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8083发布日期:2021-02-09 15:2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行光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


背景技术:

[0002]
普通光源是理想化的质点向四面八方发出光线的光源,出光思路出于一种非平行光路,针对于物体对位、测量在有一定精度要求下,轮廓成像锐度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并且光路内部会出现一种杂散光,影响像质。
[0003]
另外,照明系统常规下利用光直射出光,在设备厂商的实际应用领域中,对整体安装、调试上还是存在不利的因素,如体积比较大,与设备配套位置没有安装空间等。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占地空间大,且像质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且像质清晰、均匀的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包括:光源,用于发射光,为后续成像提供光源;收光组,置放在所述光源的一侧,用于吸收光,增加所述光源的亮度;匀光组,置放在所述收光组的一侧,且所述收光组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匀光组之间,用于把收集的光线匀光;反射镜,置放在所述匀光组的一侧,用于增强透光率,且所述反射镜的延长线与所述光源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平光组,用于接收所述发射镜发射出的光线,且将接收到的光平行发出。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贴片灯珠,且所述贴片灯珠的发散面积在光轴的中心位置。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灯珠与pcb板的触点对位。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光组包括多枚多组镜片,所述镜片表面设有多层膜系。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组包括包括多枚光学组合。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为双平面。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的延长线与所述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
°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上在导入光的一面设有发射膜。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光组是具有平凸结构的光学元件。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包括:光源,用于发射光,为后续成像提供光源;收光组,置放在所述光源的一侧,用于吸收光,增加所述光源的亮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率;匀光组,置放在所述收光组的一侧,且所述收光组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匀光组之间,用于把收集的光线匀光,有效控制光线向四周漫射;反射镜,置放在所述匀光组的一侧,用于增强透光率,且所述反射镜的延长线与所述光源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
角,从而有利于改变光线方向,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空间;平光组,用于接收所述发射镜发射出的光线,且将接收到的光平行发出,有利于消除补测物体侧面的漫射杂散光,可以在近投、远投的光斑形成清晰、均匀的画面。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的示意图。
[0018]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光源,20-收光组,30-匀光组,40-反射镜,50-平光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包括:光源10,用于发射光,为后续成像提供光源;收光组20,置放在所述光源10的一侧,用于吸收光,增加所述光源10的亮度;匀光组30,置放在所述收光组20的一侧,且所述收光组20位于所述光源10与所述匀光组30之间,用于把收集的光线匀光;反射镜40,置放在所述匀光组30的一侧,用于增强透光率,且所述反射镜40的延长线与所述光源10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平光组50,用于接收所述发射镜40发射出的光线,且将接收到的光平行发出。
[0020]
本实施例所述潜望式高精度平行光源,包括:光源10,用于发射光,为后续成像提供光源;收光组20,置放在所述光源10的一侧,用于吸收光,增加所述光源10的亮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率;匀光组30,置放在所述收光组20的一侧,且所述收光组20位于所述光源10与所述匀光组30之间,用于把收集的光线匀光,有效控制光线向四周漫射;反射镜40,置放在所述匀光组30的一侧,用于增强透光率,且所述反射镜40的延长线与所述光源10的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从而有利于改变光线方向,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空间;平光组50,用于接收所述发射镜40发射出的光线,且将接收到的光平行发出,有利于消除补测物体侧面的漫射杂散光,可以在近投、远投的光斑形成清晰、均匀的画面。
[0021]
所述光源10包括贴片灯珠,且所述贴片灯珠的发散面积在光轴的中心位置,从而有利于保证后续形成的画面的清晰度。
[0022]
所述贴片灯珠与pcb板的触点对位,从而有利于发射出光线。
[0023]
所述收光组20包括多枚多组镜片,所述镜片表面设有多层膜系,有利于吸收光的利用率,增加光源亮度。具体地,所述收光组包括5枚4组镜片,其光学元件表面吸覆多层膜系,提高透射率,并通过光学元件结构吸收光的利用率,增加光源亮度。
[0024]
所述匀光组30包括多枚光学组合,有利于控制光线向四周漫射。具体地,所述匀光组30包括4枚光学组合,从而可以把收集的光线匀光,控制光线向四周漫射,促使边缘光线与主光线平行。
[0025]
所述反射镜40为双平面。另外,所述反射镜40的延长线与所述光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
°
时,在有效改变光线方向的同时,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空间,使光线均被所述平光组50接收。
[0026]
所述反射镜40上在导入光的一面设有发射膜,从而有利于增强透光率。
[0027]
所述平光组50是具有平凸结构的光学元件,从而有利于将接收到的光线平行发
出。
[002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