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8764发布日期:2021-06-08 12:5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


背景技术:

2.地埋灯在我国科技照明领域应用很广泛,由于它是埋在地面供人照明因而得名地埋灯广泛应用于广场、酒楼、私人别墅、花园、会议室、展览厅、小区环境美化、舞台酒吧、商场、停车雕塑、旅游景点等场所等灯光装饰,现有的地埋灯在安装时,直接先接照预埋件的外形大小挖好一个孔,然后将预埋件用混凝土固定,但是这种安装方式没有直接对地埋灯的灯体起到保护作用,在地埋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潮湿现象,降低了地埋灯的使用寿命,且拆卸维修较为麻烦,从而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包括底座、固定箱、固定板、蓄电池、灯管、固定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箱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灯管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固定箱内部的底端,所述蓄电池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底座内,所述除湿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
5.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定位板和半圆形凸起,所述第一弹簧水平设置在底座内,所述定位板有两块,两块定位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的两端,所述凸起有两个,两个凸起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通过底座与凸起连接,所述定位板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凸起的圆心位于定位板上;
6.所述除湿机构包括保护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在固定箱的上方,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踩踏板和保护单元,所述踩踏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箱的上方;
7.所述保护单元有两个,两个保护单元分别设置在踩踏板的两端,两个保护单元关于固定箱对称设置,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推动杆、第二弹簧、套环和限位杆,所述推动杆竖向设置在踩踏板的下方,所述推动杆位于固定箱的一侧,所述套环套设在推动杆上,所述套环与推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固定箱和套环之间,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固定箱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套环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踩踏板和套环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推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踩踏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环连接;
8.所述吹风组件有两个,两个吹风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箱的两侧,两个吹风组件关于蓄电池对称设置,所述吹风组件包括从动单元和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吹风单元位于蓄电池的一侧,所述吹风单元包括轴承座、转杆、风扇、齿轮、齿条和滑动杆,所述轴承座设置在固定箱一侧的内壁上,所述风扇设置在轴承座和蓄电池之间,所
述风扇正对蓄电池设置,所述转杆设置在风扇和轴承座之间,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固定箱的内壁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风扇连接,所述转杆与风扇传动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轴承座和风扇之间,所述齿轮套设在转杆上,所述齿轮与转杆键连接,所述齿轮竖向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齿条位于齿轮的一侧,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滑动杆水平设置在齿条和固定箱的内壁之间,所述滑动杆位于轴承座和固定板之间,所述齿条靠近滑动杆的一侧设有竖向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箱的内壁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9.为了实现对风扇的转动,所述从动单元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从动单元位于推动杆的下方,所述从动单元包括横杆和定位杆,所述固定箱靠近推动杆的底端的一侧设有连通孔,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横杆的一端位于推动杆的下方,所述横杆的另一端穿过连通孔位于齿条的下方,所述定位杆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横杆靠近推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杆与横杆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推动杆的底端铰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齿条抵靠。
10.为了实现对齿条的限位,使得齿条移动的更加稳定,所述横杆位于固定箱的一端上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齿条的底端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杆和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滚珠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杆设置在齿条与滚珠之间,所述支杆通过滚珠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11.为了便于横杆的撬动,所述推动杆和横杆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直径小于推动杆的直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推动杆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横杆铰接,所述连杆与横杆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12.为了使得蓄电池与固定箱底端的分离,防止蓄电池因水气过多形成水滴掉落至固定箱的底端,实现对蓄电池的保护,所述固定箱内部的底端设有隔离杆,所述隔离杆有两根,两个隔离杆均设置蓄电池和固定箱内部的底端之间,所述蓄电池通过隔离杆与固定箱内部的底端连接。
13.为了节约成本,所述固定箱和踩踏板的制作材料均为透明塑料。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通过固定机构便于实现对主体的拆卸,便于维修,同时需要进行更换时较为便捷,这里因为主体受力是由上往下的,所以这里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固定,操作简单,这里通过保护机构实现对固定箱的保护,防止人们之间踩踏固定箱,造成固定箱的损坏和磨损,通过人们踩踏对踩踏板造成的推力,实现对风扇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固定箱内部蓄电池的吹风,使得固定箱内处于干燥的状态,实现对蓄电池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推动杆、连杆、齿条、滑动组件和从动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吹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固定箱,3.固定板,4.蓄电池,5.灯管,6.第一弹簧,7.定位板,8.凸起,9.踩踏板,10.推动杆,11.第二弹簧,12.套环,13.限位杆,14.轴承座,15.转杆,16.风扇,17.齿轮,18.齿条,19.滑动杆,20.横杆,21.定位杆,22.滚珠,23.支杆,24.连杆,25.隔离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2.如图1

2所示,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包括底座1、固定箱2、固定板3、蓄电池4、灯管5、固定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箱2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固定板3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内,所述灯管5设置在固定板3上,所述蓄电池4设置在固定箱2内部的底端,所述蓄电池4位于固定板3的下方,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底座1内,所述除湿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
2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弹簧6、定位板7和半圆形凸起8,所述第一弹簧6水平设置在底座1内,所述定位板7有两块,两块定位板7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6的两端,所述凸起8有两个,两个凸起8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端,所述定位板7的一端与第一弹簧6连接,所述定位板7的另一端通过底座1与凸起8连接,所述定位板7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凸起8的圆心位于定位板7上。
24.这里当需要实现对主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在预设位置预留一个与主体大小相匹配的混凝土洞口,这时推动定位板7,使得定位板7向着固定箱2的方向移动,这时的第一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底座1防止在洞口内,这时松开定位板7,通过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实现对底座1的固定,这里因为人们的力是由上至下的,而底部则是与底座1抵靠的,所以这并不需要更大的力实现对底座1的固定,而且这样简单固定还能便于维修工的拆卸、保养和更换,提高使用的实用性。
25.如图3

4所示,所述除湿机构包括保护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在固定箱2的上方,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踩踏板9和保护单元,所述踩踏板9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的上方;
26.所述保护单元有两个,两个保护单元分别设置在踩踏板9的两端,两个保护单元关于固定箱2对称设置,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推动杆10、第二弹簧11、套环12和限位杆13,所述推动杆10竖向设置在踩踏板9的下方,所述推动杆10位于固定箱2的一侧,所述套环12套设在推动杆10上,所述套环12与推动杆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3设置在固定箱2和套环12之间,所述限位杆13的一端与固定箱2连接,所述限位杆13的另一端与套环12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设置在踩踏板9和套环12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1套设在推动杆10上,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踩踏板9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套环12连接;
27.所述吹风组件有两个,两个吹风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箱2的两侧,两个吹风组件关于蓄电池4对称设置,所述吹风组件包括从动单元和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固定箱2内,所述吹风单元位于蓄电池4的一侧,所述吹风单元包括轴承座14、转杆15、风扇16、齿轮17、齿条18和滑动杆19,所述轴承座14设置在固定箱2一侧的内壁上,所述风扇16设置在轴承座14和蓄电池4之间,所述风扇16正对蓄电池4设置,所述转杆15设置在风扇16和轴承座
14之间,所述转杆15的一端通过轴承座14与固定箱2的内壁连接,所述转杆15的另一端与风扇16连接,所述转杆15与风扇16传动连接,所述齿轮17设置在轴承座14和风扇16之间,所述齿轮17套设在转杆15上,所述齿轮17与转杆15键连接,所述齿轮17竖向设置在固定箱2内,所述齿条18位于齿轮17的一侧,所述齿条18与齿轮17啮合,所述滑动杆19水平设置在齿条18和固定箱2的内壁之间,所述滑动杆19位于轴承座14和固定板3之间,所述齿条18靠近滑动杆19的一侧设有竖向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滑动杆19的一端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杆19的另一端与固定箱2的内壁连接,所述滑动杆19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28.为了实现对风扇16的转动,所述从动单元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从动单元位于推动杆10的下方,所述从动单元包括横杆20和定位杆21,所述固定箱2靠近推动杆10的底端的一侧设有连通孔,所述横杆20水平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横杆20的一端位于推动杆10的下方,所述横杆20的另一端穿过连通孔位于齿条18的下方,所述定位杆21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杆21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定位杆21的另一端与横杆20靠近推动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杆21与横杆20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横杆20的一端与推动杆10的底端铰接,所述横杆20的另一端与齿条18抵靠。
29.为了实现对齿条18的限位,使得齿条18移动的更加稳定,所述横杆20位于固定箱2的一端上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齿条18的底端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杆23和滚珠22,所述滚珠22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滚珠22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杆23设置在齿条18与滚珠22之间,所述支杆23通过滚珠22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30.为了便于横杆20的撬动,所述推动杆10和横杆20之间设有连杆24,所述连杆24的直径小于推动杆10的直径,所述连杆24的一端与推动杆10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横杆20铰接,所述连杆24与横杆20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31.这里当人们路过实现对踩踏板9的踩踏时,踩踏板9受力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踩踏板9移动驱动推动杆10移动,推动杆10驱动连杆24移动,使得连杆24驱动横杆20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因为这里的横杆20是通过定位杆21连接的,使得横杆20与连杆24形成一个翘板的模式,横杆20靠近推动杆10的一端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时,横杆20的另一端就会向着远离底座1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滚珠22移动,滚珠22驱动支杆23移动,支杆23驱动齿条18向着固定板3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杆19在齿条18上的滑动槽内滑动,齿条18移动驱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驱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驱动风扇16转动,从而实现对蓄电池4的吹风,使得蓄电池4保持干燥,防止水气造成对蓄电池4的损坏,提高了蓄电池4的使用寿命,这里通过设置在推动杆10一侧的定位杆21,使得推动杆10只需移动微量的距离,就会使得横杆20远离推动杆10的一端移动大量的距离,提高了风扇16转动的时间,从而提高吹风效果,这里通过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实现对推动杆10的回复,从而实现对齿条18的回复,使得齿条18在回复的过程中还能再次实现对蓄电池4的吹风,提升吹风效果。
32.为了使得蓄电池4与固定箱2底端的分离,防止蓄电池4因水气过多形成水滴掉落至固定箱2的底端,实现对蓄电池4的保护,所述固定箱2内部的底端设有隔离杆25,所述隔离杆25有两根,两个隔离杆25均设置蓄电池4和固定箱2内部的底端之间,所述蓄电池4通过隔离杆25与固定箱2内部的底端连接。
33.这里的隔离杆25是用来实现对蓄电池4与固定箱2底端的分离,防止蓄电池4因水气过多形成水滴掉落至固定箱2的底端,实现对蓄电池4的保护。
34.为了节约成本,所述固定箱2和踩踏板9的制作材料均为透明塑料。
35.这里当需要实现对主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在预设位置预留一个与主体大小相匹配的混凝土洞口,这时推动定位板7,使得定位板7向着固定箱2的方向移动,这时的第一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底座1防止在洞口内,这时松开定位板7,通过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实现对底座1的固定,这里因为人们的力是由上至下的,而底部则是与底座1抵靠的,所以这并不需要更大的力实现对底座1的固定,而且这样简单固定还能便于维修工的拆卸、保养和更换,提高使用的实用性。
36.这里当人们路过实现对踩踏板9的踩踏时,踩踏板9受力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踩踏板9移动驱动推动杆10移动,推动杆10驱动连杆24移动,使得连杆24驱动横杆20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因为这里的横杆20是通过定位杆21连接的,使得横杆20与连杆24形成一个翘板的模式,横杆20靠近推动杆10的一端向着底座1的方向移动时,横杆20的另一端就会向着远离底座1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滚珠22移动,滚珠22驱动支杆23移动,支杆23驱动齿条18向着固定板3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杆19在齿条18上的滑动槽内滑动,齿条18移动驱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驱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驱动风扇16转动,从而实现对蓄电池4的吹风,使得蓄电池4保持干燥,防止水气造成对蓄电池4的损坏,提高了蓄电池4的使用寿命,这里通过设置在推动杆10一侧的定位杆21,使得推动杆10只需移动微量的距离,就会使得横杆20远离推动杆10的一端移动大量的距离,提高了风扇16转动的时间,从而提高吹风效果,这里通过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实现对推动杆10的回复,从而实现对齿条18的回复,使得齿条18在回复的过程中还能再次实现对蓄电池4的吹风,提升吹风效果。
3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地埋灯通过固定机构便于实现对主体的拆卸,便于维修,同时需要进行更换时较为便捷,这里因为主体受力是由上往下的,所以这里通过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固定,操作简单,这里通过保护机构实现对固定箱2的保护,防止人们之间踩踏固定箱2,造成固定箱2的损坏和磨损,通过人们踩踏对踩踏板9造成的推力,实现对风扇16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固定箱2内部蓄电池4的吹风,使得固定箱2内处于干燥的状态,实现对蓄电池4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3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