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0338发布日期:2021-05-28 10:4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及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早已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据用途不同,灯具可以分为照明灯、杀菌灯或彩光灯等。灯具的长度有限,为了使灯具能够发挥更佳的效果,通常将多个灯具连接起来使用。但是现有的多个灯具之间通常是使用螺丝等零部件连接,拆装灯具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灯具之间拆装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及灯具。

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

插接组件,包括中心固定件和多个插接机构,多个所述插接机构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插接机构与所述中心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卡件;及

插接座,设置有与各所述插接机构的卡件对应卡接的卡槽,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卡接使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插接座连接;当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插接座相对转动时,所述插接座的卡槽抵压各所述卡件,各所述插接机构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的圆周方向移动,且各所述插接机构的卡件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中心固定件移动,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分离。

上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插接组件及插接座。插接组件包括中心固定件及多个插接机构,每组插接机构均设置有卡件。插接座上设置有与各个卡件相配合的卡槽,可以将各个卡件与卡槽对应连接,以使插接组件与插接座连接。当同时转动所有的卡件时,所有的卡件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中心固定件移动;当所有卡件脱离对应的卡槽时,插接组件与插接座分离。由于事先所有插接机构均与插接座连接,所以同时转动所有的卡件可以通过仅转动插接座实现,这种可拆卸结构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固定件为主动齿轮,所述插接机构朝向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设于所述插接座的周向外侧上,所述插接座的周向外侧抵压各所述卡件,使各所述插接机构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的圆周方向移动,且各所述卡件远离所述中心固定件移动,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件包括第一卡件本体及第一卡合凸缘,所述第一卡合凸缘突出设于所述第一卡件本体朝向所述中心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合凸缘与所述卡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座朝向所述插接组件的一端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腔壁为所述插接座的周向内侧,所述卡槽设于所述腔体的周向腔壁,所述腔体的周向腔壁抵压各所述卡件,使各所述插接机构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的圆周方向移动,且所述卡件靠近所述中心固定件移动,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件包括第二卡件本体及第二卡合凸缘,所述第二卡合凸缘突出设于所述第二卡件本体远离所述中心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卡合凸缘与所述卡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机构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一插接件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端圆周方向与所述中心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卡件设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所述第一插接件相对所述中心固定件移动,并带动所述卡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中心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二插接件及第一复位机构,所述第二插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所述卡件设于所述第二插接件上,所述第一复位机构与所述第二插接件弹性抵接;当所述卡件远离或靠近所述中心固定件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能够驱使所述卡件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复位配合槽,所述第一插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弹性抵接于所述复位配合槽内,当所述第一插接件沿所述中心固定件的圆周方向移动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插接件复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具有上述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插接组件在未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插接组件在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插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的插接组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插接组件在未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插接组件在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插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a-a方向的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装有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主动齿轮;10a、齿牙;11、第一插接件;12、第一卡件;13、第一限位板;14、第一伸缩杆;15、第一卡件复位弹簧;16、第一固定螺钉;17、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8、第一从动齿条;21、第二插接件;22、第二卡件;22a、导向弧面;23、第二限位板;24、第二伸缩杆;25、第二卡件复位弹簧;26、第二固定螺钉;27、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8、第二从动齿条;100、灯具;31、灯头;32、灯尾;4、定位件;41、第一螺丝柱;42、第二螺丝柱;43、第一腔体;44、第二腔体;45、第一从动口;46、第二从动口;101、插接组件;102、插接座;102a、第一卡槽;102b、第二卡槽;102c、腔体;102d、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可用于连接两个分离的物体。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插接组件101及插接座102,将插接组件101及插接座102分别安装在两个物体上,通过插接组件101与插接座102的连接与拆卸,便于将两个物体拆装。该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用途广泛,可用于许多领域。本实施例将可拆卸连接结构应用于灯具100上,将插接组件101及插接座102分别装于灯具100的头部及尾部,能够将多个灯具100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首尾相连,便于拆装,使用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插接组件101包括中心固定件和多个插接机构。插接机构包括卡件,插接座102开设有卡槽,卡件上凸出设置有卡合凸缘,卡合凸缘能够与卡槽卡接,以使插接组件101连接于插接座102,以实现两个物体的连接。

如图6所示,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卡合凸缘卡入卡槽,可以将卡合凸缘设置导向弧面22a,卡槽设置倾斜面102d。当卡件朝向插接座102移动时,导向弧面22a紧靠着倾斜面102d移动,直至卡合凸缘卡住卡槽,卡件与卡槽完成卡接。导向弧面22a与倾斜面102d在安装的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使两物体能够快速安装。

中心固定件用于起辅助作用,在一实施例中,中心固定件可以是主动齿轮10。插接组件101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插接机构,多个插接机构可以以主动齿轮10为中心点,周向布置。插接机构不仅能够与插接座102连接,使两个物体完成连接,还能够配合插接座102转动,使插接组件脱离插接座102,以使两个物体分离,从而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插接机构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一插接件呈长条形,且第一插接件朝向主动齿轮10的侧面设置有从动齿条,主动齿轮10围成一圈间隔设置有多个与从动齿条配合的齿牙10a,从动齿条与主动齿轮10的齿牙10a啮合。进一步的,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插接件可以设置成七字拐形状,可以在第一端部设置卡件。

当向第一方向转动插接组件或插接座时,卡槽抵压卡件转动,卡件驱使第一插接件的第二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一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卡件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

当向第二方向转动插接组件或插接座时,卡槽抵压卡件转动,使卡件驱使插接件的第一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二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卡件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一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逆时针方向;或者第一方向可以是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取决于卡件的设置方向。结合图5与图6所示,当卡件逆时针转动时,卡件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当卡件顺时针转动时,卡件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插接组件101设置有两组插接机构,分别为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沿主动齿轮10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均能够与主动齿轮10的圆周边缘啮合转动。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形成的角度可以是60°、90°或180°等角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形成的角度为180°,可理解的,第一插接机构与第二插接机构正相对设置,便于第一插接机构及第二插接机构有更大的转动空间。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插接机构包括第一卡件12及第一插接件11,第一插接件11靠近主动齿轮1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性布置的第一从动齿条18,第一从动齿条18能够与主动齿轮10啮合。第一插接件11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卡件12。

第二插接机构包括第二卡件22及第二插接件21,第二插接件21靠近主动齿轮10的侧面设置有第二从动齿条28,第二从动齿条28能够与主动齿轮10啮合;第二插接件21包括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三端部设置有第二卡件22。

如图3所示,插接座102设置有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第一卡槽102a能够与第一卡件12配合连接,第二卡槽102b能够与第二卡件22配合连接。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的位置设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种,当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的卡合凸缘均朝向主动齿轮10设置时,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可以设于插接座102的外侧壁上。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同时对应朝向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运动,即可完成插接连接。在拆卸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插接组件或插接座,使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分别抵压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卡件12驱使第一插接件11转动,使第一插接件11的第一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第二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二卡件22驱使第二插接件21转动,使第二插接件21的第三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第四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由于第一卡件12设于第一端部,第二卡件22设于第三端部,所以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均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可以理解的,在经过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的直线上,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处于逐渐远离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一卡件12逐渐脱离第一卡槽102a,第二卡件22逐渐脱离第二卡槽102b,插接组件101与插接座102分离,即可完成拆卸。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二种,当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的卡合凸缘均背离主动齿轮10设置时,插接座102靠近插接组件101的底部开设有腔体102c,腔体102c的腔壁为插接座的周向内侧,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设于腔体102c的周向腔壁,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设于腔体102c的侧壁上,且第一卡槽102a与第二卡槽102b相对设置。在拆卸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插接组件或插接座,使第一卡槽102a及第二卡槽102b分别抵压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卡件12驱使第一插接件11的第一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二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第二卡件22驱使第二插接件21的第三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四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由于第一卡件12设于第一端部,第二卡件22设于第三端部,所以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均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可以理解的,在经过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的直线上,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处于逐渐靠近的状态。那么第一卡件12逐渐脱离第一卡槽102a,第二卡件22逐渐脱离第二卡槽102b,插接组件101与插接座102分离,即可完成拆卸。

以下以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的第一种结构进一步叙述:

在插接组件101与插接座102拆卸的过程中,可以对插接组件101与插接座102同时施加相对的作用力,第一卡件12可以通过设置的导向弧面22a挤压第一卡槽102a的倾斜面102d,第二卡件22可以通过设置的导向弧面22a挤压第二卡槽102b的倾斜面102d,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可以较短地朝向远离主动齿轮10的方向移动,使后续的拆卸更容易。

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为了使第一卡件12与第二卡件22在相对移动后,后续能自动复位,便于为下一次与插接座连接。可以在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上均安装第一复位机构。具体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12的第一端部的第一限位板13、第一伸缩杆14及第一卡件复位弹簧15,以及设置在第二卡件22的第三端部设置第二限位板23、第二伸缩杆24及第二卡件复位弹簧25。其中,第一伸缩杆14穿设于第一插接件11的第一端部,且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卡件12与第一限位板13,第一卡件复位弹簧15套设于第一伸缩杆14上,且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限位板13及第一端部。当第一卡件12挤压第一卡槽102a时,第一卡件12拉着第一限位板13背离主动齿轮10移动,第一限位板13逐渐压缩第一卡件12复位弹簧,后续可以通过第一卡件复位弹簧15使第一卡件12回复到原处。

同理,第二伸缩杆24穿设于第二插接件21的第二端部,且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卡件22与第二限位板23,第二卡件复位弹簧25套设于第二伸缩杆24上,且两端分别抵接第二限位板23及第二端部。当第二卡件22挤压第二卡槽102b时,第二卡件22拉着第二限位板23背离主动齿轮10移动,第二限位板23逐渐压缩第二卡件复位弹簧25,后续可以通过第二卡件复位弹簧25使第二卡件22回复到原处。

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为了使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在沿着主动齿轮10转动后能复位至原处,便于下一次拆装使用,可以在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上均安装第二复位机构。具体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12上的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与第一固定螺钉16以及设置在第二卡件22上的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第二固定螺钉26与定位件4,第一插接件11及第二插接件21分别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复位配合槽及第二复位配合槽,第一固定螺钉16的一端穿设第一复位配合槽与定位件4连接,第一固定螺钉16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插接件11;第二固定螺钉26的一端穿设第二复位配合槽与定位件4连接,第二固定螺钉26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插接件21;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置于第一复位配合槽内,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置于第二复位配合槽内,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插接件11的第二端部及第一固定螺钉16;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插接件21的第三端部及第二固定螺钉26。当向逆时针方向同时转动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时,第一卡件12驱使第一插接件11的第二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一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逐渐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卡件22驱使第二插接件21的第四端部逐渐靠近主动齿轮10,第三端部逐渐远离主动齿轮10,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逐渐处于压缩状态。待第一卡件12与第一卡槽102a分离,第二卡件22与第二卡槽102b分离后,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带动第一卡件12复位,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带动第二卡件22复位,方便下一次的插接使用。

如图5及图10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件4的中心开设有螺丝孔,将定位件4的螺丝孔对齐主动齿轮10的中心孔,使用螺丝螺纹穿设定位件4将其固定在主动齿轮10上。另外,定位件4靠近主动齿轮1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螺丝柱41及第二螺丝柱42,第一螺丝柱41及第二螺丝柱42分别与第一固定螺钉16及第二固定螺钉26螺纹连接。定位件4能够对第一固定螺钉16及第二固定螺钉26起定位作用。定位件4还设置有第一从动口45及第二从动口46,第一从动口45、第二从动口46分别与第一卡件12、第二卡件22的位置对应,第一从动口45能够将第一卡件12卡住,第二从动口46能够将第二卡件22卡住。当同时转动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时,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能够带动定位件4同向转动,由于定位件4与主动齿轮10的中心重合,所以第一固定螺钉16及第二固定螺钉26均以主动齿轮10为中心而转动,第一插接件11及第二插接件21不以主动齿轮10为中心转动,所以当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及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均逐渐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卡件12及第二卡件2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及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均逐渐处于伸长状态。由于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及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复位产生的弹性力,使得第一插接件11及第二插接件21均能在后期自动复位。

如图5所示,定位件4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槽与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对应设置,定位件4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第一插接件复位弹簧17及第二插接件复位弹簧27在固定的行程上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100,包括灯头31与灯尾32,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灯头31设置有插接组件101,灯尾32设置有插接座102。可以准备多个该灯具100,通过插接组件101及插接座102将各个灯具100的首尾依次连接,使多个灯具100并排使用,光照效果更好。在拆卸的过程中,可以两只手分别手持待拆卸的两灯具100,同时对两灯具100施加相对的作用力,再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使插接组件101脱离插接座102,完成两灯具100的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