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装饰层和光源矩阵的灯具以及相关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11716发布日期:2022-10-04 19: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具(1),具有:用于产生光的可控光源(3)的矩阵(2);与所述光源(3)相连的控制单元(4),以便通过选择性控制所述光源(3)来产生具有可调的、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入射光密度分布(l)的光;在所述光源(3)的矩阵(2)上延伸的半透明的装饰层(5),所述装饰层具有面向所述光源(3)的入射面(8)和面向观察者(b)、与所述入射面(8)光学耦合的灯具面(7),使得以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落到所述入射面(8)上的光到达所述灯具面(7),以便以关于所述灯具面(7)的出射光密度分布(l')出射,其中所述装饰层(5)由于结构和/或装饰物(6)而具有关于所述灯具面(7)的位置、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对于所述光的透射率(t),所述透射率沿着位于所述灯具面(7)中的第一曲线(s1)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透射率最小值(tmin),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被形成为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位于所述入射面(8)中的第二曲线(s2)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lmax),所述第二曲线由于光学耦合而与所述第一曲线(s1)相关联,所述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分别由于所述入射面(8)与所述灯具面(7)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所述透射率最小值(tmin)之一相关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1),其中另外沿着所述第一曲线(s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最大值(tmax),其中所述透射率(t)分别为至少局部的最大值,并且所述入射光密度(l)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小值(lmin),所述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小值分别由于所述入射面(8)与所述灯具面(l)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所述透射率最大值(tmax)之一相关联。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入射面(8)被布置为平行于所述灯具面(7),并且所述入射光密度最大值(lmax)在向所述灯具面(7)上的垂直投影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透射率最小值(tmin)的位置和/或所述入射光密度最小值(lmin)在向所述灯具面(7)上的垂直投影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透射率最大值(tmax)的位置。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的第二最大波动宽度(δl)大于所述出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所述第一曲线(s1)的第一最大波动宽度(δl')。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和所述光源(3)还被形成为通过选择性控制所述光源(3)来产生在所述入射面(8)上具有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入射颜色值分布的光,并且从所述灯具面(7)出射的光具有在所述灯具面(7)上确定的、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出射颜色值分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颜色值分布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的第四最大波动宽度大于所述出射颜色值分布沿着所述第一曲线(s1)的第三最大波动宽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装饰层(2)具有结构和/或装饰物(6),所述装饰物具有天然结构、如实木饰面板或者天然结构的仿制品、例如实木颗粒板。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光学透射率(t)由对所述装饰层(5)的表面加工和/或表面涂覆如印刷而形成。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灯具面(7)仅仅为所述装饰层(5)的面向所述观察者(b)的表面(9)的子表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其中所述光源(3)的矩阵(2)为有机或无机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还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出射光密度分布(l')的摄影机(10),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被形成为基于由所述摄影机(10)检测的出射光密度分布(l')来设定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灯具(1)在机动车辆中的用途。12.一种用于控制灯具的方法:提供灯具(1),所述灯具具有:用于产生光的可控光源(3)的矩阵(2);与所述光源(3)相连的控制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为通过选择性控制所述光源(3)来产生具有可调的、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入射光密度分布(l)的光;在所述光源(3)的矩阵(2)上延伸的半透明的装饰层(5),所述装饰层具有面向所述光源(3)的入射面(8)和面向观察者(b)、与所述入射面(8)光学耦合的灯具面(7),使得以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落到所述入射面(8)上的光到达所述灯具面(7),以便以关于所述灯具面(7)的出射光密度分布(l')出射,其中所述装饰层(5)由于结构和/或装饰物(6)而具有关于所述灯具面(7)的位置、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对于所述光的透射率(t),所述透射率沿着位于所述灯具面(7)中的第一曲线(s1)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透射率最小值(tmin);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位于所述入射面(8)中的第二曲线(s2)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lmax),所述第二曲线由于光学耦合而与所述第一曲线(s1)相关联,所述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分别由于所述入射面(8)与所述灯具面(7)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所述透射率最小值(tmin)之一相关联。1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另外沿着所述第一曲线(s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最大值(tmax),其中所述透射率(t)分别为至少局部的最大值,并且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光密度(l)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小值(lmin),所述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小值分别由于所述入射面(8)与所述灯具面(7)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所述透射率最大值(tmax)之一相关联。14.根据前述两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入射面(8)被布置为平行于所述灯具面(7),并且所述入射光密度最大值(lmax)在向所述灯具面(7)上的垂直投影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透射率最小值(tmin)的位置和/或所述入射光密度最小值(lmin)在向所述灯具面(7)上的垂直投影中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透射率最大值(tmax)的位置。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的第二最大波动宽度(δl)大于所述出射光密度分布(l')沿着所述第一曲线(s1)的第一最大波动宽度(δl')。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和所述光源(3)还被形成为通过选择性控制所述光源(3)来产生在所述入射面(8)上具有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入射颜色值分布的光,并且从所述灯具面(7)出射的光具有在所述灯具面(7)上确定的、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出射颜色值分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光源(3),使得所述入射颜色值分布沿着所述第二曲线(s2)的第四波动宽度大于所述出射颜色值分布沿着
所述第一曲线(s1)的第三波动宽度。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还具有以下步骤:提供摄影机(10);借助于所述摄影机(10)检测所述出射光密度分布(l'),并且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基于由所述摄影机(10)检测的出射光密度分布(l')来控制所述光源(3),从而设定所述入射光密度分布(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具有:可控光源的矩阵;与光源相连的控制单元;半透明的装饰层,装饰层具有入射面和灯具面,使得以入射光密度分布落到入射面上的光到达灯具面,以便以关于灯具面的出射光密度分布出射,其中装饰层具有关于灯具面的位置、取决于位置而变化的透射率,透射率沿着位于灯具面中的第一曲线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透射率最小值,其中控制单元被形成为控制光源,使得入射光密度分布沿着位于入射面中的第二曲线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第二曲线由于光学耦合而与第一曲线相关联,一个或多个至少局部的入射光密度最大值分别由于入射面与灯具面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透射率最小值之一相关联。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透射率最小值之一相关联。之间的光学耦合而与透射率最小值之一相关联。


技术研发人员:M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1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