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3139发布日期:2021-08-03 12:5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的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混灯装置。



背景技术:

led灯(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节能环保,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led电子显示屏、交通指示,会议室、车灯、景观亮化等。led显示屏则是由一个一个led灯组成的,为了使不同亮度、波长参数的led灯能均衡分布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需要把这些有稍微差异的led灯混合均匀,来减少亮度低的或亮度高的集中在一起产生亮斑或暗斑或大面积花屏效果,需要导入混灯工艺,把这些led灯管分散均匀,产生一致性好的显示效果。

目前常用的混灯方式都是靠手工操作或小批量导入半自动化震动盘作业,即操作人员铺好防静电皮,带好静电环,把led整包先倒入胶框或装置,然后再把不同胶框的led进行抛洒交换多次操作来混灯,这种人工混灯方式由于人工抛洒的力度、数量、频率很难保持一致,混灯过程中户外灯脚也容易刺破人手与灯脚搞变形,灯杯体容易刮花且混灯的效果差,震动盘混灯会灯磨黑及污染,都不易混合均匀,而且操作过程消耗人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灯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都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上设置有从上到下的成倒梯形体结构通孔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相间隔设置有带有料槽的左传输带和右传输带,所述左传输带的左端处于左支架上进料机构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右端处于右支架上进料机构的进料口的上方,所述右传输带的左端处于左支架上进料机构的进料口的上方,右端处于右支架上进料机构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左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左传输带向右运动的左驱动电机,所述右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右传输带向左运动的右驱动电机;每个所述进料机构上都设置有控制其出料口口径大小的调节件。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机构是成倒梯形体结构的漏斗。

作为优选,所述左传输带和右传输带上都设置有调节其高度的调节支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都安装有脚轮。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通道是非等腰的倒梯形体结构,所述左传输带的右端和右传输带的左端都对应于进料通道上长度较长的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左传输带对应于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后端设置,所述右传输带对应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端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左传输带的料槽依次首尾相连沿左传输带一周设置,所述右传输带的料槽依次首尾相连沿右传输带一周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是相同的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进料机构也是相同结构的进料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同时与一和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包括限位板、调节限位板的与限位板相连接的调节把手;所述限位板设置在进料通道外壁上邻近出料口的位置并穿过进料通道的侧壁能活动伸入进料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实现了循环作业的方式,两个传输带形成8字型的循环传输,在每个循环中等就会经历4次混灯,混灯过程全靠等自身重力自由落体抛撒自由交换位置,不需要人工去操作抛撒,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而且对灯管的破坏损坏小,效率快速,混合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左支架10-脚轮2-右支架3-进料机构30-进料通道300-进料口301-出料口4-左传输带40-料槽5-右传输带6-左驱动电机60-控制器7-右驱动电机8-调节件9-调节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实用新型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一种混灯装置,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2,左右支架可以是相同结构的支架,也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支架,根据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状况来进行选择,而为了方便生产,选择左右支架是相同结构的支架,同时,为了方便对混灯装置的移动,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底部都安装有脚轮10,根据不同支架的结构安装不同数量的脚轮10,脚轮20选择万向轮,方便其移动,来满足在不同位置的使用需求,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都设置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上设置有从上到下的成倒梯形体结构通孔的进料通道30,此时进料机构3就可以选择常规的进料机构,并在其上设置进料通道30,而进料通道30就是一个成倒梯形体结构的通孔,这样led灯才会依次经过进料通道30的上端和下端,从进料通道30流出,进料通道30的上端为进料口300下端为出料口301,同样为了方便生产,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的进料机构3也是相同结构的进料机构;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相间隔设置有带有料槽40的左传输带4和右传输带5,也就意味着左右传输带彼此是不相接触的,就不会影响到彼此的运动传输,其上的料槽40则是用来承载led灯,方便对其的输送,所述左传输带4对应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后端设置,所述右传输带5对应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前端设置,方便了混料前的上料,也方便混料后的收料,所述左传输带4的料槽40依次首尾相连沿左传输带4一周设置,所述右传输带5的料槽40依次首尾相连沿右传输带5一周设置,即料槽40是布满在传输带上的,传输带是环形结构的,料槽40就设置在传输带的外壁上,随着传输带的运动,料槽40就有一部分处于向上的,一部分就处于向下的状态,既能传输又能使得进料机构3出料口301掉落的led灯都能落入料槽40中,所述左传输带4的左端处于左支架1上进料机构3的出料口301的正下方,右端处于右支架2上进料机构3的进料口300的上方,所述右传输带5的左端处于左支架1上进料机构3的进料口300的上方,右端处于右支架2上进料机构3的出料口301的正下方;所述左支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左传输带4向右运动的左驱动电机6,所述右支架6上还设置有驱动右传输带5向左运动的右驱动电机7,为了方便对电机的操控,也方便整个混料装置的同步运行,所述左驱动电机6和右驱动电机7同时与一和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60电性连接,控制器60与电源连接,用来控制左右驱动电机的启动或关闭,调节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左右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而控制混灯的混合效果,还可以通过控制器60就可以控制左右驱动电机的同步运转,减少操控步骤,这样左驱动电机6驱动左传输带4向左运动,左传输带4的左端是处于左支架1上进料机构3出料口301的正下方,首先将需要混料的led灯置于左支架1上进料机构3上方的右传输带5左端的料槽40内,然后右传输带5在右驱动电机7的驱动下向左引动,位于其左端的料槽40就下倾,其中的led灯就通过该进料机构3的进料口300进入进料通道30,就经过了第一次的混料,然后在出料口301就通过自身重力自由落体到左传输带4的左端,就经历了第二次混料,掉落在左传输带4上料槽40内的led灯就随着左传输带4向右运动被输送至右支架2上进料机构3的上方,在led灯通过左传输带4右端时,料槽40下倾,其中的led灯又通过自身重力自由落体经过右支架2进料机构3的进料口300进入进料通道30中,就经历了第三次混料,然后经过该进料通道30的出料口301自由落体掉入处于其正下方的右传输带5的右端,就经历了第四次混料,之后led灯又随着右传输带5向左运动被传输至左支架1上进料机构3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根据不同的需要就可以进行多个循环,当然也可以是将需要混合的led灯首先放置在左传输带4右端的料槽40内,来进行相应的循环;每个所述进料机构3上都设置有控制其出料口301口径大小的调节件8,通过调节件8来控制出料口301口径的大小,进而就可以控制出料的大小,使得通过出料口301出去的led灯的大小一致,保持灯的均匀。这样在混灯时,把拆好包装的led灯倒入一个传输带的料槽40内,led灯会随该传输带慢慢传输到与其对应的进料机构3上方,料槽40在随着传输带的运动中向下倾斜,led灯管会自由抛撒,落入进料通道30中,通过控制进料通道30出料口301的大小,可以控制出料大小,led出料到另一传输带,经过再次混灯,慢慢通过传输带传输到另一进料机构3灯管会自由抛撒,落入进料通道30内再次自由混灯,两个传输带就形成8子型循环传输,每个循环都会经历4次混灯,混灯过程全靠灯自身重力自由落体抛撒自由交换位置,循环作业,对灯管破坏损坏小,效率快速,不需要人工操作,不会对体产生伤害,混合更均匀。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进料机构3是成倒梯形体结构的漏斗,其内部就自然的形成了到梯形体结构通孔的进料通道30,方便了生产,内部的斜面在led灯掉落进进料通道30后就会顺着斜面自动的下滑至出料口301。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左传输带4和右传输带5上都设置有调节其高度的调节支撑杆9,调节支撑杆9一方面用来支撑传输带,另一方面就可以用来调节传输带的高度,在高度越高时,由于不同重量的led灯下落速度不同,最初聚集在一起的灯就很容易被区别分开,然后在掉落中通过再次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灯,而在高度过低时,由于下落距离有限就不能很好的分开具有不同重量的灯,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灯仍聚集在一起,导致最后的混灯还会存在有不均匀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进料通道30是非等腰的倒梯形体结构,非等腰就意味着倒梯形体的腰一侧长一侧短,所述左传输带4的右端和右传输带5的左端都对应于进料通道30上长度较长的腰设置,即进料时时对应于长的一侧,led灯在该侧从进料口300到出料口301的路程就长,就能更好的将聚集在一起的led灯予以分开,然后通过出料口301掉入传输带的料槽40内,混合更均匀,也能避免led灯在掉入进料口300时从进料口300处溅出。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调节件8包括限位板、调节限位板的与限位板相连接的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就设置在进料机构的外壁上,方便操作调节,而限位板是为了限制出料口口径大小的,其就横穿进料机构的侧壁,在侧壁上通过调节把手的调节沿进料机构侧壁的径向滑动;所述限位板设置在进料通道外壁上邻近出料口的位置并穿过进料通道的侧壁能活动伸入进料通道内,就能很方便的将限位板伸入进料通道,减小出料口的口径,将限位板拉出就扩大出料口的口径,此时可以在进料机构的侧壁上设置通孔,然后在通孔内滑设限位板,在限位板的尾部设置人工调节的调节把手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一些机械传动来调节限位板进出进料通道的机械调节把手,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调节件。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