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出射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发光道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5423发布日期:2020-06-09 20: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光出射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发光道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光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光出射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发光道钉。

技术背景

发光道钉又叫发光突起路标,主要安装在道路路面,具有发光功能,主要对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起视觉诱导或提示作用,也可以充当路面辅助照明器材。

现有的发光道钉大多以凸起式发光道钉为主,主要安装在路面上,道钉最高处一般高出路面20mm以上;也有地埋式发光道钉,使用时其主体埋入路面,其顶部与路面平齐或略微凸出底面。

现有道钉的主要发光结构主要归纳有两大类:

其中一类发光道钉的发光结构多采用在侧部穿孔平射,穿孔灯珠大致按原方向直接透出反光片水平发光,发光在水平方向的光强占比较大。由于led发光光强分布接近180°的朗伯体,因此,径向发光光强部分被遮盖造成光能损失,光能利用率低,会增加太阳能系统的供电压力。绝大多数凸起道钉都采用这类结构,而地埋道钉由于隆起高度限制,上述穿孔平射光出射结构不适用于地埋道钉。

为了保证凸起式道钉发光的可见距离和远距离发光效果,同时保证道钉的抗压抗冲击性能,需要一定的顶壳厚度并使道钉突出路面较高,这样不仅会因为车轮冲击造成车辆颠簸,而且容易造成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员的磕碰,诱发交通事故,且不防铲雪、工艺繁琐、容易进水。

其中另一类发光道钉的发光结构多采用倒v型led光出射结构,即其出光槽的顶部呈倒v型,草帽灯珠竖直向上或斜向上设置在出光槽内,发出的光通过折射、反射和透射向上和侧向发光。绝大多数地埋道钉都采用这类结构。其主要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灯珠竖直向上或斜向上,其光强分布不合理,很大一部分光能透过出光槽的顶尖部位向上出射,发光在向上方向的光强占比较大,导致远程发光的可视距离短,效果差,光能利用率低,而且近程发光容易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造成光干扰和眩光,易诱发交通事故。

2、倒v型出光槽的顶尖部位壁厚较薄,结构强度较小,抗压和抗冲击能力不够,容易造成壳体损坏;

3、倒v型出光槽不利于注塑工艺,倒v型出光槽应力大,容易开裂,且为了达到较好的远程发光效果,需要调试草帽灯珠的安装角度和定位要求高,给装配带来不便,导致产品一致性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发光道钉都存在led光出射结构不合理,导致道钉的发光导光部分的光场分布不合理,且不利于光强占比的分配,光能利用率低,远程发光效果差,近程发光易造成光干扰,在现有交通规范的尺寸限制范围内,不易降低道钉隆出路面的高度,结构强度差,不抗压和抗冲击,制造和安装繁琐等主要缺点,满足不了道路多样化需求,严重阻碍了发光道钉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远程视距更远、近程对人眩光少、光能利用率更高、还可以提高设计余量使结构更优化(可以降低透明壳体的隆起高度且外带有斜面,以减少车辆的颠簸和人员的磕碰且壳体不易磨损,也可以增加透明壳体的面层的厚度,以增加结构强度)、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利于壳体的成型工艺的led光出射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发光道钉,可以更合理地分配水平方向和向上方向发光光强比例以更适合车辆和行人不同侧重点,可以更好地满足道路多样化需求。

本发明从光学、结构力学、成型工艺(特别是注塑成型)、交通设计规范和视觉心理学等出发,借助光学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设计及实验验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发光道钉的led光出射结构和基于该光出射结构的优点及其所能提供的设计余量制造的性能更优越的发光道钉,其主要核心创造性在于:

1、在出光槽的出光端面上设置较厚的、内外壁所在平面平行或呈小角度夹角的透明侧壁,led发光体发出的光先经过聚光元件聚光,以达到led水平方向光强占比高,再根据折射定理n1sinα1=n2sinα2,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发生偏转或向上位移δh后水平出射(θ1>θ2,且θ3>0时,led的主出射光经透明壳体折射后发生偏转并发生向上位移δh,并沿水平方向出射;θ1=θ2,且θ3=0时,led的主出射光经透明壳体折射后发生向上位移δh,并沿水平方向出射),从而能够提高道钉结构的设计余量(δh)可以使道钉的壳体结构更紧凑,即可以降低道钉安装时露出路面的高度,减少对车辆的颠簸感和对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的磕碰,也可以在保证道钉可视距离的前提下,在满足交通规范的尺寸限制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大顶壳的厚度,进一步增加道钉的结构强度和抗压抗冲击性能。

2、根据折射定理n1sinα1=n2sinα2,透明壳体透明材料的光折射率n、θ1、θ2、θ3、h1、h2、h3、w满足led发光体的大部分光能沿水平出射的条件(此时,发光体发光时人沿水平方向可以看到led光出射结构内的整个灯珠的发光光斑,而不满足本发明光出射条件的常规光出射结构只能看见部分灯珠的发光光斑),使得道钉水平方向光出射效率高(即道钉发出的光能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从而尽量增大发光的可视距离,有利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诱导和指示;可以通过聚光元件来分配水平和向上出射的比例,使两者的光能利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特别是可以给太阳能电池等供电系统提高更大的设计余量,如可以使同等功率led的水平视距更远,或者可以减少太阳能电池的体积和容量,达到与传统技术同等的效果。

3、出光槽顶部呈拱形(类似倒u型),不仅利于透明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而且使道钉的led光出射结构的结构强度更高,抗压抗冲击能力更强,也使得led发光体的安装更加简单,产品的一致性更好。

本发明道钉进一步了优化道钉的结构,给设计提供了设计余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4所示,一种led光出射结构,所述的led光出射结构包括为透明壳体(1)、带有聚光元件(如聚光透镜或聚光反射杯或反射筒等)的led发光体(2)、分隔体(3)、空气层(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透明壳体(1)为其顶部的顶面主体部分呈平面或类似平面的、设有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透明壳体,透明壳体(1)顶部的内底面(内壁)上带有内陷的容置槽(1c),所述的容置槽(1c)至少在其一端设有一个可供光入射的、与基准面(也叫参考面,为水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的基准面,可以平行于道钉顶面或底面、路面)夹角呈锐角θ1的、有一定高度(对应有斜面宽度,其高度大于或等于led发光体的径向尺寸)的内斜面(1b),内斜面(1b)所对应部位的壳体外表面为光出射的、与基准面夹角呈锐角θ2的、有一定高度(对应有斜面宽度,其高度大于或等于led发光体的径向尺寸)的外斜面(1a),其中,85°≥θ1≥θ2≥18°且30°≥θ1—θ2≥0°(即聚光后的发光主方向可以沿水平或与水平面呈小角度仰角出射);

所述的led发光体(2)设在容置槽(1c)内,led发光体(2)经聚光元件聚光后的发光轴向(聚光后的发光主方向)与基准面(可以是水平面、道钉顶面或底面、路面)的仰角θ3满足30°≥θ3≥0°,发光方向面对内斜面(1b);经折射定理n1sinα1=n2sinα2推算及光学仿真设计和实验验证,上述参数条件较佳。

led发光体(2)的周围设有分隔体(3)(优选隔板层,可带有封装胶),并至少在led发光体(2)与内斜面(1b)之间形成空气层(4),充当出光槽;

led发光体(2)通过分隔体(3)封装在透明壳体(1)内,形成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主要依次经过聚光元件聚光以水平方向或与水平方向呈小角度仰角(θ3)从透明壳体(1)的内斜面(1b)发生第一次折射入射、再经一定厚度w的透明壳体(1)侧壁传播后从透明壳体(1)的外斜面(1a)发生第二次折射出射的,以水平方向(一般对应法向)光出射为主(水平方向出射光强占比高)、向上方向(led径向)光出射为辅的(斜向上发光理论上可以分解为水平出射光和向上出射光)、且led发光体(2)的水平方向发光能够产生向上位移(δh)的,led发光体(2)发光的出射效率高(水平方向出射光和向上方向出射光的发光总光强高)的局部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透明壳体(1)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满足:2.1≥n≥1.5,内斜面(1b)与外斜面(1a)之间的侧壁厚度w、容置槽(1c)顶部最高点到透明壳体(1)顶面的厚度h1满足:15mm≥w≥2h1≥4mm;

或者led发光体(2)的灯珠直径φ、外斜面(1a)的高度h2、容置槽(1c)的内陷深度或空气层(4)的高度h3,满足:12mm≥h2≥φ,15mm≥h3≥φ,10mm≥φ≥2mm;

或者内侧壁(1a)所在平面与透明壳体(1)顶面的夹角θ1、外侧壁(1b)所在平面与透明壳体(1)顶面的夹角θ2其满足:75°≥θ1≥30°,60°≥θ2≥30°,θ1≥θ2(即发光部的侧壁呈上下等厚或上窄下宽的结构),内侧壁(1a)所在平面与外侧壁(1b)所在平面的夹角θ(=θ1—θ2)满足:30°≥θ≥0°;

或者led发光体(2)经过聚光元件后的半值角(也叫半强角)θ1/2满足45°≥θ1/2≥5°。

特别的,优选θ1=θ2(即内斜面与外斜面平行),θ3=0°(即led发光体平射),此时,δh=,其中,n为透明壳体(1)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进一步,led发光体(2)从透明壳体(1)外表面出射光在水平方向和向上方向的光强之比在3:1至20:1之间。最有利于不同照明条件下的路面对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发光诱导,更适应现在道路多样化要求。不同道路如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照明条件和车速设计是不同的,高速公路上车速快,水平发光光强宜占比较大、视距远,城市道路杂散光多,车速较慢,水平发光光强占比宜相对较小。

进一步,容置槽(1c)为顶部呈拱形(类似倒u型)的柱状容置槽或为由多个拱形槽单元排列成阵列的拱形槽。

进一步,单个容置槽(1c)内设有单个led发光体或多个led发光单元排列成阵列的led发光体。

进一步,led发光体(2)所带的聚光元件为与led一体封装的一次聚光透镜或二次组装的二次聚光透镜。

进一步,led发光体(2)为直插式的led灯珠。以自带有聚光功能的一次透镜的草帽灯珠为优选。

进一步,led发光体(2)朝下侧部的下方还设有向上反射的反射层(led径向朝下的发光反射向上,以利于从透明顶壳光出射,增加向上的出射光效);或者led发光体(2)朝上侧部的上方还设有光扩散层(向上发光相对不刺眼,以利于行人的视觉舒适度);或者led发光体(2)朝上侧部的上方还设有长余辉发光层,从而具有余辉发光功能,也可以充当光扩散层的效果。

进一步,透明壳体(1)顶壳的内底面上的容置槽(1c)内还设有能受led光激发的长余辉发光体,从而形成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led光出射结构。

进一步,led光出射结构与保护壳(5)及其他配件结合成发光道钉,其中,led光出射结构分别对称地设在道钉顶部的左右两侧部位,其中的led发光体(2)的主发光方向沿正向发光(单向发光)或沿正向和背向分别发光(双向发光),或led光出射结构分别对称地设在道钉顶部的前后两侧部位,其中的led发光体(2)的主发光方向沿正向和背向分别发光(双向发光),或led光出射结构设在道钉顶部的前侧部位或后侧部位,其中的led发光体(2)的主发光方向沿正向发光(单向发光)。

进一步,led光出射结构与保护壳(5)及其他配件结合成发光道钉,其中,所述的led光出射结构的上方还设有金属保护压盖,起到进一步保护透明壳体(1)的效果,以增加led光出射结构和道钉整体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

进一步,透明壳体(1)顶壳下方的容置腔体内还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还分别通过线路与led发光体(2)和储能元件相连;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在透明壳体(1)内形成外壳整体透明的太阳能发光道钉;

或者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在透明壳体(1)内形成led光出射结构,并与保护壳(5)及其他配件结合成太阳能发光道钉。

进一步,led发光体(2)通过外接导线与外部电气相连;所述的led发光体(2)通过封装胶封装在透明壳体(1)内形成led光出射结构,并与保护壳(5)及其他配件结合成有源发光道钉。

进一步,保护壳(5)上还设有逆反射体,从而形成具有反光功能的发光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带有正向和背向两个相对斜面的、前后和左右分别对称的全透明台形体道钉壳体整体,太阳能光伏组件设在透明壳体(1)的顶壳中间部位的下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容置槽(1c),led发光体(2)设在容置槽(1c)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透明壳体(1)的正向和背向斜面上还设有逆反射体,透明壳体(1)的容置腔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和储能元件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或其他配件封装在透明壳体(1)内形成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发光内胆壳体,太阳能光伏组件设在发光内胆壳体的顶壳中间部位的下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容置槽(1c),led发光体(2)设在容置槽(1c)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发光内胆壳体的容置腔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和储能元件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在发光内胆壳体内形成发光内胆,保护壳(5)为带有正向和背向两个相对斜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开腔的、前后和左右分别对称的台形体底壳,保护壳(5)的正向和背向斜面上还设有逆反射体,发光内胆嵌合在保护壳(5)内并与封装胶或其他配件结合成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顶部隆起呈类似宽体十字形的发光内胆壳体,隆起顶部的四个相对下陷部位的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4个正向和背向的相对斜面,太阳能光伏组件设在发光内胆壳体的顶壳中间部位的下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左右两侧设有容置槽(1c)和出光槽并面对上述正向和背向的斜面,led发光体(2)设在容置槽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发光内胆壳体的容置腔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和储能元件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在发光内胆壳体内形成发光内胆,保护壳(5)由带有向上开腔的金属底壳和中间部位带有开口的顶盖组合而成,发光内胆锁在保护壳(5)内并与封装胶或其他配件结合成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顶部隆起呈类似圆角处理的多边形的发光内胆壳体,隆起顶部的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正向和背向的相对斜面,太阳能光伏组件设在发光内胆壳体的顶壳中间部位的下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前后两侧部位设有由多个拱形槽单元排列成阵列的容置槽(1c)和出光槽并面对上述正向和背向的斜面,led发光体(2)为多个led排成线阵设在容置槽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发光内胆壳体的容置腔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和储能元件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led发光体(2)、控制电路和储能元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在发光内胆壳体内形成发光内胆,保护壳(5)由带有向上开腔的金属底壳和中间部位带有开口的顶盖组合而成,发光内胆锁在保护壳(5)内并与封装胶或其他配件结合成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顶部隆起呈类似宽体十字形的发光内胆壳体,隆起顶部的四个相对下陷部位的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4个正向和背向的相对斜面,发光内胆壳体的顶壳下方的左右两侧部位设有容置槽(1c)和出光槽并面对上述正向和背向的斜面,led发光体(2)设在容置槽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led发光体(2)通过外接导线与外部电气相连;所述的led发光体(2)通过封装胶封装在发光内胆壳体内形成发光内胆,保护壳(5)由带有向上开腔的金属底壳和中间部位带有开口的顶盖组合而成,发光内胆锁在保护壳(5)内并与封装胶或其他配件结合成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

进一步,透明壳体(1)为顶部隆起呈类似圆角处理的多边形的发光内胆壳体,隆起顶部的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正向和背向的相对斜面,发光内胆壳体的顶壳下方的前后两侧部位设有由多个拱形槽单元排列成阵列的容置槽(1c)和出光槽并面对上述正向和背向的斜面,led发光体(2)为多个led排成线阵设在容置槽内并沿道钉的正向发光、或沿道钉的正向和背向发光,led发光体(2)通过外接导线与外部电气相连;所述的led发光体(2)通过封装胶封装在发光内胆壳体内形成发光内胆,保护壳(5)由带有向上开腔的金属底壳和中间部位带有开口的顶盖组合而成,发光内胆锁在保护壳(5)内并与封装胶或其他配件结合成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

透明壳体(1):

透明壳体(1)透明壳体(1)为至少顶壳透明的、设有向下开口的容置腔体的壳体,主要起容纳、支承、透光等作用,一般选用透明pc或透明亚克力等;可以整体充当全透明道钉壳体,也可以充当组合件与保护壳(5)结合成道钉的组合壳体。

led发光体(2):

led发光体(2)为带有聚光元件(如聚光透镜或聚光反射筒等)的单个或多个led发光体,优选自带有聚光功能的一次透镜的草帽灯珠(如φ5、φ6草帽灯珠等);也可以选用二次透镜聚光,完成水平方向的光强和向上方向的光强的占比分配;发光颜色按需可选择红色、黄色、绿色等发光颜色,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发光颜色的组合。

分隔体(3):

分隔体(3)主要起空气层分隔、支承、支撑、容置、固定、加固等作用,可以选用塑料或金属或复合材料板材或异形板材,优选注塑件,可以带有封装胶,最简单的可用线路板层充当。

分隔体(3)通过透明壳体(1)内的限位结构(例如内阶梯体卡位)与透明壳体(1)之间形成空气层(4);其上可以设置led发光体(2)或线路板等电气元件,灌胶时充当隔板,同时可以起结构加强作用,也可以带有支架、支柱、立筋,起加固作用。

空气层(4):

分隔体(3)与透明壳体(1)内壁之间设有空气层(4),充当出光槽,以满足聚光效果和光出射条件。

保护壳(5):

保护壳(5)主要起支撑、容纳、固定、安装、保护、透光等作用;保护壳(5)与透明壳体(1)可以通过结构胶或紧固件等结合成道钉壳体;保护壳(5)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组合件(如由底壳和顶盖组合而成),顶盖可以遮盖透明壳体(1)的顶部,特别是led光出射结构的顶部,以提高抗压强度;由金属或陶瓷或塑料或玻璃或复合材料等材质制成,优选铸铝、锻铝、合金钢或铝合金)。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发光道钉,相比现有常用的穿孔平射型发光道钉,能够提高道钉结构的设计余量(δh)可以使道钉的壳体结构更紧凑,即可以降低道钉安装时露出路面的高度,以减少对车辆的颠簸感和对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的磕碰,也可以在保证道钉可视距离的前提下,在满足交通规范的尺寸限制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大顶壳的厚度,进一步增加道钉的结构强度和抗压抗冲击性能。

2、本发明的拱形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相比现有常用的倒v型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光能分配更合理,光能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从而尽量增大发光的可视距离,有利于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发光诱导和指示,对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光干扰和眩光较少。水平和径向发光的总体光能利用率高,可以给太阳能电池等供电系统提高更大的设计余量。

3、本发明的拱形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相比现有常用的倒v型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顶部(特别时出光槽顶壁最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抗压、抗冲击能力更强。

4、本发明的拱形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相比现有常用的穿孔平射型发光道钉,工艺更简单、发光部位结构强度更高、更不易进水,相比现有常用的倒v型出光槽结构的发光道钉,更利于透明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

5、本发明的led光出射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发光道钉,既可以用于凸起道钉,也可以用于地埋道钉,适用面更广,发光效果更好,相比现有技术,综合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效率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以θ1=θ2即内外斜面相互平行、θ3=0°并以自带有一次聚光透镜的直立式封装led的典型情况作为举例)

图1为本发明led光出射结构沿光出射方向的纵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ed光出射结构沿光出射方向的横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led光出射结构的发光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led光出射结构的led发光体经聚光元件后的光强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沿光出射方向的纵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分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透明壳体的翻转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透明壳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11、12为本发明一的led光出射结构和倒v型led光出射结构的一组同等前置条件(误差允许范围内)下的水平光强实验测试值对比图;

图13为为本发明一的led光出射结构和倒v型led光出射结构在同等前置条件(误差允许范围内)下的水平光强测试现场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分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的透明壳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的分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的透明壳体的翻转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透明壳体的翻转立体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沿光出射方向的横截剖面结构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分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透明壳体的翻转立体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沿光出射方向的横截剖面立体结构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分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包括透明壳体一(110)、led草帽灯珠一(120)、分隔体一(130)、空气层一(140)、容置腔体一(150)、底壳一(160)、逆反射体一(170)、光伏组件一(180)、控制电路一(190)、储能元件一(1100),如图5—13所示。

透明壳体一(110):

透明壳体一(110)为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类似长方体的、带有向下开口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顶部的四个角向下凹陷呈两组正向和背向的、高6mm、厚10mm的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一(110a)、内斜面一(1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5°夹角,各组内斜面一(110b)之间设有顶部呈拱形一(类似倒u型)的、φ=6mm的容置槽一(110c),容置槽一(110c)的发光轴向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一(110b)方向。透明壳体一(110)的容置槽一(110c)顶部距离透明壳体一(110)的顶面3.2mm。

led草帽灯珠一(120):

led草帽灯珠一(120)为φ=5mm的f5型草帽灯珠,焊在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将焊有led草帽灯珠一(120)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一(110c)内,使f5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一(110c)的顶壁间距为0.5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一(1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10°

f5型草帽灯珠下方的线路板上涂有白色的涂层,以增加led向上反射发光的效果,也可以在f5型草帽灯珠下方的线路板上设有镀铝反射膜,以增加向上的反射发光的效果。

也可以在f5型草帽灯珠上方的容置槽一(110c)内固化有掺有长余辉粉末的导光胶,既可以起到光扩散的效果,又可以起到长余辉发光的效果。

分隔体一(130):

分隔体一(130)由上述带有穿线孔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结固定在透明壳体一(110)的顶壳下方,并与容置槽一(1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一(140),充当出光槽。

线路板上还焊有充当控制电路一(190)的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容置腔体一(150):

透明壳体一(110)顶壳的内底面上设有内陷的方形容置腔体一(150)。

底壳一(160):

底壳一(160)为带有向上开口的容置腔体的铸铝保护外壳,其形状类似台体,前、后两侧部分别设有与底面交呈30°夹角的、带有凸字形凹槽的相对斜面,斜面上部的左右两侧带有两个向下的凹陷。

逆反射体一(170):

逆反射体一(17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反光晶格板,通过超声波热合固定到壳底壳一(160)前、后两侧部的凸字形凹槽内。

光伏组件一(180):

光伏组件一(18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透明壳体一(110)的底部开口处嵌入到透明壳体一(110)顶壳下方的方形容置腔体一(150)内并用导光胶固定。

先将反光晶格板透过结构胶固定到底壳一(160)前、后两侧部的凸字形凹槽内,再将透明壳体一(110)倒置,将光伏组件一(180)和电路板依次固定好后,从线路板的穿线孔连出导线和充当储能元件一(1100)的锂电池相连,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1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一(1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平齐并固化得到发光内胆,将发光内胆按所需的公差范围的间隙配合嵌入到底壳一(160)的顶部开口处,此时,外斜面一(110a)正对底壳一(160)侧部的凹陷,最后用结构胶或紧固件固定封装形成道钉整体,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安装时通过螺丝和粘胶安装固定在路面上,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5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6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本发明的led光出射结构和现有的倒v型led光出射结构通过远方光电lfa—3000光源频闪测量仪做对比实验中的一组同等前置条件(误差允许范围内)下的对比实测数据,两者的通电时的水平光强(最大值)相差一个数量级;倒v型led光出射结构选用大角度半值角的led,甚至led朝外倾斜,两者的水平光强也有3倍以上的差距】,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其led发光的总体出射利用率相比传统穿孔直射结构的总体出射利用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可以选用不同聚光效果的带有一次聚光透镜的led草帽灯珠,例如半值角5°到15°之内的led灯珠,可用于高速公路,或选用半值角25°到45°之内的灯珠,可用于城市道路,满足不同需求。

实施例二

一种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包括透明壳体二(210)、led草帽灯珠二(220)、分隔体二(230)、空气层二(240)、逆反射体二(270)、光伏组件二(280)、控制电路二(290)、储能元件二(2100),如图14—17所示。

透明壳体二(210):

透明壳体二(210)为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而成的、带有向下开口腔体的注塑成型件。其形状类似台体,前、后两侧部分别设有与底面交呈30°夹角的相对斜面并各带有一个凸字形凹槽,左右两侧部向外凸出呈弧形并分别带有一个安装圆孔,顶部的四个角向下凹陷呈两组正向和背向的、高6mm、厚9mm的相对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二(210a)、内斜面二(2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5°夹角,各组内斜面二(210b)之间设有顶部呈拱形一(类似倒u型)的、φ=6mm的容置槽二(210c),容置槽二(210c)的发光轴向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二(210b)方向。透明壳体二(210)的容置槽二(210c)顶部距离透明壳体二(210)的顶面3mm。

led草帽灯珠二(220):

led草帽灯珠二(220)为φ=5mm的f5型草帽灯珠,焊在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将焊有led草帽灯珠二(220)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二(210c)内,使f5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二(210c)的顶壁间距为0.5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二(2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15°。

分隔体二(230):

分隔体二(230)由上述带有穿线孔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结固定在透明壳体二(210)的顶壳下方,并与容置槽二(2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二(240)。

线路板上还焊有充当控制电路二(290)的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逆反射体二(270):

逆反射体二(270)为透明pmma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凸字形反光晶格板,通过超声热合固定到透明壳体二(210)前、后两侧部的凸字形凹槽内。

光伏组件二(280):

光伏组件二(28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透明壳体二(210)的底部开口处嵌入并用导光胶固定到透明壳体二(210)顶壳中央的下方。

先将反光晶格板透过超声波热合固定到底壳二(260)前、后两侧部的凸字形凹槽内,再将透明壳体二(210)倒置,将光伏组件二(280)和电路板依次固定好后,从线路板的穿线孔连出导线和充当储能元件二(2100)的锂电池相连,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二(2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二(2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平齐并固化得到道钉整体,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太阳能发光反光凸起道钉,安装时通过螺丝和粘胶安装固定在路面上,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5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2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

实施例三:

一种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包括透明壳体三(310)、led草帽灯珠三(320)、分隔体三(330)、空气层三(340)、顶盖三(361)、底壳三(362)、光伏组件三(380)、控制电路三(390)、储能元件三(3100)、外连防水导线三,如图18—21所示。

透明壳体三(310):

透明壳体三(310)为全透明pc外壳,形状类似倒扣的透明烟灰缸。其下部呈花瓣形柱体,其顶部设有与顶盖三(361)上的十字形开窗相对应的十字形上凸,四个相对下陷的凹陷部位设有两组正向和背向的、高6.5mm、厚10mm的相对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三(310a)、内斜面三(3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8°夹角,各组相对的内斜面三(310b)之间设有带有顶部呈拱形的、φ=7mm的容置槽三(310c),透明壳体三(310)的顶部距离透明壳体三(310)的顶面2.8mm。

led草帽灯珠三(320):

led草帽灯珠三(320)为φ=6mm的f6型草帽灯珠,焊在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将焊有led草帽灯珠三(320)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三(310c)内,使f6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三(310c)的顶壁间距为0.5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三(3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15°。

分隔体三(330):

分隔体三(330)由上述焊有led草帽灯珠三(320)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胶固定在容置槽三(310c)的下方,并与容置槽三(3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三(340)。线路板上还焊有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顶盖三(361):

顶盖三(361)为中间部位设有类似宽体十字形的宽体开窗的圆环形铸铝顶圈,顶圈上对称地带有4个朝外侧面呈斜坡状的内凸的上凸体,上凸体与顶圈的其余与外边沿平齐的平面部分之间形成四个缺口,4个外斜面三(310a)分别对应上述各缺口。

底壳三(362):

底壳三(362)为带有容置腔体的、开口向上的、上大下小的铸铝腔型壳体。

光伏组件三(380):

光伏组件三(380)为长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从透明壳体三(310)的底部长方形开口处用导光胶固定到透明壳体三(310)顶壳的内底面的中央部位。

将透明壳体三(310)倒置,将光伏组件三(380)和焊有led草帽灯珠三(320)和控制电路的电路板依次固定好后,从线路板上连出导线和作为充当储能元件三(3100)的锂电池相连,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3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三(3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平齐并固化得到发光内胆,在底壳三(362)的容置腔体内垫上垫圈,将发光内胆按所需的公差范围的间隙配合嵌入到底壳三(362)的顶部开口处,再盖上顶盖三(361),用结构胶或紧固件固定封装形成道钉整体,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地埋式太阳能发光道钉,安装时主体埋入路面至底壳的边沿与路面平齐,道钉顶部凸出地面10mm左右,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6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3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

实施例四:

一种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包括透明壳体四(410)、led发光体四(421)(422)、分隔体四、空气层四(440)、容置腔体四(450)、顶盖四(461)、底壳四(462)、外连防水导线四,如图22—24所示。

透明壳体四(410):

透明壳体四(410)为全透明pc外壳,形状类似倒扣的透明烟灰缸。其下部呈花瓣形柱体,其顶部设有与顶盖四(461)上的十字形开窗相对应的十字形上凸,四个相对下陷的凹陷部位设有两组正向和背向的、高6.5mm、厚11mm的相对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四(410a)、内斜面四(4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3°夹角,各组相对的内斜面四(410b)之间设有带有顶部呈拱形的、φ=7mm的容置槽四(410c),透明壳体四(410)的容置槽四(410c)顶部距离透明壳体四(410)的顶面3.3mm。

透明壳体四(410)的内顶壁中央由凸筋围成方形凹槽作为容置腔体四(450)。

led草帽灯珠四(420):

其中,led草帽灯珠四(421)为φ=5mm的f5型草帽灯珠,焊在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将焊有led草帽灯珠四(420)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四(410c)内,使f5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四(410c)的顶壁间距为0.7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四(4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5°。

贴片式led四(422)排成线阵焊接在方形线路板上,将长余辉发光体的预成形片材通过导光胶粘合固定到容置腔体四(450)内,再将焊有贴片式led四(422)的线路板设置在长余辉发光体的下方。

分隔体四:

分隔体四由上述焊有led草帽灯珠四(420)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胶固定在容置槽四(410c)的下方,并与容置槽四(4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四(440)。线路板上还可以焊有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顶盖四(461):

顶盖四(461)为中间部位设有类似宽体十字形的宽体开窗的圆环形铸铝顶圈,顶圈上对称地带有2个朝外侧面呈斜坡状的、俯视呈弧形的上凸体,上凸体与顶圈的其余与外边沿平齐的平面部分之间形成2个缺口,4个外斜面四(410a)两两对应上述各缺口。

底壳四(462):

底壳四(462)为带有容置腔体的、开口向上的、上大下小的铸铝腔型壳体。

将透明壳体四(410)倒置,嵌入长余辉发光体,将电路板固定好后,从线路板上连出防水导线,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四(4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再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四(4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距离一定高度并固化得到底部带有线缆容置腔体的发光内胆,将外连防水导线穿过底壳四(462)的穿线孔在发光内胆下部的线缆容置槽内与发光内胆连出的防水导线通过防水活接相连,在底壳四(462)的容置腔体内垫上垫圈,将发光内胆按所需的公差范围的间隙配合嵌入到底壳四(462)的顶部开口处,再盖上顶盖四(461),用结构胶或紧固件固定封装形成道钉整体,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前后两侧。

本发明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安装时主体埋入路面至底壳的边沿与路面平齐,道钉顶部凸出地面8mm左右,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5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8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还能通过顶部的长余辉发光体受led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受激发光或余辉发光,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弱光照明或诱导。。

实施例五:

一种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包括透明壳体五(510)、led发光体五(521)(522)、长余辉发光体、分隔体五(530)、空气层五(540)、容置腔体五(550)、顶盖五(561)、底壳五(562)、外连防水导线五,如图25—29所示。

透明壳体五(510):

透明壳体五(510)为全透明pc外壳,形状类似倒扣的透明烟灰缸。其下部呈花瓣形柱体,其顶部设有与顶盖五(561)上的方形开窗相对应的方形上凸,顶壳的厚度为10mm,方形上凸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一对高7mm、厚10.5mm的相对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五(510a)、内斜面五(5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5°夹角,相对的内斜面五(510b)之间设有带有5个连体的顶部呈拱形的、φ=7mm的容置槽五(510c),容置槽五(510c)顶部距离透明壳体五(510)的顶面4mm。

透明壳体五(510)的内顶壁中央由凸筋围成方形凹槽作为容置腔体五(550)。

led发光体五(521)(522):

其中,led草帽灯珠五(521)为φ=5mm的f5型草帽灯珠,5个排成阵列焊在条形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再将焊有led草帽灯珠五(521)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五(510c)内,使f5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五(510c)的顶壁间距为0.5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五(5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10°。

贴片式led五(522)排成点阵焊接在方形线路板上,将长余辉发光体的预成形片材通过导光胶粘合固化在容置腔体五(550)内,再将焊有贴片式led五(522)的线路板设置在长余辉发光体的下方。

分隔体五(530):

分隔体五(530)由上述焊有led草帽灯珠五(521)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胶固定在容置槽五(510c)的下方,并与容置槽五(5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五(540)。线路板上还可以焊有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顶盖五(561):

顶盖五(561)为中间部位设有类似方形的宽体开窗的圆环形铸铝顶圈,顶圈上对称地带有2个朝外侧面呈斜坡状的、俯视呈半月形的上凸体,上凸体与顶圈的其余与外边沿平齐的平面部分之间形成2个缺口,透明壳体五(510)正向和背向的相对斜面恰好对应上述各缺口。

底壳五(562):

底壳五(562)为带有容置腔体的、开口向上的、上大下小的铸铝腔型壳体。

将透明壳体五(510)倒置,嵌入长余辉发光体,将电路板固定好后,从线路板上连出防水导线,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五(5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再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五(5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距离一定高度并固化得到底部带有线缆容置腔体的发光内胆,将外连防水导线穿过底壳五(562)的穿线孔在发光内胆下部的线缆容置槽内与发光内胆连出的防水导线通过防水活接相连,在底壳五(562)的容置腔体内垫上垫圈,将发光内胆按所需的公差范围的间隙配合嵌入到底壳五(562)的顶部开口处,盖上顶盖五(561),用结构胶或紧固件固定封装形成道钉整体,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前后两侧,也可以仅在道钉顶部的前侧设有上述led光出射结构作为单向发光道钉使用。

本发明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安装时主体埋入路面至底壳的边沿与路面平齐,道钉顶部凸出地面7.5mm左右,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5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8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还能通过顶部的长余辉发光体受led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受激发光或余辉发光,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弱光照明或诱导。

实施例六:

一种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包括透明壳体六(610)、led发光体六(621)(622)、长余辉发光体、分隔体六(630)、空气层六(640)、容置腔体六(650)、金属保护压盖六(661)、底壳六(662)、外连防水导线五,如图30—33所示。

透明壳体六(610):

透明壳体六(610)为全透明pc外壳,形状类似倒扣的透明烟灰缸。其下部呈花瓣形柱体,其顶部设有与金属保护压盖六(661)上的方形开窗相对应的两个方形上凸,方形上凸正向和背向的侧部设有一对高6mm、厚10mm的相对斜面,所述斜面的外斜面六(610a)、内斜面六(610b)相互平行并与顶面呈45°夹角,相对的内斜面六(610b)之间设有带有5个连体的顶部呈拱形的、φ=6mm的容置槽六(610c),容置槽六(610c)顶部距离透明壳体六(610)的顶面3mm。

透明壳体六(610)的内顶壁中央由凸筋围成方形凹槽作为容置腔体六(650)。

led发光体六(621)(622):

其中,led草帽灯珠六(621)为φ=5mm的f5型草帽灯珠,5个排成阵列焊在条形线路板上,将金属引脚折弯90度,使其出光轴方向与线路板平行,再将焊有led草帽灯珠六(621)的线路板通过限位结构设置在容置槽六(610c)内,使f5型草帽灯珠与容置槽六(610c)的顶壁间距为0.4mm,草帽灯珠的发光主方向平行于道钉的底面且正对相应的内斜面六(610b)方向,其经过自带的一次透镜后的半值角为10°。

贴片式led六(622)排成点阵焊接在方形线路板上,将长余辉发光体的预成形片材通过导光胶粘合固化在方形上凸内部的容置腔体六(650)内,再将焊有贴片式led六(622)的线路板设置在长余辉发光体的下方。

分隔体六(630):

分隔体六(630)由上述焊有led草帽灯珠六(621)的线路板充当,通过限位结构和粘胶固定在容置槽六(610c)的下方,并与容置槽六(610c)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层六(640)。线路板上还可以焊有单片机控制电路。

上述要素结合成的led光出射结构成为道钉的局部结构。

金属保护压盖六(661):

金属保护压盖六(661)为顶部隆起的圆形铸铝压盖,其前后两侧部设有长方形开口,中间设有两个方形开窗;安装时,金属保护压盖六(661)压合在透明壳体六(610)的顶部,透明壳体六(610)的两个方形上凸恰好嵌入其中间方形开窗内,透明壳体六(610)的正向和背向的那组相对斜面恰好对应其前后两侧的长方形开口,此时,上述led光出射结构的顶部被金属保护压盖六(661)的厚3mm的横梁所覆盖。

底壳六(662):

底壳六(662)为带有容置腔体的、开口向上的、上大下小的铸铝腔型壳体。

将透明壳体六(610)倒置,嵌入长余辉发光体,将电路板固定好后,从线路板上连出防水导线,接着在线路板和透明壳体六(610)内壁之间用硅酮胶或热熔胶预封装,再用环氧树脂倒灌入透明壳体六(610)的底部开口至与其底面距离一定高度并固化得到底部带有线缆容置腔体的发光内胆,将外连防水导线穿过底壳六(662)左右两侧的穿线孔在发光内胆下部的线缆容置槽内与发光内胆连出的防水导线相连,在底壳六(662)的容置腔体内垫上垫圈,将发光内胆按所需的公差范围的间隙配合嵌入到底壳六(662)的顶部开口处,盖上金属保护压盖六(661),用结构胶或紧固件固定封装形成道钉整体,。

本发明的地埋式有源发光道钉,安装时主体埋入路面至底壳的边沿与路面平齐,道钉顶部凸出地面7mm左右,道钉的前后两侧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f5型草帽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聚光,再经过内、外壁的二次折射后向上位移δh≈3.6mm水平面对道路车辆行进主方向出射,可以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发光或常亮发光,具有水平出射光强占比高、视距更远、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光效果好、抗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强度高、更易于控制发光角度等优点,还能通过顶部的长余辉发光体受led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频闪受激发光或余辉发光,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弱光照明或诱导,led光出射结构对称地位于道钉顶部的前后两侧,也可以仅在道钉顶部的前侧设有上述led光出射结构作为单向发光道钉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