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集装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2932发布日期:2020-10-23 12:1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冷藏集装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冷藏集装箱是冷链运输的重要设备,其包括底架、两侧板、顶板、端墙以及箱门,其中,两侧板分别位于底架的两侧,端墙和箱门分别位于底架的前后端部,顶板封盖在侧板、端墙和箱门的顶部,由此,围成一个正六面体构造的箱体,在箱体的内部形成载货空间,目前大多数的冷藏集装箱的载货空间内部未设置照明系统,在进进入箱体内部时,由于光线较差,在取出货物或装载货物时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的冷藏集装箱在其内部安装照明灯,在进入箱体内部时,照明灯亮起;照明灯通常是安装在侧板或顶板的内侧,以现有技术中在顶板上安装照明灯的结构为例,顶板包括内顶板、外顶板,在内顶板和外顶板之间通过发泡工艺填充保温发泡层,内顶板上开安装孔,将一灯盒嵌入到安装孔内后,再将灯盒的底部边缘固定在内顶板上位于安装孔周缘的部分,接着在将照明灯置于灯盒内,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原因是,灯盒在嵌入到安装孔后,将安装孔封盖,其边缘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内顶板固定,然后在对外顶板和内顶板之间填充发泡材料,在冷藏集装箱使用过程中,载货空间内为负压环境,在负压的反复作用下,灯盒会与内顶板、发泡层之间产生间隙,致使箱体内部冷气泄漏,同时水汽可能会进入灯盒内部,影响照明灯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其能够增加灯盒的牢固性,避免箱体内部负压对灯盒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冷藏集装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包括箱体、灯盒、照明灯,箱体包括侧板和顶板,灯盒安装在侧板和/或顶板的内侧,侧板和顶板均包括外壁板、位于外壁板内侧的内壁板、以及填充于内壁板和外壁板之间的保温发泡层,在内壁板上开设有一安装孔,灯盒由该安装孔插入并嵌置在保温发泡层内,灯盒的侧面设置有插入到保温发泡层内的凸起部,且灯盒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内壁板上,照明灯固定安装在灯盒内。

灯盒包括内壁、设置在内壁周缘的侧壁、以及由侧壁远离内壁的一侧向外折弯的连接壁,连接壁置于内壁板的内侧并与内壁板固定连接,凸起部设置在侧壁上。

凸起部为设置在侧壁上并向外凸出的凸筋。

连接壁与内壁板之间设置夹持有一密封垫。

侧壁远离内壁的一侧围成一开口,照明灯由该开口嵌入灯盒,照明灯的内侧设置有一灯板,灯板的边缘置于连接壁的内侧,且灯板、连接壁、密封垫以及内壁板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

在箱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控制照明灯的感应开关。

箱体还包括位于侧板和顶板前端的端框,端框内安装有箱门,感应开关安装在端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发泡材料包裹在灯盒外部,使灯盒侧面设置的凸起部能够与发泡成型的保温发泡层互相咬合,利用保温发泡层对灯盒起到限定的作用,如此,增加了灯盒与箱体连接的牢固性,在冷藏集装箱使用过程中,箱体内部的负压不会造成灯盒发生位移,从而防止冷气从灯盒处泄漏,同时避免负压对照明灯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藏集装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藏箱照明灯的安装结构,其包括箱体100、灯盒40、照明灯50,箱体100包括侧板、顶板110,灯盒40安装在顶板110上,具体的,顶板110包括外壁板20以及内壁板10,内壁板10和外壁板20间隔一定的距离,在其二者之间填充有保温发泡层30,在内壁板10上开设有一安装孔11,灯盒40由安装孔11嵌入,保温发泡层30对应灯盒40的位置设置有供灯盒40嵌入的凹槽,同时,在灯盒40的侧面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嵌入到保温发泡层30内,灯盒40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内壁板10上,照明灯50则是被固定安装在灯盒40内。在安装时,将灯盒40从安装孔11嵌入到外壁板20和内壁板10之间,使灯盒40的主体部分置于外壁板20和内壁板10之间的发泡腔体中,将灯盒40的内侧边缘与内壁板10固定后,使灯盒40将安装孔11处封盖并密闭,然后对外壁板20和内壁板10之间的发泡腔进行发泡,这样,发泡材料包裹在灯盒40外部,使灯盒40侧面设置的凸起部能够与发泡成型的保温发泡层30互相咬合,利用保温发泡层30对灯盒40起到限定的作用,如此,增加了灯盒40与顶板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冷藏集装箱使用过程中,箱体内部的负压不会造成灯盒40发生位移,从而防止冷气从灯盒40处泄漏,同时避免负压对照明灯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灯盒40包括内壁41、侧壁42、连接壁43,侧壁42设置在内壁41的周缘,连接壁43由侧壁42远离内壁41的一侧向着外侧折弯而成,在将灯盒40由安装孔11嵌入后,使连接壁43贴合于内壁板10的内侧,并且将连接壁43与内壁板10固定连接,凸起部被设置在侧壁42上。具体的,凸起部为设置在侧壁42上向外凸出的凸筋421,凸筋421是通过折弯或冲压工艺形成于侧壁42上的。当然,也可以是在灯盒40成型后,在灯盒40的侧壁42外部焊接金属板件等形成凸起部。

此外,在连接壁43与内壁板10之间还夹持有一密封垫12,该密封垫12用于将灯盒40和内壁板10的衔接的缝隙密封,密封垫12可以是双面胶,在起到密封的同时,将灯盒40与内壁板10初步的连接在一起。灯盒40上,侧壁42远离内壁41的一侧围成一个开口,照明灯50由该开口嵌入到灯盒40中,在照明灯50的内侧设置有一灯板51,该灯板51略大于开口,这样,在照明灯50完全装入灯盒40后,灯板51的边缘置于连接壁43的内侧,灯板51、连接壁43、密封垫以及内壁板10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将灯盒40和照明灯50安装在箱体100的顶板110上,实际上,也可以是将灯盒40和照明灯50安装在箱体100的侧板上,侧板与上述顶板相同,同样是包括外壁板和内壁板,灯盒40以及照明灯50的安装方式与在上述顶板上的安装方式相同,此外,也可以是根据使用需要,在侧板和顶板上同时安装灯盒40和照明灯50。

本实用新型中,在箱体内部还安装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用于控制照明灯50,箱体100还包括端框120和箱门130,端框120位于侧板和顶板110的前端,箱门130安装在端框120内,可以是将感应开关安装在端框上,感应开关可用于检测箱体内部是否有人进入,例如,当箱门130在打开口,如有操作人员进入,则感应开关检测到有人进入的信号,并依据该信号控制照明灯50亮起,当检测到有操作人员从箱门130走出时,控制照明灯50关闭;当然,感应开关也可以是被安装在箱体100内部其他位置,当感应开关检测到箱体内无物体运动时,控制照明灯50延时一段时间关闭,总之感应开关的检测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例如通过与箱门联动的机械感应开关来控制照明灯,也可以是声控开关、光电感应开关等等,无论是何种感应开关,其对照明灯的控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公知技术常识,在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