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4180发布日期:2021-08-17 13:5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双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汽车灯具的造型越来越新颖,结构和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其用来配合整车外观造型,使整车流线型更强,对汽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是现如今的可调节的双灯结构的结构大多都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双灯结构,其简化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安装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的简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灯结构,包括底壳、调节支架、第一车灯组件、第二车灯组件和装饰框;

其中,所述底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调节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内部,所述调节支架沿邻近所述底壳开口的一侧到远离所述底壳开口的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车灯组件和所述第二车灯组件均包含有车灯,且所述第一车灯组件和所述第二车灯组件并排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上,所述第一车灯组件和所述第二车灯组件未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壳铰接;

所述装饰框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开口一侧,所述装饰框与所述底壳的开口一侧相匹配,所述装饰框上设有透过孔,用于透过所述第一车灯组件中的车灯发出的灯光和所述第二车灯组件中的车灯发出的灯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的另一端,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

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调节装置带动所述调节支架沿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车灯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支架和第二透镜支架;

所述第一透镜支架呈框架状,所述第一透镜支架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支架铰接,所述第一透镜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壳铰接;

所述第二透镜支架贯穿所述第一透镜支架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透镜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车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透镜支架未与所述第一透镜支架连接的一侧;

所述第二车灯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车灯组件的结构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车灯组件还包括内支架和led模组;

所述内支架呈环状,所述内支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透镜支架未与所述第一透镜支架连接的一侧,所述车灯贯穿所述内支架;

所述内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内支架的外壁的圆周依次分布,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板邻近所述第二透镜支架设置;

所述led模组呈环状,所述led模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车灯组件还包括内厚壁件、内扩散厚壁件和内装饰圈;

所述内厚壁件呈环状,所述内厚壁件套设在所述内支架的外壁上,所述内厚壁件的外壁与所述led模组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内装饰圈与所述内支架背离所述第二透镜支架的一侧卡接,所述内装饰圈的内壁围成的通道与所述车灯相匹配;

所述内扩散厚壁件呈环状,所述内扩散厚壁件的一侧与所述内厚壁件相贴合,所述内扩散厚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内装饰圈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装饰圈呈锥形环状,所述内装饰圈的锥形外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卡爪;

所述内支架背离所述第二透镜支架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数量与所述卡爪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内扩散厚壁件的内壁上设有扩散围挡,所述扩散围挡呈环形板状,所述扩散围挡绕所述内扩散厚壁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扩散围挡设有与所述内装饰圈相匹配的斜度,以使所述内装饰圈与所述内支架卡接时,所述卡爪贯穿所述扩散围挡设置,所述内装饰圈与所述扩散围挡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led模组控制盒,所述led模组控制盒固定安装在底壳的底部;

所述led模组包括模组环形板,所述模组环形板与所述内支架背离所述第二透镜支架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模组环形板的内径大于所述内支架的外径;

所述模组环形板背离所述内支架的一侧设有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沿所述模组环形板的环形面圆周设置;

所述模组环形板朝向所述内支架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多个led灯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控制器沿所述模组环形板的环形面圆周分布;

在所述模组环形板与所述内支架可拆卸连接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均设有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led模组控制盒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和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所述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和所述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均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所述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均与设置在所述底壳背离所述底壳的开口一侧;

所述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与所述第一车灯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与所述第二车灯组件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框与所述底壳卡接;

所述透过孔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透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车灯组件、所述第二车灯组件相对设置;

两个所述透过孔背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均设有透孔围挡,所述透孔围挡绕所述透过孔周向设置;

所述底壳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呈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调节支架呈弧形块状;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电机和螺杆;

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未开设开口的一侧,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底壳设置;

所述螺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底壳的侧壁并伸入所述底壳的内部;

所述调节支架移动安装在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底壳的内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车灯组件、所述第二车灯组件均与所述调节支架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结构与所述装饰框相匹配,所述灯罩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装饰框背离所述底壳的一侧;

所述底壳的顶部和所述底壳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底壳安装在车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内部的设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能够滑动设置在底壳的内部。第一车灯组件通过与调节支架、底壳固定,使得第一车灯组件设置在底壳的内部,第二车灯组件也通过与调节支架、底壳的固定,使得第二车灯组件设置在底壳的内部,其中,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均与底壳铰接。在调节支架沿沿滑动方向移动时,调节支架会带动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移动,而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均与底壳铰接,使得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会摆动,调节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的角度。装饰框的设置避免了调节支架、第一车灯组件和第二车灯组件直接裸露在外面,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设置更加的完整。通过上述的设置,在能进行角度调节的情况下简化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安装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的简单。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双灯结构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双灯结构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双灯结构的爆炸图。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双灯结构的组装图。如图1或图2所示,该双灯结构包括:底壳100、调节支架200、第一车灯组件300、第二车灯组件和装饰框400,其中,底壳100的一端设有开口,调节支架200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00的内部,调节支架200沿邻近底壳100开口的一侧到远离底壳100开口的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均包含由车灯330,且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并排安装在调节支架200上,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未与调节支架200连接的一端均与底壳100铰接。装饰框400设置在底壳100的开口一侧,装饰框400与底壳100的开口一侧相匹配,装饰框400上设有透过孔,用于透过第一车灯组件300中的车灯330发出的灯光和第二车灯组件的车灯330发出的灯光。

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内部的设有调节支架200,调节支架200能够滑动设置在底壳100的内部。第一车灯组件300通过与调节支架200、底壳100固定,使得第一车灯组件300设置在底壳100的内部,第二车灯组件也通过与调节支架200、底壳100的固定,使得第二车灯组件设置在底壳100的内部,其中,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均与底壳100铰接。在调节支架200沿沿滑动方向移动时,调节支架200会带动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移动,而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均与底壳100铰接,使得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会摆动,调节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的角度。装饰框400的设置避免了调节支架200、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直接裸露在外面,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设置更加的完整。通过上述的设置,在能进行角度调节的情况下简化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安装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的简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调节装置500,调节装置500固定安装在底壳100的另一端,调节装置500的输出端伸入底壳100的内部设置。调节支架200与调节装置500的输出端连接,以使调节装置500带动调节支架200沿调节装置500的输出端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500自动对灯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车灯组件300包括第一透镜支架310和第二透镜支架320,第一透镜支架310呈框架状,第一透镜支架310的顶部与调节支架200铰接,第一透镜支架310的底部与底壳100铰接。第二透镜支架320贯穿第一透镜支架310设置,且与第一透镜支架310可拆卸连接,车灯330固定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320未与第一透镜支架310连接的一侧。第二车灯组件的结构与第一车灯组件300的结构相同。由此,进一步的优化了内部的安装结构,此处,应当指出的是,第二透镜支架320和车灯330可以组合为双透镜灯,也可以为本领域工作人员所熟知的其他灯具,此处不做赘述。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车灯组件300还包括内支架340和led模组350,内支架340呈环状,内支架340可拆卸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320未与第一透镜支架310连接的一侧,车灯贯穿内支架340的内壁形成的通道。内支架340的外圈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固定板沿内支架340的外壁的周向间隔设置。led模组350呈环状,led模组350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板上,内支架340贯穿led模组350的内圈。由此,led模组350的设置可以加强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照明效果和指示效果。内支架340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固定led模组350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内部结构更加的紧凑。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板板可以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板沿内支架340的外壁圆周阵列分布。固定板可以呈梯形板状,固定板的上底所在的侧壁与内支架340固定,且固定板的上底所在的侧壁的结构与内支架340的侧壁的结构相匹配,固定板的下底所在的侧壁的结构与固定板的上底所在的侧壁的结构相匹配。固定板和led模组350上均开设有孔,以使的led模组350可以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上还可以开设有多个开槽,由此,可以降低固定板的重量,也可以与led模组350连接后起到散热作用。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ed模组350作为日行、转向、位置的指示的模组。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车灯组件300还包括内厚壁件360、内扩散厚壁件370和内装饰圈380,内厚壁件360呈环状,内厚壁件360套设在内支架340的外壁上,内厚壁件360的外壁与led模组350的内壁相贴合。内装饰圈380与内支架340背离第二透镜支架320的一侧卡接,内装饰圈380的内壁围成的通道与车灯相匹配。内扩散厚壁件370呈环状,内扩散厚壁件370的一侧与内厚壁件360相贴合,内扩散厚壁件370的另一侧与内装饰圈380相贴合。由此,可以进一步的稳定安装结构,也使得车灯330能在汽车前面散发出广范围的光。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厚壁件360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内壁板,两个以上的内壁板沿内厚壁件360的内壁圆周设置,两个以上的内壁板的板面与内厚壁件360的一端端面平齐设置。在内厚壁件360与内支架340套接时,内壁板的板面与内支架340背离第二透镜支架320的一端相贴合。内壁板上和内支架340上均开设有孔,用于内壁板和内支架34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装饰圈380呈锥形环状,内装饰圈380的锥形外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卡爪。内支架340背离第二透镜支架32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数量与卡爪的数量相匹配,卡爪与卡槽卡接。内扩散厚壁件370的内壁上设有扩散围挡,扩散围挡呈环形板状,扩散围挡绕内扩散厚壁的内壁周向设置,扩散围挡设有与内装饰圈380相匹配的斜度,以使内装饰圈380与内支架340卡接时,卡爪贯穿扩散围挡设置,内装饰圈380与扩散围挡相贴合。由此,更进一步的优化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内部结构。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内支架340、内厚壁件360、内扩散厚壁件370和内装饰圈380可拆卸连接时,每卡爪贯穿每相邻的内壁板之间的空间。即,当卡爪设有四个,内壁板也设有四个时,每个相邻的内壁板之间均贯穿有一个卡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led模组350控制盒700,led模组350控制盒700固定安装在底壳100的底部,led模组350控制盒700与led模组350电连接。led模组350包括模组环形板,模组环形板与内支架340背离第二透镜支架320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模组环形板的内径的大小大于内支架340的外径的大小。模组环形板背离内支架340的一侧设有多个led灯,多个led灯沿模组环形板的环形面圆周设置。模组环形板朝向内支架340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控制器,控制器与多个led灯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控制器沿模组环形板的环形面圆周分布。在模组环形板与内支架340可拆卸连接时,每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均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led模组350控制盒700电连接。由此,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内部结构更加的紧凑。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壳100的底部开设有底孔,led模组350朝向底壳10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密封装置,且第一密封装置的结构与底孔的结构相匹配,以使的led模组350和控制器的安装线路从第一密封装置、底孔进入底壳100的内部,由此增加了密封性能。此处,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密封装置的选用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和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和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均固定在底壳100上,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均设置在底壳100背离底壳100的开口一侧,即与调节装置500同侧设置。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与第一车灯组件300电连接,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与第二车灯组件电连接。由此,可以控制第一车灯组件300和第二车灯组件的近远光的调节。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壳100与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连接出开设有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的出线口朝下第一侧孔设置,且第一远近光模组控制盒800的出线口的四周设有第二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的结构与第一侧孔的结构相匹配。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的出线口朝下第一侧孔设置,且第二远近光模组控制盒900的出线口的四周设有第三密封装置,第三密封装置的结构与第二侧孔的结构相匹配。此处,应当指出的是,第二密封装置、第三密封装置的选用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饰框400与底壳100卡接设置。透过孔开设有两个,两个透过孔分别与第一车灯组件300、第二车灯组件相对设置。两个透过孔背离底壳100的一侧均设有透孔围挡,透孔围挡绕透过孔周向设置。底壳100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呈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调节支架200呈弧形块状,调节支架200的弧形可以与底壳100的顶部中间位置的弧形凹陷相匹配。调节装置500包括调节电机和螺杆,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壳100未开设开口的一侧,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朝向底壳100设置。螺杆固定安装在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螺杆贯穿底壳100的侧壁并伸入底壳100的内部。调节支架200移动安装在螺杆伸入底壳100的内部的一侧,第一车灯组件300、第二车灯组件均与调节支架200铰接。由此,优化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安装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灯罩600,灯罩600的结构与装饰框400相匹配,灯罩600可拆卸安装在装饰框400背离底壳100的一侧,底壳100的顶部和底壳100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支架,用于将底壳100安装在车体上。通过灯罩600的设置,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双灯结构的内部与外界隔离,防止了灰尘的进入。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支架与底壳100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且安装支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底壳100的顶部,剩余的两个设置在底壳100的底部。每个安装支架上均开有孔,用于安装支架与车体螺栓连接。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