吊扇灯,是灯和吊扇相结合的一种家用电器,既具灯的装饰性,又具风扇的实用性,逐渐成为室内装饰的主要选择之一。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吊扇上的灯具也逐渐发展出了侧发光的灯结构,侧发光结构需要使用到导光板,导光板位于灯带的内侧,为了不挤压到灯带上的灯珠,导光板的半径设置为小于灯带的半径。但是,由于导光板和灯带之间这种缝隙的存在,容易导致导光板产生横向位移,进而影响导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限制导光板移位,保障导光板的导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包括灯盘,所述灯盘的下端固定有圆盘盒,所述圆盘盒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的灯带,所述灯带包括多个灯珠,相邻两个灯珠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所述圆盘盒的底部设有透光孔;所述灯珠的上方设有反光板,所述灯带的内侧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周面设有多个凸起,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凸起位于相邻两个灯珠之间并抵靠在灯带上,所述灯珠位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反光板放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反光板的上方设有上限位件,所述导光板的下方设有下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抵靠在反光板的上表面,所述下限位件抵靠在导光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圆盘盒内设有覆盖所述透光孔的透光板,所述下限位件为设置在透光板和导光板之间的支撑环。

优选的,所述圆盘盒的顶部设有开孔,所述灯盘从所述开孔伸入到圆盘盒内,所述上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灯盘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件为凸出于灯盘下表面的环板,所述灯盘下表面在环板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环板上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灯盘的周面设有半径大于所述开孔半径的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圆盘盒的顶部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圆盘盒包括可拆卸式相连的上灯盖和下灯盖,所述灯盘固定在所述上灯盖上,所述透光孔设置在所述下灯盖上。

优选的,所述上灯盖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卡块,所述下灯盖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块配置为可拆卸式卡入到所述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灯珠在圆盘盒的内侧壁均匀分布,所述凸起在导光板的周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与灯珠的数量相同,每个灯珠均位于一个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的周面设有多个凸起,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灯珠位于凹槽中,导光板就不会挤压到灯珠,而凸起位于相邻两个灯珠之间并抵靠在灯带上,导光板就不会产生横向的位移,保障了导光板的导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发光的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发光的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发光的灯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面发光的灯结构,如图1-3所示,其包括灯盘1,在灯盘1的下端固定有圆盘盒2,圆盘盒2为圆盘形结构,其内部具有容纳物体的空腔。在圆盘盒2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的灯带3,灯带3可以是柔性的带体,其紧贴固定在圆盘盒2的内侧壁上,灯带3包括多个灯珠31,相邻两个灯珠31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以免彼此产生干扰。灯珠31通常呈串联的电连接方式,也可以将多个灯珠31组合为一组,多组灯珠呈并联的电连接方式。

在圆盘盒2的底部设有透光孔220,以供灯光透出。在灯珠31的上方设有反光板5,反光板5可以位于灯带3的内侧,其半径稍小于灯带3的半径,反光板5起到反光作用,使灯珠31发出的光向透光孔220反射。在灯带3的内侧设有导光板4,导光板4的作用在于使光线均匀,最终从透光孔220射出光线更加均匀分散。

导光板4呈与灯带3相匹配的圆盘形,其具有一个顶面、底面以及周面,在导光板4的周面设有多个凸起41,凸起41沿导光板4的径向向外凸出,相邻两个凸起41之间形成凹槽,凸起41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灯珠31之间的间距,凹槽的宽度大于灯珠31的宽度。凸起41插入在相邻两个灯珠31之间并抵靠在灯带3上,灯珠31则位于凹槽中,导光板4不会挤压到灯珠31,而凸起41的存在可以限制导光板4位移,保障了导光板的导光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反光板5放置在导光板4的上表面,在反光板5的上方设有上限位件,在导光板4的下方设有下限位件,上限位件抵靠在反光板5的上表面,下限位件抵靠在导光板4的下表面,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导光板4和反光板5,起到防止导光板4和反光板5沿轴向上下发生位移的作用,进一步限制了导光板4和反光板5的位置,保障导光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圆盘盒2内设有覆盖透光孔220的透光板7,透光板7位于圆盘盒2的底部并与圆盘盒2的底壁接触,透光板7可以是玻璃等透光材料制成。下限位件为设置在透光板7和导光板4之间的支撑环6,支撑环6的半径小于导光板4的半径,从底部托起导光板4并限制导光板4向下移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圆盘盒2的顶部设有开孔210,灯盘1从开孔210伸入到圆盘盒2内并与圆盘盒2固定相连,上限位件即固定在灯盘1的下表面,从顶部下压反光板5,限制导光板4和反光板5向上移动。

灯盘1主体呈圆筒形,其穿过开孔210并插入到圆盘盒2内,在灯盘1的周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环11,卡环11的半径大于开孔210的半径,卡环11将托起整个圆盘盒2。为了增强连接的结构强度,卡环11的表面和圆盘盒2顶部均设有彼此匹配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穿设有螺钉,从而将卡环11与圆盘盒2固定相连。

对于此结构的灯盘1,上限位件具体为凸出于灯盘1下表面的环板12,环板12围合成一个圆环形,环板12的下端面将抵靠在反光板5的上表面。灯盘1的下表面在环板12围合范围内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可以放置与灯带3相连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包括组成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电路的电器元件。在环板12上还设有缺口14,缺口14供导线穿过,电路板的导线即可与灯带3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提供圆盘盒2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圆盘盒2包括可拆卸式相连的上灯盖21和下灯盖22,上灯盖21可包括一个顶面和周面,下灯盖22可包括一个底面和周面,二者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盒体结构。灯盘1即固定在上灯盖21上,透光孔220开设在下灯盖22上。

在上灯盖21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卡块211,下灯盖22的内侧壁设有与卡块211相匹配的卡槽221,卡块211可弹性形变,卡块211配置为可拆卸式卡入到卡槽221中,从而实现上灯盖21和下灯盖22的可拆卸式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灯珠31在圆盘盒2的内侧壁均匀分布,相邻两个灯珠3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凸起41在导光板4的周面也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凸起41的间距均相等,且所有凸起41的尺寸相同,灯珠31的尺寸规格也相同,保证导光效果更加均匀。凸起41的数量与灯珠31的数量相同,则凹槽的数量也与灯珠31的数量相同,每两个相邻的灯珠31之间设置有一个凸起41,每个灯珠31均位于一个凹槽中。上述实施例的灯盘1可固定在吊扇电机的底部,从而形成侧发光的吊扇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