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0790发布日期:2020-12-25 08: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内腔(101)的底座(100),

纵向贯通的筒状光源(200),所述筒状光源通过其第一端(201)装配在所述底座上,

由所述底座承载的驱动模组(400),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筒状光源电连接,

套设在所述筒状光源外侧的灯罩(300),所述灯罩的第一端(301)与所述底座相接合,所述筒状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灯罩而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光源包括筒状的散热器(202)和固定于所述散热器外表面上的光源模组(203),所述散热器卡设于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软质基板(204)及设置于所述软质基板上的光源(205),所述软质基板折弯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第一部分(110)上构造有纵向延伸的环形挡板(111),在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凸片(112),所述第一固定凸片与所述环形挡板在径向上形成第一间隙(113),所述筒状光源的第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挡板的径向外表面上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弹性卡爪(115),

在所述灯罩的第一端构造有径向贯通的卡槽(302),所述弹性卡爪卡接到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第一部分上还具有纵向延伸的第二固定凸片(116),所述第二固定凸片在径向上处于所述弹性卡爪的外侧,并且在所述第二固定凸片和所述弹性卡爪之间存在径向的第二间隙(117),

所述灯罩的第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间隙内,并且在所述灯罩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上构造有径向非贯通的接合槽(316),所述第二固定凸片与所述接合槽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第一端的外表面构造有周向的厚度减薄环(317),所述接合槽为所述厚度减薄环的轮廓异形区,所述第二固定凸片的形状与所述接合槽的形状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卡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内腔内构造有至少两个插槽(102),所述驱动模组插接在两个所述插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与所述筒状光源的内部(210)组合成贯通空间,所述驱动模组处于所述贯通空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透明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18),在所述灯罩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321),以在所述照明模组内形成经过所述底座、散热器和灯罩的散热路径(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一部分上并纵向地偏离所述环形挡板,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底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在所述灯罩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320)上,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筒状光源的内部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光源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206)设有横向的环形顶板(207),

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在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周围构造有环形壁(322),所述环形壁纵向延伸并贴紧穿过所述环形顶板的中心孔(20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壁的周围构造有纵向延伸的支撑肋(323),所述支撑肋抵靠在所述环形顶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第二部分(130)上设置有导电接口(131),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导电接口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照明模组,包括:具有内腔(101)的底座(100),纵向贯通的筒状光源(200),所述筒状光源通过其第一端(201)装配在所述底座上,由所述底座承载的驱动模组(400),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筒状光源电连接,套设在所述筒状光源外侧的灯罩(300),所述灯罩的第一端(301)与所述底座相接合,所述筒状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灯罩而射出。在使用根据本申请的照明模组时,灯罩几乎全部被照亮了,这极大地了提高了照明模组的发光面积,并由此提高了照明模组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詹永;李相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