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8551发布日期:2021-06-15 21:5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照明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相比传统的照明产品,led照明灯耗电少、亮度大、寿命长,而且在生产和使用寿命结束后作废弃物处理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和技术性能指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

但是,目前的led多是圆柱或圆球式封装,由于凸透镜的作用,导致led发出的光线过于集中,绝大多数光线都位于圆柱或圆球的轴线上,而偏离轴线的角度越大,光强也越小,这就使得照明光线角度狭窄,无法进行大面积照明,也无法进行光线的强弱调节,在实际使用中会带来种种不便;现有led发光单元多是通过电路板串联组装,一旦其中一个发光单元故障,就要废弃整个led,而通过裸露电线连接,在进行接线时,需要专门人员操作,不方便使用者的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灯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具,包括:

安装主板,所述安装主板呈圆板状,其上部开设有多个圆形的安装孔;

多个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相邻led发光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安装主板的圆心处,并分别与多个led发光单元相连接,用以调整多个led发光单元的发光角度。

优选的,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

球状主体,所述球状主体的上部延伸设置有端头,所述球状主体的下部延伸设置有发光筒,所述球状主体的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发光筒构成光线发射路径;

中空托架,所述中空托架内部形成容置至少部分所述球状主体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球状主体的外表面与所述中空托架的内壁贴合;所述中空托架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

压环,所述压环压靠在所述球状主体的上侧并与所述中空托架可拆卸连接;

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所述pcb板的下侧安装有led;

所述安装孔的外沿上设置有中空筒体,所述中空筒体的下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安装主板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光筒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发光筒的内壁形成有环形的夹持槽,保护面罩被所述夹持槽夹持;

其中,所述保护面罩包括透明的凸面部以及位于凸面部边缘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夹持槽形成过盈配合;

所述水平部和所述夹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中空托架的下部还设置有环形限位板,以限定上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接长度;所述压环通过螺钉与所述中空托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在所述安装主板上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竖直丝杆;

升降螺套,所述升降螺套与所述竖直丝杆螺纹连接;

多个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螺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led发光单元的端头上的通孔可滑动地插接。

优选的,其中,所述调节臂包括第一臂以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升降螺套铰接,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端头上部的通孔插接;所述第一臂内部中空,所述第二臂插接在第一臂的内部并与第一臂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臂插入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臂的内部;

所述第一臂上开设有沿第一臂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槽,其与第一臂中空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臂上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探伸至所述长条槽外;基于以上结构,使用者通过拨动拨块能够方便地将第二臂缩入第一臂内。

优选的,所述升降螺套的外圆周上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第一臂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升降螺套铰接连接。

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一连线连接;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插接配合。

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固定有插座部;所述插座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内部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插座固定座,所述插座固定座的内部固定有插座,所述插座的内部形成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外凸,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凹;所述插座固定座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外凸,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第一环形外凸卡接在所述第一主体内部,所述插座固定座通过第一环形内凹和第二环形外凸卡接配合固定在第一支撑座的内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led灯具,其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的多个调节臂能够有效的调节各个led发光单元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光线的发散、直射以及聚焦,而由于调节臂中的第二臂能够压缩弹性件而全部或部分缩入第一臂内,使得第二臂能够从通孔中脱出;使用者能够将led发光单元从安装主板上旋装拧下,方便对led发光单元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本发明还设置了用于插接连接的连接组件,通过其中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设置,能够将多个led发光单元串联起来,在进行维护和检修更换时,有效避免使用者的带电作业,只要简单的插接就能保证通电效果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led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led发光单元直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led发光单元转动一定角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保护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led发光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调节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调节臂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对接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拆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在对接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led灯具直射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led灯具发散照射时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led灯具聚焦照射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灯具,其包括:

安装主板1,所述安装主板1呈圆板状,其上部开设有多个圆形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

多个led发光单元2,所述led发光单元2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相邻led发光单元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

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位于所述安装主板1的圆心处,并分别与多个led发光单元2相连接,用以调整多个led发光单元2的发光角度。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led发光单元2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孔的圆心到所述安装主板1的圆心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外沿上设置有中空筒体11,所述中空筒体11的下部通过连接板111与所述安装主板1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筒体11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led发光单元2包括:

球状主体20,所述球状主体20的上部延伸设置有端头201,所述球状主体20的下部延伸设置有发光筒203,所述球状主体20的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发光筒203构成光线发射路径;

中空托架21,所述中空托架21内部形成容置至少部分所述球状主体20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球状主体20的外表面与所述中空托架21的内壁贴合;所述中空托架21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

压环25,所述压环25压靠在所述球状主体20的上侧并与所述中空托架21可拆卸连接;

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pcb板22,所述pcb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线301和第二连线302,所述pcb板22的下侧安装有led24。

进一步,所述端头201上形成有散热翅片202,所述散热翅片具有多个,且由上至下分布在所述端头201上,所述散热翅片201为环形翅片结构;所述端头201的上部还形成有通孔2010。

进一步,所述pcb板22上设置有反光板23,用以减少光线的损失,提高光源强度。

进一步,所述发光筒203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发光筒203的内壁形成有环形的夹持槽204,保护面罩205被所述夹持槽204夹持。

其中,所述保护面罩205包括透明的凸面部2051以及位于凸面部2051边缘的水平部2052,所述水平部2052与所述夹持槽204形成过盈配合。

所述水平部2052和所述夹持槽2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中空托架21的下部还设置有环形限位板211,以限定上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接长度;所述压环25通过螺钉251与所述中空托架21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

固定在所述安装主板1上的微型电机40,所述微型电机4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竖直丝杆401;

升降螺套41,所述升降螺套41与所述竖直丝杆401螺纹连接;

多个调节臂42,所述调节臂42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螺套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led发光单元2可滑动地插接。

其中,所述调节臂42包括第一臂43以及第二臂44,所述第一臂43与所述升降螺套41铰接,所述第二臂44与所述端头201上部的通孔2010插接;所述第一臂43内部中空,所述第二臂44插接在第一臂43的内部并与第一臂43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臂44插入所述第一臂43的一端连接有弹性件45,所述弹性件4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臂43的内部。可理解的是,第二臂44能够压缩弹性件45而全部或部分缩入第一臂43内,使得第二臂44能够从通孔2010中脱出;使用者能够将led发光单元2从安装主板1上旋装拧下,方便对led发光单元2进行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所述第一臂43上开设有沿第一臂43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槽430,其与第一臂43中空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臂44上设置有拨块441,所述拨块441探伸至所述长条槽430外;基于以上结构,使用者通过拨动拨块441能够方便地将第二臂44缩入第一臂43内。

进一步,所述升降螺套41的外圆周上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铰接轴411,所述第一臂43通过铰接轴411与所述升降螺套41铰接连接。

进一步,连接组件3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31,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1与所述第一连线301连接;第二连接单元32,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2与所述第二连线30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1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2插接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1包括:第一主体310,所述第一主体310的内部固定有插座部;所述插座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310内部的第一支撑座312,所述第一支撑座312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312的内部安装有插座固定座313,所述插座固定座313的内部固定有插座314,所述插座314的内部形成有插孔3140。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座31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外凸3121,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凹;所述插座固定座31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外凸3141,所述第一支撑座312通过第一环形外凸3121卡接在所述第一主体310内部,所述插座固定座313通过第一环形内凹和第二环形外凸3141卡接配合固定在第一支撑座312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2包括:第二主体320,所述第二主体320的内部固定有插头部;所述插头部包括安装在第二主体320内部的第二支撑座322,所述第二支撑座322中空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322的内部安装有插头固定座323,所述插头固定座323的内部固定有延伸出去的插头324,所述插头324与所述插孔3140插接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座322的外部设置有第三环形外凸3221,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内凸3222,所述第二支撑座322通过第三环形外凸3221卡接在所述第二主体320的内部,又进一步通过第三环形外凸3221卡接在插头固定座323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插头324的前端部具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簧325,所述弹簧325的端部连接有滚珠326。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滚珠326能够在所述盲孔内运动,在弹簧325的弹力下能够部分探伸至盲孔外,且不脱出盲孔。

具体的,弹簧325、滚珠326、插头324间电性连接,三者均为电的良导体;基于以上结构,当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时,即便插头324和插座314没有接触,也能够通过滚珠326抵压在插座314上,形成导通电路;进一步地保证了第一连接单元31和第二连接单元32间的导电性能。

进一步,第一主体310与第二主体320邻近的一侧连接有外扩的中空部311,插接通电时,所述第二主体320插入所述中空部311内;所述中空部311上开设有多个缺口3100;第一主体3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缺口3100配合的卡紧机构,用以保证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连接紧密。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弹性支撑臂3172,所述弹性支撑臂3172的末端连接有横杆3171,所述横杆3171与所述第一主体轴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杆317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3175,另一端设置有插臂3173,所述插臂3173的末端设置有卡片3174,所述卡片3174位于所述缺口3100内。

所述第一主体310上还设置有弹性定位斜杆318,其用于对所述卡块3175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二主体320的外侧还设置有定位槽3200,用于与卡片3174卡连设置。

具体的,在第一连接单元31和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前,需将弹性定位斜杆318配置成与卡块3175脱离;按动横杆3171使弹性支撑臂3172形变,以使卡片3174移动出缺口3100;当插入第二主体320后释放横杆3171,在弹性支撑臂3172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卡片3174能够卡嵌在定位槽3200中,防止第一连接单元31和第二连接单元32脱离。

为了防止卡片3174从定位槽3200中脱出,在第一连接单元31和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后,后续将弹性定位斜杆318扳动至与卡块3175弹性抵靠。

再具体的,在自由状态下,弹性定位斜杆318与第一主体轴向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45°-60°;且在弹性定位斜杆318与卡块3175的抵靠状态下,所述弹性定位斜杆318与第一主体轴向基本垂直。

基于以上结构,使用者可方便操作弹性定位斜杆318;且在弹性定位斜杆318的自由状态下,弹性定位斜杆318不会对按动横杆3171产生干涉。

所述定位槽3200两侧的第二主体32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圈3201和第二环形圈3202,在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环形圈3201和第二环形圈3202布置在所述缺口3100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主体310内设置有密封垫33,在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的状态下,第二主体320能够抵接在密封垫33上形成有效密封。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座312和插座固定座313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316,插头固定座323的端部形成有能够插装在第一凹槽316中的第一凸缘3231。

插座固定座313的外端超出插座314,从而在插座固定座313和插座314之间形成一筒型安装槽;所述筒型安装槽中设置有弹垫315;插头固定座323的端部还形成有第二凸缘3232,在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的状态下,第二凸缘3232能够抵压在弹垫315上。

另外,第一凸缘3231和第二凸缘3232间形成有第二凹槽3230,在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的状态下,插座固定座313的端部能够插装在第二凹槽3230中。

基于上述结构,在插座314和插头324插接状态下,两者的外部能够形成弓形结构;且通过设置密封垫33、弹垫315,使得气体或液体不能够进入插座314和插头324的连接范围内,防止插孔3140和插头324发生氧化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主体320的外侧形成有凸台321,在第一连接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插装对接的状态下,其能够抵靠在中空部311的外端形成限位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