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0326发布日期:2021-05-28 10: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



背景技术:

红外光源以产生红外辐射为主要目的的非照明用电光源。红外辐射是波长大于红色光波长的一定范围的电磁辐射,相应的红外光源分别称之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常用于加热、理疗、夜视、通讯、导航、植物栽培和禽畜饲养等,当对象在可视光范围内很难检查时,提供高对比度影像检查,对于可视光有化学反应的原料也十分有效,与红外光拍照相机一起使用更能特显效果;反射率在500nm和850nm金(au)时,约提高1.7倍,例如使用红外光源检查金属线;塑料樽内部检查薄膜,或模压成型产品有无缺陷,红外光源本体一般安装在基板上,通过将基板将光源本体安装在红外光源壳体内,便于使用红外光源进行生产制造工作,红外光源本体的光源组件工作时发生红外射线,而红外射线红外线的产生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里所有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273.15℃)时,都会辐射红外线,其辐射能量大小和按波长的分布情况是由物体的表面温度决定的。物体表面辐射能量与物体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物体辐射能量最大的波长区间(称为峰值波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向波长短的方向移动。

现有红外光源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光源本体散发的红外线一旦被物体吸收,红外线辐射能量就转化为热能,加热物体使其温度升高,进而使得红外光源的光源本体在工作时,会红外光源壳体及基板温度迅速升高,进而在使用红外光源设备时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市面上暂时未有任何公开的方法或措施应对此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通过防火层内部填充氧化镁,可使罩体的防腐和抗高温得到显著的提高性能提高,同时罩体包覆光源本体,通过罩体将红外射线拦截,大大减少了红外射线的辐射能量被红外壳体吸收以解决红外光源的光源本体在工作时,会红外光源壳体及基板温度迅速升高,进而在使用红外光源设备时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罩体,所述基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安装槽,所述罩体通过安装座与基板活动连接,所述罩体包括辐射层、隔热层、防火层、屏蔽层、缓冲层和耐磨层,所述防火层环状设置并包覆辐射层,所述缓冲层有缓冲板和软胶条构成,所述缓冲板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软胶条,且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等距平行设置,软胶条一侧与屏蔽层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与耐磨层一侧构成形变槽,所述缓冲层上侧面与耐磨层内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通过安装板与安装板卡接,所述安装座通过卡合块和安装板与基板活动连接,所述卡合块与安装槽相匹配,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板。

优选的,所述辐射层设置在罩体最内侧,所述耐磨层设置在罩体最外侧,所述耐磨层有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由金属丝交叉编制而成,所述金属丝可由铁丝、铜丝等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内部填充有适量的氧化镁,所述辐射层内侧表面上覆盖一层碳黑、黑金属或纳米涂层材料。

优选的,所述辐射层、防火层、隔热层、屏蔽层、缓冲层和耐磨层的横截面均为扇形弧度状,且所述辐射层、防火层、隔热层、屏蔽层、缓冲层和耐磨层依次紧密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外侧设置有罩体,且所述罩体内侧环绕包裹光源,光源本体设置在罩体轴线处。

优选的,所述罩体设置成空心圆台状上大下小构型,罩体横截面积较小的一个侧面安装在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罩体设置成空心圆柱体构型,罩体一侧面安装在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罩体设置为多层结构,设置的辐射层有效的提高光源组件的红外发射率,从而提高光源的辐射效率,通过在罩体内部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内部填充氧化镁,氧化镁熔点高,同时抗腐蚀性好,可使罩体的防腐和抗高温得到显著的提高性能提高,通过在光源本体附近设置罩体,同时罩体包覆光源本体,通过罩体将红外射线拦截,大大减少了红外射线的辐射能量被红外壳体吸收,从而避免红外光源工作,而引起的红外壳体温度过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相比以往通过设置的罩体,间接的提高了红外光源的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罩体一侧设置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和安装板的配合使用,将罩体安装在基板上,安装座通过卡合块和安装板与基板活动连接,进而便于罩体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装板内测设置有弹簧板,当卡合块进入安装板的安装槽内,由于弹簧板的弹力,卡合块与安装槽抵接,使得罩体与基板的连接更加稳固,间接的提高罩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体和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体和基板的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罩体;3、安装板;4、安装槽;5、辐射层;6、隔热层;7、防火层;8、屏蔽层;9、缓冲层;10、耐磨层;11、缓冲板;12、软胶条;13、安装座;14、卡合块;15、弹簧板;16、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包括基板1和安装在基板1上的罩体2,所述基板1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安装槽4,所述罩体2通过安装座13与基板1活动连接,所述罩体2包括辐射层5、隔热层6、防火层7、屏蔽层8、缓冲层9和耐磨层10,所述防火层7环状设置并包覆辐射层5,所述缓冲层9有缓冲板11和软胶条12构成,所述缓冲板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软胶条12,且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12等距平行设置,软胶条12一侧与屏蔽层8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12与耐磨层10一侧构成形变槽16,所述缓冲层9上侧面与耐磨层10内侧面固定连接,使得罩体2在受到挤压压迫时,缓冲板11对压力缓冲,软胶条12将压力通过自身在形变槽16内产生的形变对压力进行二次降低,避免了外部压力对光源本体造成损伤,有效提高罩体2本体的抗压抗形变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上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合块14,所述卡合块14通过安装板3与安装板3卡接,所述安装座13通过卡合块14和安装板3与基板1活动连接,所述卡合块14与安装槽4相匹配,所述安装槽4内部设置有弹簧板15,安装座通过卡合块和安装板与基板活动连接,进而便于罩体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装板3内测设置有弹簧板15,当卡合块14进入安装板3的安装槽4内,由于弹簧板15的弹力,使得卡合块14与安装槽4抵接,使得罩体2与基板1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层5设置在罩体2最内侧,所述耐磨层10设置在罩体2最外侧,所述耐磨层10有聚乙烯材料制成,耐磨层10降低罩体2本体在使用时受到磨损,而影响罩体2的内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8由金属丝交叉编制而成,所述金属丝可由铁丝、铜丝等材质制成,由金属丝交叉编制而成的屏蔽层8,避免光源本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红外光源设备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7内部填充有适量的氧化镁,所述辐射层5内侧表面上覆盖一层碳黑、黑金属或纳米涂层材料,辐射层5有效的提高光源组件的红外发射率,从而提高光源的辐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层5、防火层7、隔热层6、屏蔽层8、缓冲层9和耐磨层10的横截面均为扇形弧度状,且所述辐射层5、防火层7、隔热层6、屏蔽层8、缓冲层9和耐磨层10依次紧密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外侧设置有罩体2,且所述罩体2内侧环绕包裹光源,光源本体设置在罩体2轴线,光源本体附近设置罩体2,同时罩体2包覆光源本体,通过罩体2将红外射线拦截,大大减少了红外射线的辐射能量被红外壳体吸收,从而避免红外光源工作,而引起的红外壳体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2设置成空心圆台状上大下小构型,罩体2横截面积较小的一侧面安装在基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光源本体安装在基板1上,安装座13通过卡合块14和安装板3与基板1活动连接,进而便于罩体2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装板3内测设置有弹簧板15,当卡合块14进入安装板3的安装槽4内,由于弹簧板15的弹力,卡合块14与安装槽4抵接,通过安装座13和安装板3的配合使用,将罩体2安装在基板1上,使得罩体2与基板1的连接更加稳固,罩体2内部设置的辐射层5有效的提高光源组件的红外发射率,从而提高光源的辐射效率,防火层7,防火层7内部填充氧化镁,氧化镁熔点高,同时抗腐蚀性好,可使罩体2的防腐和抗高温得到显著的提高性能提高,罩体2包覆光源本体,通过罩体2将红外射线拦截,大大减少了红外射线的辐射能量被红外壳体吸收,从而避免红外光源工作,而引起的红外壳体温度过高。

实施例2,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光源防护罩,包括基板1和安装在基板1上的罩体2,所述基板1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设置安装槽4,所述罩体2通过安装座13与基板1活动连接,所述罩体2包括辐射层5、隔热层6、防火层7、屏蔽层8、缓冲层9和耐磨层10,所述防火层7环状设置并包覆辐射层5,所述缓冲层9有缓冲板11和软胶条12构成,所述缓冲板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软胶条12,且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12等距平行设置,软胶条12一侧与屏蔽层8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软胶条12与耐磨层10一侧构成形变槽16,所述缓冲层9上侧面与耐磨层10内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2设置成空心圆柱体构型,罩体2一侧面安装在基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罩体2设置为多层结构,且罩体2设置成空心柱体状,将光源本体安装在基板1上,安装座13通过卡合块14和安装板3与基板1活动连接,进而便于罩体2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安装板3内测设置有弹簧板15,当卡合块14进入安装板3的安装槽4内,由于弹簧板15的弹力,卡合块14与安装槽4抵接,通过安装座13和安装板3的配合使用,将罩体2安装在基板1上,使得罩体2与基板1的连接更加稳固,相比较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将罩体2设置成空心柱状,相比较空心圆台状的罩体2,空心柱体的罩体2外形较为规则,便于罩体2的安装,在满足罩体2使用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原材料,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空心圆台状的罩体2与空心柱体状的罩体2,即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安装情况选择,进而提高罩体2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