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0820发布日期:2021-03-27 00:2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台灯,都是光源直接照射,没有设计遮档物,光源露出于壳体外,光源发出的光会直射人眼,有较强的眩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灯,能够避免光源直射眼睛,防止眩光。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台灯,包括灯头,所述灯头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端口和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端口,所述出光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所述出光孔射出。
6.所述出光孔的孔壁形状在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的方向上呈阶梯状。
7.所述台灯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灯罩,所述灯罩位于所述第一端口内。
8.所述灯罩包括面向所述第二端口设置的出光板,所述出光板为弧形板,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穿过所述出光板射入所述出光孔内。
9.所述灯罩内设有扩散膜。
10.所述扩散膜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灯罩内。
11.所述灯罩包括出光板、设于所述出光板上的侧板以及设于所述侧板上并向所述侧板外侧延伸的支撑板,所述固定件为塞块,所述塞块插入所述灯罩内,所述扩散膜夹在所述出光板与所述塞块之间。
12.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卡接连接。
13.所述上壳上设有卡扣,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
14.所述发光组件包括pcb板和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
15.本实用新型由于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出光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方向上逐渐增大,使得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之间具有一定的深度,发光组件藏在出光孔内,这样出光孔可以遮蔽光源,发光组件发出的光通过出光孔射出时,光不会直射人眼,很好的防止了眩光。
附图说明
1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头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台灯,包括灯头,灯头包括壳体和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上壳1和下壳2卡接连接,拆卸安装方便。本实施例中,上壳1上设有卡扣,下壳2上设有卡孔,卡扣与卡孔卡合在一起将上壳1与下壳2连接。发光组件包括pcb板3和led灯4,led灯4安装在pcb板3上,pcb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壳2上。
21.如图2所示,下壳2上设有出光孔8,出光孔8具有位于壳体内的第一端口81和位于壳体外的第二端口82,出光孔8的横截面的面积从第一端口81到第二端口8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即第一端口的横截面积最小,第二端口的横截面积最大,出光孔8的横截面形状为跑道形。led灯发出的光从出光孔8射出。由于发光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出光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方向上逐渐增大,使得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之间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出光孔可以遮蔽光源,发光组件发出的光通过出光孔射出时,光不会直射人眼,很好的防止了眩光。
22.出光孔的孔壁83形状在从第一端口81到第二端口82的方向上呈阶梯状。由于出光孔的孔壁形状呈阶梯状,且阶梯状在从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的方向上分布,这样光射出时会经过阶梯状的孔壁折射、反射,使得光在射出出光孔时,光的照射范围更广,光线强度更加均匀不刺眼。
23.如图1和图3所示,台灯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灯罩5,灯罩5位于第一端口内。灯罩包括出光板51、设于出光板51上的侧板52以及设于侧板52上并向侧板52外侧延伸的支撑板53,出光板51面向第二端口,出光板51为弧形板,led灯的光穿过出光板51射入出光孔内,再从出光孔射出。由于出光板为弧形板,光组件发出的光射到弧形板上后可以让光发散开来,从而削落弱平行于出光孔的中轴线方向的光线(即垂直于第二端口的光线),减少眼部因强光照射而产生的疲劳感。
24.如图1所示,灯罩5内设有扩散膜6,通过设置扩散膜使得光组件发出的光更加均匀,柔和不刺眼。led灯发出的光依次穿过扩散膜、出光板后进入出光孔中。
25.扩散膜6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灯罩6内。本实施例中,固定件7为塞块,塞块插入灯罩6内,扩散膜5夹在出光板51与塞块之间,从而固定扩散膜。
26.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