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光学照明灯。
背景技术: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就会产生一些疾病,眼科疾病也是尤为严重的,因此眼科疾病在治疗或者护理方面均能使用到眼科照明灯,包括在重灾区救援时,脆弱的眼睛也是极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眼科手术室中,眼科照明灯成为眼科治疗中一种必要的辅助工具。
存在以下问题:
1、眼睛是人体最为脆弱的部位之一,在检查时传统照明灯强烈的灯光会对患者眼睛产生刺激,也会对患者的眼睛造成伤害。
2、传统的手术灯具体型大,救灾过程中不易携带出医院手术室,在临时搭建的手术室中,传统手术灯具不易调整照射方向存在照射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光学照明灯,解决了传统照明灯具在使用中强烈的灯光刺激患者眼睛的问题与传统手术灯具体型大难以满足应急救援中方便携带和方便调节照射角度避免照射死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光学照明灯,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腿与充电孔,所述支撑腿的内表面设置有管状腔,所述管状腔的内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面设置有支脚,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器,所述灯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灯柱,所述灯柱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灯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上端面设置有灯罩,所述万向管的一侧设置有副灯,所述灯罩的内表面设置有灯口,所述灯口的内表面设置有灯泡,所述灯罩的前端面设置有柔光罩,所述充电孔的一侧设置有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于灯座的一侧,所述管状腔固定连接于支撑腿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于管状腔的内表面,所述支脚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柱固定连接于灯座的上端面,所述开关活动连接于灯柱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管固定连接于灯柱的上端面,所述灯罩固定连接于万向管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口固定连接于灯罩的内表面,所述灯泡活动连接于灯口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光罩固定安装于灯罩的前端面,所述输电线固定连接于充电孔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器活动连接于伸缩杆的一侧,所述副灯固定连接于万向管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光学照明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心胸外科用听诊器,通过设置柔光罩与灯罩,将灯光散射,避免大量的灯光直射眼睛,给眼睛带来刺激的问题。
2、该心胸外科用听诊器,通过设置缩小的灯身与万向管及两个副灯,解决了传统的手术灯具体型大,救灾过程中不易携带出医院手术室,在临时搭建的手术室中,传统手术灯具不易调整照射方向存在照射死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座剖视图。
图中:1、灯座;2、支撑腿;3、管状腔;4、伸缩杆;5、调节器;6、支脚;7、充电孔;8、灯柱;9、开关;10、万向管;11、灯罩;12、灯口;13、灯泡;14、柔光罩;15、输电线;16、蓄电池;17、副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光学照明灯,包括灯座1,灯座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腿2与充电孔7,支撑腿2的内表面设置有管状腔3,管状腔3的内表面设置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下端面设置有支脚6,伸缩杆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器5,灯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灯柱8,灯柱8的一侧设置有开关9,灯柱8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管10,万向管10的上端面设置有灯罩11,万向管10的一侧设置有副灯17灯罩11的内表面设置有灯口12,灯口12的内表面设置有灯泡13,灯罩11的前端面设置有柔光罩14,充电孔7的一侧设置有输电线15,输电线15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6。
本实施方案中,柔光罩14将局部光线弱化减少直射眼球的光线,防止过度刺激眼睛,副灯17从不同角度提供光源,增大照射面积,蓄电池16提供持续应急电源,方便救灾携带,充电孔7提供电能补充,增加续航能力,增强实用性能。
具体的,支撑腿2固定连接于灯座1的一侧,管状腔3固定连接于支撑腿2的内表面。
本实施例中,支撑腿2支撑灯座1,管状腔3配合伸缩杆4完成伸缩。
具体的,伸缩杆4活动连接于管状腔3的内表面,支脚6固定连接于伸缩杆4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伸缩杆4用于调节灯具的高度,支脚6保持灯具的平衡稳定。
具体的,灯柱8固定连接于灯座1的上端面,开关9活动连接于灯柱8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灯柱8将灯座1与万向管10连接在一起,开关9用于控制灯具的启闭。
具体的,万向管10固定连接于灯柱8的上端面,灯罩11固定连接于万向管10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万向管10用于改变灯光的照射方向,灯罩11用于保护灯泡13。
具体的,灯口12固定连接于灯罩11的内表面,灯泡13活动连接于灯口12的内表面。
本实施例中,灯口12固为灯泡13提供电能,灯泡13是装置的光源。
具体的,柔光罩14固定安装于灯罩11的前端面,输电线15固定连接于充电孔7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柔光罩14将射出的光线进行散射,充电孔7与蓄电池16通过输电线15连接起来。
具体的,调节器5活动连接于伸缩杆4的一侧,副灯17固定连接于万向管1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调节器5用于固定伸缩杆4的位置,副灯17用于提供辅助光源。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16与灯泡13均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中蓄电池16的型号为6-qwlz-100,灯泡13的型号为j27---5w。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紧急救灾时,用手提着灯柱8携带至现场,用手向上推动开关9,打开灯泡,将支脚6放在临时病床上,用手顺时针转动调节器5,向上拉动伸缩杆4,调节到合适高度,将调节器5复位,固定住伸缩杆4,扭动万向管10将柔光罩14对准病人眼睛部位,将副灯17调节到两侧位置,照明设施架设完毕,待救治结束后,将开关9向下推回原位,将万向管10伸直,顺时针旋转调节器5将伸缩杆4复位,再逆时针旋转调节器5拧紧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