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照明LED帐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4195发布日期:2021-07-06 21:1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驱蚊照明LED帐篷灯的制作方法
驱蚊照明led帐篷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蚊照明led帐篷灯。


背景技术:

2.现有led帐篷灯通常用于在户外环境中进行照明,而目前市场上的led驱蚊灯是通过在led照明灯的基础上加入滤光片制成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提供照明和驱蚊的帐篷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蚊照明led帐篷灯,能够同时提供照明和驱蚊的帐篷灯。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驱蚊照明led帐篷灯,包括灯罩、灯体、控制电路板;所述灯体内装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有白光灯珠、黄光灯珠,所述灯体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柱;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且与所述led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按键模块、白光控制模块、黄光控制模块,所述白光控制模块与所述白光灯珠电性连接,所述黄光控制模块与所述黄光灯珠电性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驱蚊照明led帐篷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按键模块向主控制模块发送点亮信息,主控制模块通过白光控制模块控制白光灯珠发光,实现灯光照明;主控制模块通过黄光控制模块控制黄光灯珠发光,实现驱蚊。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体内腔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与所述支撑柱间通过螺钉固定。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罩的罩口外缘设有卡块,所述灯体内腔内壁上设有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位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后侧,所述led灯板上设有四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开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与所述定位凸筋配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体内腔中装有充电电池,所述灯体内腔底部设有固定凸筋,所述固定凸筋位于所述充电电池的边角处;所述固定凸筋包括直角筋条、副筋条,所述副筋条采用多个且与所述直角筋条垂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体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固定控制电路板。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体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装有挂钩。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板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led灯板组合状态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充电电池组合状态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灯板示意图。
22.灯罩100、卡块110;灯体200、卡口210、固定筋220、固定间隙230、支撑柱240、定位凸筋250、固定凸筋260、直角筋条261、副筋条262、固定柱270、连接座280;led灯板300、固定孔310、定位插槽320、白光灯珠310、黄光灯珠302;充电电池400;控制电路板500、主控制模块510、按键模块520、白光控制模块530、黄光控制模块540;挂钩60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昆虫具有在光刺激下产生定向运动的行为习性,该行为习性根据定向运动的方向分为正趋光性、负趋光性,其中具有正趋光性的昆虫会朝向光刺激的方向飞行,例如蛾类等,另外具有负趋光性的昆虫会背向光刺激的方向飞行,如伊蚊类等,其中伊蚊类对波长为580

600nm的黄色光波异常敏感,因此可通过向环境中照射该波长的黄色光波,使伊蚊类因负趋光性而避开该环镜,以此来实现驱赶蚊虫,避免叮咬的目的。
25.参照图1至3所示,一种驱蚊照明led帐篷灯,包括灯罩100、灯体200、控制电路板500;灯体200内装有led灯板300,led灯板300上设有白光灯珠310、黄光灯珠302,黄光灯珠302的波长为580

600nm;灯体200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柱270;控制电路板500固定于固定柱270的顶部且与led灯板300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500上设有主控制模块510、按键模块520、白光控制模块530、黄光控制模块540,白光控制模块530与白光灯珠301电性连接,黄光控制模块540与黄光灯珠302电性连接。
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27.通过控制电路板500上的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点亮信息,主控制模块510通过白光控制模块530控制白光灯珠310发光,实现灯光照明;主控制模块510通过黄光控制模块540控制黄光灯珠302发光,实现驱蚊。
28.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第一次点亮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白光控制模块530控制白光灯珠310发光全亮;
29.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第二次点亮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黄光控制模块540控制黄光灯珠302发光全亮;
30.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第三次点亮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
白光控制模块530控制白光灯珠310发光普亮;
31.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第四次点亮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黄光控制模块540控制黄光灯珠302发光爆闪;
32.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第五次点亮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白光控制模块530控制白光灯珠310发光爆闪;
33.通过按键模块520向主控制模块510发送关闭信息时,主控制模块510通过白光控制模块530控制白光灯珠310关闭。
34.参照图2,灯罩100的罩口外缘设有卡块110;灯体200顶部内壁设有与卡块110配合的卡口210,灯体200的内腔中设有位于卡口210左右两侧的固定筋220,固定筋220与灯体200内腔壁间形成固定间隙230;将灯罩100装入灯体200内,使灯罩100罩口下缘插入固定筋220与灯体200内腔壁间的固定间隙230中,同时卡块110卡入灯体200的卡口210内,完成灯罩100与灯体200固定连接,同时由于固定筋220的限制,使卡块110不易从卡口210中脱出,进而保证灯罩100与灯体200间连接的牢固性。
35.参照图7、8所示,在灯体200内腔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240,四个支撑柱240用于支撑固定led灯板300,led灯板300与支撑柱240间通过螺钉固定。
36.为保证灯板放入位置的准确,在灯体200内腔内壁上设有定位凸筋250,定位凸筋250位于支撑柱240的顶端后侧,led灯板300上设有四个固定孔310,固定孔310上开有定位插槽320,定位插槽320与定位凸筋250配合。
37.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支撑柱240、四个固定孔310,定位凸筋250位于其中一支撑柱240的顶端后侧,其中一固定孔310上开有定位插槽320。
38.参照图3、6、7所示,灯体200内腔中装有充电电池400,用于为灯体200供电,在灯体200内腔底部设有固定凸筋260,固定凸筋260位于充电电池400的边角处,通过固定凸筋260固定电池;固定凸筋260包括直角筋条261、副筋条262,副筋条262采用多个且与直角筋条261垂直,直角筋条261形成对充电电池400边角的包围,并通过四个直角筋条261上的副筋条262将电池抵紧。
39.灯体200内腔底部设有固定柱270,固定柱270顶部固定控制电路板500。
40.参照图1所示,灯体200上设有连接座280,连接座280上装有挂钩600。
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