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655发布日期:2021-01-23 08:4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灯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补光灯,是用来对某些由于缺乏光照度的设备或植物进行灯光补偿的一种灯具,现如今使用的大多是led补光灯。由于其光效率高、低电压、体积小、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强,节能、环保等特性而迅速普及,但是其缺点是照明是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散热不好则会严重影响了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0003]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270754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交通监控照相补光灯,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电路控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与安装在反光镜上的闪光灯管电连接,上盖固定在壳体上,其特征是:反光镜与闪光灯管组成一个可发射长条形光的长条形发光体,可发射长条形光的长条形发光体前部的壳体端部固定有一个凸透镜。可以控制灯光照射区域的光斑大小,使被拍照物体的整体清晰照片。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补光灯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着散热效果不佳,高温会降低补光灯增加能耗,同时补光灯灯具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达到为补光灯提供的散热效果,延长的补光灯了使用寿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补光的灯珠,所述灯珠的背部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和灯珠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且导热板的面积不小于灯珠的面积。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灯珠提供照明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该结构的补光灯中,灯珠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板,并使导热板将灯珠一侧的全部面积覆盖,保证灯珠的每个位置的热量均可传递给导热板,导热板再将热量传递到散热板,散热板再将热量散播至空气中,从而为补光灯起到散热效果,同时延长了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散热板设有多个条形板,条形板之间间隔均与分布。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该结构设置成的散热板,能够提高散热板的散热面积,使的散热板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板的背离灯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可向散热板吹风,加快散热板周围的空气流速,为散热板起到降温的作用效果,提高散热板的散热效率。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板和风扇之间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后,风扇的表面可能粘附有大量的灰尘,用螺栓将散热板和和风扇之间固定,一方面为两者之间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实现了
方便拆卸的目的效果,可方便对风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使风扇可以为散热板提供良好的降温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远离散热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孔,避让孔与风扇和散热板之间连接的螺栓同轴。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于风扇和散热板之间连接固定时,工作人员可将工具穿过避让孔,用螺栓将风扇和散热板之间固定,为工作人员的安装提供了方便。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板为红铜制成的导热板。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红铜制成的导热板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热态和冷态下均具备良好的塑性良好,易纤焊和焊接,耐腐蚀,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导热性。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珠外套有灯罩,灯罩为扩口状,且灯罩的扩口端背离散热板,灯罩与散热板之间固定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罩可为灯珠起到聚光效果,提高灯珠的补光亮度,将灯罩设置为扩口状提高灯珠的补光范围,同时灯罩还可以为灯珠起到遮风防雨的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珠的周向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灯罩靠近灯珠的一端以插接的方式和固定板连接,固定板和散热板之间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散热板和灯珠的扩口端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与散热板的表面垂直,支杆和散热板固定连接,灯罩的扩口端以螺栓的方式和支杆固定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上结构为灯罩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灯罩掉落的现象,并使灯罩方便拆卸,当灯罩存在较多灰尘后,可及时进行拆卸清理,保证灯罩可为灯珠提供良好的聚光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和外壳安装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和散热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上部开设有安装孔。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螺栓从安装孔穿过和外壳之间连接固定,实现了对该补光灯和外壳之间的连接固定,为该散热装置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将灯珠的背部固定在导热板表面,导热板背离灯珠的一面固定在散热板的表面,灯珠在补光时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板传递给散热板,再通过散热板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为补光灯提供的良好的散热效果,进而延长的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0027]
2.在散热板背离灯珠的一侧增设风扇,以加快散热板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该补光灯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30]
图3散热板和风扇之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灯珠;11、固定板;2、导热板;3、散热板;31、条形板;4、风扇;41、避让孔;5、灯罩;51、支杆;6、支撑架;6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恒流源驱动补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补光的灯珠1,灯珠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导热板2的面积不小于灯珠1的面积,导热板2背离灯珠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3。
[0034]
灯珠1的周向面以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四角位置用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板11、导热板2然后与散热板3连接固定,导热板2以红铜材质制成,并将的灯珠1的背部紧贴导热板2,导热板2背离灯珠1的一面紧贴散热板3。以该结构实现了灯珠1、导热板2和散热板3之间的连接固定,为三者之间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在灯珠1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先传递给导热板2,再经导热板2传递给散热板3,散热板3再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从而实现对补光灯起到散热的效果,并延长了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0035]
参照图3,散热板3背离导热板2的一面间隔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板31。以该结构制成的散热板3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0036]
参照图2和图3,散热板3背离导热板2的一面安装有风扇4,风扇4的四角位置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散热板3固定。用风扇4可为散热板3吹风,加快散热板3周围空气的流速,从而提高散热板3的散热效率,同时因为散热板3靠近风扇4的一侧为条形板31,所以加大了与风扇4吹过来的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散热板3的降温效果,从而提高了对补光灯的散热效果。
[0037]
风扇4和散热板3之间以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使风扇4和散热板3之间便于装卸,当风扇4粘附大量灰尘后,可及时拆卸风扇4进行清理,保证了风扇4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了散热板3的散热效率。
[0038]
参照图1和图2,灯珠1外套有灯罩5,且灯罩5为扩口状,灯罩5的扩口端背离导热板2,灯罩5靠近灯珠1的一侧和固定板11之间以插接的方式连接固定,灯罩5的扩口端和和固定板11的四角位置设置支杆51,支杆51与固定板11垂直,支杆51以粘贴的方式和固定板11固定连接,灯罩5的扩口端和支杆51之间通过螺栓的方式和支杆51固定连接。灯罩5可起到聚光效果,提高灯珠1补光亮度,同时灯罩5对灯珠1起到保护作用,为灯珠1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效果。并通过该结构,为灯罩5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避免灯罩5掉落,同时实现了灯罩5方便拆卸,待灯罩5内灰尘较多时,可及时拆卸并清理,保证灯罩5对灯珠1的聚光效果。
[0039]
参照图3,风扇4远离散热板3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孔41,且避让孔41与风扇4和散热板3之间连接的螺栓连接同轴。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螺栓均为内六角螺栓,在对风扇4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可将六角扳手穿过避让孔41拧动六角螺栓,对风扇4和散热板3之间固定,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0040]
参照图1和图2,散热板3上方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两侧和散热板3的两侧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散热板3固定,在支撑架6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61,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61,可将该补光灯和外壳固定,实现了将会补光灯和外壳之间的连接固定。
[004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该补光灯日常工作时,灯珠1产生的热可传递给导热板2,导热板2再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3,散热板3再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并通过风扇4加快散热板3周围的风速,提高散热板3的散热速度,经以上结构,达到为补光灯提供的散热效果,从而延长了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