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576发布日期:2020-06-05 19:4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行业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水电站行业施工量大,部分作业面需要夜间施工,洞室内部作业时也需要照明,为达到方便照明的目的,工作人员自带照明灯具,但是随身携带不便且亮度范围有限,使用效果不理想;若定点固定安装照明灯具虽然方便,但是作业位置常常发生改变,若每处都安装照明灯具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若使用可移动的电源及灯具,需要时定点照明,方便又节省能源,节约工程成本,但是灯具常采用固定的设置方式,虽然安全性好、整个移动起来也方便,但是不能调节灯具的照明角度,从而不能改变照明的远程及范围,不能顾及在不同作业位置的照明需求,灵活性及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移动照明灯具照明角度不能调节,灵活性及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灯具的照明角度可调、可固定,且安全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照明角度需求,适应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包括多个灯具和为灯具供电的配电箱,还包括可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下设置有滚轮,底座上设置配电箱,并绕配电箱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两侧、与第一支撑杆形成三角形分布,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竖向分布有多个灯具,所述灯具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轴、棘轮和棘爪,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灯具、另一端设置有棘轮并穿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棘轮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铰接在第二支撑杆上并与棘轮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内侧在对应调节组件的位置处凹设有矩形空间,所述棘轮与棘爪位于矩形空间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在对应棘爪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与矩形空间相连通,棘爪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穿过弧形孔位于第二支撑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矩形空间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棘爪的下方,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棘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位于第二支撑杆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前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底座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扶手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脚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通过调节组件的棘轮、棘爪结构,对灯具进行360度角度的调节,并在调节后对灯具进行固定,因棘轮棘爪结构具有单向运动特性,棘爪能够良好的固定棘轮,继而使灯具调节后依旧能够保持稳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照明角度需求,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杆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灯具,2为配电箱,3为底座,4为第一支撑杆,5为第二支撑杆,501为弧形孔,6为调节组件,601为连接轴,602为棘轮,603为棘爪,7为立柱,8为滚轮,9为扶手,10为第三支撑杆,11为脚轮,12为弹簧,13为旋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移动式照明灯具,包括多个灯具1和为灯具1供电的配电箱2,还包括可移动的底座3,所述底座3下设置有滚轮8,底座3上设置配电箱2,并绕配电箱2设置有第一支撑杆4和两个第二支撑杆5,两个第二支撑杆5位于第一支撑杆4的两侧、与第一支撑杆4形成三角形分布,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5之间竖向分布有多个灯具1,所述灯具1一端与第一支撑杆4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6与第二支撑杆5转动连接,具体的,灯具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及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4上,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连接轴601、棘轮602和棘爪603,所述连接轴601一端固定连接灯具1、另一端设置有棘轮602并穿过第二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棘轮602与连接轴601固定连接,所述棘爪603铰接在第二支撑杆5上并与棘轮602相配合。在需要调节灯具1的角度时,通过旋转连接轴601,使灯具1可360°旋转,当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后,停止旋转连接轴601,因为棘轮602与棘爪601的单向往复运动,棘爪603在棘轮602不旋转时进行固定支撑,放置棘轮603旋转,即对调节角度后的灯具1进行固定,防止灯具1再运动达到固定的目的。

为了增加灯具1调节过程的灵活性,方便使用者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杆5内侧在对应调节组件6的位置处凹设有矩形空间,所述棘轮602与棘爪603位于矩形空间内;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外侧在对应棘爪603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孔501,所述弧形孔501与矩形空间相连通,棘爪603上设置有立柱7,所述立柱7穿过弧形孔501位于第二支撑杆5外侧。使用者通过拨动立柱7带动棘爪603旋转、离开棘轮602,使棘轮602可以反向旋转,即反向调节灯具1的角度,提升的操作便捷性。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灯具1的稳固性,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矩形空间内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位于棘爪603的下方,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杆5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棘爪603,弹簧12使棘爪603与棘轮602之间的配合更稳定,防止因意外导致棘爪603脱离棘轮602。

为了提升使用者调节灯具1角度的舒适度,所述连接轴601位于第二支撑杆5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套13。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移动和固定,所述底座3前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8,底座3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扶手9和第三支撑杆10,所述第三支撑杆10的下端设置有脚轮11,具体的,脚轮11采用带有锁止功能的脚轮。

在需要使用本照明装置时,使用者可通过扶手9推动底座3至合适位置,通过手持旋转套13旋转连接轴601带动灯具1旋转,在棘轮602正向旋转时,棘爪603随机对棘轮602进行限位固定,当达到调节目的后,松开即可;若需要反向调节灯具1的角度,手持立柱7沿弧形孔501逆时针旋转,带动棘爪603脱离棘轮602,此时弹簧12呈被拉伸的状态,棘轮602可自由旋转,即可以通过旋转旋转套12带动连接轴601、棘轮602反向旋转,对灯具1进行反向调节,当调节之合适的角度后,松开立柱7,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棘爪603向棘轮602运动、并与棘轮602相配合,对棘轮602进行限位固定,此后松开旋转套13即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