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3282发布日期:2020-07-04 04:1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教室灯。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教室灯多用传统荧光灯管搭配反光槽使用或者利用最新的led发光技术设计成发光平板灯结构,以上两种技术尽管都可以实现用户的基本体验,但是整体的应用感受和人本照明的理念贯彻不够,这两种技术对整体空间的照明、对不同环境的应变调节以及用户安装环境仍有不小的局限性,这两种技术都无法对灯体的背面部分进行有效充足的照射,容易造成教室内的灯光光线不够均匀,不利于学生的视力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全方位照明的教室灯。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教室灯,包括机架、连接调节组件、全方位照明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设置在机架处,所述连接调节组件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设置在机架处,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灯板、第一灯架、第一led灯板、第二灯架和第二led灯板,所述第一led灯板安装在第一灯架内,第一灯架安装在机架的一侧,所述透明灯板的一侧安装在第一灯架处,使得所述第一led灯板的led灯珠正对透明灯板的侧部,所述第二led灯板安装在第二灯架内,第二灯架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透明灯板的另一侧安装在第二灯架处,使得所述第二led灯板的led灯珠正对透明灯板的侧部。

其中,机架位于本教室灯的基本支撑框架,用于安装其他的组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将机架安装到天花板上,以及调节机架的水平度;智能控制组件用于自控控制本照明和装置的开关和照明亮度;全方位照明组件为本教室灯的发光部件,第一led灯板和第二led灯板位发光元件,两led灯板上均布有多个led灯珠,第一灯架和第二灯架分别用于将第一led灯板和第二led灯板安装在机架上,透明灯板用于将两led灯板发出的光线折射,使得透明灯板上下两面都能够发出照明光线。

进一步,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还包括上灯罩、上散光板、下散光板和下灯罩,所述上散光板安装在透明灯板的顶面,所述上灯罩位于上散光板远离透明灯板的一侧且上灯罩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散光板安装在透明灯板的底面,所述下灯罩位于下散光板远离透明灯板的一侧且下灯罩与机架固定连接。

其中,上散光板用于将透明灯板顶面发出的光线进行分散,避免使得光线更加柔和,上灯罩用于保护上散光板;下散光板用于将透明灯板底面发出的光线进行分散,避免使得光线更加柔和,避免使用者刺眼,下灯罩用于保护下散光板。

进一步,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微波感应器和光感控制器,所述光感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安装在机架内,控制器与微波感应器电连接,微波感应器设置在全方位照明组件处,所述第一led灯板、第二led灯板皆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等能够接收传感器信号以及控制其他元器件的控制装置;微波感应器即为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来做的,微波感应器能够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微波感应器的型号优选为深圳市海兴科技有限公司的hds型;光感控制器即为光控传感器,能够监测其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进而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再对全方位照明组件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型号有选为深圳市海兴科技有限公司的hs型。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顶部对称地设置有两组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连接调节组件包括连杆、套管、紧固螺栓、安装架和外壳,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套管的一端套设在连杆上,所述紧固螺栓设置在套管上且紧固螺栓穿过套管的管壁与连杆上的固定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外壳套设在套管上且外壳与套管为活动连接。

其中,连杆和套管用于增长机架的安装空间,紧固螺栓和固定槽协同作用,用于调节机架的安装高度,安装架用于将套管固定在天花板上,外壳用于保护安装架,以及起美观作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调节组件还包括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且水平仪位于两根连杆之间。

其中,水平仪起参考作用,用于指示机架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教室灯通过第一led灯板和第二led灯板对透明灯板进行侧部照射,使得两led灯板所发出的光线能够被透明灯板折射,使得透明灯板的上下两面能够同时发出光线;透明灯板底面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用户,同时其顶面所发出的光线能够投射至天花板处,经天花板的漫反射后,照射到本教室灯的背面,从而实现空间全方位照明的用户体验,全方位的照明方式能够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同时,还能通过智能控制组件自动调节、开关本教室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组件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延图4的局部放大图a;

图6为本发明延图4的局部放大图b;

图7为本发明连接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机架,2.控制器,3.连接调节组件,31.连杆,32.固定槽,33.套管,34.紧固螺栓,35.安装架,36.外壳,4.水平仪,5.微波感应器,6.上灯罩,7.三散光板,8.透明灯板,9.下散光板,10.下灯罩,11.第一灯架,12.第一led灯板,13.第二灯架,14.第二led灯板。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教室灯,包括机架1、连接调节组件3、全方位照明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设置在机架1处,所述连接调节组件3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设置在机架1处,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灯板8、第一灯架11、第一led灯板12、第二灯架13和第二led灯板,所述第一led灯板12安装在第一灯架11内,第一灯架11安装在机架1的一侧,所述透明灯板8的一侧安装在第一灯架11处,使得所述第一led灯板12的led灯珠正对透明灯板8的侧部,所述第二led灯板14安装在第二灯架13内,第二灯架13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透明灯板8的另一侧安装在第二灯架13处,使得所述第二led灯板14的led灯珠正对透明灯板8的侧部。

机架1位本教室灯的基本支撑框架,用于安装其他的组件;连接调节组件3用于将机架1安装到天花板上,以及调节机架1的水平度;智能控制组件用于自控控制本照明和装置的开关和照明亮度;全方位照明组件为本教室灯的发光部件,第一led灯板12和第二led灯板14位发光元件,两led灯板上均布有多个led灯珠,第一灯架11和第二灯架13分别用于将第一led灯板12和第二led灯板14安装在机架上,透明灯板8用于将两led灯板发出的光线折射,使得透明灯板上下两面都能够发出照明光线。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全方位照明组件还包括上灯罩6、上散光板7、下散光板9和下灯罩10,所述上散光板7安装在透明灯板8的顶面,所述上灯罩6位于上散光板7远离透明灯板8的一侧且上灯罩6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下散光板9安装在透明灯板8的底面,所述下灯罩10位于下散光板9远离透明灯板8的一侧且下灯罩10与机架1固定连接。

上散光板7用于将透明灯板8顶面发出的光线进行分散,避免使得光线更加柔和,上灯罩6用于保护上散光板7;下散光板9用于将透明灯板8底面发出的光线进行分散,避免使得光线更加柔和,避免使用者刺眼,下灯罩10用于保护下散光板9。

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2、微波感应器5和光感控制器,所述光感控制器与控制器2电连接,控制器2安装在机架1内,控制器2与微波感应器5电连接,微波感应器5设置在全方位照明组件处,所述第一led灯板12、第二led灯板14皆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2为单片机等能够接收传感器信号以及控制其他元器件的控制装置;微波感应器即为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来做的,微波感应器能够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微波感应器的型号优选为深圳市海兴科技有限公司的hd01s型;光感控制器即为光控传感器,能够监测其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进而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2中,控制器2再对全方位照明组件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型号有选为深圳市海兴科技有限公司的hs01型。

如图7所示,所述机架1的顶部对称地设置有两组连接调节组件3,所述连接调节组件3包括连杆31、套管33、紧固螺栓34、安装架35和外壳36,所述连杆31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31上设有固定槽32,所述套管33的一端套设在连杆31上,所述紧固螺栓34设置在套管33上且紧固螺栓34穿过套管33的管壁与连杆31上的固定槽3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管33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架35,所述外壳36套设在套管33上且外壳36与套管33为活动连接。

连杆31和套管33用于增长机架1的安装空间,紧固螺栓34和固定槽32协同作用,用于调节机架1的安装高度,安装架35用于将套管33固定在天花板上,外壳36用于保护安装架35,以及起美观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调节组件3还包括水平仪4,所述水平仪4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且水平仪4位于两根连杆31之间。

水平仪4起参考作用,用于指示机架1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本教室灯使用前,需要将本装置安装到教室的天花板上。安装时,通过连接调节组件3接口将本教室灯安装到天花板上;首先,通过螺栓将连接调节组件3的安装架35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将外壳36与安装架3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即可将本罩名装置安装到教室的天花板。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调节本装置的水平度,通过参考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水平仪4来确定本装置的水平度,若本装置未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将机架1上下移动,机架1带动连杆31一起运动,连杆31在套管33内上下运动,直至水平仪4显示机架1已经位于水平位置后,将套管33上的紧固螺栓34拧进连杆31的固定槽32内,即可调节好本教室灯的水平度。

然后接通外接电源即可使用本教室灯;本照明和装置的控制器2中预设了不同环境亮度下,全方位照明组件的发光强度;本教室灯有如下三种控制方式:

第一种控制方式,光感控制器始终在检测环境的亮度且不使用微波感应器5;当光感控制器感应到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启动值时,光感控制器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2中,控制器2控制第一led灯板12和第二led灯板14工作,给环境补光,且补光的强度根据环境光强度进行实时控制,使得全方位照明组件可自动调节发光强度,始终保持环境亮度平衡。两led灯板发出亮光照射到透明灯板8内,透明灯板8的顶面和底面皆可发出灯光,灯光从透明灯板8的顶面发出后依次透过上散光板7、上灯罩6,进而照射到天花板上,经由天花板的漫反射后照射到本教室灯的背部,使得本教室灯的背部也明亮;灯光从透明灯板8的底面发出后依次透过下散光板9、下灯罩10,而后直接照射到使用者处,为使用者照明,由于本教室灯上下两侧皆可发光,使得本教室灯能够对附近环境进行全方位照明。

第二种控制方式,与第一种的区别在于,结合微波感应器5使用;当微波感应器5检测有物体移动,且光感控制器检测到周围环境光照强度小于预设启动值时,全方位照明组件启动,控制器2控制全方位照明组件的发光强度根据光感控制器检测到的环境光照强度进行实时控制,使得全方位照明组件可自动调节发光强度,始终保持环境亮度平衡;当物体离开微波感应器5的检测范围后,微波感应器5将信号传输会控制器2中,控制器2进入延迟状态,在延迟时间结束且微波感应器5没有再探测到有物体在移动时,控制器2控制全方位照明组件关闭;当微波感应器5没有检测到有物体移动时,不论环境光照强度如何,全方位照明组件都不发光。

第三种控制方式,与第二种的区别在于,当控制器2的延迟时间借宿后,微波感应器5没有再探测到有物体移动后,控制器2进入守候状态;控制器2控制全方位照明组件的发光亮度变暗,守候时间结束后,微波感应器5在检测范围内没有再检测到物体移动,则控制器控制全方位照明组件关闭。

本教室灯通过第一led灯板12和第二led灯板14对透明灯板8进行侧部照射,使得两led灯板所发出的光线能够被透明灯板8折射,使得透明灯板8的上下两面能够同时发出光线;透明灯板8底面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用户,同时其顶面所发出的光线能够投射至天花板处,经天花板的漫反射后,照射到本教室灯的背面,从而实现空间全方位照明,使得用户的照明体验更佳,全方位的照明方式能够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同时,还能通过智能控制组件自动调节、开关本教室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适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