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7910发布日期:2021-06-01 23:2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起夜灯,是指在晚上起夜时能够自动点亮、自动熄灭的智能照明灯具,可安放在卧室、卫生间、客厅过道等处,夜晚无需摸黑开灯,起夜方便、安全,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起夜灯在自动开启后,均会延时一段时间再关闭,而在使用者离开起夜灯附近的一段时间内,起夜灯的灯光会对室内睡觉的其他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灯源可以自动开启,并且在检测到人离开后可以转动灯罩,降低发出的光线的亮度,避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休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包括底座、灯源、灯罩、红外线感应器、调光机构以及压电陶瓷,所述灯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灯罩与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并罩在灯源外围,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底座外表面,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地面中;所述调光机构包括旋转电机、金属板以及磁性环,所述磁性环设置在灯罩底部,所述金属板以及旋转电机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与金属板底部连接,所述金属板位于磁性环下方;所述灯罩包括透光面以及半透光面,所述透光面与半透光面组成筒形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并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压电陶瓷、旋转电机以及灯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磁性环嵌入到环形凹槽中。

优选的,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置在室内墙面上,所述控制器与光线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设置在底座顶面,并位于灯罩外围。

优选的,所述磁性环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环形凹槽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金属导电环,所述金属导电环与外接电源连通,所述磁性环为电磁铁,其底部设置有电连接端,所述电连接端与金属导电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使用者在夜间起床时,通过设置的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后,灯源亮起,为使用者照明,而当使用者离开灯源附近,并踩踏到地面上的压电陶瓷后,压电陶瓷产生电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金属板转动,金属板带动磁性环以及灯罩转动,使得灯罩的半透光面转动到灯源的照明方向,从而可以使得发射的光线亮度较暗,防止影响到其他休息的人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灯罩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灯源,3为灯罩,4为红外线感应器,5为压电陶瓷,6为旋转电机,7为金属板,8为磁性环,9为透光面,10为半透光面,11为控制器,12为环形凹槽,13为光线传感器,14为遮光罩,15为凸起,16为第一按钮,17为第二按钮,18为固定板,19为螺纹孔,20为金属导电环,21为电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灯源2、灯罩3、红外线感应器4、调光机构以及压电陶瓷5,所述灯源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灯罩3与底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并罩在灯源2外围,所述红外线感应器4设置在底座1外表面,所述压电陶瓷5设置在地面中;所述调光机构包括旋转电机6、金属板7以及磁性环8,所述磁性环8设置在灯罩3底部,所述金属板7以及旋转电机6设置在底座1内部,所述旋转电机6输出轴与金属板7底部连接,所述金属板7位于磁性环8下方;所述灯罩3包括透光面9以及半透光面10,所述透光面9与半透光面10组成筒形结构,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1,并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4、压电陶瓷5、旋转电机6以及灯源2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起夜灯控制系统,应用于夜晚使用者起夜的照明,底座1可以置于床头柜上,或者直接安装在墙面上,在底座1的外表面所设置的红外线感应器4用于感应是否有人起床,当有人起床时,红外线感应器4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则控制灯源2亮起实现照明,而为了防止使用者离开房间后灯源2持续发亮影响到室内其他的休息人员,本实施例将灯罩3设置成透光面9和半透光面10,光线从半透光面10经过时会被削减50%,从而实现降低亮度的功能,防止影响到室内的其他人员。

当红外线感应器4感应到有人起床后,控制器11会控制灯源2亮起,此时光线可以从灯罩3的透光面9全部照射出去,为使用者提供照明,在使用者前进路上的地面中设置了压电陶瓷5,当使用者踩踏在压电陶瓷5上时,压电陶瓷5会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接收到电信号后判断为使用者已远离灯源2附近,从而控制旋转电机6带动金属板7转动,由于灯罩3底部设置有磁性环8,金属板7在转动时会带动磁性环8以及灯罩3同步转动,使得灯罩3的半透光面10转动到灯源2的出光处,从而降低出光的亮度,防止光线太强影响到室内的其他休息人员。

当使用者回到灯源2附近时,会先踩踏到压电陶瓷5,压电陶瓷5再次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此时控制旋转电机6带动金属板7转动,使透光面9重新转动到灯源2的照射面,保证照明效果,防止使用者在回来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摔倒,最后当红外线感应器4再次感应到人体时,控制器11即可控制灯源2关闭,完成照明的过程。

具体的,透光面9和半透光面10组成圆筒形结构,磁性环8则设置在二者的底部,并使灯源2被包围在内部,使用时,将底座1靠近墙体放置或直接安装在墙体上,从而可以保证灯源2的照射面为前方的区域,为保证响应的迅速,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1选用型号为stm32f101r6的单片机,红外线感应器4采用市售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即可。

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2,所述磁性环8嵌入到环形凹槽12中。

所设置的环形凹槽12可以方便灯罩3的安装,同时磁性环8会位于环形凹槽12中,金属板7则设置在底座1内部环形凹槽12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光线传感器13,所述光线传感器13设置在室内墙面上,所述控制器11与光线传感器13电连接。

通过所设置的光线传感器13可以检测室内的亮度信息,用于判断白天还是黑夜。

优选的,还包括遮光罩14,所述遮光罩14设置在底座1顶面,并位于灯罩3外围。

所设置的遮光罩14用于挡住灯源2后方发出的光线,防止后方发出的光线影响到其他的休息人员,遮光罩14为半圆筒型结构,其可以包覆在透光面9或半透光面10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磁性环8侧面设置有凸起15,所述环形凹槽12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按钮16以及第二按钮17,所述控制器11与第一按钮16以及第二按钮17电连接。

金属板7带动磁性环8转动的过程中,凸起15会使第一按钮16和第二按钮17依次被触发,当凸起15触发第一按钮16时,代表灯罩3转动了半圈,此时半透光面10作为出光面,当凸起15触发第二按钮17时,代表灯罩3转动了一圈,此时透光面9为出光面,以第一按钮16和第二按钮17发送给控制器11的电信号来作为停止驱动旋转电机6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底座1侧面设置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设置有螺纹孔19。

所设置的固定板18可以将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在墙面上。

参照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环形凹槽12内部设置有金属导电环20,所述金属导电环20与外接电源连通,所述磁性环8为电磁铁,其底部设置有电连接端21,所述电连接端21与金属导电环20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磁性环8为电磁铁的结构,将灯罩3底部的磁性环8插入到环形凹槽12内部时,磁性环8底部的电连接端21可以与金属导电环20电连接,从而金属导电环20将外接的电能输送给磁性环8,使磁性环8通电带磁,而金属导电环20本身为固定在环形凹槽12中,不会随着磁性环8的转动发生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