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5315发布日期:2020-07-04 01:1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具大多样式比较普通,而且普遍在大家的脑海里面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台灯大概是什么样的,吊灯大概是什么样的,壁灯大概是什么样的,吸顶灯大概又是什么样的。于是各个厂家做出来的灯具类似程度也比较高,难以在客户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缺乏辨识度。因此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设计,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且具有非常良好的照明效果。既有颜值又有内在,从而给厂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效果好的灯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具,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方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灯罩、发光模块、控制电路板、连接垫片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转动座之间的转动结构;所述发光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外连接环和内连接环,所述外连接环内侧面上设置有外连接环连接齿,所述内连接环外侧面上设置设置有内连接环外连接齿,通过所述内连接环外连接齿和所述外连接环连接齿配合,使得所述内连接环可以转动连接在所述外连接环上;所述外连接环和所述内连接环其中之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另外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座底部;所述底座顶部和转动座底部其中之一中间向外侧凸起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连接头,另外一个中间设置有一半径与所述连接头一致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头伸入所述连接孔后,在所述连接孔内与所述连接垫片连接,所述连接垫片半径大于所述连接孔半径,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所述接孔和所述连接垫片配合,从而将所述转动座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内连接环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卡齿,所述连接头或所述连接孔周围设置有一限位卡块,通过所述限位卡块和所述限位卡齿配合,能够限制所述内连接环在所述内连接环上的最大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中间设置有一连接头通线孔,内部线路通过所述连接头通线孔以及连接孔将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发光模块电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通线孔周围设置有两个连接头固定孔,所述连接垫片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垫片固定孔,通过螺丝将所述连接垫片固定孔以及所述连接头固定孔连接,从而将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垫片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内连接环底部设置有内连接环卡块,所述外连接环底部设置有外连接环卡块,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底座连接环卡槽,所述转动座底部设置有转动座连接环卡槽,所述内连接环卡块以及所述外连接环卡块和所述底座连接环卡槽以及转动座连接环卡槽适配,从而分别将所述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固定连接到所述底座顶部和转动座底部上。

优选地,底座顶部转动结构周围设置有环形的防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设置在转动座上方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的灯罩、发光模块、控制电路板、连接垫片和设置在底座和转动座之间的转动结构。通过设置包括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的转动结构,使得转动座能够相对于底座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调整转动座上方发光模块的射出角度。从而产生不一样的发光效果,从而能够让客户根据其自身的需要来调整灯具的发光效果,实现照明效果好的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转动座底部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转动座底部内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底座顶部与转动座连接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底座顶部与转动座连接部分内侧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底座顶部与转动座连接部分内侧且处于连接状态时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转动座,3、灯罩,4、内连接环,5、外连接环,6、连接垫片,11、连接孔,12、防水槽,13、限位卡块,14、底座连接环卡槽,21、连接头,22、连接头通线孔,23、连接头固定孔,24、转动座连接环卡槽,41、内连接环连接齿,42、限位卡齿,43、内连接环卡块,51、外连接环连接齿,52、外连接环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7,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一实施例:

一种灯具,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转动座、2设置在转动座2上方与转动座2固定连接的灯罩3、发光模块、控制电路板、连接垫片6和设置在底座1和转动座2之间的转动结构。

发光模块设置在灯罩3和转动座2之间,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座1内,外部线路一段通过底座1上的出线孔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外部线路另外一端通过插头与市电连接。

实际设计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供电方式之外还可以在底座1内设置一蓄电池,并且通过usb插孔充电的方式来给灯具内的蓄电池供电,此时正常使用的时候改灯通过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供给。无需插头就可以使用。

转动座2底部中间向下突起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连接头21,连接头21底部中间设置有一连接头通线孔22,连接头通线孔21周围设置有两个连接头固定孔23,连接头2周1围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座连接环卡槽24。

底座1顶部中间设置有一半径与连接头21一致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周围设置有一个限位卡块13,限位卡块13外侧设置有两个底座连接环卡槽14,底座连接环卡槽14周围环绕设置有防水槽12。

连接垫片6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垫片固定孔。

通过将连接头21伸入到连接孔11内,然后通过螺丝将连接垫片固定孔以及连接头固定孔23螺纹连接,从而将连接头21、连接孔11和连接垫片6固定在一起,从而将转动座固2定在底座1上。内部线路通过连接头通线孔22以及连接孔11将控制电路板和发光模块电连。

转动结构包括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

内连接环4底部设置有与转动座连接环卡槽24适配的两个内连接环卡块43,通过将内连接环卡块43卡接在转动座连接环卡槽24上,从而将内连接环4固定在转动座2上。内连接环4侧面上设置有内连接环外连接齿41,内连接环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卡齿42,通过该限位卡齿42与底座顶部上的限位卡块13配合,能够限制转动座2在底座1上的最大旋转角度。设置限位卡块13和限位卡齿42的目的在于,避免转动座2单方向转动的角度过大使得内部的线路绞缠在一起,并导致内部线路断裂。

外连接环5底部设置有与底座连接环卡槽14适配的两个外连接环卡块52,通过将外连接环卡块52卡接在底座连接环卡槽14上,从而将外连接环5固定在底座1上。外连接环5内侧面上设置有外连接环连接齿51,通过内连接环外连接齿41和外连接环连接齿51配合,使得内连接环4可以转动连接在外连接环5上。

通过设置包括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的转动结构,使得转动座2能够相对于底座1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调整转动座2上方发光模块的射出角度。从而产生不一样的发光效果,从而能够让客户根据其自身的需要来调整灯具的发光角度,实现照明效果好的设计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