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290发布日期:2020-09-11 2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球泡灯,包括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2),所述灯座(1)或光源扩散灯罩(2)上固定有铝基板(3),所述铝基板(3)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4),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4)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42),所述导电组(42)分别为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所述两组导电组(42)内均安装有晶片(43),该晶片(43)分别为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所述晶片(43)与导电组(42)之间通过引线(5)电连接,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44)和荧光粉层ⅱ(45),所述导电组ⅰ(421)通电后,晶片ⅰ(431)与荧光粉层ⅰ(44)配合后使灯珠发出高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ⅱ(422)通电后,晶片ⅱ(432)与荧光粉层ⅱ(45)配合后使灯珠发出低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同时通电后同时可以发出中色温光,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ⅰ(421)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一电路,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ⅱ(422)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二电路,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1)基本呈方形,且其上端面间隔设有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分别安置在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内,荧光粉ⅰ涂覆在注粉槽ⅰ(11)内形成荧光粉层ⅰ(44),荧光粉ⅱ涂覆在注粉槽ⅱ(12)内形成荧光粉层ⅱ(45),所述荧光粉层ⅰ(44)覆盖所述晶片ⅰ(431),所述荧光粉层ⅱ(45)覆盖所述晶片ⅱ(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基本呈扇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43)可以为红光晶片、橙光晶片、蓝光晶片、绿光晶片和紫光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ⅰ(44)和荧光粉层ⅱ(45)均可以为红色荧光粉、橙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和紫色荧光粉其中一种或其中几种荧光粉通过固化剂、搅拌剂和扩散粉混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42)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正极导电块(401)和负极导电块(402),且所述负极导电块(402)的体积大于正极导电块(401)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块(402)和正极导电块(401)均包括导电块上层(4001)和导电块下层(4002),所述导电块上层(4001)和导电块下层(4002)通过连接块(4003)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晶片(43)通过固晶胶固定在负极导电块(402)的导电块上层(4001)上,而所述晶片(43)的两端电极通过引线分别与正极导电块(401)的导电块上层(4001)和负极导电块(402)的导电块上层(4001)焊接,所述导电块下层(4002)外显于支架(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003)上设置有导电块中层(4004),所述导电块中层(4004)位于导电块上层(4001)和导电块下层(4002)之间,且所述导电块中层(4004)为电流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4)的色温可以在1800k-10000k之间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内侧设置有散热层(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球泡灯,涉及一种室内灯具,属于室内照明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所述灯座或光源扩散灯罩上固定有铝基板,所述铝基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所述两组导电组内均安装有晶片,所述晶片与导电组之间通过引线电连接,所述晶片Ⅰ和晶片Ⅱ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和荧光粉层Ⅱ,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且能够减少销售商仓储压力的球泡灯。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阿理特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