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光学模组、车灯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7572发布日期:2022-12-09 17:4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车灯光学模组、车灯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投射模块,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光学模组。此外,还涉及一种车灯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在夜间行驶时,通常会使用远光灯来观看前方路面的情况。当会车时,对向车辆的远光灯会对驾驶员眼睛产生较大刺激,造成驾驶员瞬间眩目,使驾驶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大大降低,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严重影响了夜间驾驶的安全性。
3.为此,防眩目的一种方案为采用矩阵式大灯作为汽车前照灯照明技术。矩阵式大灯由多颗光源组合排列,对应形成若干照明区域,所有照明区域相互叠加形成车灯照明光形,通过车内雷达及传感器,对各种行车状态做出收集,再运用智能系统对各光源进行亮灭控制,使对向来车或行人对应的照明区域形成暗区,光形能自动适应行车环境。
4.目前的矩阵式大灯在使用时,形成暗区的照明区域会防止对向来车或行人等其他道路使用者眩目,但同时也会使驾驶员无法看到暗区中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对于形成暗区的照明区域,摄像头的识别率低或识别不到,此时,如果暗区出现危险或其他影响驾驶的状况,很难及时发现,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
5.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车灯光学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光学模组,该车灯光学模组将不可见光投射至暗区,使摄像头同时对可见光与不可见光进行识别,有效、及时识别到路面的状况,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7.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照明装置,该车灯照明装置能够进行调光,使各投射模块同步旋转,其位移量更小,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同时,摄像头能够对复杂路面的状况进行识别,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8.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内的摄像头模块能够识别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提高了摄像头的识别率,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9.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较好的驾驶安全性。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光学模组,包括若干投射模块,所述投射模块内设置有若干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一部分所述投射模块内设有所述可见光光源,另一部分所述投射模块内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光源,或者,所述可见光光源与所述不可见光光源设置于同一所述投射模块内;所述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所述不可见光光源投射光线于同一投射区域。
11.优选地,所述投射模块包括所述光源、初级光学元件和透镜,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布置为能够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向所述透镜。
12.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光学元件包括多个聚光元件,所述聚光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光部、通光部和出光面,各所述聚光元件的出光面相互连接为或一体形成为出光部;至少一对所述聚光元件上下排布,且该一对所述聚光元件的入光部连接在同一个通光部上,其中该两个所述入光部中至少一个入光部的光轴与所述出光部的光轴具有竖直方向的夹角,且该所述入光部朝向光线出射方向倾斜。
13.具体地,所述入光部的光轴与所述出光部的光轴之间的竖直方向的夹角≤10
°

14.可选地,所述投射模块包括所述光源和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一体成型的聚光部、导光通道和透镜部,所述聚光部布置为能够汇聚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将所述光线经由所述导光通道射向所述透镜部。
15.可选地,所述投射模块包括所述光源和透镜,所述透镜布置为能够汇聚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出射至所述投射区域。
16.具体地,所述出光部包括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所述上边界线为两侧下垂的曲线,所述下边界线为两侧上扬的曲线。
17.可选地,所述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所述不可见光光源交错启闭。
1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灯照明装置,包括调光装置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光学模组,所述投射模块安装在所述调光装置上,以能够在所述调光装置作用下使各所述投射模块同步旋转。
19.优选地,所述调光装置包括支架和多个旋转臂,各所述旋转臂相互平行地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各所述投射模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旋转臂上,以能够在所述旋转臂的作用下旋转。
2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臂包括驱动柱、连接件和旋转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以能够使所述旋转臂在所述驱动柱的作用下绕该旋转轴的旋转轴线旋转,各所述投射模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旋转轴连接。
21.可选地,各所述投射模块分别通过模块调光机构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以能够在所述模块调光机构作用下调光。
22.具体地,所述模块调光机构包括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球头螺母和与各所述球头螺母一一对应配合的三个球头螺杆。
2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灯,包括摄像头模块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照明装置,所述摄像头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能够识别所述车灯照明装置投射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24.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灯。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6.本发明利用不可见光补充矩阵式大灯照明的暗区,通过同时识别可见光与不可见光,有效、及时识别到路面的状况,实现智能驾驶;具体地,设置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使可见光光源和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能够将光线投射到同一投射区域,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在需要关闭行人或对向车辆所对应照明区域的照明时,可以关闭可见光光源,同时开启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对相应关闭的照明区域进行照射,利用不可见光对相应关闭的照明区域进行投射,通过摄像头识别不可见光区域内的情况,能够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其
他影响驾驶的状况,保证驾驶安全。
27.此外,投射模块安装在调光装置的旋转臂上,能够在旋转臂的作用下旋转,所需的摆动空间很小,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
28.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灯照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源布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投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初级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3.图5是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初级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4.图6是本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投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投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本发明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7.图9是本发明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8.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9.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0.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41.图13是本发明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4是本发明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3.图15是本发明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4.图16是图1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5.图17是本发明第七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6.图18是本发明第七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7.图19是本发明第七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48.图2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矩阵式大灯照明区域的光形示意图之一,其中,可见光光源全部开启;
49.图2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矩阵式大灯照明区域的光形示意图之二,其中,两个照明区域对应的可见光光源关闭,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开启,形成两个不可见光区域;
50.图2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灯照明装置调光方式示意图;
51.图2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投射模块的调光状态示意图;
52.图24是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聚光元件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53.附图标记说明
54.1投射模块
ꢀꢀꢀꢀꢀꢀꢀꢀꢀꢀꢀꢀꢀꢀꢀꢀꢀꢀꢀꢀꢀꢀꢀ
11光源
55.12初级光学元件
ꢀꢀꢀꢀꢀꢀꢀꢀꢀꢀꢀꢀꢀꢀꢀꢀꢀꢀ
121入光部
56.122通光部
ꢀꢀꢀꢀꢀꢀꢀꢀꢀꢀꢀꢀꢀꢀꢀꢀꢀꢀꢀꢀꢀꢀꢀ
123出光部
57.124前端间隙
ꢀꢀꢀꢀꢀꢀꢀꢀꢀꢀꢀꢀꢀꢀꢀꢀꢀꢀꢀꢀꢀ
13透镜
58.141聚光部
ꢀꢀꢀꢀꢀꢀꢀꢀꢀꢀꢀꢀꢀꢀꢀꢀꢀꢀꢀꢀꢀꢀꢀ
142导光通道
59.143透镜部
ꢀꢀꢀꢀꢀꢀꢀꢀꢀꢀꢀꢀꢀꢀꢀꢀꢀꢀꢀꢀꢀꢀꢀ
2调光装置
60.21支架
ꢀꢀꢀꢀꢀꢀꢀꢀꢀꢀꢀꢀꢀꢀꢀꢀꢀꢀꢀꢀꢀꢀꢀꢀꢀꢀꢀ
22驱动柱
61.23连接件
ꢀꢀꢀꢀꢀꢀꢀꢀꢀꢀꢀꢀꢀꢀꢀꢀꢀꢀꢀꢀꢀꢀꢀꢀꢀ
24旋转轴
62.25旋转轴线
ꢀꢀꢀꢀꢀꢀꢀꢀꢀꢀꢀꢀꢀꢀꢀꢀꢀꢀꢀꢀꢀꢀꢀ
31球头螺母
63.32球头螺杆
ꢀꢀꢀꢀꢀꢀꢀꢀꢀꢀꢀꢀꢀꢀꢀꢀꢀꢀꢀꢀꢀꢀꢀ
4摄像头模块
64.50驱动部
ꢀꢀꢀꢀꢀꢀꢀꢀꢀꢀꢀꢀꢀꢀꢀꢀꢀꢀꢀꢀꢀꢀꢀꢀꢀ
51上端导柱
65.52下端导柱
ꢀꢀꢀꢀꢀꢀꢀꢀꢀꢀꢀꢀꢀꢀꢀꢀꢀꢀꢀꢀꢀꢀꢀ
53腰形孔
66.a照明区域
ꢀꢀꢀꢀꢀꢀꢀꢀꢀꢀꢀꢀꢀꢀꢀꢀꢀꢀꢀꢀꢀꢀꢀꢀ
b不可见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6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6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9.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如图4所示,基于初级光学元件本身,沿光线出射方向,出光部123所在端为“前”,入光部121所在端为“后”,沿光线出射方向的左侧为“左”,沿光线出射方向的右侧为“右”,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上方为“上”,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下方为“下”,即本发明中的“上”、“下”、“左”、“右”、“前”、“后”与车灯安装到车辆上后的车灯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的车灯光学模组,包括若干投射模块1,投射模块1内设置有若干光源11,光源11包括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一部分投射模块1内设有可见光光源,另一部分投射模块1内设有不可见光光源,或者,可见光光源与不可见光光源设置于同一投射模块1内;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投射光线于同一投射区域。
71.其中,投射区域是指当可见光光源开启时对应的照明区域a,或者,当不可见光光源开启时对应的不可见光区域b。若干可见光光源能够投射可见光光线形成若干照明区域a,若干不可见光光源能够投射不可见光光线形成与若干照明区域a一一对应的不可见光区域b,且不可见光区域b能够覆盖照明区域a;也就是说,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交错启闭,交错启闭是指当可见光光源关闭时,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开启,当不可见光光源关闭时,对应的可见光光源开启。当可见光光源关闭形成暗区时,不可见光光源能够对该暗区进行照射形成不可见光区域b,既不会对行人或对向车辆的驾驶人员造成眩目,又能够通过摄像头对不可见光识别,从而对路面的状况进行识别,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其他影响驾驶的状况,提高了摄像头的识别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若干照明区域a以及若干不可见光区域b的左右排列,若干光源11沿车灯的左右方向排列。一般地,可见光光源所采用的光源可以为led光源或其它适合的光源,发出用于照明的白光,不可见光光源所采用的光
源可以为红外光源,例如激光红外光源,发出红外光;对应地,摄像头可以为能够同时识别可见光光线和不可见光光线的摄像头,分别对可见光与不可见光进行识别。
72.图2公开了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设置于同一投射模块1内的一种实施例,当然,可见光投射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也可以设置在不同投射模块1内,只要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能够将光线投射到同一投射区域即可。
73.投射模块1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图3示出了投射模块1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投射模块1包括光源11、初级光学元件12和透镜13,光源11、初级光学元件12和透镜13由后向前依次布置,光源11发出的光线射入初级光学元件12,初级光学元件12将光线投射向透镜13,从透镜13射出后形成照明区域a和/或不可见光区域b。
74.进一步地,初级光学元件12包括多个聚光元件,其中至少一对聚光元件共用一个通光部122,两者的出光面也同样形成为一个出光部123,该出光部123设置在通光部122的前端,这两个聚光元件的入光部121上下排布设置在通光部122的后端,这样,光线能够从两个入光部121射入一个通光部122中,再经由一个出光部123出射,相对现有的一个入光部的设置方式,由于光线从两个入光部121一同入射,能够使得出射光形的光照强度得到增强,其中,两个聚光元件的入光部121上下排布并非指严格的上下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只要整体能够实现增强出射光形的光照强度即可,进一步地,两个入光部121中一个或者两个,绕旋转轴朝向光线出射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即两个入光部121一个或者两个的光轴与出光部123的光轴在竖直方向具有夹角,此处所述的旋转轴为经过聚光元件在出光部123位置处聚焦点的水平方向的轴线,如此,能够较好地收集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被汇聚通光部122内,即使得光线集中照射于对应出射光形的光照强度需要提高的位置,虽然,图5中该两个入光部121上下方向相交形成一条相交线,但是,能够理解的是,该两个入光部121并非必须相交,即可以不相交,也能够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另外,当两个入光部121的光轴与出光部123的光轴在竖直方向具有夹角时,这两个夹角的角度并不需要严格相等,可以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一个夹角2
°
,另一个夹角3
°
,优选地,这两个夹角的角度相等。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将上述的两个聚光元件上下排布形成的光学结构命名为聚光机构,应当理解的是,聚光元件的数量可以更多,例如,当初级光学元件12由三个聚光元件构成时,即形成一个聚光元件安装在聚光机构左侧或右侧的情况,三个聚光元件的出光面连接为或形成为出光部123;当初级光学元件12由四个聚光元件构成时,可以在聚光机构左右侧两侧各连接一个聚光元件,或者,形成两个聚光机构相连接的方式,或者,两个聚光元件左右方向成排布置,再将成排布置的两个聚光元件连接在聚光机构的左侧或右侧,四个聚光元件的出光面连接为或形成为出光部123;当初级光学元件12由五个聚光元件构成时,可以类推出多种车灯光学元件的结构形式,五个聚光元件的出光面连接为或形成为出光部123,图5示出了一种由五个聚光元件构成的初级光学元件12的结构形式,该初级光学元件12的结构形式由一个聚光元件、一个聚光机构和两个左右方向成排布置的聚光元件依次连接形成;当初级光学元件12由更多个聚光元件构成时,可以类推出更多种初级光学元件12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这种两个聚光元件上下排布的结构形式使得初级光学元件12能够将两个光源的光线集中出射,形成较高的光照强度的照明区域a,也就是说,针对出射光形的光照强度需要提高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集中照射于该位置,形成局部甚至全部光照强度高的出射光形。其中,聚光元件可以采用准直器或聚焦透镜
等,用以对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行引导、准直和调整光形。出光部123的光轴平行于车灯光形零点所对应的前后方向的轴线,即当初级光学元件12和透镜13进行配合使用时过透镜13焦点的前后方向的轴线,上述零点是指配光屏幕上h轴和v轴的交点,这些概念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75.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入光部121的光轴与出光部123的光轴之间的竖直方向的夹角范围≤10
°
。如此,参照图24,上下排布的两个聚光元件的入光部121能够较好地收集光源11发出的光线,使得两个光源11发出的光线能够集中于通光部122内并经出光部123出射;若是夹角设置过大,使得入光部121收集的光线减少,会影响光线向通光部122内集中,进而影响出射光形的局部或全部位置的光照强度。
76.参照图4,相邻通光部122之间的间隙沿光线出射方向尺寸逐渐缩小,形成为前端间隙124小后端间隙大的楔形间隙,前端间隙124的尺寸≤0.5mm。如此,可以使得各个光源11对应形成的照明区域a或不可见光区域b之间的衔接较好,使得最终形成的出射光形较均匀,可以理解的是,前端间隙124越大,各个光源对应形成的各照明区域a或各不可见光区域b之间的衔接越差,导致最终形成的出射光形的均匀性越差。进一步地,相邻通光部122之间可以在后端设置连接筋,增强初级光学元件的稳固性,还有利于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
77.而且,前端间隙124的端部与出光部123之间的间距在1mm-3mm范围内。也就是说,各通光部122的前端形成一个融合段,融合段的前端面为出光部123,融合段便于将各个通光部122的光线进行融合后再由出光部123射出,能够进一步改善各个光源11对应形成的照明区域a或不可见光区域b的衔接均匀性,进而,改善最终形成的出射光形的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光线进行融合是指不同角度光线之间进行交叉、混合后形成一定叠加区域,体现在光形中,即各个光源11对应形成的照明区域a或不可见光区域b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叠加区域;而且,由于制造工艺方面的限制,各通光部122的前端即各前端间隙124的端部与出光部123之间的位置也需具有一定的结构厚度,便于制造和装配。
78.参照图4,出光部123包括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上边界线为两侧下垂的曲线,下边界线为两侧上扬的曲线。需要说明的是,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初级光学元件12和短焦距的透镜进行配合使用时,相对于两侧平整或者与上述相反方向弯曲的边界线,经由上述设置的出光部123出射形成的出射光形的边角处更加均匀、顺滑。
79.图6示出了投射模块1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投射模块1包括光源11和光学元件,光学元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聚光部141、导光通道142和透镜部143,聚光部141形成为多个,其与光源11一一对应设置,对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光线经由导光通道142射向透镜部143,然后由透镜部143出射形成照明区域a或不可见光区域b。
80.图7也示出了投射模块1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投射模块1包括光源11和透镜13,光源11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透镜13,并由透镜13出射形成照明区域a或不可见光区域b。
81.以上描述了投射模块1的多种结构形式,同样地,光源11分为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可以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投射模块1能够单独投射可见光或不可见,使相对应的两个投射模块1能够分别投射白光与红外光,并能够投射白光与红外光于同一投射区域;或者,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设置在同一投射模块1内,使一部分光源11为led光源,另一部分光源11为红外激光光源,白光与红外光能够从同一投射模块1内出射,并能够投射白光与红外光于同一投射区域。当某一照明区域对应的led光源关闭,没有白光投射至该照明区
域a形成暗区,对应的红外激光光源能够向该暗区发出红外线形成不可见光区域b,车辆的摄像头对位于该不可见光区域b内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反射的红外线进行识别,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其他影响驾驶的状况,保证驾驶安全。
82.参照图8至图12,本发明的车灯光学模组与调光装置2结合形成一种车灯照明装置,投射模块1安装在调光装置2上,在调光装置2作用下,能够驱动各投射模块1同步调光,投射模块1的位移量更小,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
83.其中,调光装置包括支架21和多个旋转臂,各旋转臂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21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架21旋转,各投射模块1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旋转臂上,在旋转臂的作用下,在图8所示的车灯照明装置布置方位中,各投射模块1能够沿上下方向旋转,使得各照明区域a和各不可见光区域b在v轴方向上同步上下移动,或者,在图1和图13所示的车灯照明装置布置方位中,各投射模块1能够沿左右方向旋转,使得各照明区域和各不可见光区域在h轴方向上同步左右移动,调整各照明区域a和各不可见光区域b的位置至理论设计位置。对于图2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车灯照明装置,九个投射模块1在支架21上从上到下排成一排,在支架21绕旋转轴线25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时,如5
°
,支架21的另一端就会出现较大的摆动,这就使得车灯内部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实现总成的调光,导致车灯内部空间的浪费和车灯的体积过大。然而,参照图23,本发明车灯照明装置的支架21不产生位移,各投射模块1同步旋转,其位移量更小,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相比于图2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车灯照明装置,本发明在每个投射模块1上设置旋转机构,各投射模块1之间的间距更小,同样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
84.进一步地,参照图9至图12,旋转臂包括驱动柱22、连接件23和旋转轴24,连接件23的一端与驱动柱22连接,连接件23的的另一端与旋转轴24连接,旋转轴24安装在支架21上,旋转轴24能够相对支架21旋转,在驱动柱22的驱动下,旋转臂整体能够绕该旋转轴24的轴线旋转,各投射模块1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轴24连接,使各投射模块1与各旋转臂具有相同的排列形式,能够随着旋转轴24旋转;具体地,参照图10,当驱动柱22从初始位置(图10所示的中间位置)向上移动到设定位置时,旋转臂绕旋转轴24的轴心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安装在旋转臂上的投射模块1的出光方向向一个方向摆动,相应的照明区域a和不可见光区域b也向相同方向移动;当驱动柱22从初始状态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时,旋转臂绕旋转轴24的轴心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安装在旋转臂上的投射模块1的出光方向沿与上述旋转臂顺时针旋转时对应方向的相反方向摆动,相应的照明区域a和不可见光区域b也向与上述旋转臂顺时针旋转时对应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因此,通过驱动驱动柱22的运动,可以使得各个投射模块1所形成的照明区域a和不可见光区域b能够在路面上移动。而且,参照图10并结合图23,旋转臂绕旋转轴24旋转后,各投射模块1由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绕各自的旋转轴线25旋转到虚线所示的调光后的位置,各投射模块1均产生了轻微的摆动,支架21不产生位移,投射模块1的位移量更小,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各投射模块1之间的间距更小,同样大大减少了车灯照明装置在车灯内的占用空间。
85.一般地,参照图9,本发明的车灯照明装置还包括驱动部50。驱动部50的外形与投射模块1的排列状态相适应。驱动部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导柱51和下端导柱52,上端导柱51和下端导柱52的轴线相互平行,驱动部50通过上端导柱51和下端导柱52安装在支架21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架21作上下运动。驱动部50上设置有多个腰形孔53,多个驱动柱22分
别安装在多个腰形孔53中。如图9所示,在驱动部50沿竖直向下方向运动时,同时驱动多个安装在腰形孔53中驱动柱22向下运动,多个旋转轴24同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各个投射模块1相应地作逆时针旋转,各投射模块1形成的照明区域和不可见光区域在v轴方向上同步向上移动,使得本发明的车灯照明装置所形成的光形在v轴方向上抬高。在驱动部50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时,同时驱动多个安装在腰形孔53中驱动柱22向上运动,多个旋转轴24同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各个投射模块1相应地作顺时针旋转,各投射模块1形成的照明区域a和不可见光区域b在v轴方向上同步向下移动,使得本发明的车灯照明装置所形成的光形在v轴方向上降低。腰形孔53的设置使得驱动柱22在腰形孔53中上下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在腰形孔53中左右滑动,以适应驱动柱22的旋转运动轨迹。
86.而且,通常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连杆与驱动部50相连接。连杆与驱动机构和驱动部50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固定连接、铰接或者球头连接。驱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时,能够带动连杆作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驱动部50作上下运动。在连接方式为铰接或者球头连接时,该传动装置还能够减小由驱动机构的运动轨道与驱动部50的运动轨道不平行所带来的连接应力,使得驱动机构与驱动部50的同步运动更加平滑、顺畅。具体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动驱动机构和/或手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电缸驱动方式,电缸的伸缩杆与连杆相连接;也可以采用减速电机螺杆驱动方式,螺杆上的滑块与连杆相连接。手动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丝杆结构连接至电缸或者滑块,在旋动手动驱动机构时,丝杆结构带动电缸或者滑块移动,从而驱动连杆带动驱动部50上下运动。该结构可以在电动驱动机构关闭或失效时,采用手动驱动机构驱动投射模块1旋转实现调光。
87.此外,参照图11和图12,各投射模块1与对应的连接件23之间还可以设置模块调光机构,使投射模块1能够在模块调光机构作用下上下左右旋转。具体地,模块调光机构包括三个球头螺母31和三个球头螺杆32,各球头螺母31与各球头螺杆32一一相匹配,通过球头螺母31与球头螺杆32,投射模块1与对应的连接件23相连接,三个球头螺母31不在同一直线上。当使用外部工具驱动图12中位于右侧的一个球头螺杆转动时,可使得该投射模块1绕另外两个球头螺杆的球心连线旋转,以实现该投射模块1的左右调光;当使用外部工具驱动图12中位于下方的一个球头螺杆转动时,可使得该投射模块1绕另外两个球头螺杆的球心连线旋转,以实现该投射模块1的上下调光;模块调光机构的设置使得各投射模块1可以实现单独调光,以调节各投射模块1所产生的照明区域a和不可见光区域b的相对位置,使得各投射模块1的照明区域a组合成理想的光形,使得不可见光区域b与照明区域a一一对应并能够覆盖对应的照明区域a。
88.参照图13至图16,可以将本发明的车灯照明装置应用于车灯中,如前照灯;图13示出了车灯照明装置应用于车灯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其中,为了适应车灯的造型,车灯照明装置沿左右方向安装于车灯内,对各投射模块1进行控制,当车辆前方出现行人或对向车辆时,关闭对应照明区域的投射模块1,形成暗区,同时开启对应的用于形成不可见光区域b的投射模块1,向覆盖该形成暗区的照明区域a的不可见光区域b发射红外线,利用车辆的摄像头对红外光进行识别,及时发现出现在该不可见光区域中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其他影响驾驶的状况。图14和图15示出了车灯照明装置应用于车灯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形式,与上述图13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车灯内设置有摄像头模块4,摄像头模块4包括摄像头以及安装支架,摄像头优选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调光装置2上,
具体地,参照图17至图19,摄像头与对应的旋转臂的旋转轴24连接,能够在驱动柱22的作用下,绕旋转轴24的旋转轴线25进行旋转,而且,能够与所有投射模块1同步旋转,并对所有投射模块1形成的照明区域和不可见光区域的路面状况进行识别。或者,也可以将摄像头单独固定,不安装在调光装置2上,由于投射模块1的摆动范围很小,增大摄像头的识别范围,使摄像头不需要随投射模块1的移动而移动,只要摄像头的识别范围能够覆盖所有照明区域和不可见光区域即可。
89.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下对优选技术特征相对全面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
90.如图13至图19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车灯,包括摄像头模块4和车灯照明装置,车灯照明装置包括车灯光学模组和调光装置2,车灯光学模组包括多个投射模块1,投射模块1内设置光源11,光源11分为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可见光光源和不可见光光源可以设置于同一投射模块1内,或者,可见光光源与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投射模块1内;调光装置2包括支架21和多个旋转臂,各旋转臂相互平行地安装在支架21上,旋转臂由驱动柱22、连接件23和旋转轴24构成,连接件23的一端与驱动柱22连接,连接件23的另一端与旋转轴24连接,旋转轴24与支架21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支架21旋转,各投射模块1和摄像头模块4均与对应的旋转轴24连接。
91.在矩阵式大灯的使用中,结合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系统,参照图20和图21,当车辆前方出现障碍物或其他道路使用者等目标物时,关闭对应的可见光光源,使对应的照明区域a形成暗区,避免造成道路其他使用者的眩目,同时开启对应的不可见光光源将不可见光光线投射到与该形成暗区的照明区域a对应的不可见光区域b,adas系统控制摄像头模块4的摄像头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进行识别,及时有效地识别到路面的状况,能够使驾驶员及时看到路面前方的障碍物或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同时,也不会对道路其他使用者造成眩目,实现智能驾驶,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其他影响驾驶的状况。不可见光的投射范围大于等于可见白光的照明范围,这种不可见光区域b和矩阵式大灯照明区域a的对应,使得矩阵式大灯的暗区能有效被不可见光补充,避免影响到摄像头的识别率,不可见光光源能够选择性点亮,使得不可见光区域b和矩阵式大灯的照明区域a的严格互补,提高了不可见光光源的利用率,避免功率、能源浪费。而且,在调光装置2作用下,投射模块1和摄像头模块4能够同步旋转,所需的摆动空间很小,节约车灯内部的空间。
92.本发明的车辆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灯,即采用了上述所有的车灯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所有的车灯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9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