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556发布日期:2020-08-21 15: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led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节能型光源,随着智能电器的发展,现多在智能电器的边缘或中心处设计用于功能性提示的环形、条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发光区域,例如智能家居中的控制器边缘、按键的面板或其边沿、智能锁的把手转动处等。如专利号为cn201487620u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所示,其设置有导电模块、发光模块和导光模块——即led灯珠,其通过环形分布若干led灯珠、于通电后实现环形发光效果。

上述现有环形发光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其所用led灯珠采用直射布置,直射布置时极容易出现各处光线强度不一致的情况,在与led灯珠对应的出光处光强度要明显高于非对应处,会导致环形发光效果不均匀,因此,其通过导光模块增加漫反射来均匀光强度,但如其附图图1所示,其需要较长的距离用于将光线打散,这无疑会增加环形发光结构的整体体积和材料成本。二、其至少需要6个以上led灯珠,才可确保在导光模块的漫反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环形发光效果。因此,在该环形发光结构中,导光模块体积大、led灯珠数量多。

此外,现有发光结构通常是根据实际使用的具体形状进行定制设计,在涉及形状调整时存在不便。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巧、led灯珠使用数量少的发光结构,其发光效果均匀、柔和,并能够适合小体积的产品使用或者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场所使用,并进一步能够根据具体使用调整发光区域的形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结构,包括导光板、led光源和遮光膜,所述导光板为中心对称结构、其边沿或边沿附近设有至少3个均匀分布的导光槽,所述led光源数量与导光槽一一对应,led光源的发光部分正对于其所在的导光槽与相邻的导光槽相邻的一侧槽壁,所述led光源的光照方向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依次指向相邻的下一个led光源或导光槽;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可拆卸设有或贴有透光区域的遮光膜,遮光膜的透光区域最好位于导光板的中间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led光源的光照方向”所指为led光源发光时单向照射(led有半导体衬底所以不能两面发光,一般只能单向照射)所形成的发光角度的中心线所在方向。

前述方案中,led光源的光照方向并非指向导光板的中间部分,而是指向导光板的边沿,故led光源的所发出的光线中的较为强烈的光线从导光板的边沿射出,而射入到导光板中间部分的光线偏弱,在无强烈光线的影响时,导光板的中间部分的光线整体柔和、也更为均匀,这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将led光源中过强的光线分离出去所达到的效果。

此外,在前述方案中,多个led光源的光照方向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指向相邻的下一个led光源,能够形成闭环光路、相当于环绕导光板设置,led光源之间的发光区相互重合,一方面能够增强光线,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互补方式,相互补充相对设置的led光源无法覆盖的区域,使得导光板中的光强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从环形透光圈显示的发光区域均匀一致,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透光区域为环形、三角形、方形或圆形。从本段另一方案可见,遮光膜可从导光板上分离,通过改变遮光膜的透光区域可以在导光板的表面形成各种所需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实际需要。

为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槽为开设于导光板边沿上的缺槽,并且,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导光槽是尽量设置于导光板的边沿位置上的,通过使导光槽与导光板的中心尽可能远,能够使led光源发射到导光板的中间部分的光线更分散、光线更柔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由此可见,通孔的设置便于智能锁上的把手、按键等凸起物从中穿出,使其符合智能锁面板或按键面板的设置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包括有电路基板,所述led光源均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电源和/或控制器的外接电线或外接插头;所述电路基板与导光板直接贴合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遮光膜的透光区域与电路基板位于导光板的不同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板为四边形/三角形、其四个角/三个角处分别设有一导光槽,该四处/该三处的导光槽结构相同,所述led光源的光照方向与导光板的侧边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板为方形板、其四个侧边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导光槽,该四处的导光槽结构相同,所述led光源的光照方向与导光板的侧边呈45°夹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板为圆形,其设有至少四个导光槽,所述led光源的光照方向为导光板的弦切方向。

为使led光源所发出的光尽可能远离导光板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槽的数量至少为4个,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使光线的覆盖更为全面,使整体光线更为均匀。

为节约成本、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槽的数量至多为6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导光板选自亚克力板、pet板、pc板或abs板。由此可见,导光板的材料选择范围较广,便于成本的控制,也满足各种不同场合设置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结构将多个led光源的发光方向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指向相邻的下一个led光源而形成闭环光路,使得导光板中的光强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从环形透光圈显示的发光区域均匀一致,美观大方;此外,整个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导光板装配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5为图4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光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接线单元,200—电路基板,300—导光板,400—遮光膜,500—通孔;

110—外接插头,120—外接线,130—外接连接座,210—第一导光槽,220—第二导光槽,230—第三导光槽,240—第四导光槽,310—第一led光源,320—第二led光源,330—第三led光源,340—第四led光源,410—环形透光区,420—方形透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结构,包括导光板300、led光源和遮光膜400,导光板300为中心对称结构、其边沿或边沿附近设有至少3个均匀分布的导光槽,led光源数量与导光槽一一对应并,并且led光源的光照方向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依次指向相邻的下一个led光源或导光槽;所述导光板300的表面上可拆卸设有或贴有透光区域的遮光膜400,遮光膜400的透光区域位于导光板300的中间部分。

实施例1

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发光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其包括有方形的电路基板200、方形的导光板300、接线单元100和遮光膜400,由图可知,本例主体部分由方形的电路基板200、方形的导光板300复合而成,方形的电路基板200、方形的导光板300大小、结构均相同,二者的中部均设有一个用于供凸起物穿过的通孔500。导光板300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均为与导光板300的两个侧边连通的缺槽,同时,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分别具有一个与导光板300的四个侧边分别平行的槽壁。

电路基板200的四角处分别对应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固定安装有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电路基板200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外接通电的接线单元100,并且电路基本的内部或其表面设有将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与接线单元100电连接的电线,该电线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独立电线、排线或者印刷而成的印制电线中的任一种。接线单元100由依次电连接的连接的外接插头110、外接线120和外接连接座130组成,其中外连接座固定于电路基本上并与上述电线电连接。外接线120的数量、种类与根据实际使用的led光源和控制方式进行确定,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三线制(控制线、电源线和地线)或其他方式。

如图4所示,当电路基板200与导光板300对合并盖合时,安装于电路基板200上的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分别位于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内。参照图2所示,以第一led光源310为例——第一导光槽210的左侧槽壁为与导光板300的左侧侧边平行设置的槽壁,第一led光源310被设置为当其进入到第一导光槽210中时,其光照反向朝向第一导光错的左侧槽壁,也为图2中所示的左侧,即第一led光源310和第四导光槽240的所在位置,第一led光源310所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将会从导光板300的左侧发出;同时,第二导光槽220的上侧槽壁为与导光板300的上侧侧边平行设置的槽壁,第二led光源320的光照方向朝上,即为第一导光槽210和第一led光源310所在位置,第二led光源320所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将会从导光板300的上侧侧边发出。相应地,第三led光源330的光照方向朝向导光板300的右侧侧边、第四led光源340的光照方向朝向导光板300的下侧侧边,四个灯源依照逆时针的方向依次指定。

结合图5所示,本例中,电路基板200与透光区分别位于导光板300的两个侧面,但该情况下若电路基板200所在一侧不使用遮光膜400进行遮光时,需要将电路基板200需要采用不透光的材料或涂覆有不透光涂层,以替代遮光膜400的作用。在图5中所示的导光板300的右侧平面、图2的背面上,遮光膜400设有环形透光区410,以供光线穿过。

此外,为便于使用,也可进一步地将电路基本与导光板300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可以是粘贴、螺丝等连接件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卡扣、螺纹等方式进行固定,不限于何种方式,但最优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以便于后续对led光源的维修和更换。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环形发光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其包括有方形的导光板300、接线单元100和遮光膜400,方形的导光板300上设有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中可拆卸安装有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分别具有一个与导光板300的四个侧边分别平行的槽壁,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的光照方向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朝向下一个相邻的led光源设置。

由于本例取消了电路基板200的设置,但同样需要设置接线单元100用于外接通电,接线单元100与四个灯源之间可直接通过导线电连接。相应地,除了透光区域外,导光板300的其余部分均需采用遮光膜400将其完全包裹,以防止光线外泄影响透光区域的发光效果。

实施例3本例提供另一种发光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路基板200和透光区域位于导光板300的同侧,为此,需要在电路基板200上对应透光区域的位置处开设透光孔以便透光,导光板300的其他部分用遮光膜400整体覆盖进行遮光。电路基板200中,电线的铺设需要避开透光孔设计。

实施例4结合图7所示,本例提供一种新的发光结构,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光板300为方形板、其四个侧边的中心处分别设有设有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共计四个导光槽,该四处的导光槽结构相同,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中分别设有或配合有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的光照方向与导光板300的侧边呈45°夹角。

实施例5如图8所示,本例提供一种新的发光结构,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光板300为圆形,其设有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共计四个导光槽,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位于同一个虚拟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第一导光槽210、第二导光槽220、第三导光槽230、第四导光槽240中分别设有或配合有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并且第一led光源310、第二led光源320、第三led光源330、第四led光源340的光照方向均为导光板300的弦切方向。

实施例6本例提供一种新的发光结构,其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光板300为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其每个角处都设有一个导光槽,所有导光槽结构相同,每个导光槽均对应有一个led光源,led光源的光照方向与其相邻的导光板300的侧边平行,并且led光源的光照方向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朝向下一个相邻的led光源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透光区域的形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或者异形等,其根据具体使用场合的需要进行设计。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透光区域的位置均设于导光板300侧面的中间部分,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300的各区域的光线均较为一致。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灯光要求,将导光板300通孔500的侧边边沿露出作为透光区域,也可以选取导光板300的侧边边沿露出或部分露出作为透光区域。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光板300可选自亚克力板、pet板、pc板或abs板。led光源可采用直插式、贴片式或其他样式的单个led灯珠或者由2个及以上的led灯珠组合形成的led灯珠组。并且在实施例2中,若采用直插式或贴片式的led灯珠,还需要为每一个led光源提供一个灯源安装座用于电连接。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导光槽均采用缺槽,除缺槽外,也可以采用如图6中所示的凹槽型导光槽,采用何种方式依照具体需求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