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9292发布日期:2020-07-31 21: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投光灯通过由防眩光pc面板、光源和一体成型外壳组成,但是大多数的投光灯都是单独使用的,而在某些场所,单独使用一个投光灯的照明效果是比较差的,此时就需要多个投光灯进行组合使用,如果每个投光灯都设置一个u形支架来作为支撑,则一个投光灯就需要对应一个支架,那么支架的支架和投光灯上的连接附件就会比较多,造价成本比较高。

有鉴于此,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组合式的投光灯,但是投光灯之间通常只能固定组合,不能任意两者之间进行组合,并且支架也不是采用的最基础的u形支架,而是采用y形支架,而且有的组合投光灯也不具备角度调节能力,综上,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一款既能够调节角度、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可以自由组合的投光灯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一款既能够调节角度、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可以自由组合的投光灯产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其采用最基本的u形支架,并且在u形支架的第一支脚的末端连接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整个投光灯的角度,且投光灯呈现矩阵排列,在矩阵最两端的投光灯通过连接件与u形支架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连接,并且相临的两个投光灯之间均可以通过防水接头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单独的投光灯的自由组合,并且造价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够实现角度的可调节性。

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其包括:u形支架1、角度调节机构2、连接件3和发光模组5,u形支架1包括横梁11、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分别垂直连接在横梁11的两端,横梁11上设有圆形孔111和u形孔112,用于将整个投光灯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圆形孔111位于横梁的中心位置,u形孔112以圆形孔111为轴对称中心,分别位于圆形孔111的两边,第一支脚12的下端设有第一圆形孔121,第二支脚13的下端设有第二圆环形孔;连接件3包括第一l形连接件31和第二l形连接件32,第一l形连接件31包括第一竖直面311和第一水平面312,第一竖直面311的下部与第一水平面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直面311上设有第三轴承孔3111,在第三轴承孔3111和第一圆形孔121中穿过销钉,第二l形连接件32包括第二竖直面321和第二水平面322,第二竖直面321的下部与第二水平面322一端连接,第二竖直面321上设有第四轴承孔,在第四轴承孔与第二圆形孔之间穿过销钉,并用螺母固定在销钉的一侧,使得u形支架1的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的下部分别与第一l形连接件31和第二l形连接件32连接;发光模组5至少为两组,且发光模组5呈矩阵排列,每一组发光模组5中均包含一个pcb板和一个散热硅酯层52,pcb板位于散热硅酯层52的下方,pcb板上设有多个led灯粒,在pcb板上设有焊线点,用于焊接控制线,控制线中至少包括两根电源线,两根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组件中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硅酯层52的形状为长方形,且在长边的一侧设有两个防水接头521,不同的发光模组5的散热硅酯层52之间的防水接头521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散热硅酯层52的上表面上至少有一组相对的侧边上方设有固定支架33,固定支架33上设有多个螺栓孔331,相邻的两个发光模组5的固定支架33的上方设有第三l形连接件34、第四l形连接件35和平板形连接件36种的至少一个,第三l形连接件34、第四l形连接件35和/或平板形连接件36从上部通过螺钉穿入到螺栓孔331中,这样可以使得相临的两个发光模组5能够更好的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发光模组5还包括玻璃面板51和引流圈6,散热硅酯层52的面积大于pcb板的面积,玻璃面板51位于pcb板的下方,且在玻璃面板51的周围设有引流圈6,引流圈6与散热硅酯层52紧密结合,使得外部的湿气无法进入到发光模组5的内部。

进一步的,散热硅酯层52的厚度为8~9mm,且在散热硅酯层5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这样可以对pcb板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led灯粒的数量为30个,且呈矩阵分布,这样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引流圈6上设有多个导流槽61,导流槽61为在引流圈6上开设的缺口,缺口的开口方向朝下,且缺口的边缘采用向下引流弧形面611,有利于将凝聚在玻璃面板51表面的油污滑落。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硅酯层52的上部表面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散热片44,散热片44的顶部设有矩形开口441,矩形开口441的上部用于嵌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还包括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设置在散热硅酯层52的外部一圈,散热装置4上包括各种形状的散热孔,例如椭圆形散热孔41、u形散热孔42和蝶形散热孔43。

进一步的,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的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孔211,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的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孔,与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相连的垫片上设有刻度盘,刻度盘的刻度可调节范围为-90°~90°,轴承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孔211、第二轴承孔和第三轴承孔3111,将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略微分开,并旋转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到指定的角度后,然后将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啮合,并通螺丝锁死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其包括:u形支架1、角度调节机构2、连接件3和发光模组5,u形支架1包括横梁11、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分别垂直连接在横梁11的两端,横梁11上设有圆形孔111和u形孔112,用于将整个投光灯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圆形孔111位于横梁的中心位置,u形孔112以圆形孔111为轴对称中心,分别位于圆形孔111的两边,第一支脚12的下端设有第一圆形孔121,第二支脚13的下端设有第二圆环形孔;连接件3包括第一l形连接件31和第二l形连接件32,第一l形连接件31包括第一竖直面311和第一水平面312,第一竖直面311的下部与第一水平面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直面311上设有第三轴承孔3111,在第三轴承孔3111和第一圆形孔121中穿过销钉,第二l形连接件32包括第二竖直面321和第二水平面322,第二竖直面321的下部与第二水平面322一端连接,第二竖直面321上设有第四轴承孔,在第四轴承孔与第二圆形孔之间穿过销钉,并用螺母固定在销钉的一侧,使得u形支架1的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的下部分别与第一l形连接件31和第二l形连接件32连接;发光模组5至少为两组,且发光模组5呈矩阵排列,每一组发光模组5中均包含一个pcb板和一个散热硅酯层52,pcb板位于散热硅酯层52的下方,pcb板上设有多个led灯粒,在pcb板上设有焊线点,用于焊接控制线,控制线中至少包括两根电源线,两根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组件中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硅酯层52的形状为长方形,且在长边的一侧设有两个防水接头521,不同的发光模组5的散热硅酯层52之间的防水接头521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散热硅酯层52的上表面上至少有一组相对的侧边上方设有固定支架33,固定支架33上设有多个螺栓孔331,相邻的两个发光模组5的固定支架33的上方设有第三l形连接件34、第四l形连接件35和平板形连接件36种的至少一个,第三l形连接件34、第四l形连接件35和/或平板形连接件36从上部通过螺钉穿入到螺栓孔331中,这样可以使得相临的两个发光模组5能够更好的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发光模组5还包括玻璃面板51和引流圈6,散热硅酯层52的面积大于pcb板的面积,玻璃面板51位于pcb板的下方,且在玻璃面板51的周围设有引流圈6,引流圈6与散热硅酯层52紧密结合,使得外部的湿气无法进入到发光模组5的内部。

进一步的,散热硅酯层52的厚度为8~9mm,且在散热硅酯层5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这样可以对pcb板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led灯粒的数量为30个,且呈矩阵分布,这样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引流圈6上设有多个导流槽61,导流槽61为在引流圈6上开设的缺口,缺口的开口方向朝下,且缺口的边缘采用向下引流弧形面611,有利于将凝聚在玻璃面板51表面的油污滑落。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硅酯层52的上部表面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散热片44,散热片44的顶部设有矩形开口441,矩形开口441的上部用于嵌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模组拼装的投光灯还包括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设置在散热硅酯层52的外部一圈,散热装置4上包括各种形状的散热孔,例如椭圆形散热孔41、u形散热孔42和蝶形散热孔43。

进一步的,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的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孔211,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的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孔,与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相连的垫片上设有刻度盘,刻度盘的刻度可调节范围为-90°~90°,轴承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孔211、第二轴承孔和第三轴承孔3111,将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略微分开,并旋转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到指定的角度后,然后将第一锯齿状法兰片21和第二锯齿状法兰片22啮合,并通螺丝锁死轴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