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4994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模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更大的发光功率,一般需要将多个led模块拼接在一起,在现有技术中led模块拼接一般是采用导线连接,拼接效果不好,在需要多个led模块拼接时,需要较多的导线导致线路复杂,给拼接带来麻烦,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含有插接结构的led模块,通过插头实现两个led模块间的电连接,但大多存在着插接不够稳定、影响电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模块拼接不方便、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包括:

散热板,一面为平板,另一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翅片,两侧分别设有燕尾槽和燕尾块;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

线路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

灯珠模组,为多个,呈矩阵排列,均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灯珠模组间通过所述线路层电连接;

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公插头、母插头,一个设置在所述燕尾槽内,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燕尾块上,相互对应设置,均与所述灯珠模组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珠模组包括:

反射杯,开设在所述散热板上,底部覆有反射涂层;

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反射杯内,电连接到所述线路层;

所述反射杯点有荧光粉,形成白光灯珠。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透镜套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其上设有多个光学透镜,与所述灯珠模组一一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滑槽,沿所述燕尾槽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燕尾槽的槽底,一端设有插入口,另一端设有挡块,

滑块,设置在所述燕尾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燕尾块的端部平齐,所述滑块的长度与所述滑槽的长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翅片侧壁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凹陷和凸起。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透镜套件与所述散热板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为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棱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板采用带翅片的铝型材制作,作为散热器和模组基板,铝型材的一面为平板,另一面为多个均匀分布的翅片,在散热板的上热压起到绝缘作用的绝缘层和铜箔,通过加温、加压形成带散热片的铝基敷铜板,用数控雕刻机在铝基敷铜板上雕刻线路、分隔铜箔,构成线路层,将铝制散热器与导电铜箔合二为一,采用一体化封装工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散热板上设置多个成矩阵排列的灯珠模组,作为发光单元,灯珠模组间通过线路层电连接;

在散热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燕尾块,在燕尾槽和燕尾块上一个设置有磁吸式连接器的公插头,另一个设置有磁吸式连接器的母插头,公插头和母插头均通过线路层与灯珠模组电连接,在两个led模块拼接时,将一个模块的燕尾块插入另一个模块的燕尾槽内,推动模块直至公插头与母插头连接,完成卡接,同时实现两个模块间的电连接,模块间拼接、拆卸方便,且拼接结构更稳定,根据需求可以采取任意数量的模块进行拼接,形成大功率的照明单元,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局部示意图;

图中:

11散热板,111翅片,112凹陷,113凸起,12绝缘层,13线路层,

2灯珠模组,21反射杯,22led芯片,

31燕尾槽,32燕尾块,

41公插头,42母插头,

51滑槽,52滑块,

61透镜套件,62光学透镜,

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

一种一体化大功率组合式led封装结构,包括:

散热板11,一面为平板,另一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翅片111,两侧分别设有燕尾槽31和燕尾块32;

绝缘层12,设置在散热板11上;

线路层13,设置在绝缘层12上;

灯珠模组2,为多个,呈矩阵排列,均设置在散热板1上,灯珠模组2间通过线路层13电连接;

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公插头41、母插头42,一个设置在燕尾槽31内,另一个设置在燕尾块32上,相互对应设置,均与灯珠模组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1采用带翅片111的铝型材制作,作为散热器和模组基板,铝型材的一面为平板,另一面为多个均匀分布的翅片111,在散热板11的上热压起到绝缘作用的绝缘层12和铜箔,通过加温、加压形成带散热片的铝基敷铜板,用数控雕刻机在铝基敷铜板上雕刻线路、分隔铜箔,构成线路层13,将铝制散热器与导电铜箔合二为一,采用一体化封装工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散热板11上设置多个成矩阵排列的灯珠模组2,作为发光单元,灯珠模组2间通过线路层13电连接;

在散热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31和燕尾块32,在燕尾槽31和燕尾块32上一个设置有磁吸式连接器的公插头41,另一个设置有磁吸式连接器的母插头42,公插头41和母插头42均通过线路层13与灯珠模组2电连接,在两个led模块拼接时,将一个模块的燕尾块32插入另一个模块的燕尾槽31内,推动模块直至公插头41与母插头42连接,完成卡接,同时实现两个模块间的电连接,模块间拼接、拆卸方便,且拼接结构更稳定,根据需求可以采取任意数量的模块进行拼接,形成大功率的照明单元,使用方便。

进一步,灯珠模组2包括:

反射杯21,开设在散热板11上,底部覆有反射涂层;

led芯片22,设置在反射杯21内,电连接到线路层13;

反射杯21点有荧光粉,形成白光灯珠。

本实施例中,反射杯21开设在散热板11上,用特殊形状的刀具去除局部铜箔和绝缘层12,露出铝材,并在铝材上铣处满足室内配光要求的反射杯21,多个灯珠模组2的反射杯21呈矩阵排列,在反射杯21底部的小平台上覆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反射效果的反射涂层,在反射杯21安装led芯片22,并打线与线路层13形成电连接,在反射杯中点荧光粉,形成白光灯珠。

进一步,还包括:

透镜套件61,设置在散热板11上,其上设有多个光学透镜62,与灯珠模组2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散热板11上还设置有透镜套件61,透镜套件61上设有与灯珠模组2一一对应的光学透镜62,使散热板11上的所有灯珠模组2产生的光源形成符合标准的射光斑,形成大功率的led模块,组装多个大功率的led模块,并安装配套的电源,形成大功率的led照明灯具。

进一步,还包括:

滑槽51,沿燕尾槽31长度方向设置在燕尾槽31的槽底,一端设有插入口,另一端设有挡块,

滑块52,设置在燕尾块32上。

本实施例中,在两个led模块拼接时,将一个模块的燕尾块32插入另一个模块的燕尾槽31内,滑块52与滑槽51的插入口对正,推动模块直至滑块52的抵在滑槽51端部的挡块上,完成连接,起到方便安装定位的作用,方便公插头41和母插头42的准确定位,避免错位。

进一步,滑块52的一端与燕尾块32的端部平齐,滑块52的长度与滑槽51的长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滑块52的一端与燕尾块32的端部平齐,滑块52的长度与滑槽51相同,两个模块连接时滑块52完全滑入滑槽51内,并将滑槽51端部封闭,避免灰尘进入,结构稳定。

进一步,翅片111侧壁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凹陷112和凸起113。

本实施例中,翅片111的侧壁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凹陷112和凸起113,可以增大翅片111的表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

密封圈7,设置在透镜套件61与散热板11间。

本实施例中,在透镜套件61与散热板1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7,使散热板11与透镜套件61间的空间密封,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散热板11为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棱形。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1为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棱形可根据需求组装成各种形状,适应多种场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