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9595发布日期:2021-04-16 14: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舞台灯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防水舞台摇头灯一般包括机芯、带动机芯转动的手臂以及带动手臂转动的底座;机芯内部安装有发光源和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的驱动装置,因此,机芯内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
3.机芯内部的发热区域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功能模块发热区,即驱动装置等部件产生热量的发热区,另一部分是光源发热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光源位于功能模块发热区内,但光源产生的热量却大部分通过位于光源发热区内的散热器导入到了光源发热区内,并通过散热器排出热量。对于功率较大的灯具而言,不仅光源发热区需要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功能模块发热区也需要针对性的散热。
4.现有技术中,机芯功能模块区的针对性散热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机芯的两个部分密封隔开,且与机芯内部功能模块发热区对应的机芯材料采用不设置散热窗的压铸铝合金,铝合金的外表面设置可以加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多个凸肋,通过铝合金外壳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散热;另一种是将进行内部的两个部分连通,并用一散热装置将手臂或底座内相对温度较低的空气引入到功能模块发热区进行散热;还有一种是通过在与功能模块发热区相对应的机芯上开设散热窗进行散热。
5.然而,上述第一种散热方式不仅成本高散热效果也不佳,而且对机芯功能模块发热区内的电子元件耐温要求高;第二种散热方式会导致机芯内两部分的密封隔离效果不佳,使得其防水性能变差;第三中散热方式会影响外观且加大了防水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台灯的散热结构,其能在不影响机芯内两部分密封隔离效果以及防水性能的情况下,保证散热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舞台灯的散热结构,包括:机芯,所述机芯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密封隔离板;所述密封隔离板适于将所述外壳内部的空间分隔为光源发热区以及功能模块发热区;所述舞台灯的散热结构还包括u型手臂,所述u型手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以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臂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臂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对应的外壳处与所述第一臂通过第一空心转轴枢接,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对应的外壳处还与所述第二臂通过第二空心转轴枢接;所述第一空心转轴连通所述第一臂与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所述第二空心转轴连通所述第二臂与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空心转轴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吸入口靠近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内的光源。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以及第一臂旋转密封,所述第二空心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以及第二臂旋转密封。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空心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臂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心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空心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臂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橡胶密封圈。
13.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内部设置有第一机芯支架,所述第一机芯支架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机芯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芯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空心转轴枢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发热区内部设置有第二机芯支架,所述第二机芯支架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机芯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芯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空心转轴枢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芯支架上设置有导风罩,所述第二机芯支架的第二端开设有圆形出风口,所述导风罩呈槽状,且所述导风罩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机的排风口连接,所述导风罩的第二端以及槽口适于被所述第二机芯支架的封堵,所述圆形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心转轴同轴设置。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臂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二臂上开设有出风口;第一空心转轴连通第一臂与功能模块发热区,第二空心转轴连通第二臂与功能模块发热区,功能模块发热区内还设置有风机,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二空心转轴连通,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当风机启动后,空气将从外界经过第一臂上的进风口进入到第一臂内,然后经过第一空心转轴进入功能模块发热区,再经过风机的排风作用,将其经过第二空心转轴排入第二臂中,最后从第二臂的出风口进入外界,这样的一个过程实现了对功能模块发热区内热量的交换,实现了散热功能;而在u型手臂上开设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来进行散热,这使得外壳上无需开设散热窗,密封隔离板也无需打通,保证了美观性以及防水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舞台灯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舞台灯散热结构的爆炸图;
19.图3为图2中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导风罩以及第二机芯支架配合的示意图;
21.图5为图4的爆炸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心转轴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空心转轴的示意图。
24.图中:1、机芯;11、外壳;12、密封隔离板;13、光源发热区;14、功能模块发热区;15、第一机芯支架;16、第二机芯支架;162、圆形出风口;17、导风罩;2、u型手臂;21、第一臂;211、进风口;22、第二臂;221、出风口;31、第一空心转轴;32、第二空心转轴;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如图1-7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舞台灯散热结构。参照图1-3以及图6-7,其至少包括机芯1,机芯1包括外壳11以及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密封隔离板12;密封隔离板12适于将外壳11内部的空间分隔为光源发热区13以及功能模块发热区14;舞台灯的散热结构还包括u型手臂2,u型手臂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21以及第二臂22,第一臂21与第二臂22均为空心结构,第一臂21上开设有进风口211,第二臂22上开设有出风口221;功能模块发热区14对应的外壳11处与第一臂21通过第一空心转轴31枢接,功能模块发热区14对应的外壳11处还与第二臂22通过第二空心转轴32枢接;第一空心转轴31连通第一臂21与功能模块发热区14;第二空心转轴32连通第二臂22与功能模块发热区14;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还设置有风机7,风机7的排风口与第二空心转轴3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11采用的是分体式设计。
29.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当风机7启动后,空气将从外界经过第一臂21上的进风口211进入到第一臂21内,然后经过第一空心转轴31进入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再经过风机7的排风作用,将其经过第二空心转轴32排入第二臂22中,最后从第二臂22的出风口221进入外界,这样的一个过程实现了对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热量的交换,实现了散热功能;而在u型手臂2上开设进风口211以及出风口221来进行散热,这使得外壳11上无需开设散热窗,密封隔离板12也无需打通,保证了美观性以及防水性。
30.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风机7的吸入口靠近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的光源。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带走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部的热量。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光源位于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但光源产生的热量却大部分通过位于光源发热区13内的散热器导入到了光源发热区13内,并通过散热器排出热量。
31.优选地,第一空心转轴31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1以及第一臂21旋转密封,第二空心转轴32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1以及第二臂22旋转密封。旋转密封是现有技术,具体地,第一空心转轴31的第一端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图未示),第一空心转轴31的第二端与第一臂21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图未示);第二空心转轴32的第一端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橡胶密封圈(图未示),第二空心转轴32的第二端与第二臂22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橡胶密封圈(图未示)。本实用新型此处采用旋转密封可以进一步的保证防水性能。
32.优选地,参照图2-3,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部设置有第一机芯支架15,第一机芯支
架15竖向设置,且第一机芯支架15的第一端与密封隔离板12固定连接,第一机芯支架15的第二端与第一空心转轴31枢接。通过第一机芯支架15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本实用新型舞台灯的散热结构的稳固性。
33.优选地,功能模块发热区14内部设置有第二机芯支架16,第二机芯支架16竖向设置,且第二机芯支架16的第一端与密封隔离板12固定连接,第二机芯支架16的第二端与第二空心转轴32枢接。同样,第二机芯1的作用也是进一步加强稳固性。
34.优选地,参照图4-5,第二机芯支架16上设置有导风罩17,第二机芯支架16的第二端开设有圆形出风口162,导风罩17呈槽状,且导风罩17的第一端与风机7的排风口连接,导风罩17的第二端以及槽口适于被第二机芯支架16的封堵,圆形出风口162与第二空心转轴32同轴设置。即本实用新型中,风机7的排风口与第二空心转轴32具体是通过上述的方式连通的。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